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技术
几人再次將安全装备检查一遍。
確认无误后,这才走出工棚。
外面风雪依旧肆虐,寒冷气息瞬间又把几人包裹。
在那位叫刘杰的安全员带领下,一行人沿著安全通道,朝著最前方施工现场走去。
通道两旁,警示標识在风雪中隱隱闪烁,时刻提醒眾人注意安全。
隨后呈现在眼前,是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
在新修出来的公路上。
四台大型压路机在路面上来回碾压,巨大滚轮缓缓滚动,发出沉闷轰隆声,逢山能明显感受到脚底的震动。
旁边,还有安全员站在凛冽寒风中,不停挥动手中信號棒,指挥一辆辆卡车上前。
卡车缓缓停在路面,车斗缓缓升起,满满一车砾石倾卸而下。
一时间,石子滚落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紧接著,履带式推土机迅速开动起来,伸出巨大推铲,將砾石一股脑推到路面上,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等候在一旁工人们见状,纷纷驾驶著带有钉耙的机械,熟练將砾石均匀铺平开来。
不一会儿功夫。
砾石堆就变得平整,为压路机进一步压实路面创造良好条件。
逢山站在安全通道里,饶有兴致观察施工现场,很快,留意到一个有趣现象。
压路机巨型滚轮在滚动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丝丝白色雾气。
还没等逢山开口询问,萨姆就像是猜到他的疑惑,主动介绍起来。
“逢,这是重型振动压路机,它配备了加热滚轮,能將滚轮温度始终保持在50°c以上。铺设砾石时候,要分3层进行,每层砾石层厚度为30厘米,並且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3%以上。”
“为什么要压实三层,直接一层不就简单多了。”逢山看著压路机不停来回工作,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多此一举。
萨姆一听。
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双手在空中不停比划,详细说出其中缘由。
“no,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每层都要铺设保温层。”
“首先,在地基底部需要铺设50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这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
“然后在上面覆盖30厘米的砾石层。之后,再铺一层保温层,接著又覆盖砾石层,重复三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空隙积水结冰,少一层都不行。要是积水结冰,体积膨胀,就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大大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老外都特么是煞笔,国內早就不用这种淘汰技术了。”老李头突然凑近逢山,压低声音,用中文不屑说道,“现在国內都使用热棒技术和换填透水性材料。”
“我们在设计初都提出要用国內建造方法,这样建造速度还能更快,老外非说换填透水性材料会破坏苔原生態环境,只能用这种几十年前的老技术。”
老李头一边说著,一边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表情。
“嘿,李,你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萨姆像是背后长了眼睛,突然转过头,目光炯炯看向老李头,脸上露出一副颇为精明的表情,“我早就发现了,你们只要一说坏话,就会用中文交流!”
“绝对没有!”老李头脸上瞬间堆起笑容,迅速切换成英文,还竖起大拇指,大声说道,“我刚刚是在夸你是个大聪明!”
“大聪明?比聪明还要大,那就是很聪明的意思?”萨姆眼晴一亮,咧起嘴角,露出一口大白牙,转头看向逢山,“是这样吗?逢。”
逢山哭笑不得。
这两人真是活宝,两边还都不能得罪。
没办法,谁让自己在这中间,只能两边都哄哄,別让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合作关係,因为这些小插曲闹得不愉快。
只好硬著头皮点头称是。
“对对,萨姆,老李头確实是在夸你特別聪明。”
说完。
心中祈祷这个话题赶紧过去,別影响考察工地。
四人继续沿著安全通道向前走,来到最前面的施工现场。
这里已经是新公路的尽头。
一片开阔荒芜的苔原空地上面。
四周高高竖起的探照灯,將工地照得如同白昼。
灯光在飞舞的雪中散射,形成一道道明亮光柱。
各种各样的工程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甚至压倒了呼啸而过的寒风。
萨姆就像一位专业导游。
兴致勃勃充当讲解员,为逢山详细介绍修路的每一个环节。
“逢,你看最前面那台机械,是带加热功能的液压破碎锤。在夜间,气温更低,冻土硬度变得极高,使用这种机械,能有效减少开挖时的阻力。”
“等挖出深度达到一米地基后,挖掘机就会把冻土送到一旁,这些冻土最后会用来充当公路护坡墙,这样既合理利用材料,又能增强公路稳定性。”
萨姆一边介绍,一边用手指向正在作业的液压破碎锤和挖掘机。
让逢山能更直观了解他所描述的內容。
这时,萨姆指著不远处一台正吊著一捆白色泡沫板的挖掘机“看,那个就是聚苯乙烯泡沫板,它的导热係数<0.03w/(m·k),是一种非常优良的保温材料。地基施工时先要铺一层砾石层,然后铺上聚苯乙烯泡沫板,如此便能形成隔热排水双重屏障,
能有效防止冻土因施工升温而融化。”
“如果碰到河流怎么办?”
