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4章 挺进敌都
    第474章 挺进敌都
    在苟秦君臣为“苟威之死”这一意外事件引发的诸多政治影响而弹精竭虑之时,在关中西南,
    秦国兵马已然正式进入武都,以一种强势而自信的姿態,参与到“二杨之爭”中,为烈火烹油的陇南局势再添一把火。
    故道,既因匯流的三条故道水而名,也因它是连接陇南与关中的重要通道,旧城古关,源远流长。
    故道属於仇池国的边关了,由於距离关中尤其是陈仓地区极近,一直以来面临著较大的军事压力。
    早期是杨初野心勃勃,窥伺关中,但近年来,来自苟秦的威胁越来越重,杨氏在故道也基本以防御为主了。
    但或是鑑於国力不足,或是对远离仇池核心统治区域的穷关僻地並不重视,不论兵力还是城防,一直以来都十分屏弱。
    去岁,老旧的故道城关,难得见识了一次仇池氏军兵威,但隨著杨氏连续內乱,势力大幅收缩內耗,这座交通要道,又恢復了以往孤独寧静的模样。
    直到三日前,隨著秦陈仓镇將贾豹的一次突袭,这座坐落在秦岭山麓间的小城头,正式变幻了秦旗。
    当初杨国奉命自故道撤军时,在故道只留下了一千兵卒驻守,再多粮辐供给不足,而杨氏大概也从未想过,要在故道这样一个“边鄙”之地,力抗来自关中的威胁。
    不过,就这千人成卒,也深受仇池內乱的影响,跑了大半。尤其是在杨国被杨俊赶出下辩,退防仇池山后,很多杨国的部属,既担心后方的家人,又怕杨俊报復,果断弃关而走,逃回家中。
    后杨俊果然派人来接收並清算,一番折腾后,使得故道关城更加破落,只剩不到五百军。而这些仇池成卒,儼然是士气不足,人心不齐。
    这些情况,都被死盯著仇池局势的贾豹看在眼里,仇池內部的纷爭与形势,他或许没有那么敏感熟悉,但对近在尺尺的故道,他可是门清,並且早早便里为夺取故道,制定了相应的军事计划。
    而隨著南征命令的正式下达,军令一至,贾豹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徵召命令下达至陈仓周遭屯营、成所(堡),几乎將他这几年在陈仓建立的屯防军事力量都动员起来。
    另一方面,贾豹又从陈仓关城之內,精选了两百锐卒,由他亲自率领,渡过渭水,沿早已探明的山道,直趋故道关城。
    贾豹在陈仓屯兵养民数年,就像一把不断磨礪的宝剑,而今已然是锋芒毕露。
    去年陈仓兵,只是小试牛刀,雍城擒拿乔氏更不足为道,唯有这对仇池的灭国之战,才是展示武功才干的大好机会。
    对於一个屯成將领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一旦遇到了,就当紧紧抓住!
    诚然,就在去岁冬,苟杨双方才在陈仓、故道一线兵对峙一场,但不管从意识、士气还是军备上,故道的氏军守兵,都没有面对秦国来袭的准备。
    对贾豹的突袭,可以说毫无反抗能力,在十几名秦国成卒,冒险攀上故道关城之后,便直接崩溃,很多氏卒都乾脆利落地弃械投降。
    整个过程,真就如饮水一般容易,让始终心怀一份谨慎的贾豹大加感慨。故道守备之鬆懈、土气之衰落、意志之薄弱,用两百精卒都显保守了,五十人足矣!
    夏四月初十,故道谷道间,一队队秦中军兵马透迤而行,接续不断,绵延十数里,战马的响鼻与飞鸟的鸣叫在这山岭之间交织徘徊著。
    经过数日进兵,由征南將军、陇南都督薛强亲率的六千精骑,终於抵至故道,沿途自是顺利,
    只是连续的进军,不论兵马,都十分疲惫。
    所幸,到故道之后,將士们可以得到一定休整了,占据了这条通道,也能让秦军少几分破关的压力。
    关前,面对贾豹与部下的迎接,薛强自是笑脸相向,赞道:“贾將军有胆有识,率兵突袭,一举克城,拿下仇池门户,为我大军打通进军陇南之孔道,是为头功啊!”
