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5章 使命
    第745章 使命
    贾璉的身上带著皇帝的使命,那就是欧洲即將团结,贾璉必须去搞破坏。
    换成一般的大臣,大概是很难让欧洲人信服,但贾璉不一样,他的信誉高。他说中央帝国要和平,那就一定是要和平。
    这个就很神奇,贾璉还没来过欧洲,但是政坛的声誉却高的惊人。
    尤其是英法两国的政坛对於贾璉非常的推崇,普鲁士的俾斯麦,对贾璉也高度的讚誉0
    欧洲主流的观点,贾链是个诚信的人,是一个包容的政治家,即便合作对象出现反覆,依旧愿意履行自己的诺言。
    这个主要体现在奥斯曼土耳其之上,当初被欧洲人忽悠了,对中央帝国出现了疏远的行为,后来被沙俄一棒子打醒了。
    当时英法选择了看戏,这让奥斯曼土耳其上下都认清楚了一个事实,大家信仰不同,又挨著欧洲,无论怎么努力示好,都不会被真正接纳。
    关键是地缘,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缘决定了,他註定要被欧洲视作威胁,毕竟几百年前,真的打到了维也纳城下。
    相比之下,中央帝国虽然强大,但其力量不出太平洋,最多就是要求把太平洋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两者之间距离遥远,无疑可以作为更优的盟友选择。
    但怎么说呢,贾璉明显不会选择结盟的,而是明確的告诉了奥斯曼帕夏,可以友好合作,这个贾链可以做主,结盟需要皇帝允许。
    奥斯曼帕夏只能感慨,中央帝国的皇帝陛下真是好运气,有贾璉这么一位出色的臣子,即便年龄八十岁了,依旧能为陛下驱使。
    当然了,帕夏更多的是感慨贾璉的好身体,羡慕坏了。
    双方就经济以及军事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一些友好的交流,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的协议。
    主要还是奥斯曼土耳其需要中方贷款,採购一批设备,用於土耳其的工业发展。
    奥斯曼自身的工业底子太薄弱了,贾链同意了向奥斯曼出售一批设备,用於奥斯曼自行生產步枪以及弹药。
    不过贾链的好意明显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回头奥斯曼本地实权贵族们,还是选择从中央帝国採购军火。
    典型的造不如买了!
    这个协议可以理解为,相互贸易最惠国待遇。
    当然还有一个事情贾璉拒绝了,那就是奥斯曼表示希望中方帮忙劝说东华解禁鸦片的贸易。
    没想到吧?奥斯曼一度是欧洲乃至美洲最大的鸦片贩子。
    以前美洲一家独大的时候,土耳其的鸦片生意做的飞起,现在两强並立,生意大不如前了。
    贾链反过来劝奥斯曼帕夏,不要继续搞白奴贸易了,就算要做呢,也应该叫做婚姻介绍所。
    东华等地的成年女性的缺口还是不小的,这个生意可以继续做下去的。
    贾璉其实特別的无奈,最近几年移民的风潮又起来的,主要还是北方连续两年旱灾,朝廷虽然及时的救济,但是地方上的地主可没閒著,趁机大肆兼併土地,大批失地农民选择了自费移民。就是把家里的青壮年送出去,留下来怕被饿死了。赶上东华那边每年都在招工,国內的移民还是最受欢迎的,任何时候东华的主体民族必须是华族。
    自打东扩之后,纳入了大量的白皮,这就导致人口结构出现了问题,只好继续从国內忽悠人过去。
    还有一个事情,三年前朝廷出台了政策,停止了移民的补贴,东华方面的移民成本上升了。
    这个事情呢,贾璉虽然知道,但是没有採取任何行动。
