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 臣若不能揣测赵少杰之心,必先除之,去而后
    第260章 臣若不能揣测赵少杰之心,必先除之,去而后
    江陵,夜晚。
    一群人正穿梭大街小巷,张贴布告,有討伐曹贼檄文,有劝进刘备称帝表文。
    这些都是江陵大学的学子,相比许靖等人,这些少年更能直抒胸臆。
    他们没有许靖等人对刘协的效忠之心,对后汉的怀念之心,他们未曾见过大汉一统的时光,出生之后,便是天下分崩。
    是刘备还荆州太平,与民安乐。
    几个人鬼鬼祟祟,贴下表文,而后返回江陵大学,或者家中。
    翌日清晨,表文自然引起城中大乱,百姓官员对此议论纷纷。
    討伐曹贼的檄文,眾人没有意见。
    但刘备称帝?
    刘协还活著呢。
    民间议论纷纷,江陵官员也在爭论。
    其实眾人心中明了,刘备称帝势不可挡,前几日江东孙权的使者诸葛瑾就大张旗鼓去往长安,劝进刘备称帝。
    不少人痛骂孙权諂媚,不知礼义廉耻。
    但实际上,他们也想如此行事,可偏偏刘协还活著,作为汉家正牌天子,他们不能视而不见。
    刘璋、刘琦、董和、许靖、麋竺等等人坐在一起。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许靖。
    “太傅以为如何劝进?”董和开口问道。
    这会儿,刘璋满面通红,刘备称帝,他万世的王爵可就稳了,抓耳挠腮地看著许靖,忍不住说道:“太傅如何迂腐?孤记得当年世祖皇帝不也在更始帝在日称帝?”
    眾人闻言,纷纷眼前一亮,开口说道:“不错,世祖据有河北,而更始帝犹在长安,世祖便行称帝,现在曹贼称帝,海內无汉家天子,大王合该称帝,以明正朔!”
    “刘协之天子,乃董卓贼子所立,非灵帝所传,今日又行禪让,自去天命,如何需要顾念他?”
    有人支持,自然有人反驳,有人就说道:“天子被胁迫,岂是真心?其人仍在?我等劝进大王,如何心安?不如假称天子为曹贼所杀,再行劝进?”
    眾人眼前又一亮,不管曹魏如何说他们厚待刘协,他们就当刘协死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眾人正要答应,董和忽然开口:“大王已经说明,天子已经被曹贼封为山阳公,迁居山阳,並未死!让以京兆月刊布告使知。”
    曹操篡位的消息,长安只比荆州前线慢一点,刘备对此次称帝,早有计议,所以快马书信,告知各地,曹操称帝后的一些列举措,包括刘协的安置。
    眾人闻言,顿时脸色一僵,不知如何开口。
    倒是刘琦打趣开口:“山阳公?是我山阳境內么?刘协占了我的地方啊!”
    眾人瞬间对刘琦怒目而视。
    刘琦也不甘示弱,呵斥说道:“王叔成就霸业,何等雄武,数年內扫平荆州、交州、益州、雍凉,他日东出,定降服关东,届时,难道要重新再立刘协为天子?”
    “刘协把汉家天命拱手让给曹操,这样的天子,我刘汉宗室可不认!”
    刘璋立刻说道:“对,我为宗正,我开除刘协宗籍!”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浑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连刘琦也哭笑不得地看著刘璋。
    刘璋也觉不妥,尷尬一笑:“总而言之,刘协既失天命,岂能復立,尊位是儿戏么?能反覆来回定尊?刘协不用顾虑,我等劝进玄德称帝。我为宗室之长,我当先发表文!”
