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术报告会开始得很顺利。
前半场,是各个学校的受邀者作报告,长度在大部分都是15分钟,少有的是30分钟。
包括浙大、复大、鲁大的教授级学者依次登台。
翟达也是这次才知道,鲁大数学系居然名列前茅,国内好像排三或者四,比清大还高的多。
另外还有外国学者,一个来自德国,一个来自大鹅,不过讲的都是英语。
说实话,对外行人来说,一场专业的学术报告会,确实是堪称无聊了,不单单后面那些普通学生听的费力,翟达也是听得很艰难。
属于是不用低头捡橡皮,眨一下眼就跟不了。
翟达中途还经常观察王校长的状态,心里面放心多了。
看来不是自己没文化。
校长也听不懂!
终于,到下午四点,这场报告会的主角,才终于要登场了。
没有所谓的“主持人”,广播报幕后,属于卢薇的“高光45分钟”即将开始。
礼堂中无数人投来目光,疲惫的观众们给与热烈的掌声,他们都知道自己是为了“见证”什么而来的。
卢薇站起身来,清爽的马尾辫微微摇曳,窈窕的身形和干练的装束,最后都成了那张带着书卷气俏脸的陪衬。
许多观众心神都为之一震。
而后就看到,卢薇并没有直接上台,而是俯下身,轻啄了一下正在微笑鼓掌的翟达。
突然袭击,没给翟达再阻拦的机会,零帧起手怎么闪?
原本好好的翟达,一脸懵逼。
一旁刚睡醒的王校长,二脸懵逼。
背后数百名观众:啊?
我们是来“见证”这个的?
这对么?!
小木头终于得偿所愿,刚才没亲到,她惦记了好几个小时
然后在翟达无法管理的震惊表情中,大大方方,走上了讲台中央。
那因为俯身亲吻,垂在身前的马尾辫,被卢薇素手利落的甩至身后,面对着数百人平静道:
“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和推导《敏感度猜想》的全过程”
而翟达心思已经被创飞了
卧槽!这年轻人!
报告会结束得非常顺利。
卢薇第一次以面对面的方式,给诸多学者讲解了《敏感度猜想》,并且介绍了自己创立的“矩阵追踪工具”:
一种基于柯西交错定理的全新数学工具,能高效且简洁的,对复杂模型和n维空间(数学概念)进行快速规律获取。
这一工具如果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则可能会改名叫“卢·追踪矩阵”。
整个过程流畅而清晰,即便翟达也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非要挑一个缺点,就是面无表情且音色冷淡,仿佛映照皎月的潭水般,不见波澜。
和刚才火力溢出的样子,完全大反差。
四十五分钟的报告时间,卢薇甚至没有用完,提前十分钟就完成了所有讲解。
无数热烈的掌声中,卢薇鞠躬谢幕,走下了讲台。
报告会的主体就算全部结束了,进入了社交时间,学生们开始三三两两散场,小部分数学专业的人比较识货,会去找应邀来的大佬攀谈,当然更多的还是数学学者们自己的交流。
只是最重要的主角,却已经拉着翟达的手准备离开了。
哈工大数学系的教授们也没拦着,他们很清楚卢薇的性格,更何况科研领域一般都是老了才玩社交,年轻的天才只需要不断攻克难题就行了。
结果二人在侧门口,却被人拦住,一个白人男性一个箭步凑了上来,用流利的中文说道:
“卢小姐,我来自mit,您有没有兴趣考虑出国深造,我们可以”
话还没说完,卢薇已经目不斜视的“路过”了。
“没兴趣。”
那人一滞,连忙补充道:“包括翟同学,我们愿意为二位提供全额奖学金”
被拉着的翟达也“路过”了,他就礼貌多了,至少脸上带着笑意。
“不缺钱。”
然后二人就消失了,只留下那人发愣。
这个年代,围猎中国天才是常规操作,尽一切可能将他们送去出且留在自己国家,是全球每一所高校都在努力的事情。
当然也有可能是“物理”上的留下来。
国内许多高校也很用心,认为出国比例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至于没回来
至少目前不在他们的考核标准中。
哈工大这方面并不上心,毕竟他们的“国际资源”不算充裕,远比不上京大清大,但卢薇自身的吸引力足够强,这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
只是话题还没展开,两人就一阵风一样的走远了。
——————
学术报告会的第二天,翟达和往日一样正常上课,和普通学生一般无二。
毕竟他不可能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将书甩到地上说:“我老师可是钱学森,这课,不配我上!”
亦或者:“我需要绩点,马上打电话让它来见我。”
他只是和往常一样,和小木头一起上课、吃食堂、享受着校园时光。
至于和钱老的结缘,也只分享给了卢薇。
直到下午放学,才算有了点时间,忙一些自己的重要事项。
趁着店铺没关门,翟达驱车扫荡了几个中药材批发商。
地址是网上查的,翟达也没细究有没有被坑,东西并不贵。
之后装着三麻袋东西,驱车前往了工业园9号。
翟达抵达时,红砖厂房尚在加班,目前正是分基地增产的关键时刻,设备缺口巨大,精酿设备厂延长了每日工作时间,不过有按照法定150%的比例支付加班费。
(法定节假日300%、周末200%、工作日延时150%)
其实加也加不了太多,每日多两个小时,再多人累了容易出岔子,对良品率和安全都不利。
但翟达走进去的时候,却丝毫感觉不到那种“疲惫”感觉。
甚至可以说热火朝天。
“小刘,三号阀给我整两个!”
“王哥可以啊,今天都几件了?”
“十三件,要不是下游拖后腿,我还能更多!”
“放屁!你那工序多简单,我这复杂着呢!”
看到翟达抵达,一个个立刻元气满满道:“达哥!”
“达哥!”
翟达点点头,扫过一张张脸,最后在角落里看到了许学军。
老头正在工作台上焊电路,翟达问了一嘴:“这是什么?”
许学军:“最近有点灵感,我想把下一代的精酿设备,改成半自动化的,这样可以提高精酿师至少20%的效率,以前30台需要十个人管,以后则可能只需要八个人甚至更少。”
翟达:“成本呢?”
“产量上去了自然能压下来,不会增加太多,具体做出试验机型再说。”
翟达点点头,心道【枪决老榆】的倒吊效果,还真是很全面。
+16.5%的生命活力,念头更容易转化成正面效果,安定、满足、快乐、甚至还包括“灵感”这样的东西。
对了还有个免疫力不容易生病和更抽象的幸运。
许学军看着翟达手上的麻袋,鼓鼓囊囊的但好像很轻的样子:“你拎着啥?”
翟达扬了扬:“树用的肥料。”
许学军看向不远处那棵很有艺术气息的倒吊大树,仿佛树冠从天花板长出来了一样,点点头道:“好好养那棵树,看久了还挺喜欢的,别给弄死了。”
每日上钟不好意思是上工,看到那“艺术装置”,平白心情就会好很多,人有劲儿,心态好。
有点感情了。
翟达笑了笑:“放心,不会的,而且它皮实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