逢山听得十分认真,不禁点点头,带著虚心请教的態度问道。
极北苔原地形极为复杂。
冬季还好说,可到夏季积雪融化,整个苔原就会变成无数条河流和湿地。
萨姆听到问题。
顿时来了兴致,继续滔滔不绝介绍起来。
“如果需要架设桥樑,我们会採用钻孔灌注桩+热棒製冷技术,就是在桩周埋设热棒,热棒內部充氨,利用蒸发冷凝原理將桩周热量导出,以此確保桩基周围冻土不融化,防止冻胀力导致桩基位移。”
“这种技术能很好应对河流等特殊地形,保障桥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公路跨越各种复杂地貌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站在旁边的老李头早就冻的遭不住。
不耐烦的催促起来。
“看完没有啊?这破地方有啥好看的,冷颶的,能把人冻死。走了走了,回去吃饭去,也不知道今天老张做了啥好吃的。”
並且老李头一边说著,一边不停著脚,双手还在胸前搓来搓去,试图驱散身上的寒意。
逢山听了,不禁笑了笑。
说实话,修路工地对於他来说,確实没什么特別看点。
无非就是各种工程机械来来往往,工人们忙碌作业。
只是皇冠领回不去,呆在这里实在无聊,找点事做也算是打发一下这难熬时间。
“行,那回去吧。”逢山回应道。
几人在漫天风雪中,转身沿著安全通道返回营地。
回到施工营地。
径直来到用发泡板搭建的工棚食堂。
刚一推开门,一股浓郁饭菜香扑鼻而来,瞬间驱散縈绕在眾人鼻尖的寒意。
走进食堂,食堂里整齐摆放著一张张极具中国特色的桌椅板凳。
蓝色桌面搭配著长条座椅,让人仿佛置身於国內某个职工食堂,
此时,有不少工人正在吃饭,他们或坐或站,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些工人拿著餐盘站在餐檯等待厨师打饭,餐檯不锈钢桶里装满饭菜,荤素搭配,十分丰盛。
“我闻到红烧肉的味儿了。”老李头兴奋的抬起头,深深吸一口食堂里瀰漫香气,转身对逢山说道,“走,你难得来一趟,让老张头炒几个热乎菜。平时让他单独炒,老东西还不乐意。”
“別了!吃份饭也挺好。”
逢山连忙伸手拉住老李头,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给大家添麻烦,
说罢,身来到餐具台,拿起一套餐盘。
然后老老实实排起队,准备和其他工人一样,等待打饭。
不过抬头一看,萨姆已经拿著餐盘站在自己前面。
“伙计,这里是中餐食堂,难道营地没有西餐食堂?”
逢山好奇问道。
在印象里,萨姆这样的外国人,似乎更习惯吃西餐。
萨姆脸上顿时露出一脸惊讶表情,仿佛逢山问了一个极其荒谬问题,很是不解反问道。
“上帝啊,我为什么不能吃中餐?自从尝过这里的中餐,我才明白『狗都不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之前吃的那些所谓中餐连狗粮都不如。相信我,张氏红烧肉已经牢牢占据我心中中餐榜首位置,那味道,绝了!”
