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 採风
    第137章 採风
    欢送会结束。
    总政文化部瞬间冷清了无数,屋子里面少了无数人。所谓人走茶凉莫过於此。
    王传洪从后面拍了拍李有思的肩膀:“哎,其实有几个同志和我关係还不错,大家还一起喝过酒吃过饭!”
    “怎么了?处长,你还伤心起来了?”
    “嗯。”王传洪没反驳:“確实捨不得,但是这是国策,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
    “能怎么样?说句实话,经济形势確实是在走好,而且总政的创作员回乡了,再怎么都是个科长—寧做鸡头不做凤尾,有什么不好的!我感觉不要想的太差了!”
    李有思觉看其实很多兵不太用担心裁军。
    铁道兵虽然没有了,但是他们进入了中铁建这个流油的大公司。
    而一些士兵在返乡之后被安排或者是返聘入了基层,乡村办公室、街道办—这些地方都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
    並不是离开了部队真的就活不下去了。
    相比之下,李有思觉得真的惨烈的是99年的下岗大潮,那才是真的退了就没饭吃啊!
    “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小说、剧本、音乐,能够宣传一下的。”王传洪回头问道。
    这么一注意,发现李有思啥都会了。
    李有思摸摸下巴:“最近有了那么一个灵感。”
    “啥?”
    “我写完了到时候呈给您,我不好描述。明天我去军区採风能申请吗?”
    裁军一百万一夜之间属於是夸张,大致是在六月一个月时间完成大部分,然后在85年全部完成了裁军。国內对於军队的改制其实一直都是大刀阔斧,后面的二十世纪初、15年都属於比较重要的节点。
    “行。明天战友团会去军区慰问,你和他们熟悉,跟著下去就行。”
    第二天。
    李有思在总政申请下来了一个相机,採风必备的装备李有思用了用总政的相机,感觉自己可以去搞一个日本破数码了,反正十万元户不差这么一千块。
    “张同志,好久不见。”
    张振富也和李有思握手:“確实是好久没见了,托你的福,现在我是领唱了。”
    “恭喜恭喜。”
    熟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李有思下军区三四次了,这次轻车熟路,到了军区之后,他带著身份证明就离开了。
    相比於前面几次。
    这北平的军区显然是冷清了无数,至少来的时候没有听到震撼人心的喊声:“一二三!”
    感觉这几天的气氛都有点忧伤了。
    在军区外面逛了几圈,找了几个看著就阴沉的老兵,一看这神情,多半是马上要离开的。
    李有思拿著相机走了过去,立马问道:
    “您好,我是总政文艺处的,能採访你几个问题吗?”
    “您好。”
    “可以请问一下,你大概是什么职务吗?”李有思拿出来纸笔。
    “我是班长,时间到了,没有提干,我就需要离开了。”男人差不多一米七附近,比较瘦削,形象气质都不错。
    “请问,退伍后你有什么工作安排吗?”
    男人微微嘆息一口气:“有,安排我回家当村干部。”
    “能再请问一下你对於裁军的活动的看法吗?”
    男人沉默了一会,如实说道:“裁军確实是必须的,一个士官带著两个兵,军队太过於冗余了!”
    李有思举著相机:“需要给你拍照留念一下吗?”
    “谢谢。”他站得笔直,最后敬了一个军礼。
    李有思问道:“你家是哪里的?同志。”
    “我是朝阳区—”
    李有思记下来位置:“洗完照片给你寄到家里面去。”
    老班长一把鼻涕一把泪:“谢谢。”
    李有思接著去採访了一些其他的士兵。
    “您好,请问一下您在部队里面担当什么职位?”
    “我就是一个上等兵,也是五六年了吧。”
    “请问,你对於退伍的看法?”
    那人坚定的看向了李有思然后言辞恳切的说道:
    “我们这也是为了响应国家的號召,当兵是为了保卫祖国。”
    “现在拖累了发展!那么我们就应该离开。不管如何,哪里需要我们就要往哪里搬!
    ,”
    李有思鼓掌:“您说得很棒。”
    老一代的经歷过的人確实是有信仰,这种信仰是后代人很难拥有的。好比是一颗螺丝钉,祖国需要我就把我放在哪里—这个时代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这里。
    回到了战友歌舞团表演的礼堂,臧云飞问道:“採风的如何了?”
    “还行,问了十多个退伍的同志了。”
    “要写什么新作品吗?”
