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但永远无法成为余切
    第222章 但永远无法成为余切
    “我们常常说中国人要反思,但余切这是真正的反思!”管谟业激动的快落泪了,“他已经到了大巧不工,浑然天成的境地了,这样巨大的创伤,他竟然用一双鞋来展开,他是真正的天才!他在写一个很悲哀的事情,然而却歌颂了真善美。”
    “我私底下和苏彤聚会,他不是个编辑吗?他评价我的小说,描写过于缜密,很有一些匠气。我心里并不服气,如果我来写脊髓灰质炎,我要写什么?我可能要把阿里妹妹发病后的惨状,从头到尾的写出来!但我万万想不到,余切竟然写金鱼来亲吻阿里的脚……”
    “我读到这一个结局时,我哭了,我真的是哭了。我想我永远没办法写出这样的结局……和别人比起来,说我匠气,我是不愿承认的!一般人没有资格来评价我,但我和余切比起来,我可能确实不如他。”
    管谟业一说到余切,完全收不住话。他谈到了在杭城会议上,他为了余切在文坛的地位和别人起了争执,又说起了他的恩师徐怀忠向他提到余切时,他一开始并不以为然,然后他在《军文艺》上看到了《未婚妻的信》,他激动的浑身颤抖……
    于是,徐驰又问他:“同志,我再问你,你到底有没有文学偶像?”
    整个班的人都看过来了,管谟业完全傻眼了。你说你不偏不倚,但你前后两次问我,我却没办法给出一样的回答。
    我都说成这个样子了?我的偶像是谁?还用说下去吗?
    我真不该说话,真的!我怎么记不住呢!
    余桦这时候过来搂着管谟业道:“别装了,承认呗。不丢人。我不仅崇拜余切,我还想超过他,但我打死也做不到。我知道你也这么想。”
    管谟业最后点点头,这代表他承认了。
    徐驰把这一幕写到了报告文中,对应圈内青年作者对余切的评价。到这里,他已经把余切的报告文基本上完成了,只等着出炉最后的结果。
    ——
    陈小旭和张俪两人从鞍城回来。她俩在燕京呆一晚上,马上就要去正定片场,余切去火车站接她们。
    这次之后,两人又要各奔东西,一个出省,一个出国,余切竟然在八十年代谈起了“异地恋”!
    嗨!真够艹淡的。
    他人高马大,视力又好,都不用竖牌子,远远的一看到人出来了,就向她俩挥手。
    张俪看到后直奔余切这边,轻轻抱了他一下,说:“你还记得我们之间有个约定吗?我们要去鞍城买摩托车头盔,但是我们没有买到那样的头盔。”
    张俪非常失望。
    本来就买不到嘛。
    鞍城虽然这时候挺发达,但哪里去买国外的摩托车头盔,那可是碳纤维的头盔啊,用在战斗机和运载火箭上的轻量化材料。在八十年代,只有日本几个厂家才有能力生产出来。整个鞍城市也没有人买一个。
    张俪继续道:“我们跑遍了整个鞍城,都没有找到这种东西。最后去陈小旭家过年时,他爸爸帮我们到鞍城剧团里面打听,那里面有几个之前去国外访问的老同志,告诉小旭的爸爸……在国外一些地方,摩托车竟然是一个体育运动,不仅车要卖好几万好几十万,头盔也要几千几万!你那个头盔要大几百竟然不夸张!”
    余切笑道:“你不会以为我是编的吧!”
    “当然不会了!”张俪说,“你说什么,我信什么,只是没想到还有更贵的。你当时给我们那个头盔多少钱一个来着?”
    “八百块钱?”余切也记得不太清楚了。
    张俪说:“就是八百块钱,我想起来了,你真舍得给我们买,三个头盔就是两千多块钱,你就这样钱。”
    这种乱用钱的法子,给两个女人带来的冲击感特别大,恐怕她们在火车上议论了好久。
    她们还没看到余切新买的普利司通自行车呢。
    也是由于头盔不够用,没法儿带两个人坐摩托车了,加上地上湿滑,两个轮子容易出事故。余切准备打一辆出租车接送。
    在火车站外有这两类出租,一类是给外宾和高级干部用的小轿车,福特和华沙20;一类是黄色面的,每公里一块钱,最低十块钱。
    低端面的也很贵,一趟车回去,得掉普通人两三天的工资。所以出租车们只停在医院、政府办公大楼、火车站这些客流量大,又急用车的地方。
    余切招手要叫一辆福特,张俪快心痛死了,陈小旭先一步站出来,带领仨人直奔黄色面的,说:“哪能次次让余切钱,姑娘我今天请你们夫妇坐豪车!”
