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9章 铁阵爭锋
    第279章 铁阵爭锋
    两团之间的距离已逼近长矛接触的极限。
    第二步兵团的长矛墙微微前压,矛尖在阳光下连成一道闪烁的线,像是一道准备合上的闸门。
    第七步兵团的团长阿兰看见了这个动作,嘴角微微一抬,左手握拳举到肩侧一一盾墙立刻在中路放慢半步,令两翼比中路略微凸出,形成一个轻轻外张的弧度。
    这不是防守的姿態,而是诱使对手长予在不同时间接触到不同部位,从而打乱他们的节奏。
    第二步兵团的团长罗德里克的號角声在此刻第一次响起,清脆而急促。
    第二步兵团的前列盾枪兵齐齐踏前半步,矛尖压低,弩兵的软箭再一次倾泻而出,直扑第七步兵团阵形的两翼。
    与此同时,长矛墙缓缓逼近,予尖的阴影已经扫过对方的盾面。
    观战的士兵屏住呼吸,连呼喊声都像被这逼近的距离压在了胸口。
    阿兰的右手在盾后轻轻一挥,中路第二列的短矛兵忽然齐齐半跪,矛尖前探,像是地面上突然生出一排短促而致命的刺。
    与此同时,左翼那支先前收紧的小队猛地向前跨出两步,盾面撞击声与脚步声叠在一起,像重锤砸在耳边一一这一刻,他们从防守的姿態瞬间变成了主动的压迫,
    罗德里克立刻察觉到了左翼的突击,他的號角声再次响起,指令右翼的標枪兵立刻投掷支援,同时弩兵將火力集中到这一突击点上。
    长矛墙也隨之微调角度,试图在这一侧形成合围。
    尘土在阳光下翻滚,彩粉与木屑混合在空中,飘在盔甲与面罩的缝隙间。
    两团的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已经迫在眉睫,双方的阵势就像两道將要交错的锋刃谁的力量更稳,谁的节奏更准,便能在这一刻取得先手。
    中军台上的莱昂一动不动,目光从第七步兵团的左翼移向第二步兵团的长矛墙,像是在等待那个必然到来的临界点。
    副官在他耳边低声匯报著彩粉命中率与阵形变化,但莱昂只是微微点头,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场中。
    风声、鼓声、號角声交织在一起,把整片校场推向一个即將爆裂的时刻一一下一拍落下,便是短兵相接的剎那。
    黄旗再次挑起,裁判的声音像一声沉闷的鼓槌落在地上一一允许近战接触。
    两团的阵线在这一刻同时加速,脚步声压过鼓点,像是一波低沉的海浪扑向对岸。
    盾面撞击盾面时发出的沉闷声,在校场中央匯成一片厚重的轰鸣。
    第七步兵团左翼的小队率先贴近,他们的圆盾前顶,脚步紧凑,几乎不给对手反应的空隙。
    前列士兵用盾沿硬生生顶开第二步兵团的轻盾兵,后列短矛兵趁著这个角度从盾与盾之间的缝隙探出矛尖,彩粉袋在碰触到对方胸甲时炸开一朵白色的雾,裁判的红旗隨即高高举起一一第一记有效命中。
    第二步兵团的右翼被逼得连连后退,罗德里克立刻吹响號角,指挥长矛墙向这侧压去,试图以密集的矛尖將突入的敌人隔绝出去。
    与此同时,弩兵带將火力全部集中在第七步兵团的左翼突击口上,软箭在短短几息內密集落下,击在盾面、盔甲与地面上,溅起一片片彩粉与尘土。
    第七步兵团左翼的突击口被压製得减缓了推进,阿兰在中军看到这一幕,没有急於投入预备队,而是举旗指令右翼发力。
    右翼的动作与左翼截然不同一一他们没有直接硬撞,而是先虚步后撤,诱使第二步兵团的左翼长矛兵上前一步,然后忽然斜插切入,用短矛和刀在长矛的防护间隙迅速连击两下,逼得对方不得不横移盾牌来格挡。
    这一刻,第二步兵团的阵形被硬生生拉成了两端受压、中路略显突出的態势。
    长矛墙虽然仍然稳固,但两翼的节奏已开始不一致。罗德里克紧握號角,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他意识到阿兰是在试图用两翼交替施压的方式,让第二步兵团的矛墙失去整体的呼吸节奏。
    场中尘土瀰漫,士兵的呼喊与金属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彩粉在阳光下像被风吹起的雪。