    臧云飞看向了李有思的本子。
    李有思说道:
    “有点想法,这种大事情值得被记录。”
    等完他们表演完,李有思回去了四合院,去了书房就认认真真写作起来。
    又过了好几天“哎呀李同志!”
    四合院里面,李有思迎来了一位白髮老者,旁边是李拓。
    “北影厂的导演凌子风。”
    “领导好。”
    “哩同志。”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两人都坐下来。
    李有思接著有些意外的看向了李拓,问了一个心中的问题:“怎么啥人,你都认识啊?”
    “我认识的人多著呢,文学界、艺术界就没有不认识我李拓的。”
    李拓这话说得没错,他虽然没什么非常出名的作品传世,但是八十年代的所有年轻一代作家都认识他,李拓就像是二十世纪上半的艾兹拉庞德,对年轻作家有很大的影响,他很有眼光,推出来了无数的作家。
    李拓把余华带去了《收穫》,之后余华就是他的忠实小迷弟,这么一想李有思有点想知道下次见到小狗的时候,他惊讶的表情。
    李拓就是大哥义气,王朔几人就像是小团体了。
    “先谈工作吧,凌子风导演过来找你的事情,你应该知道是为啥!”
    “写剧本嘛!轻车熟路,凌子风导演是为了这个来的吧。”李有思给两人倒了一杯茶,接著看向了凌子风。
    凌子风点点头:“我確实是为了剧本的事情来的。也是为了《落叶归根》来的。第一是我想要拍《落叶归根》的电影,第二就是想让你本人写剧本。”
    “那感情好。”
    改编小说的剧本,赚钱逻辑是这样的。
    依旧是按照去年发表的《关於故事片各类稿酬的规定》执行。
    长故事片:每部1500-4000元。短故事片:每部750-2000元。改编剧本:根据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稿酬(包括舞台艺术片),按照上述標准的20%-30%付原作者,50%-89%付改编者。
    如果自己写剧本,这五成都不用给別人了,自己一个人独吞了谁都不能赚我的钱。
    再说了,《落叶归根》写了十多万字,剧本写一个三四万字差不多就行了,三四万字赚几千块钱,不拿白不拿。
    “稿费多少啊?”
    “六千。”
    “..规定是四千吧?”李有思有点意外,本来准备用点老规矩压一压价钱,没想到人家自己就给你涨价了!
    这好傢伙太懂事了。
    “规定是规定,但是北影厂对於优秀的小说作家、编剧都有著扶持嘛!大家都不容易。”
    这话说得李有思有那么一丟丟不好意思,但是他厚脸皮,很快就回过神来:“那就这么说定了吧,六千块,我写剧本!大概时候需要交稿子?”
    凌子风说道:“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一个月之內,我就把剧本写完吧。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李有思立马说道。
    “啥要求?”凌子风问道。
    “我不跟组。”
    “这好说,你们当作家的容易忙,不喜欢跟著到处閒逛。但是我答应你的条件,你也需要答应我的条件。”
    “您先说。”
    凌子风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需要您帮我选角!”
    “简单。”
    凌子风对待自己的导演作品十分的认真是真的。《边城》《骆驼祥子》都是经典无比的作品,就像是王扶林拍《红楼梦》剧组一样,这种经典作品拍毁了一部基本都是导演半生都没了。
    凌子风拍戏讲究一个还原,不然也不可能为了重现《骆驼祥子》的老北平风貌,他在厂內建了一条150米长的西四牌楼街,后来几经扩建,占地达14000平米,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清风情街”。
    斯琴高娃当年火上了央视的春晚,刘小庆主持的那一届。
    而《边城》的电影也拍的十分不错,景色很美,作品也没有大改动。
    凌子风认认真真说道,生怕李有思有一点敷衍:
    “不,不算简单,我想要选择符合形象的老赵的形象,过半月,我会叫来十多个我的人选,你来北影厂选一选。儘量按照你的最高標准。”
    李有思立马说道:“我按照最高標准,要是您选上了,我还不同意怎么办?再说你,你们不有一个选角副导演?让我选角到时候会被人记恨的。”
    “哎,《落叶归根》没有副导演,选角很多时候都是看我的。我就乡融合融合你的意见。”
    “我选啥你都没意见?”
    “不会有意见。”
    “有您这句话,选角的活,我接了。”李有思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