    结果一进去就后悔了!
    这面的车内的空间非常狭窄,司机却还嫌人挤的不够多,让仨人再往里面挤挤,三个人坐了两个人的位置,余切被迫左拥右抱,车内原本是一种刺鼻的汗臭味,但余切和她们挤的太近,竟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
    三个人都发呆了。尤其是陈小旭,她觉得自己手脚都动不了了,接触到的全是余切滚烫的肌肤,但要让她碰到其他乘客留下来的体屑,她还不如落在余切怀里呢。
    张俪想什么呢?
    她是不是要怪罪我了……
    陈小旭的眼睛滴溜溜转,她探出头问张俪:“张俪,你在干啥呢!坐的还行吗?”
    “我还行。”张俪弱弱的说,“其实我有点挤。”
    陈小旭想也不想:“余切,你不能往我这边挪一点吗?你挤到你老婆了!”
    余切照做,屁股一挪,然后陈小旭半个人被余切推起来了,相当亲密的搂在怀里面,坐在半边大腿上,她悔得要死,心里又是心慌又是害怕:张俪看到了怎么办?张俪难道不会说我吗?她从余切的胳膊里面伸出一只脑袋来,却对上了张俪的脑袋,陈小旭的辫子都劈叉了,张俪也慌忙的理着自己头发,怕被余切看到自己不好看的样子。
    两人忽然被对方的狼狈样逗笑,忍不住大笑起来,总算是冲淡了尴尬。
    陈小旭转而数落起余切:“你怎么送别人那么贵的东西,你以后别这样了。有再多的钱也会被败光的。”
    陈小旭又掏出四百块钱,这动作在狭窄的空间内非常之艰难,但她总算是完成了,交给余切。结果,钱虽然给到了,这一番折腾后,留给她的空隙却更加小了。
    余切说话的鼻息似乎都能感觉到,陈小旭的脸霎时间就红了。
    “陈小旭,你给我钱干什么?”
    “还你的。你不应该送别人这么贵的礼物,我原先以为你是吹牛,不相信你,然后才知道是真的!但我没存到八百块钱,我只凑到了四百块钱,另外四百块钱,我欠在你这儿吧。余切,我不能接受别人那么贵重的礼物!我是有原则的。”
    这事儿是办的不妥当。余切觉得那东西“便宜”,陈小旭这位未来女富豪却觉得太贵了,她不配。两人价值观的差距,使得小小的头盔变得不妥当了。
    但是,余切说:“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头盔还回来?这不就不用给钱了吗?”
    是啊,这不是因为我不想还给你吗?陈小旭心道。她嘴上说:“我把那头盔也弄不见了,不知道被谁顺走了。”
    陈小旭的头盔也被偷了?
    余切若有所思,京城难道有一个“偷盔大盗”?难道以后去外面,还要专门给头盔挂个锁?这是不是太抽象了?
    “你拿回去吧,我不要这钱。”
    “余切,你一定得收!”
    “我不收。”
    “你得……”
    争来争去,最后变成了把钱捐给儿基会。余切说:“我并不缺少这几百块钱,但孩子们却需要。而且你们作为演员,将来不是靠死工资挣钱,而是凭借名气赚钱。”
    “现在春雨行动这个捐款活动很受欢迎,许多名人都踊跃捐款。你俩如果能捐出一些钱,以后也是一个美谈。大家就都知道,陈小旭和张俪,不仅仅在电视剧中兰心蕙质,很有才情……在现实中也不弱。”
    他这话说得挺高大上,两女生都被打动了。张俪说:“那我也捐钱,这本来是余切提倡的活动,我怎么能不支持他?”