好吧!
听了萨姆这番话,逢山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笑了笑。
没想到老张头漂洋过海,不远万里跑到阿拉斯加,还能收穫一批知音。
几人跟著排队队伍缓缓向前移动,终於来到餐檯。
一名年轻中国厨师拿著铁勺,操著一口正宗的荷兰话大声,
“摸挤了,摸挤了,都有吃滴,挤撒挤,排队。”
终於轮到萨姆打饭。
这老兄立马换成半生不熟的荷兰话,说道,“老乡,多留点搜肉(瘦肉),挖两硕子(勺子)
油塘(油汤)。”
这萨姆口中忽然蹦出来荷兰话。
把逢山直接惊得目瞪口呆,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厨子一听,顿时笑的嘴巴都合不拢拿起大勺子沉进装有红烧肉的盆底,然后用力一留,满满一大勺子红烧肉。
哗啦一声全留进萨姆餐盘里面,餐盘都被装得满满的,差点冒出来。
接著,年轻厨子又拿起一碗米饭,往碗里浇了两勺油汪汪、酱红色的汤汁,递到萨姆手上,还送上一句,“慢求点吃,管饱。”
萨姆把米饭碗放进餐盘里,然后对著年轻厨子竖起大拇指,用刚学来的方言说道。
“怪得劲儿嘞,中!”
年轻厨子笑著扭过头。
看到逢山一身兽皮大衣打扮,要不是穿著反光马甲,戴著安全帽,还真以为是当地原住民又溜进中餐食堂混饭吃。
不过再瞧瞧身后那个满脸刺青的纳什,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人。
年轻厨子愣了一下,还是用中文礼貌问道。
“这位兄弟,吃啥?跟他们一样来份红烧肉?”
说话间,晃了晃手中铁勺,脸上带著职业性的笑容。
逢山微微一笑,把餐盘轻轻放到餐檯上,用中文说道,“正常打饭就行了。”
老张头被纳什宽阔身躯挡在后面,听到逢山的话,赶忙侧著身子站出来,提高音量说道:“小罗子,这可是项目投资老板,还不赶紧叫老张头滚出来,给老板弄俩热菜。”
项目投资老板。
甲方爸爸。
年轻厨子一听,手猛的一抖,勺子差点没拿稳掉在地上。
脸上瞬间露出紧张神色,连忙放下勺子转身就往厨房跑去,速度快得就像一阵风。
他这一跑,工人们可就不乐意了,顿时骂声连天。
大家排队等著吃饭,这人说跑就跑了,这可怎么行。
原本有序的队伍瞬间炸开了锅,骂声此起彼伏。
队伍里几个老外工人也跟著,虽然中文说得绕口,但骂厨子“狗东西”倒是字正腔圆。
一时间,食堂里乱成一锅粥,抱怨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逢山见状。
连忙快步走到餐檯里面,伸手拿起铁勺,大声道,“別骂了,排队打饭。”
说话间接过老张头的餐盘,拿起大勺在菜盆里“哗哗”几勺。
满满当当的菜便打在餐盘里,
顺手又拿起一碗米饭往餐盘里一放,动作一气呵成,
“下一个。”逢山喊道。
老李头看著餐盘里饭菜,刚想开口说点什么。
可还没等出声,逢山已经伸手接过纳什餐盘,继续熟练给纳什打饭。
在逢山的带动下。
队伍很快恢復秩序。
工人们看著有人上手打饭,心中不满渐渐消散,一个个有序向前挪动。
这时,老张穿著厨师服,急匆匆从厨房里走出来。
一边走一边目光急切四处寻找,嘴里念叨。
“小逢子,你啥时候来的?我徒弟呢?我做了她爱吃的驯鹿肉脯。”
“詹妮没来,就我过来了。”
逢山一边说著。
一边把手中的勺子交还给那位年轻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