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9章 褚亮立棺,青山面君
    第149章 褚亮立棺,青山面君
    朝堂之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六月,尚书右僕射封德彝逝世。这位歷经隋唐两代,以机变权谋著称,却因政治投机,在死后遭到了李世民的清算。
    七月,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如愿升任了尚书右僕射,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后宫,长孙皇后怀有身孕,若是不出意外,肚子里的,就是未来的唐高宗。
    长安最令人注目的,乃是弘文馆学士褚亮。他推出了句读符號,编撰了一本带有標点的《论语》。
    人的惯性是可怕的,书推出来的时候,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击。
    甚至有人往褚府扔菜叶、臭鸡蛋。褚府紧闭大门,褚亮及家人足不出户。
    褚学士见这种情况,在家里准备了一口棺材,就放在大堂,他已准备好当显错。
    他命僕人大开中门,坐在大门口,捧著一本《论语》,对著捣乱的民眾开始讲解,褚遂良隨侍身边,临危不惧。
    民眾是愚钝的,但並非不明事理。这么一个白髮苍苍的学者,怎么会害他们。他们远离、孤立捣乱者。
    渐渐的,有寒门学子前来听课。褚家父子有问必答,尽显士人风范。
    舆论逐渐反转,有书商找上褚学士,请求抄录带標点的论语。
    褚亮欣然允之,不收费用,只求书卖便宜些。
    他担心没人买这样的书,可明显多虑了,书本推出之后,很快抢购一空。
    句读符號能解决句读的难题,又何必死记硬背,这是惠及广大学子的善事。
    舆论的风向开始反转,很多大儒名士替褚亮说话。他们开始研究句读符號,重新编撰古籍。
    褚亮则推出了《句读符號》的书籍,引得文人疯抢。
    古籍只有那么多,谁先掌握了句读符號,就有了编撰的先机。
    著书立说很难,但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添,同样可以青史留名,文人们趋之若鷺。
    褚亮被学子们奉为褚师,寒门学子对他尤为尊重。
    句读符號,替读书人降低了门槛。
    立棺解句,更是成为了士林佳话。
    一时之间,长安纸贵,文化之风盛行。
    李世民则趁机推动公文奏章改革,要求官员们使用句读符號。
    儘管官员们使用的不够標准,但断句的奏章,还是节省了他不少的精力。
    这当然不是终点,等人们彻底掌握了符號之后,李世民还计划推广到科举考试之中。
    计划要一点一点的来,欲速则不达,
    正如这朝堂之上,封德彝表面附和萧璃,到了他面前却推翻己见,二人不和,严重影响了朝政李世民没有偏祖谁,只是公正的仲裁,打算缓缓图之。谁知道,封德彝没熬过夏天,他只好提拔长孙无忌补了位置。
    为了安抚武德老臣,他下令缀朝三日,追赠封德彝为司空,諡號“明”,极尽哀荣。
    此刻,他尚且不知道封德彝在玄武门之事上骑墙,反而视之为心腹。
    李世民以真正心腹重臣替换掉武德老臣的计划有了成效,心情颇为不错。
    再加上盐政带来的利益,连宫里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唯一忧虑的是,今年还是遭了灾,民间依旧缺粮。
    这些好的变化,跟许哲或多或少有些关係。
    想起许哲,李世民有些生气,那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懒惰小子。
    字写的一塌糊涂不说,守在村里几乎不动弹。家事国事天下事,独独只关心家事。
    有周道远在,许哲的建言可以直达御前,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许哲却一点都不珍惜,送了馒头配方后,再无联繫。
    两个百骑的保护、监视工作做的很好,但要在村里发现利国利民的东西有些难。
    谁能想到,青山村的一把镰刀,都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提高了不少效率。
    李世民这些日子思量清楚了,打算往许家送一个人,以免漏掉了好东西。
    这个人,是长孙皇后亲自挑选的,不太聪明,但老实本分,不会引起许家人的警觉。
    许青山跟在程咬金身后,看著宫城,有些志芯。
    因为脸上的刀疤,他守卫宫城时,只是守在无人经过的角落。
    这么明晃晃的走在大道上,还是第一次。
    “许老弟,放轻鬆。”程咬金迈著虎步,宽慰著他,
    这句许老弟更是让许青山侷促,李县公好列还在考察,宿国公这是直接认上了。
    二人来到御前,行了参拜大礼。
    李世民宽慰了程咬金几句后,打量起了许青山。
    许青山却低著头,不敢抬头直视李世民。
    许家父子二人完全不一样,许哲见李世民时,肆意打量著,没有半分紧张。许青山则恨不得钻地缝里去,不敢抬起头来。
    李世民道:“许县男,抬起头来。”
    许青山纳闷,这殿中,什么时候有个许县男。
    程咬金碰了他一下,他才抬起头,看著大殿上的陛下,比当初征战时的秦王,更加威严了。
    “末,末將.
    脸上一道伤疤看著狞,但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反而看上去显得赤诚。
    李世民朝著王安看了看,王安躬身行了一礼,展开了一卷圣旨,念了起来。
    许青山倒是听懂了,他被封为了涇阳县男,赐长安城外庄子一座。
    他的心里翻江倒海,县男虽是九等爵位的最低等,也不是他一个校尉能够得上的。
    自从捡了个儿子回家,这日子真像爬山一样,攀登永无止境。
    许青山没有惊喜,反而有些诚惶诚恐。
    程咬金看著这个借子上位的老弟,忍不住又碰了碰他,
    许青山这才回过神来,“末將多谢陛下。”
    陛下给的赏赐,万万不能拒绝的。他打定主意,回去问柔娘和阿哲应该怎么处置。
    一家人,还是和和气气商量比较好。
    他从王安手里接过圣旨,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竟然看到了一丝戏謔。
    李世民道:“朕听闻你们村的人擅长算术,许校尉即日升任涇阳统军府的兵曹。”
    许青山错,他才升任校尉,现在又是兵曹了。
    村里人擅长算术,可他不擅长啊。
    他此时,完全遭遇了与李陌一样的困境,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他的算术还没达標,將要掌管一军的军器物资,实在强人所难。
    一个陛下,过问统军府兵曹之职,简直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