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福布斯作家名人榜第八
    翟达定睛一看,最迷人微笑奖?
    所以他从不把这挂在嘴边?
    之前凤凰传媒的娄主编是说过,会有一些听上去很杂毛,实质上也很杂毛,但写成文字排列一下,会感觉很有气势的奖项列出来
    这些奖项大多是一些报纸、杂志评出来的,连个奖杯都没有,也不会通知翟达,偷偷摸摸自己版面搞的
    好吧,翟达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毕竟他的书迷中,颜粉确实占据了一定比例
    哎,最终走到了这一步么?我翟某人一向纯靠个人实力,结果沦落到了靠脸吃饭
    奈何只是略微出手,就已经是作家圈的极限了
    翟达翻开笔记本电脑,还查了一下所谓的《文学人物周刊》,是隶属于某报社旗下的半死不活杂志以采访作家为主旨,但因为销量实在拉胯,挂着周刊的名字实际上是“月刊”甚至“双月刊”,采访的也大多都是本地的臭皮匠。
    但怎么说呢毕竟杂志名字起得好,显得很牛逼的样子,消费者也不会真的去查
    在这一整排和墙一样的荣誉里,最有含金量的,就是“年度最畅销小说作家”了,一月份统计数据陆续出炉,他的《漫漫吕途》,以260万册销量,击败了晚发售两个月的《小时代1》,成为08年最畅销小说。
    括弧——是小说分类,不是全分类,全分类第一是《丹老师讲论语》,第二名是《风雨国王老师讲三国》。
    其实郭金明的《小时代》销量咬的很紧,晚发售吃了点亏,如果不是年末时翟达在“网络盛典”连扫三奖引起轰动,而郭金明自己的抄袭风波二度发酵,他还未必能赢。
    不过怎么说呢,成王败寇,讲这些都没意义。
    他还是“处女作”呢,而郭金明可是成名多年。
    如果韩函老前辈09年不发新书的话,两人的竞争还会延续到09年,不过这次他派出的,就是《超时空同居手册》了。
    迄今为止,《漫漫吕途》连带刊印而未统计售出的部分,总发行量已经接近300万,为翟达创造了九百万左右的版税,税后也有七百多,在08-09年的文坛,还是很给力的。
    举个例子,08年的福布斯作家收入榜(中国),第一名讲论语的丹老师,版税收入才1200万左右。
    第二名是多部作品在售的韩函老前辈,第三是风雨国王老师,第四郭老师,翟达因为只有一本书在售,虽然是单书销量冠军,但总收入只排到了第八名。
    以后也能说自己是上过福布斯的了,充分说明奖项只要分的足够细,你总有能上榜的东西。
    这个翟达是收到通知了,据说还有一个奖杯会邮寄,翟达填写的是哈城的地址,也许回去就能看到。
    总之,版税成了他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而且是纯粹的个人收入,加上“越达餐饮”的分红和之前的积攒,小金库已经逼近千万级。
    但他从不将其挂在嘴边。
    一本年度畅销作品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往后五年,《漫漫吕途》都会有不低的收入。
    若是翟达持续在文坛拥有存在感,则甚至可能绵延十年,这还不算不断发行的新作品。
    其实吧,安心做个作家,以后文思枯竭了转成“导演”,拍拍电影、上上综艺什么的,一辈子也能混的舒舒服服,不过翟达还年轻。
    他还想浪。
    翟达想了想,给娄恩发了个短信,表示收到了样书,虽然已经是滞后的没边儿了,但好歹说一声。
    结果没多久,娄主编直接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啊?才收到?我以为春节期间您早就收到了呢”
    我们货都铺出去了,就等着后天开卖了,作家才收到样书?