    回到家里,陈小旭和张俪赞叹了一次四合院的条件。余切的四合院总在改造和置办,如今已经接近于后世的样子了,并不比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中产家庭的条件差。
    冰箱、空调、甚至是各种各样的锅、不同样式的刀具,简直令人眼缭乱。
    陈小旭说:“张俪,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有压力了,他这样钱,金山银山也被挥霍了。”
    张俪却摇头:“余切喜欢做饭吃,他当然要讲究厨具了。”
    “你们以后光钱了怎么办呢?或者他再也写不出小说。张俪,我实话跟你讲,现在你已经是我最亲的人之一,你不如我懂文学……我知道许多文学名家,在中年、晚年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的把钱挥霍干净,而且对感情也并不忠诚,他们的日子忽然就过得很糟糕,风光在外,苦日子只有自己知道。”
    陈小旭忽然说这么沉重的话,让张俪听了后楞了一下,然后她说:“我就去接戏,赚到一分钱是一分钱,再怎么糟,难道还吃不饱饭?我也在存钱的,虽然买不起京城的房子,回我们老家却完全够了。”
    “到时候我去演戏、老了就教人跳舞……而且余切就算写不出小说了,他也是个燕大的学生,到哪里都是人才,你把他说的太低了!”
    张俪说到后面,甚至有些生气。她喘气的声音很明显,显然是在克制自己的情绪。
    陈小旭眨巴眨巴眼睛,抿着嘴有点伤心,她拉起张俪的手:“我没办法像你一样的喜欢别人,我是很自由的,我有时候感觉……”陈小旭摇摇头,“我感觉我和余切是同一类人,我行我素,只做自己喜欢的,但我却找不到像你一样爱我的男人,什么事情都陪着我,帮我想好后路,余切有你真好。”
    张俪安慰她:“我不也是你的朋友吗?”
    “你不知道啊,”陈小旭更加难过了,但她的话到此点到为止。“朋友和对象还是不一样的!”她叹气道:“我永远不能成为他!”
    她们就在这睡觉,陈小旭晚上失眠,发现余切的房间还是亮着的,陈小旭思来想去,做了一些思想斗争,还是跑去看余切在干什么?
    她也问出来了:“余切,你干什么呢?不睡觉了?”
    陈小旭倚着门,两只脚交错着站着,搅来搅去,有点紧张。
    “我在回信。”
    余切给陈小旭看小孩子们寄给他的信件。这里面的钱都已经送去了捐款的账户,但是信件还在这,余切要挑一些信件回复。
    有些“大客户”的信件更是要回复了:比如谢国民的孩子,松下电器在华总裁的女儿……这些小孩儿的老子们出那么多钱,自然要给他们回信。
    并且,回复的内容会被节选刊登在一些儿童文学报刊上。现在围绕“春雨行动”进行宣传的报刊有很多,大多是免费的,不夸张的讲,整个文学界都在期待这件事情能办成。
    已经有许多年,大家再也没有诞生过这样的热情了。王濛说:“这让我想到了文学在八十年前,我们曾经想用它来改变世界,改变我们民族的命运……它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了历史。”
    “这对于文学重新赢得大众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马识途打电话来告诉余切:“就算你没有拿到什么日本奖!就凭这件事情,我也已经非常满意!”
    所以余切回复这些信件时,心里有一种气儿在支撑着他,不仅不觉得累,反而很有精神。
    陈小旭看了一阵子余切写的回信,这些小孩写出来的信让陈小旭臊得发慌,在孩子眼里面,“余切大朋友”简直是他们的挚友和最信任的人。
    她又想到这个时间点,余切还在工作,忽然觉得自己白天不该说那些话,怪不得张俪生气了,她脾气真是好。
    “余切,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
    陈小旭愧疚的把她“诋毁”过余切的事情说出来,余切大笑道:“我好久没被人误解过了,以前如果有人敢误会我,我都要报复回去!”
    没等他说完,陈小旭瞪眼道:“余切!你今天,下午,你在车上搂着我呢!”她一边说一边往后退,“我都没有说你,我也没有怪你!怕张俪知道了!”
    这特么不是车太挤了吗?
    你才八十斤,跟一把骨头一样,有什么可说的。
    抱你就跟那年我在老山背竹帘子一样,平的令人发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