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0章 新的金融战争开幕
    第490章 新的金融战争开幕
    三月二十三日。
    林秉正从马车上下来,看着京师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他科举名次不高,在京师观政结束后,没能留在京师,外放远州县令。
    林秉正正是靠着实干,这才慢慢升到了京畿的房山县令。
    后来他积极推动了房山玻璃和煤矿实业,得入苏泽的眼,后来被苏泽推荐为山西提学,负责山西的学政工作。
    在山西提学任上,林秉正也一心一意的推动苏泽的教育改革,在山西设立小学,选拔教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书门下五房成立,苏泽又推荐林秉正担任刑礼房的副主司。
    林秉正交接完毕手头上的事务,三月才从山西离开,返回了京师。
    中书门下五房十分要害,能在中书门下五房任职,就能经常在阁臣面前露脸,还能接触中枢事务,林秉正很珍惜这次的机会。
    林秉正志得意满,想起了十年前他因为科举名次不高,遗憾的从京师离开。
    那时候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这些年在地方上四处转任,虽然距离京师越来越近,但是也就在县令级别徘徊。
    原来林秉正都已经绝望了,但是在房山县的时候抓住了机会,总算是脱离了基层官员的苦海,在山西学政任上又有了功劳,熬到了出头的机会。
    对于这些,林秉正自然是万分感激苏泽。
    林秉正也知道,苏泽素来清廉,也没有什么个人爱好。
    苏泽也偏爱实干的官员,所以林秉正准备在刑礼房副主司任上好好工作,协助沈一贯处理公务,好好报答苏泽。
    当然,在入京之前,林秉正也听说过“苏党”的风声,对此林秉正嗤之以鼻。
    君子不党,苏检正只不过是将志同道合的人集合在一起,大家一起为了新政努力,根本不存在什么苏党。
    林秉正突然又想到了自己和苏泽联系的那只胖鸽子。
    他摇摇头,就算是有什么苏党,那也是公党!
    就在这个时候,林秉正突然见到了在城门前,有一个身穿锦袍的人有些眼熟。
    对方也看到了自己,那人也眼睛一亮,连忙招呼周围的人迎了上来。
    等来人走近了,林秉正确定了前来迎接自己的,是自己同族的弟兄林茂才。
    “十三兄!”
    林秉正也连忙上前,握住林茂才的手喊道:
    “二十七弟!”
    林氏是福建的一个大宗族,族内都会排名,林秉正排行十三,而林茂才排行二十七。
    林秉正又看向林茂才身后的人,他们一个个都身穿锦衣,却并非为官的儒士,这些人的装束,林秉正很熟悉,应该是有钱的富商。
    自从苏泽的《四民道德说》之后,朝廷对于商人的束缚日益减少,至少商人身穿锦袍不算违法了。
    福建是科举强省,也因为土地稀少,所以除了科举之外,做生意的人也不少。
    当年追随李文全去澎湖殖拓的,也多是福建人。
    “二十七弟,你是?”
    林茂才立刻说道:
    “十三兄,您高升回京,也不通知弟弟一声。”
    “我还是从同乡商人那边知道的消息,所以这才来城外等候十三兄,已经等了三天了!”
    “这几位都是咱们福建的掌柜的,他们在会馆中听说十三兄高升,也要来城外一起等。”
    族弟能有这份心,林秉正自然开心。
    但是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他就是因为家族庞大,所以担心请托,这才秘密回京。
    林茂才和自己以前往来不少,但这一次热情过头了,这也让在官场多年的林秉正警惕起来。
    “十三兄,吾等已在八闽会馆中备下了酒宴,为你接风洗尘!”
    林秉正想要拒绝,但是看到林茂才的目光,又不想被同族的人指着脊梁骨说,自己飞黄腾达后目中无人,只好答应下来。
    反正今天已经快中午了,林秉正也决定明日再去中书门下五房报道,于是答应下来。
    林秉正只好跟着林茂才一行人来到了八闽会馆。
    等到入席之后,林秉正看着桌上的家乡菜,一股乡情涌上心来。
    虽然是在京师,但是这桌子饭菜却是纯正的福建菜。
    酒过三巡,见到林秉正吃的开心,林茂才问道:
    “十三兄,饭菜是否合口?”
