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柱国之臣
    第264章 柱国之臣
    苟武凝思沉吟,久久不语,见他一脸仿若便秘的表情,苟政也能明白他多有为难之处,不由轻嘘一声,宽慰道:“条制初立,经纶方构,有疏漏不足之处,盖属寻常,你无需介怀。为人尚难万事遂心,而况为政治国。
    出现问题,逐一解决便是,现在察觉,及时处理,亦属好事,以免日后暴露出来,情况严峻,更加麻烦。
    万事开头难,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开端,只需仔细从容、坚定不移地推广开来。待中军授田完成,此制也就初步稳定下来了,我等也可安居长安了.....
    ?
    说著,苟政拱手,郑重向苟武一揖,道:“德长,此事重大不易,弹精竭虑、穷思竭力之处,还望多多担待!”
    苟政都这么说了,苟武自然不可能表露出畏难情绪,只是正色应诺。
    回过神来,苟武拱手,缓缓道来:八“主公,功田下授,建立军户,按照当下办法,只需都督府监督,诸军將士配合,落实应已不成问题。
    然而,如欲將土地开垦下种,不误春时,恕末將直言,十分困难。粮种、耕具一直以来都相当紧缺,至於耕地之农夫,即便將主公赏赐与將士的男女老弱都派下田,仍是不足的..::
    听其言,苟政微微頜首,稍作思量,问道:“德长此虑,不无道理,依你之见,当如何解决?”
    苟武应道:“眼下关中渐已安寧,四境也暂无战事,各军將士实无必要,终日待在军营之中,可放將士还家,置办房舍家当,安排所拥丁口劳力,照料田土家事。
    中军將土,无不是精卒锐土,也无不是精壮劳力,有他们亲身参与田土,春耕夏作,方可快速有效推进!”
    苟武的建议,也並无多少新奇之处,要点在如何兼顾执行,因此,苟政直接说道:“倘若这样安排,便有违孤设立中军之初衷。
    孤置中军为职业军队,他们的使命在於训练作战、弹压不臣、戴乱巢匪、保土卫民,而非耽于田土。
    而况,前者孤也尝试以將士屯垦,效果不佳,弟兄们打惯了仗,只会杀人,不愿种地,田土没开发多少,上下怨言却颇多。
    因此,欲行此政,两件事需要解决:其一,將士乐耕;其二,不能影响长安安全及关中防卫,以及將土战力!”
    “主公所言,直指要害!”闻言,苟武立刻表示道:“两桩事,末將也与僚属及诸將討论过。
    其一,自主公鼎立关中以来,连克强虏,剿定关內,地位日固,军心益安,形势比之当初,已迥然不同,將士耕作之心也更为踊跃。
    末將这几日,到长安各军营巡视了解,大部分將士,都有恋土重耕之心,皆言,幸得主公恩典,赏赐田土財產.:::
    其二,为保证长安及关內安全,在当前各军驻防训练的基础上,对诸军各营將士,实行轮休、轮耕之制,以此兼顾平衡。
    並且,主公授田,皆在长安周边,倘有战事,亦可从速徵召还营,应对不测!”
    隨看苟武侃侃道来,苟政脸上掛上了一抹满意的笑容,道:“果如德长所言,自可照此施行!你可先擬一道条制,待孤审定之后,从速落实。
    不过,此事关乎军心士气,务必做好將士工作,要考虑周全,尽善尽美,儘量兼顾公平,不要好好一桩政策,又搞出兵怒卒怨来!”
    听苟政如此交待,苟武顿作凛然之態,恭拜道:,“诺!末將当亲自督办!”
    “另外,各军军户府,包括地方军户府,要儘快建立完善,此事不可怠慢!”念头一转,苟政又提醒道。
    苟武闻之,顿时感到脑壳疼,应道:“主公,此事能否稍加放缓,眼下授田,皆由诸军將校受令推动,军户府尚无作用。
    连中军加地方,需要构建十余处军户府,眼下还无法完全推广开来,且依主公此前所擬编制执法,一时间也无法找出足够將吏掌事....
