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8章 国贼?清流?不过是棋盘两端黑白子
    “崔兄!恭喜高中榜眼,探郎有礼了!”
    一声爽朗的祝贺声在崔恆耳边响起。
    他从沉思中回过神,发现说话的正是此次同科的探郎赵申。
    赵申此刻红光满面,对著自己一揖。
    在他身旁,还有著几个同样是金榜题名的寒门士子了,个个脸上都洋溢著压抑不住的笑容。
    “赵兄客气了,同喜,同喜。”崔恆连忙还礼,脸上强挤出笑容,心中却愈发沉重。
    他不由得又回忆起那日在太傅府上东方大人所言......
    “你们都是我大周未来的栋樑。”
    “无论做出任何选择,老夫都不会干涉,但老夫希望,你们能好好的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为国为民。”
    “谁才是可能动摇我大周国本的......”
    “国贼。”
    “……林昭虽有大功,但其杀伐过重,又有圣眷在身,恐非社稷之福啊……”
    这些话这几日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翻腾,如魔音般挥之不去。
    和大大咧咧,那日在號舍里顿悟,战胜心魔的赵申比起来。
    崔恆的性子本来就软弱。
    他固然仰慕林昭,可面对太子太傅东方瑞这种大周的清流之首,他一时间还是有些进退维谷。
    林大人所做之事虽然不合大周礼法,可也確实是救国救民之举措。
    但东方瑞大人说的也有道理,若是林大人有一日行差踏错,恐不再是社稷之福啊......
    一时间,崔恆感觉他异常的苦恼。
    反倒是一旁的赵申就认准了林昭,对东方瑞的话嗤之以鼻。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没了林大人肃清贡院,他估计连三甲都进不去,遑论高中探?
    “崔兄?还在想著那东方老儿所说?”赵申见他神情恍惚,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清谈误国,他就是身份再尊贵,也不过是个坐而论道的腐儒罢了!他哪懂什么北境疾苦?哪懂什么为民请命?”赵申的语气中,带著毫不掩饰的不屑,“若非林大人,我等寒门,哪有今日出头之日?崔兄,做人,可不能忘了本啊!”
    “我……我没有……”崔恆被说得脸色一白,连忙摆手。
    就在这时,亭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眾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状元红袍、头戴金乌纱帽的年轻人,在一眾世家子弟的簇拥下,正缓缓走来。
    他身姿挺拔,面如冠玉,一双眸子亮如晨星,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儒雅与傲气。
    正是今科钦点的状元郎——萧安言!
    “是萧状元来了!”
    “不愧是东方大人的得意门生,果然是风采照人啊!”
    萧安言,当今太子太傅东方瑞的关门弟子。
    出身江南清流世家萧家,诗文策论,冠绝当世。
    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刚正,素来看不上那些武勛子弟的粗鄙,对林昭这等不是靠著科举上位,而是依靠周皇宠信的幸进之臣,更是天然就有一种敌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之前林昭在贡院所言嗤之以鼻。
    他走到亭口,目光扫过赵申等人,淡然的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隨即目光就落在崔恆的身上。
    “崔榜眼,”他的声音颇为清朗,却带著一股居高临下的倨傲,“老师对你的文章可谓是讚誉有加。”
    “今日同年宴,你我正好可以好好交流一番。”
    “状元郎谬讚了。”
    “崔某愧不敢当。”
    崔恆回过神,连忙回了一礼。
    赵申则是瞥了萧安言一眼,嗤笑一声,引得萧安言怒目而视。
    一行人,今科的三甲和传臚,就这么站在亭口,形成了一个涇渭分明的对峙。
    赵申与一眾寒门士子,望著萧安言,眼中满是不爽。
    而萧安言身后,则簇拥著大批的世家子弟,个个脸上都带著若有若无的傲慢。
    崔恆则卡在双方中间,进退两难。
    “诸位,都站在门口作甚?”
    就在这气氛僵硬到了极点的时候,一道温和的声音从亭內传来。
    眾人回头,只见太子太傅东方瑞,正笑呵呵地站在主位之上,对著他们招了招手。
    “同年之宴,乃是喜事。莫要因些许门户之见,伤了和气。”
    “都进来吧,今日,老夫做东。我们不论文武,不分贵贱,只谈风月,只论文采。”
    太子太傅东方瑞毕竟是清流之首,门口的的人群对视一眼,便冷哼著走进了宴会场地。
    亭內早已摆满了美酒佳肴,陈设雅致。
    眾人分左右落座,涇渭分明。
    东方瑞端起酒杯,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祝酒词,恭祝各位新科进士后,宴会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但在场的人都很清楚,寻常时日里连见都难见上一面,几乎在东宫不出门的太子太傅东方瑞。
    突然要主持新科进士的同年宴,怎么看都是別有用心。
    席间,暗流涌动,不少消息灵通的进士们开始窃窃私语。
    果然,在酒过三巡之后,东方瑞放下手中的酒杯,轻轻咳嗽了一声。
    眾人意识到,主菜来了。
    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主位之上,那个白髮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
    东方瑞缓缓起身,將目光投向亭外烟波浩渺的曲江,声音里带著一丝萧索。
    “诸位,”他缓缓开口,“你们都是我大周未来的栋樑。”
    “十年寒窗,一朝得中,老夫为你们感到高兴。”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沉重。
    “但,老夫亦为你们感到……担忧。”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太傅大人,此话何意?”状元郎萧安言第一个起身,躬身问道。
    “何意?”东方瑞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有人疑惑,有人忧虑,有人反感,三百眾生相,尽在东方瑞面前。
    东方瑞望著那些还有些稚嫩的面庞,刚要说出口的话又卡在了嘴边。
    他这样,究竟是对还是错?
    为了遏制未来可能权倾朝野,比左相更胜一筹的林昭,反倒和现在的国贼左相合作。
    自己和左相斗了大半辈子,临到头来反倒和他合作,自己究竟走在了对的路上吗?
    “老师?”
    萧安言小声提醒道。
    东方瑞回过神,苦笑著摇了摇头,眼神也逐渐坚定。
    既是为了大周,自己的这番清誉不要了又如何?
    他看过席间的那些进士,朗声道:“老夫担忧,你们十年苦读的圣贤之言,会被一时的热血冲昏头脑!担忧你们的前程,会被某些……幸进之臣,引入歧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