    林秉正赞道:
    “少小离乡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纯正的家乡菜了,二十七弟这顿饭是哪家酒楼买来的?”
    林茂才哈哈一笑说道:
    “这是为弟专门从老家请来的大厨,可如果仅仅是大厨,还做不出家乡的原汁原味,还需要家乡的食材。”
    林茂才得意的说道:
    “今日桌上的食材,大到海鲜干货,小到一粒米,都是从福建用快船运来京师的。”
    “食盐调味,也都是从老家运来的,这才能丝毫不差!”
    听到这里,林秉正反而放下了筷子,刚刚的醉意全部褪去,现在就剩下深深的警惕。
    但是林茂才却没能看出来,还是继续侃侃而谈。
    在众多商人的捧场下,酒宴气氛日益热烈,但是林秉正就更加的警惕。
    一直等到酒宴尾声,几个富商借着各种名义离开,房间里就剩下两人后。
    林茂才从衣领中掏出了一迭厚厚的东西。
    “十三兄,你高升回京,这自然是一件喜事。”
    “但为弟也听说,这中书门下五房极为要害,和六部九卿衙门往来甚多,这人情往来自然也少不了。”
    “兄长这次得到苏检正的看重,定是要做出一些功劳来的,这银钱也是少不了的。”
    “这份例钱,族兄弟兄们都是有的,十三兄以前在山西为官,所以为弟都帮你存着。”
    林秉正看清了林茂才递来的东西,这是一迭厚厚的银票。
    银票这东西,如今已经非常普遍了。
    特别是林秉正之前是在山西任职,山西的票号业务非常发达,就连普通百姓也会使用银票。
    福建海洋贸易尤为发达,福建漳州月港是最早开港的,后来福州、泉州也陆续开港,贸易繁荣,使用银票也很频繁。
    林秉正认出这是福建有名的票号“日昇昌”的银票。
    这一张银票,就可以兑换一百银元,这么厚厚的一迭,怕是有上千银元了。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林秉正不伸手,而是问道:“份钱?”
    林茂才低声说道:
    “这是咱们几个家族,合伙在倭国做的生意,族中都是有分成的。”
    林秉正继续问道:
    “是族里的生意,还是二十七弟的生意?”
    林茂才笑着说道:
    “这有什么区别吗?为弟既然给族中分成,那自然也算是族里的生意了。”
    林秉正微微松了一口气,好消息是这不是整个宗族都牵涉进来的事情,族中顶多拿了好处。
    “那是什么生意,收益这么大,二十七弟你不说清楚,这笔钱我是不会收的。”
    林茂才看到林秉正态度坚决,也清楚日后还是要拖着这位族兄下水才行,他只好说道:
    “就是一些往来倭国的生意。”
    林秉正心中更是咯噔了一下,他问道:
    “走私?”
    林茂才说道:
    “只是走私一些硝石,福建做这个的商人很多的,十三兄不必担心。”
    但是林秉正心中的疑心更重了。
    走私硝石这种事情,确实是朝廷严令禁止的事情。
    但是硝石走私本来就很难禁绝,民间的硝商很多,他们造访村镇搜集硝土,官府拿这些商人也没有办法。
    正如林茂才说的那样,福建的商人走私硝石,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贸易就是这样的,毕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任何事情都有成本,禁绝硝石走私的成本太高昂,超过了地方官府的管理极限。
    别说是大明了,苏泽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如此发达,依然有稀土走私的事情发生。
    大明的硝石政策,就是苏泽设计的硝石榷卖制度。
    就是保证主要的硝田,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保障官方硝石的质量和产量,民间走私这点“余量”,对朝廷就不是严重的问题了。
    这也是原时空管控稀土的思路。
    可如果和林茂才说的那样,只是走私硝石,林茂才根本没必要如此巴结自己。
    林秉正官场多年,他冷哼说道:
    “怕不仅仅是硝石这点事情吧?二十七弟,我们虽然是同族兄弟,但如果事情不说清楚,这银票我是不会要的。”
    看到林秉正如此坚决,林茂才说道:
    “十三兄慧眼如炬……确实,硝石只是掩护,方便船队往来。真正的大头,是这个。”他指了指桌上那迭厚厚的“日昇昌”银票。
    林秉正有些不明白这位族弟的意思。
    林茂才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眼中闪烁着狂热与贪婪交织的光芒:
    “日昇昌是我们几家,还有南边几位大掌柜,一起在福州、泉州、月港,还有倭国的堺港、琉球、南洋,悄悄设下的钱庄字号!”
