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老家来人(二合一)
    第116章 老家来人(二合一)
    周日,方堃带著钱去家具市场,
    小老头儿牛犇很讲信用,方堃被带到院子后面一块空地上,他需要的香脂木豆和梨木已经准备齐全。
    “方小兄弟,这就是你要的所有木料,按照你说的,香脂木豆应该够你铺北屋三间的,需不需要我们这边出木工师傅,手艺绝对是一顶一的。”
    方堃掏出烟摆手道:“咱们真是相见恨晚,这活儿我已经雇出去了,出尔反尔不太好,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小兄弟,你那四合院铺木地板,要不要再打些家具,我们这儿可是什么料子都有,绝对能让你满意。”
    方堃还是摇头,笑话,再好能有他手里的好?
    中式家具这玩意儿,哪怕同是紫檀料子做的,那也得比个年限和工艺。
    方堃手里的这一批,质量绝对没得说,而且他应该是现在国內紫檀家具握手里最多的藏家了。
    “家具这单子也被人接了,要么说咱们相见恨晚呢,不过老哥你放心,以后有生意了绝对来你们这儿。”
    方堃又想到了即將开业的三味饭店,里面的桌椅板凳在这订也不错。
    至於饭店名字,方堃是没什么意见和想法的,三味饭店读起来就挺顺口,跟厨子也搭,这就跟后世的海参炒麵一个道理。
    高端逼格的饭店,现在搞起来也难绷,这就跟写作一样,即使有这个远大理想,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现在僱工不能超过七个,而且他们合作的饭店拢共也就百十平,连个小二楼独立包间都没有,
    在高端能高到哪里去。
    地板让王师傅他们过来全部运了回去,三人泥瓦匠出身,基本上是什么活儿都会干,而且还挺精。
    四合院屋顶已经焕然一新,原先的老灰瓦去掉,铺了新瓦片,那股暮气沉沉的劲儿一没,看著更舒服了。
    下午,订製的响砖也运了过来,方堃帮著忙卸下来,又一直忙活到傍晚,把一进院的小道儿给铺好。
    漆砖”竖著铺,不用水泥砂浆勾缝,遇人行走,砖与砖之间发出一种金属撞击的清脆声。
    “嘿,你別说,这砖留的缝隙不大,踩上面声儿还挺响的。”
    方堃踩在上面试了试,笑道:“这玩意儿就图个新鲜,是挺不错的。”
    说著,又掏出五块钱:“王师傅,这钱你拿著晚上带人去吃顿饭,我这房子门窗上不是得上彩绘么,故宫那边的人已经约好了,今晚上得见见面。”
    “那你快去,这钱不用,我们回家吃就行..:”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伴你閒,101????????????.?????超贴心 】
    方堃还是硬塞给了他:“您就拿著吧,你不要,那也得考虑考虑小王他们不是。”
    三个小子在后面憨憨的摸著自己的大油头,等方堃离开,几人也没有真选择拿著这五块钱下馆子霍霍。
    六个人平分,一人八毛三,王师傅多一毛八毛四正好够分,果断达成了一致。
    方堃这边,和卫国平碰头,对方身边这次还跟了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
    “方堃,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吴书瑞,国內著名的古建筑彩画大师,这位是李广华,故宫彩画保护修復专家。”
    “吴老师,李老师,我叫方堃,为了自家这点事儿,麻烦你们了。”
    方堃双手凑过去,一一握手。
    管什么人家这名头听上去就足够响亮,而且哪怕真论影响力,拼的也是个综合实力,方堃输就输在了年龄小资歷浅上,不然对面高低也得回一句方老师。
    四人去饭店,方堃这次还专门要了瓶茅子招待。
    他没想到卫国平这么给力,一下子能喊过两员大將,当然,这也跟他开的条件有关。
    一天十块钱工费,你要是脸皮厚喜欢磨洋工,只要把院子给我復原好,磨半个月也行。
    就这条件,吴书瑞和李广华是真的心动了,这年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特別是近一年那个什么喇叭裤,一条就要十二块钱,他们那点津贴,真的有些捉襟见肘。
    方堃开出了一个,让他们没办法拒绝的价。
    “吴老师,李老师,我敬您二位一杯。”
    “小方啊,你写的那两部小说我也拜读过,不光我,我家老婆和闺女也都喜欢,咱们就当交个朋友,你不用这么客气。”
    吴书瑞被方堃的谦虚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说好的年轻人年轻气盛呢?
