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杨俊之败,仇池平定
三面环水,一面绝壁,是仇池山之险恶,也是这天险形胜,奠定了仇池杨氏兴起的基础,任世道飘摇震盪,这里始终是过去数十里杨氏最后也最坚实的屏障。
杨国被杨俊赶出下辩,毫不犹豫逃归仇池山,聚旧部老营以抗;杨俊迫不及待,紧跟著率军围山,则忌惮杨国借仇池山势力捲土重来..—.
毕竟,“仇池国”的来源,便是这座山头,可见其战略地位,没有仇池山支撑的仇池公,就像人被抽掉了脊柱一般。
不过,在耗费仇池大量元气,方才占领族地,剷除杨国这个对手之后,还未正式上位“仇池国主”的杨俊,募然回首,却发现自己仍然立不起来。
登临仇池,环顾四野,享受不到多少胜利的喜悦,面临的反而是直线滑落乃至崩溃的形势!
杨俊显然是那种,一心关起门来窝里斗的人物,在解决杨国之后,杨俊有充足的收拾仇池局势的想法与准备。
但秦军叩门而来,甚至直接占领主城都邑,这便让杨俊措手不及、无所適从了。从头到尾,他就没考虑过外敌入侵的情况,满脑子就想著,夺取仇池政权,开启杨氏歷史新篇章。
在薛强筹谋著如何解决杨俊之时,杨俊也不得不压下心头不安,著急忙慌地应付危局。
若说对策,那自是没有多少建设性的意见,从去年秋冬开始,仇池国內就没消停过,连番祸起萧墙,甚至演变成兵戈相向、大军攻杀,哪怕作为杨氏內乱的“胜利者”,杨俊下属文臣武將、部眾士卒,也都筋疲力竭了,甚至感到厌烦了。
在一些脑子还算清醒的僚属建议下,杨俊还是採取了一些有益的行动,他停止了对杨国旧部的清算与迫害。
原本杨俊是想將那些追隨杨国的首领將臣全部诛除,一劳永逸,免生后患。並且已经杀了不少人了,引得降眾不满,不安情绪在仇池山开始扩散。
等秦军来犯、攻取下辩的消息出来,杨俊也不得不忍著杀意,放过剩下的人。不只如此,还专门设宴,款待道歉,並试图以“大义”让那些氏族將领为他效力,与他携手,共抗秦贼。
毕竟,叔侄手足斗得再狠,那也是自家人,不能让秦国捡了便宜。若不能齐心协力,仇池的山川河流、城池土地,都將归秦贼了。
杨俊一番表態,是足够动情了,很难说实际效果如何,但至少表面上,得到了那些杨国旧部的认可与支持。
不支持也不行,否则杨俊这狗贼,就要动刀子。而哪怕同宗同族,前者还血刃交击,生死相博,哪儿能转瞬之间,便同心同德呢?
那些氏酋將领眼睛也不是瞎的,若非出了秦国这档子事情,除了受杨俊收买跳反的几人,剩下的恐怕都得死!
因此,费一番唇舌的努力之后,杨俊得到的,只是一个勉强稳定、看似平静下来的局面。光各部的整编,內部矛盾的化解,就不是杨俊三五日能够解决的。
至於如何对付秦军,如何收復下辩,乃至恢復武都,杨俊在犹豫,下面的杨氏部眾將士,也都心思各异,甚至忧惧不安。
毕竟,有太多的有杨氏部眾的家人、財產、土地、牲畜,在下辩及其周边了。而下辩,正在秦军铁蹄的践踏之下。
对杨俊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抵就是,在得知秦军袭取下辩之后,仇池將士东归心切,向杨俊请命东进,击破秦军,收復下辩,拯救部民的將土,数不胜数。
杨俊也是有此意的,但被僚臣们给劝住了,无他,秦军驍悍,敌情不明,而他们兵日久,兵马疲惫,人心不稳,贸然行动,恐为秦军所趁。
犹豫几许,又或许源於身心本能的恐惧,杨俊选择暂时按兵不动,压制军中东归的声音。
而这又引得一干氏军的不满,抱怨他不恤下情,杨俊也委屈,怒回去,他的家人部属、土地財產,也在下辩.....
