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8章 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诞生!
    第118章 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诞生!
    第二个,星期五。
    李有思挑了一下,选择了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他还专门用熨斗又烫了两遍。
    早上八点多,骑著二八大槓来了人民大会堂门口,检查完介绍信和工作证明才得以进入。
    进入会场就见到周燕如在给他招手,人是自己的编辑,荣辱与共!
    “没想到你穿中山装这么沉稳啦。”
    “说的好像我平时不帅。”
    “以前有股轻浮的感觉。”
    大会堂的人慢慢的来齐了,此次获奖的一共有二十多位,都是83-84年这两年选出来的优秀中篇小说,这小说从第三届开始就是两年一届了。
    离大会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认识的人互相打招呼,也有在结识不认识的新作家。
    例如李有思坐在这里,就有无数的新作家和他打招呼。
    阿诚来的比较晚,就坐在后方。韩少功回北平了,因为他的《爸爸爸》也获奖了,和李有思打完招呼才坐下。
    李拓算是工作人员,在后面几排此时又来了几个作家。一位看著正气十足的男人走了过来。
    “你好,我是李存葆!”
    李存葆的获奖作品是《山中,那十九座坟》。
    “你好。”
    李存葆主动靠过来,毕竟比起来其他的作家,李有思和他都是文工团的战士,还都写过广受喜爱的军事小说。所以看见李有思自然就生出来一丝好感。
    “你的单行本我看了,我们部长说了,要全军订阅!”
    李存葆是济南军区的,全军订阅又是十万的销量。
    “哇!你们领导有眼光!”
    李存葆突然笑出来:“哈哈!你这性子好,一点都不装模作样。迷龙这角色你怎么想出来的?”
    “迷龙这个角色身上,我確实融入了一些对东北人的刻板印象,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能凸显他作为典型形象的代表性。”
    “是这么个理,有些刻板化的形象反而是优点。”李存葆和李有思聊著。
    正巧,此时前面走过来一个长得有点凶的男人。
    又来了一个新人物。
    解锁!
    九十年代知名作家一一贾平凹。
    別的作家李有思记不清楚,但是八九十年代比较重要的,余华、史铁生、贾平凹、路遥的样子他可是记得的。
    贾平凹现在三十多,微胖,浓眉大眼,不笑的话就有些凶狠的样子。不过按照汪曾祺的意说这人是个鬼才,虽然有趣但不喜欢说话。
    《废都》《秦腔》让贾平凹成为乡土文学代表性作家!而这两本书更加是贾平凹顶峰之作,一举奠定了他在陕西文坛三大家的地位一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
    这地方人杰地灵,走出来三位人才。三人分別是通俗一一文学性的递进关係。
    当然最牛的一点在於硬生生给学生造了一个多音字『wa』。
    “贾平凹!”
    贾平凹的获奖作品是《腊月·正月》。
    “李有思。”
    好了,现在认识了。
    不过贾平凹也就看著老实,其实在感情方面不算老实,但是你要说他风流成性也不对,只能说確实有不少的红顏知己,毕竟在后世他已经成名了,对於那些小姑娘吸引力肯定很大啊!
    贾平凹笑著说:“是你啊!原本没见过,上次看报纸的时候,我夫人说你是文坛第一帅呢!”
    要说帅气,文坛里面还真有一个,那属於民国特有气质的,邵洵美!徐志摩的校友徐志摩也夸他帅。鼻子立体,脸如刀削,確实有气质。
    后世比较周正的就属於苏童了。苏童老了也能看出来挺有气质,至少身材没走样更加发福,同时期的莫言、余华都挺著一个啤酒肚。
    “那您夫人可是火眼金睛!不过这话您可別当著李拓他们说,不然该嫉妒我了。”
    阿诚道了句实话:“其实,单凭这一点没话说的,不嫉妒你。你確实气质不错,不过当时文工团出身,你为什么不去当演员?”
    “我试过宝玉的?”
    韩少功一脸惊讶:“宝玉,什么时候,你没说过啊?而且你懂《红楼梦》?”
    “不算懂,当时年少不懂事而已,不过因为高了,而且脸不圆,给我刷下来了。”
    “差一点。”
    “嗯。”
    贾平凹说了句:“那导演给文坛留下来了一位人才!”
    旁一位叫梁晓声的凑过来一笑:“说这个戏,我听说黛玉是我们东北人,没想到我们那儿的人能出演黛玉。”
    “......”