    听其言,苟政眉头微,略一思索,还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德长,並非孤急於求成,只是,你当知晓,军户府之设立,与军功授田,军户建立,
    乃是相辅相成之政策。
    將士在军中时,自有將校军法约束,然將士还家归田呢?这些將土,是我们的根本民出户可比孤分田授赏,根本原因还在推行耕战之策,因此,不管在军还是在农,
    都该將他们组织起来,置於掌控之中。
    不论中军,抑或地驻军,都不能失控,这是我们立足关中的保障。而各军户府,便是今后我们组织管理內外军户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要小看这个机构.::
    2
    任何事务与制度,苟政总是能说出点道道来,再加一点威镊与感情,便让人陷入无法反驳的境地。
    此时,苟武就是这般,他既感慨苟政所思之深远,又头疼於实现他这些安排的困难与繁琐,最终也只能苦笑著应是。
    见状,苟政又道:“孤也不是不体谅尔等难处,这样,的確不必急於求全,先將军户府的架子搭起来,运作起来,日后逐步充实。
    先抹要紧的安排,中军就在长安,暂时可以放缓,但地方授由,正在进展,必须儘快建立起来。就从冯翊、安定、扶风、略阳、弘农这几郡著手。
    至於军户府各级职吏,就从军中提拔,苟侍、苟顺那边,孤也会打招呼,让他们支援一部分人!”
    “多谢主公!”听苟政这样交待,苟武略舒一口气,又道:“然军户组织管理,与带兵打仗终有不同,更加偏重事务管理,一般將士,恐怕也难以胜任!
    另,眼下末將还当著力於军事整编、成防带动及授田落实,军户府设置一事,实在力不从心,希望能有一名干臣,协助主持!”
    听他这么讲,苟政頜首笑道:“说吧,你属意何人?”
    “京兆段陵!”苟武直接表示道,又瞧向一旁的朱彤:“另,朱从事允文允武,敏达事务,忠诚可嘉,可付重任!”
    段陵,时任苟政的都督府参军,京兆人氏,这是前年脱荷归苟的那批关西豪右中一员。还归长安以来,就被安置在都督府下,虽然不如王墮那般受到信重,且无甚实权。
    但右族出身,又久经世事磨礪,在枋头之时,洪帐下尚有其一席之地,才干见识总是远超常人的。
    此前,由於信任的原因,难免受到冷落,不过隨著氏被彻底击垮,而段陵一向表现得兢兢业业,也慢慢融入苟军,有所作为。
    此番能受苟武举荐,想来也是在苟武典掌军务后,获得其认可。
    至於朱彤,自不用多说,看他所处位置,所经手的苟氏军政机要便知晓其能干与地位了。
    而对苟武所求,苟政只稍加斟酌,便扭头看向朱彤,问道:“子献,都督府目下诸事繁复,亟需干才,德常向孤討要你,孤虽不舍,却也不好拒绝。
    不过,此事还想听听你的意见,可愿与段陵配合,帮孤完成军户府筹办?”
    闻问,早已起身的朱彤,先向苟政一躬身,又向苟武一礼,而后说道:“属下不才,多谢主公与辅弼將军信任,愿意效劳!”
    “既如此,將你手头事务,与程宪交待过后,便到德长那里报到吧!”苟政轻笑道。
    “诺!”这回是朱彤、程宪二人一齐拜道。
    收回目光,再看向苟武时,只见他又开口道:“主公,还有一事....
    3
    简练而快速地,苟武將此前所思仍成地方之中军整编进度,及今后轮成、授田可能產生的问题,做了一个匯报。
    这种尚未浮出水面的问题,苟政细思之下,也不敢疏忽,在又绞死一批脑细胞后,沉著地交待道:“孤稍后即发文,让秦州、河东、河南中军,將编制上报,长安这边,根据名单,提前將所授田土及相关事务准备好,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另外,后授將士,的確吃亏,后续便从种子、耕具等物资方面,做出补偿吧!”
    “诺!”有了苟政允诺,苟武也显振奋不少,眼下,苟政每一项有利工作进展的交待,对苟武来说都是一种解压。
    见其反应,稍微嘆息一声,苟政忍不住再次拜道:“德长,一切拜託了!”
    “诺!”