仇池山东,滨临西汉水以北的武都县城,杨俊带著五百氏骑护卫,火急火燎地赶来,他收到消息,有秦军使者自下辩而来,还带来了其子杨世。
这似乎是秦军在释放善意,於是带著一抹急切与期待,杨俊飞马出山,但到了武都城,却被当头一棒,迎来一则噩耗。
县堂內,气氛紧张极了,杨俊半跪在地上,此时仿佛有股怒气在这老氏身上蒸腾。
其子杨世,正在地上躺著,脖间刀创触目惊心,肉都翻了出来,颈椎几乎被砍断,大抵夏季炎热的缘故,尸体已然开始腐败,空气中也隱隱瀰漫著一股臭气....
杨世之死是曹乾的,此前破下辩之时,此人在城中聚兵抵抗,试图將秦军赶出城去,结果激战之时,为流矢所射,后被杀红眼的曹一刀给斩下。
此番,是薛强特意遣使,將杨世的尸体给送回来,解释“误会”,並予以劝降。
这显然是个危险的差事,薛强特地选了一个杨氏的老族叔前来。
此时,看著满脸阴沉的杨俊,念及还在下辩被秦军控制在手的儿孙,鬍子白的老氏也故作悲伤地嘆了口气,道:
“杨世不愧是我氏族儿郎,死得英勇!薛都督言,此为意外,对此深表歉意.....
“秦贼当某做小儿欺?”不待其说完,杨俊怒吼一声,直直地衝著面前的老氏:“汝为何没死?焉敢起来劝降?”
见其怒態,老氏嚇了一跳,喏喏道:“事已至此,还请节哀,为杨氏前途计,老氏建议,
公还是与秦军谈谈。
薛都督允诺,只要你肯率部归顺,臣服秦王,仍可治理武都、阴平二郡......”
“呵呵?那薛强,有这么大权力,做出如此重大决定?”爱子的死,仿佛把杨俊刺激得开窍了,只见他当场斥问道:“你这老贼,究竟受了薛强多少好处,竟敢背主投敌,为其奔走效力?”
“老氏,我......”面对杨俊的质问,老氏脸上闪过一抹尷尬,支吾一番,不知何言。
『来人,將这背主老贼拉出去砍了!”见其状,杨俊抬指下令道,
立刻有部卒上堂拿人,那老氏顿时慌了,挣扎著喊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不能杀老氏!”
“你这老贼,可还知道自己姓甚?”杨俊起身,恶狠狠地盯著老氏,杀气腾腾:“我正要领军东进,杀秦贼,復下辩,正合拿你这老贼首级祭旗!
拖下去,砍了!”
“杨俊,你不能!”
“老氏是你叔!”
“饶命啊!”
伴著一声惨叫,作为使者的老氏一命鸣呼,但堂间,杨俊的恨意不加减少,反而更加炽烈,不加思索,又高声冲隨侍一名唤作毛丰的部將吩附道:“传令下去,集中所有兵马,备好军辐粮草,
后日於武都誓师,东征復国,报仇雪恨!”
闻之,毛丰大惊,赶忙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啊!怒而兴师,非明主所为!弃仇池险固而出,更弃兵家之利!
而今之计,当固守仇池险要,抵御秦师,请援梁州,以待反攻时机!时下大军士气不足,军心不稳,实不可急躁东进啊!”
听其言,杨俊只觉一股子怒气直衝脑门,冷声驳斥道:“毛丰,莫非你怯战畏敌?还是你族眾、財產皆在武都,未受秦军侵犯,所以不急?”
听杨俊这么说,毛丰更急了,道:“末將甘愿死战!只是——
“既如此,与秦军交战之时,便以你部为前锋!”杨俊粗暴地打断毛丰。
“主公三思啊!”毛丰劝道:“即便不考虑胜败,也要顾及主母与二公子安危呀..:..
除杨世之外,杨俊还有一个幼子杨统,当然在薛强手里当人质。
而提及此,杨俊眼神更加恐怖了:“为一孺子,我岂能受秦贼挟制?区区数千人马,便想吃下我仇池,他秦贼的胃口,不免太大!”
“我已九思、十思,主意已定,不需你囉嗦多言!传令去吧!”杨俊展现出绝对固执且决绝的状態,摆手道。
深吸一口气,又看向另一名僚属:“给我製备一些麻衣素服,所有头领军官,出征之时,都要给我儿披麻戴孝!”
