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章 鞋油味儿
    “那就这么定了,新琪你负责联繫,稿费初定千字五块。”
    “主编,千字五块会不会太高了,毕竟这个方堃只是一个新人作家。”会议临结束时,有人適当的插了一句。
    方堃的自我介绍信只有短短三百字,可个人的基本信息介绍的相当清楚。
    十九岁的新人作家,第一次发表作品就拿到千字五元的稿费,未免太夸张了些。
    萧代已经起身,笑道:“我看五块不高不低正正好,像这样的新人作家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值得咱们结交和培养,总不能主动撵去別的杂誌吧。”
    “老萧说的对,咱们復刊也需要几部能『打』的好作品,人民文学的老高现在说话鼻子都是冲天的,这要是把人再撵过去,以后还不得指著咱们鼻子说话。”
    李小林笑道:“人家能选择投稿收穫,那就是对咱们的信任,就这样吧,抓紧联繫作者。”
    收穫杂誌为双月刊传统,即每两个月发行一期。
    这里面整个七八年全年停刊,主要是在做復刊准备工作和全国大量稿件徵集。
    正式復刊还需要七九年一月份,这里面方堃的出现是个十足的意外。
    全国徵集的稿子现在质量参差不齐,大多都是直接毙掉的。
    正常的稿子,哪怕是他们相中了,也会写出修改意见,要么发回去改完再寄回来,要么就是直接邀请出差来沪上修改。
    所以《人生》如果想要真正发行面世,最早也得在七九年第一期杂誌上。
    可这有什么影响吗?不影响!
    方堃是个俗人,只要能见到钱就行!
    进入四月,突然有一天县里的邮政工作人员开始派发起了录取通知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参加过七七年高考的人都兴奋了。
    许安雁临时辅导的七个学生里,最后只有一个女同学,顺利考上了晋省財经学院。
    哪怕如此也是值得让人贺喜的,高考恢復后第一批大学生的含金量,虽然高考考的很简单,可四年毕业后出去的含金量却是极其恐怖的。
    在许老师家,方堃见到了他的高中同学朱婷,同时也是他们班的班长。
    朱婷留著齐耳短髮,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爱笑,一个是嘴大。
    笑的时候,眼睛眯的像月牙,嘴巴向上弯著,给人的感觉很亲和很阳光、
    方堃的两年高中生涯里,当时整个班的同学,普遍城里孩子不愿意搭理乡村上来的同学。
    朱婷是个例外,方堃记得最清的是有一次对方给他分了一小段麻。
    麻油炸过,酥脆金黄,那种油香麦香到现在他都记的很清楚。
    哪有少年不怀春,方堃在高中时是有喜欢的人的,他喜欢班长朱婷,可能跟他同样喜欢的还有很多人,可是註定没勇气把这份喜欢说出口。
    这是他少年时光里,暗恋过的第一个女同学,上大学后女同学更多了,可再暗恋也迟了,因为他老娘在上大学前就给安排了一门亲事。
    “方堃?”
    “班长,咱们得有多久没见了,你还是这么漂亮。”
    朱婷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像是这句话不应该是从方堃嘴里说出来似的。
    “有一年多了吧,方堃,你变化挺大的,感觉比以前自信了不少。”
    “说自信你这算是夸我,厚脸皮还差不多,你高考怎么样?”方堃觉著有点明知故问,可话题该提还是得提。
    朱婷却是黯然道:“落榜了,我去邮政局问过,省里过来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全部送了出去,其实我也有预感落榜,毕竟考的时候就写的一塌糊涂,只是有点不死心。”
    方堃猛地想到了一个问题,今年高考没有公开考生能查询分数的地方,有概率是分数低落榜,也有概率是分数够了,可能被同名的人给顶替了也说不准。
    可这话方堃不敢乱说,只能安慰道:“没事,咱们还年轻,大不了再复习一年唄,我今年准备报名试试,要不一起?”
    “不了,今天过来就是还老师学习资料的,我马上要去供销社做销售员了,你以后想买东西去找我,我给你开后门。”
    朱婷说的很瀟洒,好像考没考上都无关紧要似的,可方堃从她眼神表情里看出了失落。
    俩人从许安雁家出门,一起在大街上溜达了半天才分手告別。
    方堃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心態,重来一次,大胆说出高中时候的那份喜欢,没准真能在一起?
    可今后呢?
    他现在有十九岁身体上本能的衝动,可心態上却稳如一条老狗,甚至有时候还有种超然的心態。
    方堃不想惹是生非,毕竟这年头惹一个人很简单,可想甩掉一个人可就太难了。
    傍晚回村,压根不用打听,他们村参加高考的没有一个人高中。
    公社下属的十几个村子,仅有一个考上了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也就是后世的太原科技大学。
    方远山兄弟俩一个比一个淡然,不淡然又能怎么办,时间过去这么久,別说心里那份憧憬,就连本该有的失落都冲刷乾净了。
    相反俩人还挺高兴的,方远山已经確定入伍去京城,方远明为了证明自己有了工作,在不需要系裤腰带的裤头上抽了一条裤腰带。
    半袖塞在裤头里,用裤腰带狠狠勒住,关键是髮型弄了个大背头,骚气的很。
    二哥方海从农机部回家看见羡慕坏了,方堃再见时,头髮同样打理成了大背头,就是凑近了有一股鞋油味儿。
    四月十一,大队喇叭突然响起。
    『方堃,方堃,西头的方堃听到广播后来一趟村委,西头方汉民儿子方堃听到广播后,赶快来一趟村委。』
    母亲梁英侠在田里直起腰,土地在播种,需要將玉米种子一粒一粒放进锄好的坑里。
    “你赶快过去看看,別是那个小说发表了。”
    方堃直起老腰,抹了把汗,高考怎么了,写作怎么了,没成事之前,该种地还是得种,该流的汗一滴没少流。
    麻溜往村委奔,到的时候,院当间便看见停放著一辆带篓子的自行车。
    “方堃!快来快来。”干事在门口等著,见人连忙招手。
    等进屋,村长,支书,方汉升全都在,小爸乐的跟什么似的:“小堃啊,这是镇里邮政局的同志,来给你送信的。”
    “你好,你就是方堃?”
    “是我。”
    “这是你的信件,沪上过来的。”
    方堃接过摸著厚度,不像是只有一封退稿信的厚度,关键是他的稿子也没退回来,心里便知道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