    不得不说,就目前为止,苟武的整体表现,让苟政十分满意,镇守地方,统兵作战,毫无疑问是一把好手。
    到了长安,典掌军务,处理事务性工作,同样也不差,虽未到井井有条、略无遗漏的程度,但那种飞速的成长与適应,还是让苟政既惊且喜。
    比起光明磊落、重情重义,但又难免意气用事的二兄苟雄,苟武显然更具柱国之姿,在苟氏族將之中,大抵也只有苟武能够理解、並跟上苟政建制改革的宏图壮志了。
    此番,若非苟武的全力辅助,为这一通军政事务,苟政得直接累趴下。
    另一方面,除了做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苟武甚至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发觉、预见並修正执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了。
    这样的灵光,更加难得,这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其成就上限的稟赋。
    念及此,苟政心中也是感慨颇多。
    燕王慕容偽手下有一个“十六国第一名將”的慕容恪,还有一个“雄才难制”的慕容霸(),苟政自不敢拿苟武与这二人相比,但对他而言,总是多了一个可以託付大任的对象,在辛苦创业阶段,也总是多一份信心与安寧苟武退下了,带看相当大的释放,相比之下,苟政这边,反倒压力感更甚。这份压力,既来自內部的整顿建制,也来自外部的形势,那是一种时不我待的迫切感。
    收拾心情,塌下的腰杆重新直起,扫著大案上,以及堂侧书架上密集的简瀆,眉头大皱,扭头瞧向程宪,问道:“纸张製造技术改良,进展如何?”
    为了提高生產力与办公效率,苟政也算掏空心思,从他身边经歷的事务出发,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从河东製盐办法,到曲辕犁研究,再到造纸术改良、冶炼铜铁..:..
    这些都是有效促进关中发展的东西,但到现在为止,除了在解盐生產上搞出一个“垦浇晒”办法,大幅有效提升解盐產量之外,其他几项事务,
    都还没有明显突破。
    前者,感案瀆之劳形,苟政命令程宪,自民间搜集造纸匠,调拨钱粮,
    研发精进造纸技术,以期实现大规模生產质地可靠之纸张,如今已然快半年过去了,仍不见回声。
    而面对苟政那虎视的眼神,程宪那一向严谨认真的面庞上,也不禁露出几分尷尬,而后低眉稟道:,“前者,已新製成一批纸张,然质地与主公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属下当继续督促匠人,想方设法,定要造出新纸......
    ”
    沉吟著看了程宪两眼,语气一缓,问道:“钱粮可足?”
    程宪也瞟了苟政一下,又低头道:“主公明鑑,若得再拨下一批,自是最好!”
    “稍后执孤批文,去找郭长史,让他从官仓中,拨一千解粮米给你!”苟政挥挥手,一副乾脆的样子:1“另外,你告知工匠们,造出新纸,
    孤绝不吝嗇赏赐,钱粮、田土、屋宅,一样不少!”
    “诺!”程宪赶忙应道:“匠人们闻之,必当饱受激励,努力钻研,新纸必成!”
    “李俭!”舒出一口气,苟政朝外唤道。
    『末將在!”苟政的侍卫將军,立刻出现堂前,躬身应命。
    “备马!孤要出城,巡视军营!”苟政吩附道。
    这段时间,忙於各项事务推进,开年以来,倒还没去下面视察过,这却是不应该,仅靠使者、巡吏们的匯报,是远远不够的。今日苟武的奏事,对苟政也是一种提醒。
    “王景略现在何处?”多日不见,又生想念之心,苟政问道。
    李俭:“王军师眼下正在始平察看屯田状况!”
    “定要保护好安全!”苟政轻轻点头,沉声交待道。
    “诺!”
    主臣二人的对话,传入堂左书案后仍在整理手头事务的朱彤耳中,只见他眉头紧,抬首瞄了下不知何时已步至门口的苟政,心中暗暗不服。
    他追隨苟政,少说也有一年多了,自认勤恳认真,勇於任事,积极进言,方才一步步成为苟政座上宾客,心腹僚臣。
    这王猛初来乍到,却如此备受信任,一跃“军师”之职,若只是苟政昭示礼贤之心的手段也就罢了,然看他这时时掛念的样子,显然不止於此,难免让人艷羡与嫉妒!
    思及此,对设置军户府的差事,朱彤更加上心了,他要让主公看看,谁才是做事的人,而非故作高深、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