    裁判的红旗与黄旗此起彼落,每一次挥动都伴隨著观战士兵的一声低吼。
    莱昂依旧沉默,站在中军台上目送场中的每一次变阵。
    他的目光在阿兰与罗德里克之间来回切换,仿佛在衡量谁的判断会先出现瑕疵。
    副官的匯报声越来越急促,但他只是抬手示意继续观察,没有下任何干预的命令。
    对抗的第一波交锋仍在持续,双方都未露出决定性的破绽。
    然而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一一次微妙的盾面角度调整,一次矛尖的试探性突刺,一次阵列的轻微错位一一都在暗暗积蓄著力量,等待某个瞬间將整个局势推向不可逆的方向。
    就在这片尘土与阳光的混沌之中,阿兰的右手忽然抬高,旗官立刻將三角旗猛地挥向中路一一那是第七步兵团的暗號,意味著中军將发动压迫突击。
    鼓点在此刻骤然急促,全场的呼吸似乎都被牵著向前一一破阵的序曲,已经拉开。
    阿兰的暗號一出,第七步兵团中路那道圆盾墙忽然加快了步伐。
    原本紧贴的盾缘在推进时微微错开,让每一面盾牌都能在行进间斜出半寸,为短予和长剑留出攻击的缝隙。
    第二列的短矛兵紧跟著向前顶入,他们的脚步比第一列更轻,但频率更快,像是在用节奏把对方的中军往后逼。
    这股压迫来的极猛。
    第二步兵团中路的长矛墙被迫立刻应对,矛尖齐齐压下,前列矛兵踏地抵挡,后列换上新的长矛填补被挑开的空位。
    罗德里克站在中军身后,號角声短促急促,指令左右两翼收紧一一他要把阵线往中间合,企图在阿兰的突击口合拢时將其夹死。
    但阿兰显然早有准备。
    第七步兵团中军推进的同时,左右翼並没有停止动作,左翼再次重顶,盾面撞击声连成一片,把第二步兵团右翼的长矛兵顶得节奏全乱;右翼则继续用虚进实退的方式,让第二步兵团左翼始终在一个半跟进、半戒备的尷尬位置上,无法全力合拢中军。
    观战的士兵开始忍不住低声呼喊,每当一名士兵的胸甲被彩粉染白,就会有人屏息,
    等裁判旗落下再爆出一声吼。彩粉、尘土、汗水的味道混在一起,像是一层压在所有人心头的热雾。
    第二步兵团中路虽然稳住了第一轮衝击,但代价是阵形的紧凑度下降。
    长予兵在抵挡时不得不频频调整站位,予尖的防线偶尔露出一线空隙。
    阿兰的眼晴牢牢盯著那些缝隙,一旦有短矛手找到机会,便会用最短的动作突刺一一哪怕只是一记轻轻的彩粉命中,也会积累到团整体的分数里。
    罗德里克看出了阿兰的意图,立刻下令弩兵带向中路补射,试图用密集的软箭逼退短矛手,恢復长矛墙的密度。软箭成片落下,打在盾面与矛杆上发出密集的“噗噗”声,彩粉的雾靄在两军之间一阵阵翻滚。
    莱昂在中军台上微微眯起了眼。
    他看得很清楚,第二步兵团的防线此刻像是一张绷紧的弦,虽然还没有断,但只要有一个关键点再受一次衝击,整个中路就会向后塌陷。
    阿兰的突击不是为了立即破阵,而是在不断消磨对方的稳定性,把节奏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场上的土兵已经被这种高压节奏逼到呼吸急促,脚下的尘土被踩得翻卷不止。
    中军与中军的每一次盾面对撞,都像是两根大梁在硬生生地相互顶压,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就在这僵持的瞬间,阿兰的左翼猛地再次发力,盾墙整列向前撞击,第二步兵团右翼的矛墙被迫横移半步去支援中路一一而这半步,就是阿兰要的机会。
    他的中军突然一沉,再猛然一顶,短予与长剑像一排斜斧砍向予墙的缝隙,尘土和喊声一齐炸开。
    这一刻,校场的空气被骤然捏紧。
    第七步兵团中军在阿兰的指挥下,猛然把所有盾面压低半寸,短矛兵半蹲,矛尖同时前探。
    原本被弩箭压得抬不起头的短矛阵,像是蓄满了劲的弹簧,瞬间弹了出去。
    矛尖並不是隨意刺击,而是精准地挑向第二步兵团长矛墙那些因为刚才支援两翼而出现的细小缝隙。
    第二步兵团的长矛兵在第一击时还能用矛杆横挡,可阿兰的突击並不只是一波一一第一列的短矛刚一收回,第二列的长剑手已经从盾缝里穿出,长剑横击对方的予杆,迫使其防线一侧塌陷。
    裁判的红旗一连举起数面,记杀、重伤的判定连成一串。
