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章 上门请教
    次日清晨,9月21日,还有两天便是秋分。
    高林照例蹬著自行车来到国营饭店门口支摊。
    排成长龙的队伍,是每日不变的风景。
    摊子刚支开,就听见几位熟客在街边议论开了。
    “哎,听说了吗?纺厂门口,也支了个摊子,卖鸡蛋饼呢!”
    “嗯呢!昨个我在拖拉机厂门口也瞧见了。”
    有人听见,忍不住打趣高林。
    “小同志,有人抢你饭碗嘍,不怕?”
    高林手上摊著饼,头也不抬地笑:“吃食这行当,没什么抢不抢的。城里这么多人,我一人也招呼不过来。”
    旁边的老食客们听了都乐。
    这种情况高林早就预料到了,对此也不担心,毕竟能找到掛靠的人也並非他一个。
    就82年而言,整个江省的个体工商户的数量突破了10万户,盐瀆这地方就有5000户以上。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做零售和餐饮相关的行业。
    “话是这么说。”有人接话
    “可那些厂门口的鸡蛋饼,味道没你的好!手艺不怎么样,价格差不多,还要二两粮票。”
    高林这摊子最大的优势就是不要票。
    工人每月领的那点票证都是定死的,家家户户都紧巴巴地算计著用。
    其实摊子前的熟客,也並非天天来。隔天把来一趟改善改善伙食。天天来,任凭谁也吃不消。
    他们一般要么点份鸡蛋饼加莲藕,要么来份鸡蛋饼加虾肉。不过最近虾肉卖的更好,莲藕倒成了滯销货。
    忙到九点,摊前人潮渐散。高林和范二开始收拾。大黑几个则抄起条帚,把国营饭店门口的地面扫得溜光水滑。
    东西归置好,高林让范二先回。
    今个他还有事。
    丁慧玲昨个交代的,去防疫站签字。
    高林跨上那辆二八槓,车头一拐,朝防疫站蹬去。
    刚踏进那栋灰扑扑的办公楼,就瞅见上回那个嗑瓜子的办事员,还是那副懒骨头架在椅子上的模样。
    他撩起眼皮瞥了高林一眼,拖长了调子。
    “办什么事啊?”
    高林直说来意:“同志,我是竹林饭店介绍来的。丁慧玲经理让我来签个字。”他直接把丁慧玲的名號端了出来。
    这一下,那办事员像被针扎了屁股,蹭地坐直了,瓜子也不嗑了,脸上堆起笑。
    “哟!是高林同志啊!昨个我们领导就交代了,专等著您来签字呢!”
    说著,麻溜地把高林引到一间办公室门口,敲了门进去。
    里头坐著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高林一看,眉梢地跳了一下。
    这人他见过。
    周一晚宴的座上宾之一,后来在后厨小院,就站在丁慧玲身后。
    “郑科长,高林同志来了。”办事员通报。
    那人抬起头,瞧见高林,脸上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起身迎过来。
    “高林同志!哎呀,又见面了!”几步跨到跟前,双手就握住了高林的手。
    高林一时拿不准称呼,便笑著喊了声:“领导。”
    “咳!生分了不是?”
    郑楚生连连摆手:“那天尝了您的手艺,回去这心里头就惦记上了!尤其是陈书记,这几天念叨好几回了,说什么时候能再去竹林饭店解解馋。”
    又是陈书记。
    高林到现在也没摸清那位陈书记的底细。不过他也懒得打听。
    这年月,跟这些人物打交道,知道得越少,麻烦越少。
    他只管做菜,不问客人来歷。
    见对方热情,高林也顺著话头寒暄。
    握过手,郑楚生也没多绕弯子,从抽屉里拿出张早就备好的单子递过来。
    “在这签个字就行,余下的事交给我们办。”
    高林心里清楚,这事能这么顺,多亏了丁慧琳。
    他利索地签了名。又跟郑楚生聊了几句,知道了对方名字。
    墙上的掛钟快指到十点半了。
    高林顺势道:“郑科长,这都饭点了,赏个脸,我们外边隨便吃点?”