    翟达无奈笑了笑:“没事儿,大部分都是确定过的东西,估计哪个物流点积压了。”
    当然放假导致沟通不畅也是原因之一,否则至少应该有个人和翟达跟进一下。
    “东西我看了书本印刷质量不错。”
    “这次换了更好的印刷厂,毕竟咱翟老师已经是知名作家了嘛~”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之后的计划。
    一部作品的发售,对于作家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需要翟达亲自做的事情。
    就像后世的网文,月票什么的无疑是很重要的事情,但作者除了好好码字,跪下来求两句,也做不了什么。
    这次凤凰传媒野心很大,起手就是首印50万册,力争要再拿一年最畅销小说,也是娄恩主编升职凤凰传媒总经理的有力支持。
    而且提前的预热、连载也已经在微博、博客上进行许多天了,尤其是微博,这个新平台上线一个月突飞猛进,日活已经达到了80万,接近老平台博客的三分之一,短平快的冲浪、分享果然是时代的选择。
    李恬恬每天笑的合不拢嘴,越发得到公司大老板的喜爱。
    而翟达则是其上粉丝断层领先的第一,已经有了400万关注者。
    若非要说还有什么翟达这个作者能做的努力,大概除了折磨人的“签售会”,就只有去上上“电视节目”,增加曝光量了。
    如果非要选一个,他宁愿参加电视节目,好歹图个新鲜。
    可惜“凤凰传媒”只是扎根出版业,而且势力主要在散装省,翟达也没有经纪人,搞来搞去,最后娄恩一拍大腿。
    说他认识散装电视台的,能把翟达送去散装卫视《非诚勿扰》,让他考虑一下。
    有的兄弟,曝光量绝对有,能把翟达整个人曝到天上去那种
    翟达显然不会同意。
    “对了翟老师,您那个朋友的《东阳往事》,什么时候能完稿啊?一直是通过您间接联系,我们催都没地方催,实际上社里也很看好那本书的,悬疑类是这两年的大热。”
    翟达只能道:“她还没联络我,应该是没修改完,不过也许快了。”
    【文学少女的笔】在文学少女手上,用的其实并没有翟达好。
    如果陆思文完成了,他相信对方会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挂了电话,翟达发了个短信给陆思文,询问她的进度,而后看着笔记本电脑,突然有些恍神。
    脑子里莫名想起了那只蜘蛛,和陷入“死苦”倒计时的刘师傅。
    于是又发了第三条短信,给那个施工队老板,问了一嘴转院的情况,得知已经在去连市的路上后,翟达彻底将手机放到一边。
    略微沉吟,在电脑上敲下几个字。
    “吕途睁开了眼”
    他又想到了一个作家能尝试的努力,也是想了很久的事情。
    给《漫漫吕途》写出第二结局,嗯好的结局。
    既然新书都快发布了,也刺激一下老读者回归吧。
    当然,也和今日医院的见闻有一定关系。
    有着强烈求生欲的男女主角,值得在平行世界有一个白头偕老的结局。
    不会很长,可能只有一两千字。
    ——————
    第二天一早,于晓丽就去民政局办理“试领养”手续了,而卢薇则在家收拾自己的小房间。
    她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都送去了哈城的神舟尊邸,不过依然自告奋勇打扫卫生,顺便想要为新成员装扮一下。
    而翟达,则给还在外面旅游的许学军打了个电话,之后去洛川路的工坊,取得了那辆电动三轮车。
    然后一路朝乡下的区域开。
    他要买只二师兄。
    取电三轮的路上,他已经去菜场看了,那里的二师兄都是东拼西凑的,大部分摊子连一副完整的下水都凑不齐,所以只能去乡下问问看。
    最好在猪圈里,随机挑选一个中暑的幸运儿,完整的拉走。
    按照记忆,翟达来到了孙马庄边缘的一个村,问了几个路人后,走到了羊肠小道中,最后在一处人家找到了猪圈。
    数量不多,三只二师兄缩在角落里哼唧,其中两只还是母的,姑且叫二师姐吧。
    成年猪的体重一般在200斤以上,青年猪也有150,完全满足解封任务50kg的需求。
    “你这里能宰么?”
    村民警惕道:“那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明白了,意思是能宰,但要收费。
    大概2000年后,互联网开始普及时,开始出现了对“注水肉”、“病s猪”的舆论声讨,之后出台相关规定,为加强监管,所有流入市场的猪都必须集中检疫、集中屠宰,除非自己吃,否则不允许私自宰杀。
    之后就变成了关于“农民杀猪有什么错”的声讨。
    充分说明民意如水,哪里有漏洞往哪里流
    不过现在,乡下管的不严。
    翟达谈好价格,直言自己要拿回去堆肥,老乡表示整只猪堆肥简直闻所未闻,但城里人玩的花他也管不着。
    生猪以13块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翟达,额外收200块屠宰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完整的屠宰,不过份放血也不清洗内脏。
    村民叫来了自己的二叔、三侄子,屠宰过程中,二师兄挣扎的很厉害,在翟达视线中又出现了强烈的绿色光焰,那是一只猪的求生欲。
    翟达微微皱眉,背过身去。
    他有点讨厌【八苦】的效果了,原本完全无所谓、坚定的肉食主义者,同情的眼泪只会从嘴里流出来的人,却因为“洞察”了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又冒出了无谓的不忍。
    重视这“同情心”,让他有点不爽,有种被强行“慈悲”的感觉。
    但无视这“同情心”,又有种负罪感,担心长期以往会导致失去同理心
    最麻烦的在于他只能关闭“装备效果”,而不能关闭“套装效果”,不知道是不是还未解封这个系统功能
    一小时后,翟达载着还有余温的二师兄,一路回到了洛川路99号。
    开始用铁锹挖大坑。
    将整只猪埋进去的坑,可是得干一会儿,早知道昨天就让挖掘机预留五个坑算了。
    下次看看能不能用羊代替,就是不知道羊能不能长到50kg。
    结果刚下了没几铁锹,翟达就愣住了。
    他挖到了树根。
    翟达蹲下看去,细小的根茎只有半个指头粗细,与【枪决老榆】的体型对比如同不起眼的毛发,很嫩,断裂处有隐隐的淡粉色汁液分泌,但没有昨日那么红。
    因为是新移栽的,土层分界很明显,他是抵着边界开挖的,这颗老榆已经生了新根
    这速度强化生长吸收,效果这么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