    “十三兄,你看这银票。”
    “这可不只是普通的汇票。”
    “这些汇票,在任何一家日昇昌的票号,都能兑换等量的白银。”
    林秉正的脑子嗡了一下。
    “这些银元的成色分量都是足的,可以用来和海外商人交易,如今很多海商都认可我们日昇昌的银票。”
    “所以我们走私的东西,是倭国的白银!”
    听到这里,林秉正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走私白银?还发行可流通的银票?!你们天大的胆子?!”
    他瞬间明白了那份“份钱”的沉重,这哪里是分红,分明就是抄家灭族的罪证!
    林茂才却说道:“朝廷哪一条律令,不允许我们发行银票?”
    “这些兑换白银的业务,都在海外的票号进行,是为了方便和外国商人做买卖。”
    “大明银元是不错,但是分量只有白银的折半,很多商人更愿意用我们的银票交易。”
    “要知道很多西洋人,来倭国都是为了白银来的,拉回更重的白银,利润就更大。”
    林秉正愣住了,他感觉到了不对,但是林茂才说的也没错,似乎没有法令不允许开设票号。
    山西商人开设票号,开设银票业务,朝廷也没有禁止啊。
    可林秉正又隐约觉得,这其中蕴含了大问题。
    林茂才说道:
    “我们发行日昇昌银票,用的人多了,流通开了,不也和朝廷的银元一样?”
    “我们日昇昌的票子,通兑方便,信誉比官票还好!现在连一些福建广东地方上的小税关,为了图省事,都开始悄悄收我们的票子抵税了!”
    林秉正听完浑身冰冷,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同乡故旧、血脉宗亲,胆大包天至此!
    这已远非普通的走私偷税,这是在挑战朝廷的金融命脉!
    银元改革,可以说是苏检正一切改革的开始。
    这些人竟然要绕过朝廷的信用体系,掌握银元发行的权力。
    这无疑是在动摇国本,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物价混乱、金融崩溃、国库空虚、乃至地方割据,都有可能!
    这已经是取死之道了!
    而且林茂才竟然还要拉自己下水?
    在这种情况下,林秉正迅速冷静下来。
    按照林茂才说的那样,宗族目前只是分红,并没有完全涉入其中。
    那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想到这里,林秉正决定了,先和林茂才虚以委蛇,打探到他这个日昇昌票号更多的消息。
    林秉正装作犹豫的样子道:
    “好像大明律法上,确实没有这一条?”
    林茂才看到林秉正“心动”,更是急切的要拖他下水。
    林茂才又加码说道:
    “不瞒族兄,福建多个港口的市舶司、税关,地方官府,都有我们的人,入股日昇昌的,也有不少大人物,这个就恕为弟不能多说了。”
    “兄长拿着份钱就行了,如今也没有需要兄长操劳的事情。”
    听到这里,林秉正装作挣扎的样子,最后将这些银票收进怀里。
    接下来自然是宾主尽欢。
    ——
    次日,林秉正来到中书门下五房报道,他进入苏泽的公房后,就直接对着苏泽说道:
    “检正!属下有一件大事要汇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