    有的事情嘛,说穿了时机还不成熟。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李琬年龄大了,有心培养太子继位,所以才要让太子出手,整顿宗室和外戚,整顿吏治,树立威信。
    李琬的运气不好,只有一个儿子活到了成年,自然是没得选的。
    这位太子年幼的时候,那可真是遇见了不少风险,非常的神奇的都躲过去了。
    与奥斯曼帝国的协议签署之后,贾璉又休息了数日,然后继续出发,下一站是马赛。
    法国现在的政府是拿破崙三世,这位是个嘴炮强者,至少在军事方面是这样的。
    普法战爭中的表现,一言难尽。也导致他的政府倒台。
    现在战爭还没爆发,都德也没有机会写《最后一课》。
    欧洲的政治家们对於贾璉的抵达,爆发出极大的热情。
    这位在欧洲政治家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传奇人物,无数在巴黎的外交人员,全都来到了马赛迎接贾璉的到来。
    法国方面鑑於当初贾链执政期间对拿破崙的支持,態度也非常的热情,拿破崙三世亲自到马赛迎接,並且摆出了盛大的仪式。
    从法国的角度看问题,中央帝国是一个不错的友好国家,两国之间没啥太大的矛盾,有著悠久的友谊基础,从路易十六就开始了。
    法国在其工业化和电气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帝国的不小支持,主要还是机器设备这些东西,没怎么设置障碍。
    这帮助法国的工业规模快速的赶上了英国,当然了,如果能限制一下普鲁士就好了。
    但怎么说呢,想想而已,中央帝国的外交政策,一贯都是不介入欧洲事务,甚至连非洲都不去。
    欧洲人是无法理解这个逻辑的,凭啥不去欧洲殖民?
    为啥不去,道理也很简单,贾璉希望欧洲打起来啊。
    中央帝国的整个外交策略,一直都是埋头发展,坐看欧陆风云变换。有生意就做生意,没生意就看热闹。
    还有一个原因,东华牵扯了本土太多的精力了,这是贾璉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因为东华的事情,欧洲方面还是有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声音,那就是中央帝国势力范围虽然不出太平洋,但是她也阻拦了欧洲进入太平洋的脚步。也就是打不过她,不然欧洲各国的军舰早开过去了。
    现在欧洲最担心的还是中央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开启新一轮的扩张,届时势必会进入非洲和印度。
    贾璉的来访,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只要我还在,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李琬这个皇帝还是比较有眼界的,他也確实看到了,如果欧洲联合起来,將对本国构成巨大的威胁。
    別的不说,贸易上採取点手段,就让人难受的不行。至少现阶段,欧洲各国对华的关税,正在逐年增加。
    贾璉面对各国的外交人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大概意思,我从东方来,带来了和平和友谊。
    年轻的时候,我很想来出来看看世界,但是俗物缠身,一直没有机会。退休之后,还有家务事纠缠,现在总算得偿所愿,来看看这个心中一直嚮往的美丽大陆。並且带来了大家应该愿意接受的条件,互为贸易最惠国待遇。此前与奥斯曼帝国,已经签署了该协议。
    我希望欧洲与中央帝国之间,永远和平下去,为此,甚至不惜放弃进入南亚次大陆以及非洲。
    想必各国都看到了我国的诚意!
    说实话,这个互为贸易最惠国待遇,欧洲各国的兴趣不大的。
    理由也很简单,干不过啊!