    刘琦开口说道:“我已上表文。”
    眾人不是刘家子孙,但自有臣节风骨,实在不能和二人一样如此露骨。
    有刘协在侧,又不能假装刘协已死,实在让他们难做。
    江陵还没有结论,交州方面已经有劝进队伍北上。
    蒋琬、邓方自然不会对刘协有效忠之心,也不关心刘协生死,交州文武署名表文,表示南海之上,渔民外出打鱼的时候,看到有黄龙升空,往西北而去。
    这正应长安方位,合该刘备称帝。
    不止蒋琬的表文,兴南国士徽也赶紧上表劝进刘备,还特意挑选美女千人,阉人千人进献宫中使用。
    扬州方面,徐庶也带著扬州文武上表。
    荆州关羽,同样也带著文武上表,请求刘备称帝。
    当交州的劝进队伍走到江陵,江陵这边,再也不敢拖拉,因为刘备治下的地方,除了他们没有表態,其他地方都已经表態。
    许靖等人终于坚持不住,倒不是他们不愿意支持刘备,实在是刘协的存在,让他们觉得尷尬。
    但事已至此,眾人只能妥协,郢州文武的表文,许靖等人的表文也开始送往长安。
    除此之外,京兆月刊也没有閒著,这几日,京兆月刊已经变成了日刊,每天都刊登许靖等人批判曹操的文章,后来还匯集成册,刊印发行,甚至还特意送到博望去卖,这是后话不提。
    现在京兆月刊不再批判曹操,而是从各个方面劝进刘备称帝。
    长安。
    刘备正在巡视未央宫。
    自从后汉建立,长安失都,长安宫室一再毁败,以前的长乐宫、北宫等宫室,全部化为尘土,只留下未央宫,因为要接待天子西行祭祖,而保全了一部分。
    刘备入驻长安,也没有修缮其他宫室的想法,只是命人修缮了未央宫。
    未央宫如今虽然只有一座,但毕竟是刘邦、刘彻等人居住过宫殿,刘备走在其中,颇有感触。
    “不知高皇帝是否在此处遥望过?”刘备站在宫城之上,遥望长安城。
    赵少杰告诉他,隋唐长安城在更南方,他也有心重新兴建一座都城,不过现在肯定不是时候,他准备定鼎天下之后,把关东豪族,迁徙一些来到长安,充实新长安城。
    一来可以减少地方的可能的造反,惠及百姓,二来也可以让新长安快速繁荣。
    不过,这个策略,他只和诸葛亮討论过,如果被关东豪族知晓,那肯定恨死他了。
    正在刘备感慨的时候,一名美貌少妇走上前来,轻声开口:“大王想什么呢?”
    刘备回头一看,正是和他一起过来游览的孙尚香,起初听了赵少杰的表述,刘备还对孙尚香颇为忌惮,生怕此女闹出什么乱子。
    但孙尚香入宅之后,安分守己,毫无跋扈之举,最多只是有些性子。
    他立刻意识到,原来歷史上的孙尚香可能真是瞧不起他,明明可以控制住性情,不过他也懒得计较,这一世的孙尚香不闹么蛾子就好了。
    “不去看仓池了?”刘备微笑问道。
    仓池是未央宫中一处水潭,风景秀美,颇有趣味,孙尚香同行过来,先去游览水池。
    孙尚香笑道:“看过了,还是冬日,不敢碰水,这才过来寻找大王。”说著,目光一凝,低声道:“听闻我兄长派遣诸葛瑾来长安,劝进大王称帝,大王还心存芥蒂么?”
    刘备瞬间双目一凝,淡淡瞥了一眼孙尚香,沉声道:“你那兄长你也知晓,非人下之人,越是恭顺,越是要提防!”说著,语气稍软,但又无比认真:“阿香,你不是外人,我实话说与你,你兄长只要不离开汉土,我都会有提防之心!”
    孙尚香闻言,心中一痛,面上强撑笑容,迟疑说道:“大王、大王不准备放过我二兄么?”