    罗德里克反应极快,號角声尖锐急促,命令两翼长矛兵立刻回收,收紧防线,哪怕放弃两翼的推进,也要稳住中路。
    然而此刻第七步兵团的右翼正以更快的步伐绕向第二步兵团左翼的外侧,他们並不急於突破,而是用盾墙顶住对方的防御,死死拖住这一侧,使得第二步兵团的左翼根本无法及时回援。
    左翼迟滯,中路被压,右翼又被逼退半步一一三重压力之下,第二步兵团阵线终於出现了无法弥补的空洞。
    第七步兵团的中军像一柄斜插的楔子,趁势深入,把第二步兵团中路切成了两截。
    被切开的前段在混乱中开始后退,后段则被迫横移想要合上口子,却因此完全暴露了另一侧的防御。
    阿兰的旗官高高挥旗,预备队如同蓄势已久的洪流,从中军的缺口处蜂拥而入。
    木矛、长剑、圆盾交错著推进,击退、命中、再推进,彩粉的雾气几乎在那片区域凝成了一层淡白的幕布。
    第二步兵团的鼓点试图重整节奏,可在短短几十息內,他们的中军已被压缩得退到警戒白线前。
    裁判黄旗高举,示意第二步兵团中军已完全失去防御纵深,判定为破阵。
    观战的士兵们爆发出一阵轰鸣般的吼声,第七步兵团的士兵在阵中抬起盾牌、挥舞矛杆,像是在战场上庆祝胜利一般,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罗德里克站在原地,呼吸沉重,眼神却没有丝毫懊丧,而是死死盯著撤下来的士兵,
    示意他们保持队形,退得有序。
    阿兰则缓缓收拢阵线,把所有人召回起点位置,整齐列阵,等待莱昂的评判。
    中军台上,莱昂站起身,环视全场,那一刻的安静几乎能听见尘土落下的声音。
    莱昂的目光在尘土与彩粉瀰漫的场地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被传令兵传遍整个校场。
    “今日团级对抗演练一一第七步兵团,胜。”
    隨著这句判决落下,第七步兵团的阵列瞬间爆发出整齐的呼喊,盾牌齐齐举过头顶矛杆敲击盔甲,发出低沉而有力的金属声。
    他们的面庞上带著汗水和尘土的痕跡,眼神却像刚从真正的战场上凯旋,热烈而骄傲。
    莱昂抬手,示意喧囂稍止,然后继续宣布:“第七步兵团全团记军功一次,每人加赏两枚银幣。团长阿兰,指挥有功,加记军功一次,赏金二十枚金幣。”
    副官当场將赏令记录在案,传令兵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把数字和名字传到校场的每个角落。
    第七步兵团的士兵们压不住笑意,彼此拍著肩膀,甚至有人忍不住用木矛的尾端敲击同伴的护腔,像是在传递胜利的余热。
    紧接著,莱昂的目光转向第二步兵团,语气没有丝毫的宽慰:“第二步兵团,本月扣除全团当月薪酬一成。团长罗德里克,虽指挥得当,但阵线在多处关键节点未能稳住,被判指挥失利,记过一次。其余军官,各按个人失分与失职情况另行记过。”
    第二步兵团的阵列里,没有人发出抱怨的声音。土兵们只是握紧手中的武器,站得笔直,眼神沉著。
    罗德里克微微抬下巴,向莱昂行了一个军礼,声音沉稳而坚硬:“阁下,第二步兵团,必將在下次演练中贏回荣誉。”
    他的声音被传到阵列深处时,第二步兵团的士兵齐齐握紧了圆盾的把手,有人咬紧牙关,有人深吸一口气,所有的情绪都凝成一句简短而沉重的回答“是!”
    观战的其他团也被这种场面感染,窃窃私语中带著火气。
    他们知道,后面几日的对抗里,也许轮到自己面对这样的局面,而任何一场胜负,都会直接影响军功、赏银,甚至部分军官的去留。
    莱昂俯视著这片充满尘土味与热意的校场,神情冷峻。
    正是这种优胜劣汰的制度,才能让第七军团从一支毫无战功的新编部队,逐渐磨炼出一股任何老牌军团都不敢小靚的锋锐之气。
    他举手下令:“双方退场。记住一一胜者不许骄傲,败者不准气绥。第七军团一一只崇拜下一个胜利。”
    顷刻间,整座军营的土兵同时进发出一声低沉而震撼的呼喊,声浪直衝天际,迴荡在王都南郊的上空。
    在第七军团,这就是竞爭一一只有不断贏下去,才能立足於最精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