    “都督谬讚,末將不敢居功!”贾豹对薛强並不了解,虽然见其笑容满面,但心中谨慎,谦虚地表示道。
    而薛强笑容一敛,又提出一个顾虑:“只是,贾將军这一行动,虽起奇效,使我大军不费吹灰之力顺利过关,然你提前数日动手,一旦消息走漏,让杨俊有了准备,將增加我们攻取下辩的阻碍啊!
    出其不意,往往只能用一次,袭关与袭国敦重?其利敦大?”
    薛强这番话,隱隱有些责备的意思,贾豹闻之神情微凝,但稍一思索,不慌不忙地道来:“回都督,末將袭取故道之后,尽俘其眾,又遣人封锁道路,扼制交通,此地偏僻,人烟不兴,消息走漏可能不大。
    末將这几日间,也遣人秘密向西,往河池、下辩方向打探,就目前所得,仇池国內尚无反应,
    杨俊仍旧兵困仇池山,与杨国相持不下!”
    说到这儿,贾豹换了口气,向薛强拱手正色道:“而况,即便消息走漏,以杨氏之混乱,如何抵挡我秦军锋锐?
    故道既下,仇池门户已开,都督可从容向下辩进军,不论氏眾如何应对,皆可因敌制策。
    另,末將以为,欲平仇池,其要害在於击溃、消灭杨氏兵眾,使其无力抗拒,至於城池关隘,
    属於次要目標.:::::
    听贾豹一番解释,薛强再度露出了笑容,赞道:“早听闻陈仓镇將能识不凡,今日一见,名不虚传,难怪大王看重於你!”
    提到秦王,贾豹神色顿时变得严肃,郑重地向东北方向一拜,以示对秦王之感激与尊重,
    薛强则收回目光,抬首望向故道那破旧的关城,年久失修的模样,不免让人感慨,
    此地位置虽然尷尬,但毕竟是仇池门卢,就如此光景,杨氏之衰落,也就不足为奇了。过去能够起起落落数十年,不绝国祚,大抵只是周边势力太烂,抑或不重视罢了.....
    而今秦军既至,情况自然大不一样了。
    “营宿安排如何?”扫了眼故道地势,薛强问道贾豹拱手:“稟都督,故道关內狭小,不便屯重兵。关前、关后皆有氏军此前所建营垒,这段时间,末將已率魔下军民,將关后营地整理收拾,囤有粮草,备有饮水、柴火,可供中军將士歇息!”
    在拿下故道后的这些日子里,贾豹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陈仓集结起来的成卒,以及徵召的民夫,陆续西来,还转运来三千多斛军粮草料。
    可以说,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內,为秦军大举进军下辩,做了大量且充分准备。
    而对领军而来的主帅薛强来说,这些工作,是相当值得认可的,这大大减少了他本人的工作量。有这样的下属,是一件十分舒心的事情。
    鑑於此,薛强看向贾豹的目光中,除了讚赏,更添几分亲切了:“贾將军真良將也!”
    扭头,看著从关口一直蔓延到谷道尽头的秦军队伍,薛强大手一挥,对身边的军令官吩附道:“传令各幢队,加快速度,通过关城,至关后营寨休整,入驻之后,各部將领至关內议兵!”
    “诺!”
    又一批秦军的到来,给寂静的关山,增添了更多喧囂。夜幕下的关城內,被灯火照得透亮的衙堂上,一眾中军將校齐聚一堂,曹、赵思、徐成等將俱在。
    薛强居帅座,看著眾人,將目前仇池国內的形势以及秦军进兵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而后开门见山道:“我原本虑眾军连日进兵,欲让將士在此多休整一日,而后进军。
    然眼下二杨仍旧兵於仇池山,浑然不觉我军之至,下辩空虚,机会难得,我意明日,尽起轻骑,直趋下辩,在杨俊醒悟过来之前,拿下此城。
    下辩乃杨氏主城,亦是杨俊后方,此城若下,杨俊军必难支撑,可一战成擒。
    只是如此,恐將士疲惫,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薛强言罢,堂间安静了一下,一些將校互相看了看,皆不言语,还是將军徐成,略加犹豫,主动表態道:“既然战机难得,末將等当隨都督西进!”
