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太俗
“您先给我们介绍介绍,预算嘛,足的很。”
“我们这里有白砖,防滑砖,拋光砖和全拋釉砖,这防滑砖...”
销售员讲的很认真细致,他目光落在方堃和寧姚身上,仅是上下一扫就知道,起码不是来找乐子的。
至於买不买得起,都来逛建材市场了,肯定就是有需求,所以必须得讲解好,努力把单子留下防滑砖表面有凹凸纹理,主要用於厨房,缺点是耐磨性一般,顏色单一。
拋光砖,亮度高,硬度强,价格贵的离谱,当然最贵的还是全拋釉砖,表面覆盖釉层,纹理丰富,却是天价,饶是方堃现在也买不起。
销售员慈祥的笑道:“小兄弟,你们预算就算足够的话,我这边也推荐你们还是用普通白砖的好,咱们这边不光得买,你买回去这块儿的人工费用也是一个大数字。”
方堃乐道:“人家都是儘可能的销售贵的大单子,你这怎么还反著来。”
“家用地板砖的话,其实不用太贵的,现在老百姓家里有多少是上了瓷砖的,最普通的白砖用上已经足够了,太贵的完全没必要,这块儿我们也得给你们解释清楚。”
寧姚拉了拉方堃的胳膊,那小眼神儿跟拍电报一样,急的很。
他们一个月才二十多块钱的生活补贴,如果不是方堃写小说赚了些钱,他们竟然连一片瓷砖都买不起。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寧姚的小动作收在销售员眼底,这是正常现象,不过到底买不买,更多的还得看一家之主。
“你们这儿有木地板吗?”
销售员一愣:“没有,我们这边只出售瓷砖,木地板的话,你们可以去东坝木材市场和玉泉营建材市场看看。”
方堃和寧姚寻了过去,他心里其实还是更嚮往木地板的,主要是跟他那一批古董家具搭配起来,好看有逼格。
瓷砖方堃后世都见老掉牙了,它现在就是镶了金子,也提不起多少兴趣。
太俗!
兜兜转转又寻到木材市场,这块儿空气中一呼一吸,感觉都是一股刨完木头的木屑味儿。
方堃发烟一阵打听,寻见了一个中年人,中年人又给带到一个院子碰见了个小老头儿。
“师傅,他们想买木地板?”
“您老抽菸?”方堃笑呵呵的派了一支烟。
“我姓牛。”
“牛师傅。”
“嗯,屋子多大,需要多少平的砖?”
“是个四合院儿,北屋三间,东屋三间,西屋三间,前前后后加起来得个三四百平吧。
牛犇咳嗽了一声,起身脸上的皱纹褶皱在一起,笑道:“我叫牛犇,你们算是找对人了,整个木材市场没有哪家比我的料子更全,手艺更好。”
进西屋,打开头顶的灯泡,四排柜子映入眼帘。
“我这儿主要是打家具,桌椅板凳,床沙发柜子都打,当然木地板肯定也弄,这边有几款木料,不同的木料不同的价格,你们俩看看。”
方堃和寧姚凑上前,刚才喊小老头儿师傅的那个中年人拿起一块儿板子。
“这是樺木,你看,它的特点是顏色浅淡,好加工,也便宜,缺点是耐磨性差,使用年限不长。”
方堃接过,中年人又举起一块儿:“这是橡木,也是现在木地板最常用的木料,山行木纹很明显,质地坚硬,稳定性很好。”
“喏,这是梨木,纹理清晰,耐腐蚀,但是乾燥难度大,品质是高,但是价格也贵,而且我们这边也没有太多存货,得从木厂调。”
中年人介绍了一圈,水曲柳,柚木,番龙眼,黑核桃木,圆盘豆,松木但凡是国內市面上现在能见到的,这里都有。
各有优点,也有缺点,如圆盘豆木,密度大,坚硬耐磨,脚感差,不適合居家使用。
挨个介绍,上了便手后。
方堃看向寧姚:“你喜欢哪个?”
寧姚则看向中年男人:“这些价格都是怎么算的?”
“最便宜的就是樺木和水曲柳,十块钱一平,橡木十五,黑核桃木得上油漆,很贵,工艺也高,二十五一平,梨木的话...你要装修的面积太大,这些木材其实都是样板,实际用量得从木厂订,不光木地板,打家具都是这个流程,最快半个月,慢了一两个月的都有。”
寧姚小脸红红的,抿嘴道:“比瓷砖便宜好多,不过还是贵。”
方堃笑道:“自己身上谈什么贵不贵的,舒服就行,全部用这个香脂木豆有没有难度?”
