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新书发售与近未来
    把二师兄覆土埋入深坑之后,翟达第一时间查看了系统信息,但解封任务的进度尚未变化
    稍稍有些隐忧,不知道是不是要被吸收了才算,亦或者更麻烦。
    需要活埋。
    其实翟达挺好奇的,以【枪决老榆】根须生长的速度,会不会一天时间在地下就已经将这只二师兄缠住了?甚至根须直接钻进去?
    哎邪门到家了,还是不看为好,容易掉san值。
    看了看表,翟达决定预先多挖几个大坑,这样之后一次性拉来四个“养料”就够了,他准备想办法搞四只成年大公羊,应该能超过50kg体重。
    四个大坑,直接给干到了天黑
    当翟达在院子里独自挖坑的时候,东阳县建设路新华书店,也关闭了店门下班了。
    不过内部的理货还未结束,一箱一箱书籍被小推车送进来,堆积在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
    一个店员蹲下道:“这么多?咱们店进了多少本?”
    经理模样的男性道:“5000。”
    “5000本?卖的完么?”
    经理从箱子中拿出一本道:“这可是我们东阳骄傲的新书,不愁卖,订货都得凭关系抢得!”
    店员拿起那暖色调、温馨、可爱的书本,突然脑子闪过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上本的《漫漫吕途》,让她哭的眼睛都肿了后劲儿极强。
    但人么,总是在追求刺激,虐来虐去,最后就喜欢上了。
    “经理,我买一本。”
    经理点点头:“你先拿走吧,明天再上系统打票,发售时间是明天。”
    这时又有人送来了几箱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是易拉宝。
    就是那种背后一个铁架子支撑的移动广告位。
    还有一些赠品三种手机挂坠:塑料材质的“书”,写着《超时空同居手册》几个大字,另外两个样式是男女主的水彩画形象。
    “这还真是下了血本啊”
    一般来说,少有实体书宣发能做到这个程度,因为出版行业的特殊规则,作家的版税是固定的,只和售价有关,这意味着宣发成本都算在了出版社头上。
    在09年少有出版社愿意这么做,利润率被摊薄了许多,出版社也不太懂营销,白白投入打水漂的居多。
    但凤凰传媒显然不这么想,他们出版小说又不是为了利润我国资的,利润说得过去就行了。
    要的是行业影响力,要的是开疆拓土,要的是领导视察的时候能装个大的:我们连续包揽全国最畅销小说,同行都被踩在脚下。
    所以在第二次合作的时候,直接将09年在实体出版里极为稀少的“赠品营销”给拉上来了。
    稍有规模的书店,都附赠“易拉宝”和赠品,主打一个热热闹闹,不计成本。
    经理看着精美的手机挂坠,按规矩一本书配赠一个,5000本书对应5000个挂坠,不过到最后肯定会不够用。
    因为店里人会拿。
    想到这里,经理暗叹一声,管理不易啊,拦不住的。
    然后挑了一整套三个挂坠,揣进口袋里。
    最后,打开了那个易拉宝,想看看都写了些什么。
    结果拉开一看。
    嚯!
    只见一米五高的展示页上,映入眼帘的就是翟达的全身像,是某人正在领奖时的样子。
    穿的很得体,表情很帅气,手里捧着三个奖杯,背景被无数文字、获奖记录填充,很是好看。
    但这高度+全身照,总给人一种
    此人只有一米五的感觉。
    咱家状元有这么矮么?这岂不是和郭金明坐一个桌了?
    不管怎么说,还挺新鲜的,尤其是对于县城里的书店:“明天把这个立在门口。”
    “好嘞!”
    ——————
    2月7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周六。
    新锐作家、新生代文学三小生、年度最畅销作家、最迷人微笑五冠王
    等一系列荣誉的获得者翟达,终于全国同步发售了自己的第二本作品。
    哈城,双城区某书店。
    寒假中的哈工大学子“沈子轩”路过时,被门口的易拉宝吸引,走过去一看。
    这不是自家班级同学么!
    翟达发新书了?
    盯着那易拉宝上密密麻麻的荣誉,沈子轩感慨大佬就是大佬
    连微笑都比别人迷人。
    气势也非同凡响,自从放假前目睹了“大哥的风采”,他就将尊重埋在了心底。
    并且回头连刷了三遍《教父》系列。
    不管怎么说,支持一下翟达肯定没错,估计这本书也会被加入无数哈工大学子的购物单,开学了要是没看过,都聊不到一块儿了
    京北,朝阳区的某家书店内,《超时空同居手册》同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陪女儿来逛街的龚长章,看着那易拉宝有些出神。
    小翟出书了?
    其实若是有关注的老粉丝,早就在微博、博客上洞悉了新书发布的时间。
    今日首发,书店里许多人都抱着正在结账。
    也就只有“新生代作家三小生”才有这种号召力,让书迷们守着第一天来消费。
    龚长章愣神之际,女儿张晓晓拽了拽他的衣袖:“爸爸,怎么了?”