    其实黛玉演员本人好凶好凶,只是看著温柔。
    除去这两位作家之外,剩余的还有几位作家,都是近年来比较有名的,例如梁晓声、铁凝、张承志、张洁、蒋子龙、张贤亮、冯驥才等人。
    其实张贤亮李有思感觉特牛逼一点是,他是“劳改”作家,这哥们被下放二十年的重体力劳动,后来出来了还能坚持写作,写出来的伤痕文学还不是怨天尤人的,可见厉害一一和汪曾祺一样大器晚成。
    其余几位也都是优秀小说奖的常客,蒋子龙是改革文学代表作家。铁凝是老资歷,说个大家知道的作品高中课本上面的《哦!香雪》,这前辈后面搞政治去了,位置挺高。
    梁晓声后面当编剧了,当时的《人世间》是两极分化的作品,有说太过刻意苦难了,有说写得真实,不做评价。
    冯驥才也是高中的各种乡土、人文的老常客了,每次都能做到他不一样的评论,李有思应该督促这哥们写点中长篇了,说不定后世就不考他了。
    张洁,女作家,获得过两届矛盾。
    最后一个张承志,这人在后世影响力不如余华、莫言。但是八十年代真的响噹噹!《北方的河》是他最知名的作品。
    大概最有实力的就这几位,其他的都是新人,或者后世比较默默无闻的。
    不过李有思倒是没什么感觉!
    大家都有名才好,证明含金量很高。
    关键!
    他还年轻!年轻就代表著上限不封顶,这群人小的都三十了,几乎是开始了他们文学生涯的巔峰,李有思还有十年才步入三十这个黄金年龄呢。
    但年轻不意味著他现在成绩不高!当然他能成为被致辞代表,证明他的小说在这群人里面是最冒尖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快到九点半的时候,颁奖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评委会的几位主任,作协主席、各大具有代表性的杂誌社的总编辑入席。
    首位巴金!旁边是刘百羽!张光年,文联主席周扬。
    首先是巴金髮言:“我作为作家协会的主席,也是这次评委会的主席。我先说一下,在此感谢《人民文学》编辑部和八大杂誌社的帮助,感谢几位评委会的评委带我做这么多事情!”
    巴金和矛盾当年一样,想千什么都力不从心了,最后基本就掛个名。不可能人家八十高龄去一线吧?
    “这一次的获奖名单我看了一下,一共二十一位作家获奖。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新人作家,年纪最小的只有二十一岁!”
    这一句话后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有思,这不是特意提及的吗?
    “不论如何,都希望各位能在文学道路再走远一点后面张光年、刘白羽这些人分別简单说了两句。
    “现在开始颁奖仪式!《落叶归根》李有思。”
    《棋王》阿城、《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北方的河》张承志、《祖母绿》张洁、《燕赵悲歌》蒋子龙、《绿化树》张贤亮、《神鞭》冯驥才、《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刘兆林、《腊月·
    正月》贾平凹、《老人仓》矫健、《山中,那十九座坟莹》李存葆、《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
    《爸爸爸》韩少功点到名的作家相继上台。
    巴金拿著奖状首先朝著“c”位的李有思走过来,双手呈递过去,笑道:“你的奖状。”
    李有思也是伸出来双手去接奖状。
    “我年龄没报错吧?”
    “没有,去年十月正好二十一。”
    “王蒙当年出名的时候才二十二,你比王蒙厉害。”
    阿诚站在李有思旁边,微微一笑。
    “你笑啥?”巴金把阿诚的奖金递过去,记得此人作品,是位才子。
    阿诚换成了一脸严肃的说道:“茹老不说人是小王蒙—”
    “你的意思是我给李有思说高了?”
    “不算高。未来都有可能。”
    王蒙在给贾平凹颁奖,咳嗽一声:“老先生,您也拿我当称號?我成计量单位了?要我看,別说什么王蒙、刘心武了,就叫小鲁迅、新时代巴金吧。”
    “......”
    李有思立马说道:“都不敢当,各位老先生別拿我寻开心了。”
    颁奖仪式结束。
    所有人包括评委会站得整整齐齐,前面的相机咔一声,记录下来又一歷史性时刻。
    张光年带著一群人离开领奖台,就把李有思一个人留在了领奖台。
    张光年说道:“接下来,有请《落叶归根》的作者,寻根文学的“开拓者”!李有思同志发言。”
    他一声下来。
    现场的各大报社的记者。文坛的编辑、有幸参会的新人作家,无不把目光落在李有思身上,早听说过是少年天才,但是这么年轻的模样还是让一群人惊讶。
    虽然取消了一二三等奖。
    但是每一次发言人基本都是评委会选出来或者承认的第一名。
    文无高低?那是放狗屁的话。没高低,《红楼梦》为什么是这群文人公认的明清小说集大成者?为什么还要搞一个四大名著。而不是优秀小说精选?
    无论怎么样,年轻一代的第一人在此刻诞生!!!
    没奖榜身,討论度再高也不行,余华现在都因为没矛盾文学奖而被垢病呢!但是获奖之后,这个称號基本確认。
    这是令人瞩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