    这也太谦卑!
    方堃举著酒盅笑道:“您二位是在故宫工作,处理修的那是大项目,惠国惠民的要事儿,跟两位的日常工作比起来,还得让你们抽空鼓捣我那个小院儿,真的是有点惭愧了。”
    李广华举起酒盅,跟道:“方堃,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古典建筑现在正在大面积遭受破坏,其实不光偌大的故宫需要维护,国平都跟我们说了,你那个二进院子在交道口,传统四合院群也需要保护修,虽说院子是你私人的,可院子展现出来的四合院文化是大家的嘛,做彩绘修復工作,不分大小。”
    “哈哈哈...还是李老师您的见解高,我再敬您一杯。”
    一旁的卫国平眼皮子猛抽,他已经有点没脸再听了。
    推杯换盏,光交错。
    第二天,方堃逃了半天课,带他们去院子看了一圈,李广华看著那个青瓷的水缸。
    “创匯时期的养鱼缸,故宫內城的湖里有些鱼,你要不要?”
    方堃一愣:“这玩意儿我能要?”
    “怎么不能,前几年故宫里面的大金鱼都被小孩儿给捞乾净了,去年刚投了一批,结果还是被人偷溜进去捞走了,送你两条也没事。”
    “那也成,改天我过去一趟。”
    “不用,我来的时候顺带给你带过来就行,不过你这不是活水,得勤换水,餵著点。”
    这套四合院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少点水,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二进院垂门外面放个鱼缸的原因。
    方堃原先还想在院子里开个不大不小的池子的,结果下四合院自带的那个地下室才发现完全不行。
    这种规制的四合院普遍都配有地下室,放古代,那是为了给贵人和老爷夫人冬天存冰块,夏天用来解暑的。
    放近代,很多四合院原本没地下室,可为了躲避头顶的空袭,又挖了地下室做防空洞,
    方堃的这套院子就是属於前者,洞口是小,可下去才发现,面积大的嚇人。
    从北屋开始,能覆盖差不多三分之二个二进院,
    他要是再想挖池子,就得考虑会不会对地下室有影响了,毕竟这个地下室挺不错的,以后存酒存些古董什么的,都是好地方。
    方堃想到了后世刷到的故宫一件我一件,故宫没盖我有盖的热梗,看李广华这架势,方堃感觉只要他提,价格给到位,没准儿还真能弄出点宝贝来。
    可想了想,他还是赶紧把这个念头甩出了脑子。
    君子不立於危墙之下,之前去家具厂收了一仓库家具,那是条件便利,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现在就不行了,做这种事儿,从来都没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说法儿,只要做了就会有痕跡,
    只要有痕跡,就一定经不住被人查。
    方堃现在也没必要,搞这些风险係数较高的动作。
    李广华背著手逛了一圈,笑道:“这院子的活儿不大,让老师傅们先里里外外装修好,回头给我和老吴五六天的功夫就能修好。”
    “真是太谢谢二位了。”
    方堃的热情让吴书瑞有些招架不住,这毕竟是有偿的,他们又不是白干活儿不拿钱,一天十块钱的出手费,这要是爆到外界,一准儿是个大新闻。
    一天十块,一个月那不得三百了,都赶上果家领导人的津贴了。
    “你就別这么客气了,这种活儿难度不大,你给的费用又这么高,说句不害臊的,以后要是还有这种生意,多介绍几个就行了,反正我们是来者不拒。”
    四合院装修速度突然加快,与此同时,京城火车站出来一个年轻人。
    略微不合体的衣裳,藏青色料子,肩膀,胳膊肘处都打了补丁,蓬头污垢的,哪怕这种情况现在很常见,可大多数人还是绕的远远的。
    薛建军进京了,一个人几齣了他们那个小县城,又进市区车站坐大巴车,直进省城。
    就在刚才下车前五分钟,薛建军发现自己让远明哥帮忙给开的介绍信也给整丟了,以至於他现在站在火车站站口,整个人是既志芯又慌张。
    京城火车东站,最早建於二十世纪初,哪怕一直到千禧年,这模样也没多少变化。
    薛建军心里志芯的很,他现在身上啥也没了,介绍信都丟了,唯一的那几毛钱自然也不见踪影了。
    “堃哥说他在北大上学,可北大在哪儿啊!”
