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宝玉读书
    且说贾环自外书房离去后,贾政心下思索,细细推详,便好似痴梦初醒,便觉得是这般道理。
    赵姨娘本就是下贱根苗,一顶红粉小轿,抬入角门,比不得高门大户的正头太太。
    纵使年轻之时,有一副稠丽穠艷的好皮囊,怎奈韶华易逝,脂憔粉悴,言谈更似村野妇人,那一点子的旧日恩情,早就烟消云散。
    身为姨娘的儿子,贾环尚能上进读书,知明晓义。
    那衔玉而生,聪俊灵秀的宝玉,怎会不如那小冻猫子?
    思即至此,贾政放下笔墨字画,抬脚便向后院老祖宗所在的荣禧堂走去。
    *
    荣禧堂。
    堂內“赤金九龙青地大匾”高悬,其下更是有著半旧的汝窑美人觚、墨龙大画、楠木交椅。
    放眼望去,一派勛贵世家的雍容华贵之景,当真是富贵至极,繁似锦,更遑论周遭丫鬟鶯鶯燕燕,一个个穿红配绿,不似寻常家生奴才,竟好似正经官宦家的小姐。
    座上鬢髮如霜,头戴祖母绿抹额的老妇,正是荣国公府的老祖宗——贾母。
    贾母手中搂著一个面若银盘,色如晓的小儿,口中一叠声儿的心肝肉喊著。
    一面哄著,一面便道:
    “你这孽障,你兄弟小家子气,愿爭些蝇头小利,你便是何苦来哉,要与他搅弄这些口舌,掰扯那些是非?左不过二两银钱,拿来给了那些丫鬟婆子便是。”
    “他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你这兄弟与那上不得台面的姨娘是一样的,总想著捧著银碗討饭吃,连那指甲缝里剔出来的,也要算计。外边那些不晓事的,还当是贾府亏待了他们……”
    宝玉偎依在老祖宗怀里,听著这一声孽障,不依地猴在贾母身上扭股儿似的撒娇:
    “我便是看不惯他!且不论女儿家原是最金贵的水做人物,单就耍叶子牌,本是为了取乐,偏他输不起,要计较些铜臭之物。这与外头那些追逐阿堵的禄蠹有甚么区別?”
    贾母听到这话,又喜又忧。
    自古以来,文人不屑黄白之物,但是贾母曾经也执掌一府中馈,又怎么能不知道,这黄白之物纵然被人鄙夷,可油盐酱醋、衣食住行,便是一张草纸,那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她家这玉儿性情高洁,是好,亦是坏。
    不过转念一想,她的这些私房体己,百年以后,都是要留给宝玉的,就算他不喜经营,日后也能衣食无忧,乃至捐个监生。
    想著。
    那边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眼看著贾政过来了,与一齐上前的丫鬟婆子不同的是,贾宝玉见了这个父亲,竟像是耗子见了猫,连忙从老祖宗身上下来,转而就要往贾母身后躲去。
    贾政看到这一幕,眼皮子顿时就是一跳,接著便开口:
    “母亲万安。儿子这次来,是想同您商量一件事儿的。今儿个环哥儿跑到外书房来找我,说是想要去贾家族学里读书。”
    “儿子私心里打量著,环哥儿如今也有九岁了。寻常人家在这个年纪,也该开始读书了,更遑论是咱们这般钟鼎之家,富贵尊荣之地。”
    贾母听到这话,眼皮子都未曾掀一下,显然是对於这个庶出的孙子,並不放在心上。
    早在贾代善还在世的时候,贾母便痛恨那些所谓的姬妾。
    好容易贾代善没了,偌大的荣国公府,只剩下贾母这么一个老祖宗,那些个嫡庶亲疏,远近厚薄,索性全都摊在明面上,也懒得再顾全周全了。
    便是在府里的时候,赵姨娘就被贾母当著眾人的面儿,劈头盖脸地骂过她,养出贾环这样的黑心种子来。
    哪怕是贾环这样的小儿,也是被说过“下流没脸”,日常用度,即便不加剋扣,也刻意忽视乃至冷淡。
    而贾府中,这府里的丫鬟婆子,哪一个不是人精子?
    眼见老祖宗不搭理这庶出的孙子,二太太更是一味地吃斋念佛,心中只有“通灵宝玉”託身的命根子。
    掌管府內中馈的王熙凤,就看著姑母和老祖宗的脸色,愈发疏懒怠慢起来了。
    就听得贾母淡淡开口:
    “读书便读书罢。本就是上不得高台盘的东西,读点书,明点理,也算是一件好事。省得日后出去,旁人瞧见那歪眉斜眼的样子,辱没了贾家国公府的门楣。”
    贾政听到这话,颇有些欲言又止。
    他想起方才在外书房內,看见贾环的模样,气度凌然,双目湛湛。
    平心而论,继承了赵姨娘年轻时好皮囊的贾环,如今改掉畏畏缩缩的举止,以及阴鬱沉闷的性格,一眼看去,丝毫不逊色於贾宝玉。
    甚至比起喜欢在脂粉堆中打滚,姐姐妹妹叫个不停,爱吃丫鬟口脂的宝玉而言,贾环更添了几分阳刚之气,如今年岁尚小,或许还不太明显,可单就这一丝差別,便是天差地別。
    或许……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变化?
    贾政脑海中倏地划过这样一个念头,於是原本涌到嘴边的话语,就愈发坚定:
    “母亲,环哥儿如今九岁,便要去贾家族学读书。儿子便想著,宝玉而今十岁,先前业师回家去了,课业一直荒废,便也不是回事。倘若在家温习读书,生恐大家淘气,倒不如一併送入族学,就算是钻研文章,通读四书,也好有个伴。”
    若说读书作诗芸芸,贾宝玉自无不可。
    不然,先前贾雨村来贾府授课,他也不会不接受。
    只是……听到“钻研文章”、“通读四书”这样的话语,他便觉心中烦闷,又从贾母身后站出来,看向贾政,壮著胆子便道:
    “甚么文章、四书?我不愿意!”
    “且不论,在府中读书,我须得有两个女儿伴著我,我方能认字,心里也能通透明白。若是去了族学,便都是钓名沽誉、国贼禄鬼之流,我坐於其间,就好似沾上了阿堵物,浑身都不痛快!”
    “再说了,那什么八股文章,不过是誆功名、混饭吃,旁人都想著读书做官,我偏不!我若是如此,岂不是与那般鬚眉浊眼之辈,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