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裁缝铺
“哥,这两个都是我发小,打小一起长起来的,这是金子,这是大宝。”
“你们好。”
“堃哥(堃哥)!”
方堃和两人握了握手,都是小屁孩儿,人如其名,金子瘦,蝌蚪眼瞅著就机灵,本名肖兵,大宝敦实,本名邓敏宝。
方堃拿出烟:“都抽菸不?”
俩人麻溜点了点头,方堃散了过去,这年头对於男士来讲,没什么比主动发一支烟感到更受重视的了。
起码金子和大宝就是这么觉著的,三人儿一起长大,打小的瓷器,上树掏过鸟,公共池子里泡澡放过尿,完全可以说的上句知根知底儿。
韩錚家谈不上穷,可也绝对不富裕,就他们对韩大山那认知,绝对不会给儿子钱出去做什么买卖,可他兄第悄闷闷生意就是做起来了。
卖生瓜子虽然这段时间缩水严重,可最好的一个月能入帐三四十块钱,这在他们眼里是难以置信的。
俩人问韩,总是打迷糊眼儿,昨儿更是迷迷瞪瞪联繫他们又来了个大的。
韩錚叼著烟:“哥,这批就是全部的货,那个吴兴国说一批最多六十五件,差不多五天一批,
得从南方调过来。”
没有塑料包装,六十来件喇叭裤堆在一起,方堃拿起一件摸了摸,又丟回去。
“还按十一块钱卖,这块儿你盯著,你们在街面上都机灵点儿,情况不对就跑,懂不懂?”
“知道了堃哥。”
“哥,现在全京城就咱们手里有货,要不要再涨个一两块?”
“贪多嚼不烂,不要轻易涨价。”
方堃拒绝了这个提议,韩錚说的没错,现在涨价完全可以,甚至十五块钱一件都能卖出去,可顾客只会边掏钱边骂娘。
在国內做生意,想要做大赚大钱,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奸商,缺不缺德无所谓,反正你越缺德赚的就越多。
可方堃不用吃相太难看,掉进钱眼儿里只会被金钱所奴役,刚开始就贪,往后还得了。
学校这边,方堃又双火了一把,本来就火,这下像是火上浇了一桶汽油,直接熟了。
收穫杂誌第二期发行,追读的学生老师比比皆是,傲寒大家不知道,可牧马人的作者用的是原名。
方堃被叫到办公室,辅导员王哲红,班主任张黎明,中文系主任季真淮全在。
这阵仗可给方堃嚇了一跳,他甚至以为是自己中途逃课被人举报揭发了。
“方堃,最近在学习上,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季真淮很亲和的问了句。
这话一出,方堃瞬间鬆了口气道:“都挺好的,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季主任。”
“那就好,有困难了就跟你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学校这边对学生是非常关心的,方堃啊,你的小说写的很不错,我也看了不下两遍。”
方堃『”的挠了挠头,又听对方问道:
“对了,你现在的政治面貌是?”
“是团员。”方堃心里一动。
一旁的张黎明主动开口道:“方堃同学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前十,上学期的期末大考更是排进了前五,可见是下了苦功夫的,当然和同学的关係也很不错,在同学间的口碑很好。”
“不错,小说写得好,但学习成绩一定不能落下,毕竟现在你是在学校,你的身份是学生,方堃,这次喊你来呢没別的事,就是想亲口问问你的情况,做个了解,很不错,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我一会继续努力的季主任..:”
退出办公室,方堃挠了挠头,老师是自己小说的读者粉丝,这可还行。
不过简单几句对话,方堃却是知道,只要自己不搞么蛾子,班里的d员名额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回教室舍友问起一说,几人也是这个意思。
“领导都来亲自关心问话了,这不明摆著的事儿,方子,你要发达了。”
方堃好笑道:“哪门子就发达了,以后哥真发达了,你小子要是混的不如意,可以来给我做司机,一日三餐管吃管住。”
张伟跳到方堃后背上:“没大没小,我可大你四岁,还当哥,小堃子,叫声哥听听。”
去特么的小堃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方堃真想给这傢伙来个过肩摔。
收穫杂誌隨著销售持续火热,方堃不止在中文系火了,几乎走哪儿,都有人在一旁指著低声嘀咕。
这种眾星拱月当明星的感觉,没有让方堃有多高兴,甚至连自己蹲坑解决大號儿的时候,都有人伸手过来打招呼认识,这特娘的谁受得了。
谁说明星好的,狗都不当!