    某人回过神来:“等一下,我去买本书。”
    看不看是一回事儿,认识的人出书了,买一本凑热闹是应有之意。
    书店里几乎全都是女性,而且普遍年轻,许多人一次就拿了三本。
    《超时空同居手册》就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堆成小山,但依旧在快速的缩水中。
    龚长章拿了一本,感觉封皮还挺好看的,转身就想去结账。
    结果看到书封上,由麦佳给出的推荐语:描绘了一个详实又梦幻的近未来。
    龚长章鬼使神差的冒出了个想法。
    这书钱老会感兴趣么?
    去年有幸见得一次钱老,一直是龚长章引以为傲的记忆,钱老当时很喜欢小翟的,又是技术能手、又是作家,还赠送了私人礼物也许
    嗯,这事儿他也说的不算,不过龚长章还是多买了两本,而后发了个消息给俞红孺院士。
    随着春节结束,jf-12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更多的投入,更强的团队都在逐渐加入进来,俞院士也是忙的每天脚不沾地,不知道能不能看见
    京北的另一处,一栋豪宅内,明媚的午后阳光洒下,一位窈窕身影只着薄衫,坐在茶几前,轻轻翻动着书页。
    高媛媛看着看着,感觉鼻头又有湿润感,下意识抽纸去擦,结果鼻翼两侧传来火辣辣的触感,只能放弃。
    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北人,高媛媛在本地有相当多的朋友、同学,其中就有一个高中同学在书店工作,所以昨晚她就已经提前拿到了《超时空同居手册》。
    这位进入事业尴尬期的国民美女空闲时间很多,不过她的阅读速度不快,终究是文化水平欠佳,从昨晚读到凌晨三点,也才读了一半。
    而后因为脸上爆痘,强行唤醒了女演员的自我修养,强制自己睡觉去了。
    今日醒来随便吃了点东西,继续肝。
    她大概是全国阅读进度最快的那一小撮,所以也是最先嘬完了蜜糖外壳,读到五味杂陈的那一小撮。
    “哎果然又是翟老师一贯的风格,创造一个无限美好的故事,然后亲手一点点打破”
    前半段啼笑皆非的轻松同居,让轻熟女年纪的高媛媛都看得怦然心动,而那些关于“近未来”的详实描述,又引得人好奇心无限。
    而后半段开始,随着“24年男主”的出现,气氛渐渐开始朝着“悬疑”发展,多个伏笔被揭开,渐渐发展成“自己做自己情敌”的虐恋。
    那种被更完美自己打败,所珍爱之物被“自己”弃如敝履的感觉,以高媛媛不多的阅读量来说,是极为少见的,却又写的那么感情充沛。
    高媛媛还未看完最后一点,但已经开始揪心了。
    不过思绪发散之际,作为演员的高媛媛突然有种明悟。
    《超时空同居手册》,又是一本非常适合改编的作品。
    软科幻+言情+悬疑。
    这位天才作家的才能仿佛没有边界。
    精妙的故事浓缩一下,就是电影,展开一下,也可以是电视剧。
    对方这似乎是一位很注重“文字画面感”的作者,以至于他的作品都有很强的改编潜力。
    与《漫漫吕途》天生的拿奖气质不同,《超时空同居手册》可能无法获奖,但却很适合冲击收视率、票房。
    想到这里,高媛媛又烦恼了网络盛典后她联络过翟老师许多次,但收到的回音寥寥无几,自己迟迟打动不了对方,而且听说许多影视公司都有意接触
    也许比起一直骚扰翟老师,说些车轱辘话,不如行动起来
    ——————
    夜晚,京北某个年代久远的宿舍区。
    一位衰老的巨人,正躺在病床上,带着老花镜看报纸。
    他不喜电视,也听不清收音机了,但唯独保持着看书看报的习惯,前几年身体尚可的时候,还会坚持做剪报。
    这时卧室的门被推开,一位老妇人走了进来:“小俞让人送了一本书来,说是上次那个小伙子写的。”
    钱老缓缓转过头来,看向那本在他看来属于“花哨”风格的书。
    笑了笑道:“好呀有时间我看看。”
    老人拿起,抵近看了看封面,那些连成一串的荣誉钱老不感兴趣,只是好奇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
    但若说认真去看,其实不太可能,精力上也不允许
    他已经98岁了每日的活动时间只有几小时,剩下的大多在睡眠、治疗、忍受衰老。
    老妇人并未离去,而是拿出手机道:“对了,小俞还发了条消息,说送过来是因为书里描述了一个‘近未来’,也许你会感兴趣。”
    具体什么意思,老妇人也不太理解,但还是原原本本的念了出来。
    “近未来?”
    良久后,这位巨人终究是保持了旺盛的好奇心,将报纸放在一边。
    “那就让我看看年轻人眼中的近未来”
    钱老缓缓撕开塑料封膜:
    “言情话本么,很久没看过这种东西了”
    也就是七十年左右
    不知道能不能看的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