    “赵將军,你说呢?”薛强看向气质阴沉的赵思。
    几名主要將领中,就属赵思最没底气,不似徐成出身安定徐氏,而今甚至背靠邓氏,也不像曹,乃是河东时期便投靠苟政的胡將。
    赵思原为羯赵雍州刺史张茂下属,还是在高力举义之后,为梁犊义军裹挟,梁续兵败之后,与羽林中郎將李俭几经周折,方以义军旧部的身份,投靠了当时占据长安的苟政。
    这几年,在苟政帐下,也算东征西战,立功不少,一步步也成为秦中军副將。这份资歷,实事求是地讲,並不薄弱。
    只不过,因为早年与卫成將军、新城伯丁良之间结下的仇怨,使他始终难以自安。
    丁良作为苟政的铁桿心腹,这些年隨著苟政地位的提升水涨船高,与之相比,赵思的卖命,多少显得苍白无力,本就心思复杂,这也使他渐渐养成了一种阴鬱的性格。
    薛强为掌握军事指挥权,对几名从征將领,採取了各个击破的“公关行动”,徐成晓之以理赵思则诱之以利,同时带著几分压迫。
    而此时,面对薛强的眼神,赵思心头也有种堵得慌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沉声表示道:“都督此为顺应形势、抢占先机之策略,军情紧急,不需怠慢。
    至於进军辛苦,我秦军將士更苦的仗都打过,而况这区区数百里路途!听闻下辩城大,杨氏经营已久,攻取下辩,將士们自可好生休整!”
    赵思虽然阴沉,但他这番话,倒也坚定,听著就十分提气,薛强也顺势赞其胆识。赵思认同,
    曹纵然心中不满,也只是心中抱怨两句,嘴上不好反对了。
    作为一个胡將,在苟军势力大发展、大膨胀的这些年,没有彻底掉队,反而成为秦王海纳百川、信用各族诸部人才的代表之一,不说能力如何,至少看形势的眼色还是有几分的。
    而得到徐、赵、曹三將的支持后,其他军官,或许都想趁机多歇息一阵,但迫於情势,也不好异议。
    “既如此,明日除了武器、甲胃、乾粮、饮水,拋下其他一切累赘、辐重,隨我轻骑奔袭下辩!”环视一圈,薛强拍板道:“诸位还营之后,安抚眾军,明晨饗士卒,向下辩进军!”
    “诺!”一眾军官,齐声拜道。
    不管具体心思如何,至少面上,已然达成统一,对於这些中军將士而言,令行禁止的道理还是很明確的,苟政在这数年间的不断整顿强化,可不是白费功夫。
    “都督,我军此来,本就属轻装进兵,若再拋弃辐需,只携带行军乾粮,倘若敌情有变,抑或进兵不顺,无法顺利拿下下辩,我军深入敌境数百里,短於粮草,只怕有倾覆之危!”这个时候,
    赵思又提出一个顾虑。
    对此,薛强轻轻笑了两声,而后说道:“下辩、河池二县,缘山岭,依汉水,杨氏治之,虽乏善政,却也开闢了大片良田沃土。
    而今已入夏时,夏粮將收,到了下辩,难道还怕没有军粮吗?”
    “因粮於敌,正適合我大秦铁骑发挥!”徐成在旁,頜首笑道。
    薛强又看向贾豹,道:“贾將军率陈仓所部,会同扶风营將土,押运军械辐重,隨后进军!务必保证我军后路无忧!”
    “诺!”贾豹正色应道。
    虽然被排除在进军下辩的行列之中,心中略有不甘,但贾豹心中也清楚,这不是被薛强打压排挤,而是他的陈仓军,不適合这样的快速进军。
    几百里的路程,足够让他们跑断腿了,而换个思路想想,独领一路,保障后勤、后路,或许难有赫赫之功,表现却也不容忽视。
    “诸位可还有异议?”环视一圈,薛强又道。
    短暂的沉默后,隨军参谋的朱晃站了出来,表示道:“都督,末將曾亲自往返下辩,对沿途状况,还算熟悉,愿为大军引路!”
    对此,薛强自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