方堃开始三点一线,儘可能的降低曝光率,食堂每天上午第二节课最后十分钟跑出去,五分钟解决战斗,他不想当动物园里的猴子被围著看。
韩錚的裤子卖的很利索,不需要摆摊儿,和金子大宝一人穿一件,往街上一溜达,自然有人来问。
货一批接著一批,赚钱的速度堪比捡钱,不算人力成本,五天一批到帐221块钱,也就比方堃躺著不动多赚七十来块钱。
即便现在钱值钱,可方堃看著这百十来块钱,是真提不起多大的兴奋劲儿。
“你们每批货一人十块钱,別嫌少,下面的人每批给五块。”
韩錚迟疑道:“哥,这也太多了,而且我拢了十五六个小弟..:”
方堃好笑道:“怎么,就这么希望赚的钱全进我口袋儿?你们乐意?”
仁人面面相,他们有想过方堃会给钱,可没想过会给这么多。
一个月理想情况下能散六批货,那他们一个月就能赚六十块钱,这可比厂里的正式职工要高得多。甚至能直逼五级钳工了。
关键是吴兴国说过,他们在南边正想办法增量。
现在轧钢厂的一名八级钳工基本工资在104至124区间,处在行政15级,只要给他们时间,早晚会追上!
而方堃考虑的也很清楚,韩錚笼络的都是些不务正业没正经工作的小年轻,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正好能拿个三十块钱,算是现在的正常工资水平。
他这做大哥的得大气,小家子气註定走不远,
而且即便如此,他一个月还是能入帐666块钱。
嘶~不对啊。
方堃吸了口凉气,有点少啊,这还没他躺平赚的多。
“跟吴兴国他们保持沟通,多吃吃饭督促抓紧把供货量提上来,一次六十五件太少。”
京城现在的常住人口有多少,不算乡下,城市人口就有五百一十万之多。
也不说人人都来一件儿,哪怕只有10%都是恐怖的,他们现在远远没有铺开。
可韩錚他们不铺开是他们的事,喜欢这种款型裤子的年轻人和学生可不管。
没多久,方堃就在学校看见了长筒裤自改喇叭裤。
寧姚的舍友杨玲也改了,校外找的裁缝铺,加工费只要四块钱,如果需要加布料,按料子最便宜的一米三块钱。
而且旧裤改造最经济,现在谁还没条旧裤子,反过来说,大家衣柜里是没几条新裤子的。
“电影里真由美穿的就是这种款式的裤子,只可惜外面卖的太贵了,一条11,咱们学生哪买得起,不过这么一改,是不是也挺不错的?”
方堃点了点头,虽然不伦不类,可在他眼里,现在的喇叭裤本身就有点不伦不类。
看向寧姚:“你怎么不改一条?”
“改了,今天下午下课我就去拿。”
得,白问,方堃一打听下来,这种情况不是少数,不过还好,並不影响他们的销量。
就像四九城里脏乱差的胡同巷子多,大杂院多,可同样不缺独门独院的人家,和那批高消费的人群。
海军大院,某屋內,靠墙两张黑皮沙发,当间摆著一张撞球桌。
“朝阳,瞅瞅怎么样,有没有点高仓健那意思?”
“何止是有,我哥比高仓健那小日笨帅多了。”
年纪稍大的年轻人叼著烟拿著球桿,笑道:“对了,让你打听的事儿有消息了没,知不知道是谁在卖这种裤子?”
“一批南方人,听口音潮汕的,不过这是货源,卖的是咱京城人,好像两拨人已经达成合作了,哥,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好奇,这裤子的受欢迎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一条卖11,就这还供不应求。”
“害,一条裤子而已,没意思。”
“你啊,这哪里是一条裤子,咱大首都有多少人,如果人手一条是多少钱算过没?”
年纪小的年轻人看著他:“你的意思是参和参和?”
“你让人去接触接触,咱们可以提供一些便利,占点分成,相信他们不会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