    郑楚生脸上掛著笑,手却摆得像蒲扇:“不成不成,上面有规定,纪律严著呢!我去食堂对付一口就行。高林同志你忙你的!”
    见对方端茶送客的意思明显,高林便识趣地道谢告辞。
    等高林走远了,那办事员又溜进科长办公室,一脸好奇:
    “科长,刚那人...到底什么来头啊?”
    郑楚生端起茶杯,慢悠悠吹开浮沫,啜了一口:“就一厨子。”
    “厨子?那您还......”
    郑楚生眼皮一掀:“陈书记就好他那口菜。”
    “嚯!”办事员吸了口气。
    “搭上陈书记的线了?这小子不简单吶。”
    郑楚生放下茶杯:“別管他简单不简单,我们不得罪人就是。丁慧玲的面子要给,陈书记的面子,更要给。”
    办事员连连点头,心里有了数。
    ......
    签完字,高林又折回国营饭店。
    他得找丁慧玲道声谢,顺便把昨个进货的帐结了。
    丁慧玲虽没提“帐目”这事,但高林不能装糊涂。
    刚迈进饭店大堂,就见丁慧玲正陪著几个人在说话。
    高林见状,正想退到一旁等,后厨门帘一掀,张庆国探出半个身子,焦急地朝他猛招手。
    高林心里奇怪,走过去。
    张庆国一把將他拽进油烟瀰漫的后厨,压低嗓子。
    “黄海和建军那两家的掌勺师傅来了!”
    黄海饭店和建军饭店,正是建军路上另外两家国营饭店。
    “怎么回事?”高林眉头微皱。
    张庆国苦笑:“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周一那顿饭嘛。”
    “哦?”
    张庆国赶紧解释。
    原先陈书记他们几个,是轮流在几家国营饭店吃“工作餐”。
    可昨个,黄海和建军两家接到通知:以后每周一的聚餐,定点竹林饭店了。连国庆节的大席面,也指名让竹林饭店的班子操办!
    这消息像炸了锅。
    那两家的经理慌了神,琢磨是不是自己饭店出了什么问题。
    一打听才明白,是竹林饭店那天晚上的菜,把陈书记的胃给彻底拿住了!
    那晚的菜单,他们不知使了什么方法,也弄到手了。
    两家饭店的经理带著大厨们来,就是来討教討教。
    非要瞧瞧丁慧玲使了什么神通。
    毕竟,张庆国的手艺他们心里有谱,红烧肘子这些看家菜,確实比他们强点。
    可要论红扒秋鸭、红烧鲤鱼这类硬菜,他们打死不信张庆国能做的比他们好。
    听明白缘由,高林只是笑笑。
    张庆国这几日得他点拨,手上功夫確实见长,比高林头回在饭店吃饭时强了不少。
    在高林看来,应付同级別的师傅,绰绰有余。
    正说著,刚才和丁慧玲说话的那几位,也踱进了后厨。
    领头的是个胖师傅,嗓门洪亮。
    “老张!今个可得亮亮真本事,让哥几个开开眼。你小子到底使了什么迷魂汤,这些天可光听书记夸你们了!”
    张庆国刚想张嘴解释,眼角瞥见高林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再一想自己好歹也是竹林饭店的头灶,那股子傲气也上来了。
    以前论起烧鸡烹鸭,黄海饭店的胖师傅確实压他一头。
    国营饭店后厨,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谁不想爭个高下?
    张庆国把围裙一紧,扶正帽子。
    “行!几位今个肯来指点,是我老张的福气。正好,也看看我这阵子手艺长进了没有!”
    那胖师傅和旁边几人对视一眼,哈哈一笑。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东西都备齐了。”话音未落,后面两个小学徒就钻了进来。
    一个手里拎著条硕大的鰱鱼头,鱼鳃还鲜红著。
    另一人手里是:一只肥硕的老雄鸭,一只稍小的嫩鸭还有一只扑棱翅膀的鸽子。
    高林站在角落,目光扫过那堆食材。
    好傢伙,这是憋著劲要考校真功夫了。
    而这两道菜便是。
    拆烩鰱鱼头和三套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