“这个?”中年人愣了愣。
香脂木豆,又名红檀香,凑近了闻有一股很淡很自然的木质香味,色泽偏红,原產地南美洲。
这种木料在国內现在极其罕见,主要是全靠进口,渠道价格都贵的离谱,可这玩意儿就是出现在这儿了。
中年人愣神正是因为这个,这玩意儿他们只是摆上面做介绍的,除了国宴接待外宾那种高端地方用这种木料做地板,普通人家见都见不到,
中年人喊过牛犇,小老头儿摸著料子:“你倒是会选,这料子说实在话,在京城我现在还真知道有一批存货一直没用掉,不过四百平肯定不够,而且价格也会贵很多。”
方堃点头应道:“物以稀为贵,贵有贵的道理,牛师傅,就这个了,剩下的用梨木,多少钱您说个数儿。”
“你急不急,不急的话下个星期天过来一趟,不过提前得交一部分定金,这钱不是我要,得往上面送。”老头儿露出了一个你懂的眼神。
方堃果断应下了,樺木廉价,色浅跟他的那些深紫泛黑色的紫檀老家具实在是不搭,其他木料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缺点。
矮个子里面拔高个,这香脂木豆绝对是个矮个子將军。
出了门,牛犇的徒弟送出去又回屋,纳闷道:“师傅,香脂木豆又少又贵,这人看著面嫩,別最后拿不出这么多钱,咱们百费功夫一场。”
“你没听人家说?北三屋东三屋的,这是缺这俩钱的主儿?那批料子一直放到现在,用不掉也卖不掉,知道的人估计都没儿个,你跑一趟,去老孙那里一趟.::”
方堃这边,俩人路上吃了个煎饼果子,摊个鸡蛋,一个四毛钱。
“你这钱真跟流水一样的,看的我心惊胆颤的,这晃悠一圈出去多少钱?让学校的同学知道不得嚇死。”
方堃挑眉道:“那就抓紧毕业跟我结婚,到时候家里的財政大权你捏著。”
寧姚很认真的在考虑,煎饼果子塞的小嘴咕嘟嘟的,眼睛上翻道:“真结婚了的话,我肯定得管著点你,不是说钱不行,可你这也太败家了,我妈说过,男人不能大手大脚的,太败家。”
“...所以说男人是挣钱的,女人是钱的唄?”
寧姚白了他一眼:“那你努力挣钱,我来!”
四合院装修稳步进行,周六,方堃带著钱和卫平交易,这廝磨磨唧唧点著口水一通数,好半天才確定无误。
去房管所,签字摁手印,拿新房契,就连里面的干事,都是上次接待方堃的那个小伙子。
再来一趟,估计都要成老熟人了。
饭店装修这边,不用他顾著,隋三味负责盯装修,隋卡跑开业后的后厨用具材料。
王师傅他们什么也没干,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所有屋顶的瓦片给拿掉换完。
这活儿看著简单,可只有做起来才知道有多费劲,
方堃突然觉著自己有点忙不过来了,他一方面得坚持练功,每个星期还得挑一天回香山半亭药浴燉一遍自己。
顾山亭那边形意十二式一时间肯定是不能学了,不过也不用太急,三体式和五行拳每天不断,
就不算荒废。
现在最难的是,每天大把的时间都得待在学校,四合院那边有问题了韩錚也不能解决,还得跑过来问他的意见,关键是自己也不能一直请假。
“方堃,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卫国平,跟咱们一样,也是北大毕业的,不过是六八届老学长,
现在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学位。”陈建工指著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介绍道。
“你好老学长,我叫方堃,七八年考入的北大中文系。”
“你好,我知道你,牧马人和人生的作者,总算见到真人了,比照片上帅气多了。”
几人一阵寒暄客套,陈建工上次想给方堃介绍的朋友,除了卫国平,还有一个叫孙立哲的。
聊天过程中也知道这人不是作协的,也没发表过作品,主要还是石铁生的朋友。
“方堃,最近都在忙什么呢,建工说在学校下课也看不见你的影子,难不成又有什么新作?”石铁生问道。
“还真有,是一部军旅题材的。”
“军旅?”仁人面面相,一脸的好奇。
“你当过兵么,就敢碰军旅,文学创作要脚踏实地,扎根大地,你还是从晋省出来的,你的《人生》虽然是反思文学,可仍旧逃不开山药蛋派的乡土文学影响,千万別..:”
“老卫。”石铁生在一旁打断了他一下。
“方堃,老卫这人就是心直嘴直,你別在意。”
方堃笑了笑,石铁生自从瘫痪后,心思敏感,伤害人的话肯定是不会说的,陈建工心思活络最擅交际,哪怕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可这种直愣愣的话也不可能说出口。
仅此一句,就能看出卫国平的性格,方堃也没有恼,因为人家说的就是现实,文学创作不能无根无萍,这是最忌讳的,方堃现在的確是青年作家里,可以说一句领军人物也不为过,这道理不可能不懂。
“容我卖个关子,六月份大家应该就能看见了,到时候再喷不迟。”
“喷?这词儿用的好..:”陈建工圆滑的出来打圆场。
如果说一部小说是运气,那两部总不可能是偶然吧,方堃的实力现在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陈建工心里更多的是期待。
卫国平道了声歉,方堃没当回事儿的揭了过去,又把自己买了个院子的事儿提了一嘴。
“故宫的维护团队里面,彩绘师傅我不认识,不过我认识其他人,回头我给你问问吧。”
方堃看向卫国平:“那我就谢谢老学长了,今儿先宰铁生的,改天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