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9章 友人相聚
    第709章 友人相聚
    玉寒山洞府内,微光在陶瓶寒梅上流转,映得白镜眸子愈发清透。她执起冰露为姜闻斟满,雪色广袖拂过石案,带起一缕若有若无的梅香。
    “恩公日后作何打算?”白镜将玉盏推至姜闻手边,指尖在案几上轻叩。“既是回来,或许也该回去看看。妾身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那些小家伙如何。”
    姜闻接过冰露,眸光扫过石柱后探头探脑的幼狐,见那小妖吓得缩回毛茸茸的尾巴,不由失笑:“且去卫州走走。丹辰先前提及太神宫弟子在彼处聚集,或可探得紫韵踪迹。”
    他抬眼望向洞外风雪:“紫韵素来机敏,她许早之前就留下了本源气息,总该去寻她回来。只是她的气息微弱,不知道是遇到了何事。”
    白镜闻言颔首,白发如雪落下:“紫韵姑娘吉人天相,定能逢凶化吉。”
    她忽似想起什么,眉尖微蹙,“倒是恩公故人,妾身曾在帝都郊野见过李云裳与吕世明几人。他们那时候似是很急切,妾身也很好奇。毕竟恩公来帝都就是为了寻他们,只是他们出现却不见恩公,妾身也是很担忧。”
    姜闻执盏的手微微一顿。
    白镜继续道:“不过那日我与雨师妾也是有要事,便没能拦下他们询问。只是见二人行色匆匆,似在追查什么要事。吕世子面色凝重,李姑娘更是身负伤痕。”
    她指尖无意识描画着案上冰纹:“帝都惊变那夜,妾身亲眼见一道皎皎剑光自城西而起,护着十余个李氏孩童杀出重围。那般剑意,除却天生剑骨的李云裳,不作第二人想。”
    “如此便好。”姜闻轻吁一口气,盏中冰露泛起细碎涟漪。“当日同来帝都的中山王之女李香月,她又如何了?”
    “恩公放心。”白镜截住他的话头,蓝眸中含着几分笑意。“招灵大典前三日,妾身已假托中山王手令,遣人送李姑娘离开了帝都。至于中山王,他确在血祭中殒身,但中山王一派的血脉未绝。”
    她忽然倾身靠近,狐族特有的温热气息拂过姜闻耳畔。
    “恩公可还记得在出云港所救的徐清然姐弟?他们早在半年前便随商队南下,如今应当已在南地落脚。”
    洞府内陷入片刻沉寂,唯闻幼狐们细弱的呼吸声。姜闻摩挲着盏沿忽道:“那平南王如何?”
    “蹊跷便在此处。”白镜袖中滑出一枚冰棱,在掌心化作帝都微缩舆图。
    “关押平南王的诏狱,在招灵大典前七日突发地动。待禁军赶至,只见牢墙崩裂,镇狱法咒尽碎,却不见半个人影。”
    冰棱舆图在她指尖碎裂成粉末。
    “此事连雨师妾安插的暗桩都未能探得虚实。”
    姜闻目光微凝,正要开口,白镜已了然接话:“至于长春真人高徒李鱼玄——那孩子根骨清奇,妾身恐其卷入风波,早就托太神宫常明子真人带往须弥界。”
    见姜闻眉间疑色,她轻声解释。
    “恩公应当知晓,须弥界乃万千修士聚集之所,虽与凡尘相隔,却是最适合修行的洞天福地。”
    “常明子……”姜闻想起那位太神宫真人,终是颔首。“有他看顾,确实妥当。”
    二人交谈间,几只胆大的幼狐已蹭到姜闻衣摆旁嗅闻。白镜见状莞尔:“这些孩子虽道行浅薄,却从未伤过生灵。玉寒山的精怪多是避祸而来,平日不过采些冰莲,饮些雪水。”
    她话音未落,整座洞府忽然轻轻震颤,穹顶冰晶叮咚作响。
    姜闻袖中界珠自行飞出,悬在洞府中央流转清辉。
    众小妖吓得挤作一团,却见姜闻并指轻点,界珠中豁然展开一道光幕,其后隐约可见静虚观的青瓦飞檐。
    “既无业障,便随我回观修行。”姜闻拂袖卷起千堆雪,在光幕前凝成阶梯。“观中有你白狐一族在,自是有人能够照顾她们,总强过在此担惊受怕。”
    白镜凝望光幕后的道观景象,眸中泛起几分柔和。她俯身抱起一只瑟瑟发抖的雪貂,轻抚其背脊柔声道:“莫怕,去了静虚观里,有吃不完的灵果仙露呢。”
    小妖们闻言,纷纷化作原形,妖狐、雪兔接踵跃入光幕,最后连那株修炼成精的寒梅也拔出根须,蹒跚迈过界限。
