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得安堂见县令
    第131章 得安堂见县令
    许哲等人来到县城南街,还没开始找,便碰到了熟人牛衙役。
    牛衙役很是热情,“许郎君,你是来找县尊的?”
    “是的。”许哲抬头看了院子的牌匾,得安堂,问道:“县尊在里面?”
    牛衙役道:“跟我来吧。”
    许哲听见里面有孩子的笑声,想想得安堂的名字,应该跟养济院差不多,他还是问道:“里面是?”
    牛衙役略显沉重,“去年突厥劫掠时留下的遗孤。”
    突厥南下,裹挟著百姓北上,有父母將孩子藏起来,躲了过去,却成为了孤儿。
    许哲听见门內有孩子欢呼,“吴叔,您好厉害。”
    吴叔,这是青山村那个吴叔吗?许哲轻轻地走到门口,朝著里面看,吴叔提著斧头,正劈著柴。
    有孩子递上木材,他一斧子劈成两半,十分乾净利落。
    是啊,吴叔好厉害,他们都被蒙在了鼓里。
    他来做公益,不给村里添麻烦,还打著上青楼的名头。
    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吴叔。
    刘宇问道:“阿哲,我们进不进去?”
    许哲退了出来,“不去了,刘宇,这事就当不知道。”
    吴勇把“得安堂”编造成“得月楼”,硬是吹嘘自己风流,就让这个名义上的风流浪子继续吧男人好面,这么大个人了,没有些风流韵事,容易让人调笑。
    难怪他对突厥恨之入骨,甚至还想亲自上战场,原来是因为这些孩子。
    北方的游牧民族,遇到大雪灾,冻死牛羊,活不下去了,要南下抢掠。若是兵强马壮,更是要劫掠,甚至还可能入主中原。
    这样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许哲觉得,突厥,乃至周边异族,还是灭了的好。
    “牛兄,他经常来吗?”
    牛衙役看了一眼院子的吴勇,“你说吴壮士啊,他从去年每月都来,帮忙干些活计。”
    许哲看向刘宇,“吴叔什么时候开始往县里来的?”
    刘宇仔细思量,“以前都来,好像不过夜,去年后半年才每月两三天。”
    全对上了,亏许哲还担心吴叔被人骗了感情,白操心。他下次可以力所能及的,多给吴叔一些经费。
    许哲看见对面有间茶楼,还是不要在这里堵著,万一吴叔被发现,有些尷尬。
    “我们去茶楼里等,牛兄,县尊出来后烦请通传,还请帮忙保密,莫要让吴壮士知晓我们来过。”
    “明白。”牛衙役目送许哲离开后,奔进了院子。
    此时,褚遂超正擼起袖子打水。
    牛衙役低声道:“许郎君来了。”
    “子珍来了,在哪儿?”
    他这个学生,轻易不来的,来了必然有重要的事情。
    “在对面的茶楼里,正等您呢。”牛衙役说完,还看了一眼吴勇,见他仍在劈柴,放下心来。
    褚遂超將水桶递给牛衙役,快步朝著茶楼走去。
    “先生。”许哲对著褚遂超行了一礼,自家这位先生,还真是不拘小节。
    上一次在由里驾犁狂奔,这一次又是风尘僕僕。
    “子珍,不必客气,坐。”
    许哲替褚遂超添了茶水,褚遂超显然有些渴了,吹了几下,一饮而尽。
    李陌等人识趣的去了外间,周驛长也不例外。
    “学生惭愧,这些日子没有读书。”
    许哲抢先交代了自己的懒惰行为,免得褚遂超浪费时间考教,先生这么忙,还是不要让他劳心劳力了。
    褚遂超张了张嘴,沉默了片刻道:“子珍,你应该向你父亲好好学学,他在牢里尚且用功读书,你为何这般懈怠?”
    许哲然,这確定是他的阿爷?只能拿李柔不断吊著,才肯好好学习的许青山。
    他没法狡辩,任何藉口,都是对褚遂超的不尊重。
    褚遂超问道:“你近日做了什么?”
    “安排人挖塘,给村里人抓了鸡和猪,都在家里干农活。”村里除了农活,没有其他的事。
    自己这个学生,莫非喜欢农学?难怪能画出贞观犁的图纸。
    褚遂超不是迁腐的人,民以食为天,能解决百姓生计的学问,就是好学问。他不禁在心底,为许哲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
    他此时,像极了许哲鞭策村里人学习的样子。
    “先生,我从书上看到,把猪阉割后养,能去除腥味,还能加快生长。”许哲转移了褚遂超的注意力。
    “此言当真?”褚遂超只知道內侍因为不完整,有诸多不便。想不到猪被阉割后,反而会变成美味。
    “我们村的猪,现在吃了睡,睡了吃,没有其他一丁点的烦恼。”
    许哲都羡慕这样的日子,如果最后不挨刀的话,一辈子这么过,也没啥遗憾的。
    可有些无形的刀子,怎么都躲不过去,是个人,都有烦恼。
    褚遂超想了想,“子珍,我有意让王魁在你们村观察猪的长势,你以为如何?”
    驻村府兵,驻村驛长,现在又来个驻村衙役,青山村一下来了这么多人。
    “没问题。”许哲思量,观察猪的长势,要不了那么久,一个月就能看出端倪。
    王衙役本来就在监督驛站的修建情况,也不用给他另找地方住。
    “山东那边滴雨未落,真让你们村的老农说中了,今年会旱。”褚遂超嘆了口气,“县里只有少部分人愿意挖塘,都盼著再来一场雨。”
    现在村里的老农孙胜都有些没脸见人,他还不知道,自己成功预测了山东的旱情,涇阳还没生效,反倒是山东率先应验。
    下雨这个愿望,许哲可办不到,“先生不如让县里的工匠改良一下筒车。”
    涇阳有河,如果能从河里快速取水,能稍微减少旱情。
    许哲顶多提供一些建议,此时的水车,確实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褚遂超点了点头,这是他身为县令,应该考虑的事情。
    “子珍,经义子集看你的爱好,但识文断字,必须学会,伯父和兄长来信督促你的学业,切不可懈怠。”
    长安的师公,师伯,都在催促许哲的课业?
    “是。”许哲这才想起来,他还差褚亮师公一封回信,回村以后得赶紧写。
    褚遂超送走了许哲后,看著等候的周道远,面色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