    “是他不肯放过自己,若早应我的谋划,去往海外,我与他名位,资他兵器財货,可他偏偏不走,心存侥倖,我能如何?”知晓歷史的刘备並不对孙权的一系列恭顺举动感到满意。
    因为孙权的一系列举动,从歷史来看,不过是权宜之计。
    歷史上孙权对曹魏几次降而復叛,可谓把不顾脸面利用到了极致,他也终於摆脱束缚,获取名位,成为一方尊主。
    孙权前为刘备所表徐州牧,后曹操许荆州牧,因三互法之故,始终无法领有江东,后终於从曹不手中骗走吴王爵位,名正言顺占领江东。
    现在孙权把同样的招数用在他身上,他毫无喜色,只有无尽厌恶。
    孙尚香入刘备后宅已有时间,平日里虽偶有性子,但也只对刘备,其他时候,豪爽干练、颇得人心。
    吴夫人、甘夫人都是性格温婉之人,也不责难她,让她渐渐產生了一些想法,想要帮助孙权说和,但不想这么长时间来第一次试探,就不太成功。
    刘备说罢,也不理会孙尚香,挥袖而去。
    孙尚香站在原地,看著熙攘的长安城,轻轻说道:“兄长,你这一次能贏吗?妹子无用,弄不来你想要的东西,也未结交什么人物,孙賁、孙辅两个逆贼,也是该死!”
    这么长时间,孙尚香已经在刘备后宅站稳脚跟,外面也曾试著结交一些人物,可惜因为她的身份,眾人女眷拜访的时候,都不和她单独说话。
    而孙賁、孙辅更是过分,还屡次劝她,要求孙权投降。
    此二人刘备给与名爵,不任实际职务,二人都在少府任职,一些皇家作坊,给与二人管理,二人大发横財,心中现在就盼著孙尚香怀孕,更好巩固地位。
    不多时,刘备返回王府。
    诸葛亮已经在偏厅等候多时,见到刘备回来,施礼说道:“拜见大王。”
    “此刻何须施礼?”刘备隨口说著,坐下拿起茶杯,倒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又问道:“可有他事儿?”
    曹操称帝的消息,刘备已经特意召开朝会討论过,大家除了叱骂曹操之外,也进行了一次小规模劝进。
    从劝进到称帝,又是需要漫长时间,曹操为此准备了足足一年,刘备也不例外,半年总是需要的。
    目前,诸葛亮还没有把心思放在刘备称帝的事项之上,除了继续恢復关中之外,诸葛亮也关注著赵少杰、张飞等人的消息。
    “少杰上表,鲜卑已经內乱,乌桓更是分裂,匈奴分崩,河西之地,或可进军!”诸葛亮展开地图,指著后世寧夏、甘肃的一部分,说道:“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子孙內斗,此地鲜卑已经独立,若是雍州、凉州定下,可派遣强军,討伐,使其归附!”
    赵少杰的歷史知识虽然薄弱,但想起某位姓马的將军也想起了禿髮部,此部后来一统河西鲜卑,又勾连匈奴、羌人等蛮夷,几乎让西晋失去雍凉。
    幸亏那个姓马的將军雄武,打败了禿髮部。
    此时檀石槐死去,禿髮部还没出现,一片无主之地,正是羈縻的好时候。
    刘备看著地图,搓了搓手,虽然他也知晓地域宽阔,实际可用之地极少,但还是高声道:“孔明一直说长安粮食不足,无法供应大军,怎么就愿意兴兵了?”
    诸葛亮笑道:“张益德、庞士元、张德容三人已经进军凉州,以我估计,张猛等人定然不是敌手,凉州若定,西域可通,届时,中原紧俏货物,自可输送过去。”
    “若商路开通,雍凉兴盛,这些羌胡蛮夷必然为乱,搅扰商路!”
    言下之意,不打不行。
    刘备頷首说道:“既然是好机会,那就要趁早定下计策,你以为他日谁可去领兵此地?”
    诸葛亮抬起头,高声道:“臣愿前往!”
    刘备一怔,哈哈大笑:“孔明也想打仗了?”