    所以呢,现在欧洲各国,对於来自中央帝国的纺织品增收了高额关税。一些基础的机器设备,同样也增收高关税。
    贾璉的一番讲话,给所有人一个错觉,他这趟出来,是为了贸易谈判的。
    果然,贾璉抵达巴黎之后,与法国的贸易大臣进行了谈判,贾璉希望法国方面签署互为贸易最惠国待遇,双方降低关税。
    法国人当然是不乾的,一些先进的设备,倒是可以买回来,抵关税也不要紧。基础的设备、纺织品,这两样是绝对不能的。
    谈判不成功,贾璉也不失望。毕竟人家也不傻,还是那句话,能做生意就做生意,不能做就不做。
    法国方面提要求,引进新的火炮技术,贾链表示这个没得谈。
    对方也不失望,毕竟也就是试试看而已。
    说到法国的火炮技术,一直都是很领先的,75小姐姐是经典代表。但是怎么说呢,“聪明的”法国人走上了一条75小姐打天下的道路。
    一战开始后才发现,大家不玩野战了,都在挖堑壕。75小姐一下就失宠了,很快法国人还是搞出了155榴弹炮,技术积累还是很牛逼的。
    这个时空的法国,在军事技术方面並不比普鲁士差,甚至还要领先一些。
    奈何拿破崙三世这个奇,神经操作。
    儘管与法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没有签署,贾链还是在巴黎的外交场合发表了一番讲话,高度的讚扬了两国的传统友谊。並且表示,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愿意与法国开战各方面的合作。
    这番话给普鲁士嚇够呛的,现在的欧洲在军事装备方面落后於中央帝国,普鲁士军队还在玩黑火药的后装单发步枪,火炮是架退炮。
    只能说普鲁士的进步很快,但还是不如中央帝国很多。如果两国真的加深合作,法国搞到了新式的武器技术,那么普鲁士的统一大业,必定受到法国的阻拦,这是普鲁士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普鲁士大使当场邀请贾璉前往访问,贾璉也愉快的接受了。
    说实话,贾璉对於德国皇帝没啥好印象,尤其是威廉二世,这就是个精神病患者,所谓的黄祸论,就是从他那里出来的。
    德国在欧洲属於对华敌意较深的国家,国內很多人一度非常喜欢德国,大概是慕强的缘故。
    (突然想到德国绿党炸电厂的操作,简直就是魔幻世界。欧洲这帮政客,眼睛里哪有国家,全是个人的蝇营狗苟。丑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懂王直接进入了炒股的最高境界。预测股市哪有操纵股市来的爽啊。挣了几十个亿了吧?总体感觉,隨著经济衰退,欧洲內部为了利益正在撕裂。普通人看著都觉得很突然,好好一个欧洲怎么就这样了呢?我本人也是在网上看了无数的解读,才算明白一点。还真就是制度问题。下一个应该是北欧了,当年我还以为,这是最像社会主义的地区,感觉这些年也是各种离谱操作。强=奸-犯都能饶恕,简直离谱。)
    贾璉在柏林见到了俾斯麦,这位铁血宰相在车站上迎接,並且很抱歉的表示,陛下身体不適,本该亲自来迎接。
    贾璉客气了一番,表示没问题。
    实际上贾璉这个欧洲各国的最高元首出迎的情况,在贾璉看来是很不正常的行为。
    贾璉私下里甚至怀疑,欧洲人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好在德国皇帝没来迎接,情况没那么严重。
    怎么说呢,僭越!万一欧洲人真的研究过礼法呢?
    其实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贾璉可以解释为,各国对华的高度重视。
    威廉一世確实生病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俾斯麦负责接待,贾链再次重申了外交政策之后,表示两国可以做生意,別的就不掺和了。
    俾斯麦问起与法国签署协议的细节时,贾链客气的表示,需要保密,不能说。
    俾斯麦当时脸色微微一变,好看的鬍子在颤抖。
    普鲁士孜孜不倦的追求统一德意志地区,法国一直在阻拦,英国则是暗地里扶持普鲁士制衡法国。
    如果中央帝国掺和进来,军事上援助了法国,那么普鲁士的统一大业註定遥遥无期了。
    说到英国的大陆平衡政策,真是搅屎棍本棍,法国强大的时候,拉拢其他国家干法国,俄国强大了,拉上法国干俄国,等到德国强大了,又拉上法国和俄国干德国。说实话,欧洲大陆没有出现一个领土上的大国,英国人居功至伟啊。
    在柏林呆了三天,签署了一份合约,同样没有对外公布。这一下轮到法国人著急了。
    但是著急没用,贾链已经乘车前往荷兰,从荷兰出发,坐船前往英国。奥匈帝国站在一边看著,表情尷尬,我呢?还有我呢?
    嗯,没法子,贾璉的心目中,欧洲三强,英法俄,真没奥匈啥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