    一直到傍晚,物理系的一个新生许援朝突然出现在球场,“学长,校门口有个人指明要找你,
    看打扮挺惨的,传呼室的门卫给拦住了,我过来问一问,你要是不认识,就直接打电话让警察过来接人了。”
    方堃从球场退下来,愣道:“打扮挺惨是几个意思?”
    “整个人挺颓废的,衣服脏的很,而且这人说和你是老乡。”
    “看模样多大?”方堃脑子里冷不丁突然蹦出一个身影。
    “模样上看应该也就咱们这个岁数。”
    方堃麻溜跟著他去了校门口,结果远远对上那个人影,就一阵吸凉气。
    薛建军见著方堃,千里之外的异乡见到唯一的,可以指望的老熟人,给他激动坏了。
    “堃哥,是我建军啊,你们別拦我,我们真是邻居。”
    两门卫看了看方堃,后者拿出烟散了散:“刘哥李哥,都是误会,这人的確是我老家的邻居。”
    说著又瞪向这廝:“你怎么跑京城来了,谷材叔知不知道?”
    “他们都不知道,是我一个人跑出来的,堃哥,我不想在村里待著了,我那个嫂子看我不顺眼,我看她也不顺眼,我爹我娘太偏我哥了,我受不了那气!”
    方堃突然想到了这廝冬天在县城晃悠的时候,好像还问过自己京城这边的情况,现在回想一下,合著早就想跑过来了。
    只是老家那边,不会已经报警开始找人了吧。
    “你来归来,家里连句话一封信都没留一个?”
    “留了,我怕他们发现的太早,就在枕头底下写了一个纸条,说我来京城投奔你来了。”
    方堃一阵无语:“你这胆子是真大。”
    谢过那个许援朝,方堃带著薛建军离门卫走远了些,才多问了几句。
    越问越气:“远明怎么也跟著胡来,你说来京城找我他就信了?还乱开介绍信,这要是路上出个意外咋整。”
    “堃哥,我真的是来找你的..:”薛建军弱弱道“这身儿衣服是怎么回事,不会是你哥的吧?”
    “是我哥穿不上,给我穿了,我从小到大也没穿过一件新衣服。”
    这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头已经低了下去,就差埋到地里了。
    方堃瞪著他:“头抬起来,有胆子走几千里地,怎么现在儿儿的了。”
    方堃带著他去附近的公共电话,先给韩錚所在的囤货点打电话,让那边的人喊韩錚来学校门口一趟。
    等了差不多半个钟头,眼瞅著要上晚自习了,这小子骑著摩托车轰隆隆的由远及近,
    “哥,这么急喊我啥事儿。”
    “要上课了,这是我老家的邻居来投奔我的,你先带著吃顿饭,收拾收拾,人先安排在香山半亭。”
    方堃想了想又看著薛建军道:“別了,现在还来得及,你现在抓紧往家里回个电报,报个平安,就说在我这儿,简直是胡来。”
    韩錚打量著这小子,道:“行了,上车吧,既然是堃哥的邻居,那咱们就是朋友,你叫我韩锋就行。”
    “韩錚哥。”
    韩錚一乐,拍了拍张朝阳给他置办的那摩托车后座儿,嘉陵本田70,跟嘉陵cj50相比,属於合资进口摩托,售价上直接翻了五翻,两千六百块钱弄回来的。
    他们的生意现在正在天津卫大卖,销量不是一般的惊人,那钱就跟从天上掉一样,这廝现在风头一时无二。
    方堃看著摩托车屁股冒烟,轰隆隆走远,才返回学校。
    韩錚这边,带著薛建军先去拍电报,赶著人家下班点顺利往家里拍了一封三十个字儿的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