    待最后一点妖气没入界珠,姜闻收诀转身。
    白镜正立在洞府门前,风雪卷起她银白的长发,广袖翻飞如展翼之鹤。
    “恩公。”她回首望来,蓝眸在雪光映照下璨若星河,“往后若是再出去寻险,就莫要将妾身落下。”
    二人相视一笑,并肩踏入漫天风雪。
    身后洞府轰然闭合,石门上的“静雪”二字渐渐被新雪覆盖,唯余几瓣寒梅在风中打着旋儿,落在地上终不见踪迹。
    玉寒城的客栈小院里,积雪在墙角堆成小小的山丘。姜素正静修,小文儿站在廊下玩耍。见姜闻带着白镜归来,清冷的眸光微微闪动。
    白镜快走几步,朝姜素盈盈一礼,神色有几分疑惑:“这位姑娘是……”
    “姜素。”姜闻接过话头,语气平静,“她与我本是一体,算得上另一个我。”
    白镜双眼瞬间睁大,难以置信地看向姜素,又转头看向姜闻:“没想到竟也是恩公,只是为何会是女子?”
    她绕着姜素细细打量,眼中满是惊叹:“恩公当真是,每每都能给妾身惊喜。”
    她忽然收敛了玩笑神色,郑重其事地朝着姜素再次行礼:“妾身见过女恩公。”
    姜素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不必多礼,我只是一具香火化神的分身罢了,得以侥幸成如此模样。”
    这时,姜素怀中的小文儿扭动着身子,朝姜闻伸出小手,奶声奶气地喊着:“爹,抱。”
    白镜的注意力立刻被这粉雕玉琢的女童吸引,她眼睛一亮,凑近细看:“好可爱的娃娃!恩公,这是……”
    姜闻接过小文儿,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我女儿,姜姬。”
    白镜先是一怔,随即那双眸弯成了月牙:“恩公好福气,这般灵秀的孩子……”
    她眼波流转,忽然凑近姜闻耳边,吐气如兰,“不过恩公若想要子嗣,妾身也能帮忙。我们白狐一族最是擅长繁衍后代。”
    “咳咳!“姜闻被她这直白的话语呛得轻咳一声,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白镜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笑得愈发娇媚:“恩公这是害羞了?放心,妾身晚上从不关门……”
    “胡闹!”姜闻忍不住低斥一声,却被她眼中狡黠的光彩弄得有些无奈。
    “妾身哪里胡闹了?”白镜无辜地眨眨眼,“繁衍子嗣,乃天地伦常。恩公救妾身于水火,妾身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
    “打住!”姜闻赶紧打断她。
    白镜见他如此模样,知道玩笑点到即止,便抿唇一笑,转而逗弄起小文儿来:“小姜姬,叫声姨娘听听?”
    小文儿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含糊地念着:“狐,狐狸。“
    白镜被她逗得心花怒放。姜闻看着这一幕,摇头失笑:“好了,说正事。玉寒山之事已了,我打算前往卫州。”
    白镜立刻正色:“卫州?妾身随恩公同去。”
    她语气坚定。
    姜闻点头:“正有此意。你熟悉南地情形,有你在旁,行事也方便些。”
    他看向姜素,“收拾一下,我们明日便启程。”
    姜素微微颔首。
    白镜却又想起什么:“恩公去卫州,除了寻紫韵姑娘和太神宫弟子,可还有其他打算?”
    “且行且看吧。”姜闻目光望向南方,“先找到紫韵和太神宫众人再说。”
    “恩公在何处,妾身跟着去便是。”白镜嫣然一笑,话语直白,眼神却无比认真。
    姜闻看着她,终是无奈地笑了笑。这狐狸,千百年的道行,说起话来还是这般不知羞怯,却也真诚得让人无法苛责。
    夕阳余晖将几人的影子拉长,小院中,一神一狐一婴孩,还有那位青衫道人,在这北地寒城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