    诸葛亮吸收了赵少杰带来的戚继光练兵法,也得到提点,知晓了车营、骑兵营,他除了梳理整个刘备政权的政务之外,也忙中偷閒,依旧在持续操练自己的一部兵马。
    来日刘备东出,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出兵,这一世,他总不能一仗不打,就真当个丞相口眼见诸葛亮跃跃欲试,刘备也未劝阻,反而乐於成全,只是说道:“孔明任事,还是需要少操心,不听赵少杰所言,你之病故,乃操劳所导致?”
    诸葛亮笑道:“臣谨记。”想了想,认真又道:“臣若不能揣测赵少杰之心,必先除之,而后去!”
    刘备一怔,缓缓点头:“希望不会如此。”
    诸葛亮同样轻声呢喃:“希望不会如此。”
    君臣二人又谈论了一些其他事务,诸葛亮就从刘备王府离开。
    回到衙署,诸葛亮立刻被眾人围拢。
    赖恭、张裔等等人,全部找到诸葛亮。
    “孔明,我等何时再行劝进?”赖恭笑著问道。
    眾人脸上同样喜气洋洋,刘备称帝,眾人也跟著水涨船高,谁不高兴?
    诸葛亮笑道:“各地刺史、將军的表文还未全部送达,我等著急也没有用!”
    眾人纷纷点头微笑。
    劝进非是小事,需要大张旗鼓,统合眾人之心,否则如何堵塞悠悠之口。
    眾人稍微聊了一会儿,各自散去。
    不几日,各地的表文,开始抵达长安。
    整个长安城隨之沸腾,民间也开始议论此事。
    “汉王会称帝吗?陛下听说还活著?”
    “肯定会称帝,高皇帝都被玉璽传给了汉王,就是知晓刘协不能守汉家基业,所以才传位汉王!”
    “,汉王忠贞,岂会辜负天子?怎么说陛下也是称尊几十年的陛下!”
    百姓们议论,官员们议论的自然更加激烈。
    在一片劝进的氛围中,歷史上就不支持刘备称帝的费诗、刘巴、雍茂等人就有別样想法。
    不过,相比歷史上,刘备仓促称帝,且失荆州称帝,现在的刘备,势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定失陷几十年的上郡,西平雍凉,辖下益州、寧州、交州、郢州、荆州,以及半个扬州。
    费诗家中,坐在书桌前的费诗,思虑片刻,仍旧不好写下劝阻刘备称帝的表文,枯坐许久,终於投笔嘆息:“今曹贼未灭,如何称帝?当灭曹贼,定天下,而后称帝的啊!”
    刘巴家中,刘巴一直看不上刘备,只是迫於形势,为刘备效力,期间也兢兢业业,现在他也在犹豫,可他不知道自己犹豫什么,难道因为看不惯刘备,就去触刘备的霉头?
    “我何必参与此事?隨眾人而已!”刘巴最终也没有写下自己不赞同刘备称帝的表文。
    雍茂家中,相比费诗、刘巴,雍茂已经写好了表文,正在晒乾墨跡,忽然一友人到来,雍茂把表文给友人看,友人看过之后,大惊失色,旋即投入火中。
    “君为何?”
    “曹贼未灭!若大王称帝,失眾人之心!”
    “大王称帝与否,关东人心都不在大汉,否则,曹贼岂能称帝?愚蠢!”
    “啊?”
    “与我一起上表,劝进大王!”
    自从各地刺史、將军的表文送达之后,长安各人的劝进表文开始如雪一样飞到刘备案头。
    刘备再一次私下和诸葛亮说笑:“赵少杰曾说,我称帝,多有人反对,今日怎么不见一封反对文表?”
    诸葛亮笑道:“大王天命,人尽皆知,今日称帝,晚也,昔日云长在南阳,就曾说,希望大王直接称帝,以慰士大夫久隨之心,岂有人反对?”
    刘备莞尔一笑:“好啊,好啊。”
    称帝这件事,刘备自己也十分期待,先前一段时间,赵少杰告知他后世情形,他真想过让刘协继续当天子,自己为一王足矣,但那段时间的思绪消退之后,他又回归本心。
    他想称帝!
    彻底实现实现少年时代因为窘迫而说的大话,乘羽葆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