“诺!”
交待完,杨俊胸膛依旧不停起伏著,蕴藏的怒气仿佛要破膛而出,回头看著死状悽惨的儿子,
眼眶一红,忍不住豪陶大哭!
杨俊儼然是被刺激得狠了,乃至怒火上涌,方寸大乱,匆忙出兵,而忙中,显然是容易出错的.....
派人把杨世尸体送给杨俊並劝降,这自然不是什么缓和关係的善意举措,就是衝著激怒杨俊去的,而这个建议,正是投降的杨安给的建议。
就一点,杨俊爱其子甚深,同时,又绝不肯受制於人。而薛强则果断採纳,不管成与不成,他都愿试一试,毕竟他从一开始也没想看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反,若是杨俊能够忍下杀子之痛,灭国之伤,而甘愿臣服,那薛强反而不好办了。那样对秦国后续的安定统治,可没有多少好处,只会埋下更多后患。
杨氏统治仇池多年,影响力还是不俗的,即便今后要对陇南氏人进行拉拢与安抚,也不该是杨俊。
在薛强看来,杨安就是一个不错的对象,从出生、经歷到见识,都是如此。当然,此事薛强还做不了主,但不妨碍他基於这个认识去进行军事谋略与安排!
二十一日,当了几日仇池公的杨俊,在武都正式誓师出兵,向下辩进军,意欲復仇。
事实上,在整合了杨国所部,又於仇池山地区经过一轮大肆徵发之后,杨俊手中,还是掌握著一股不俗的军事力量,马步军加起来,足有一万三千余眾。
在陇南的战场上,这样的军力,实在不少了,並且这也是仇池杨氏最后的元气了....
当然,精锐力量在连番的內耗之后,所余不足三四,再加上大量降卒与临时徵召组织的部眾,
说乌合之眾或许过分,但是作为一支军队,一支踏上战场寻求与敌决战的军队,破绽太多了。
而最大的破绽,无疑是军心士气问题,虽然杨俊通过“回家”与“收復下辩”的口號目標,將各部聚集起来,並激发了不少將士的战斗意志。
但他始终无法改变的一个现状就是,这支部队复杂的成分,尤其经过一番血战內斗的二杨各部,其矛盾可不是一句大义就能压制的。
光一个指挥问题,便足以主帅焦头烂额,而一万三千多军队中,有多少效忠杨俊,有多少愿意为他、为仇池死战,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些,对杨俊来说似乎不成问题,毕竟,看不见或罔顾的都不是问题.....
而这样一支问题重重的军队,主动去找秦军决战,会有怎样的结果,並不难猜到。
下辩城这边,当杨俊军的动向急传而来时,薛强是不惊反喜,甚至可以说大喜过望。他怎么也想不到,杨俊竟真的做出如此不智决策。
薛强最忌惮的,恰恰是杨俊龟缩,以仇池山为基,占据武都西部防御。向使如此,想要击破杨俊,平定陇南,就不知要多费多少功夫了,乃至仅凭当前的军力都不足。
毕竟,秦国此番动兵,很大程度上是抱著捡漏目的来的,战事一旦僵持,寻求向国內增兵,那战局可就彻底变了,甚至影响到秦国战略大局。
这自然是薛强要竭力避免的,但主动权,却不在他这边,而在杨俊。
所幸,杨俊果真选择一个最下的策略。
而二十三日,在秦骑的骚扰迟滯之下,杨俊依旧坚定不移地向下辩推进,得知此讯,薛强便知道,仇池国大局已定。
至於出击秦骑的损失,则是值得的,毕竟迟滯敌军的行动本身就带有一定诱敌性质。
对击破杨俊,薛强有充足的把握,这不是他自负,而是他已经將杨俊所部看得透透的,並为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拢分化动作。
再加上,贾虎率后军抵至下辩,兵力上的弱势,也得到缓解,有了足够的实力支撑,薛强怎能不信心十足。
二十四日,薛强主动率领九千步骑,西出下辩,迎战杨俊。
双方战於汉水阳野,隨著杨俊方被委以先锋之任的氏酋毛丰所部临阵倒戈,杨俊的溃败便开始了。
而杨俊一败,仇池国內,再无大规模抵抗秦军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