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3章 三门杂誌社齐聚
    第153章 三门杂誌社齐聚
    第二天,有人找上门来了。
    李有思一看,果真是熟人,不过这个熟人倒是让他有些无奈:“哎呀,章同志,你怎么来了?”
    人家拿冷脸贴你热屁股,总不可能不给面子吧?
    “没啥,就过来看看,听说你去长沙採风都半个多月了,最近有什么新的作品没?”
    “写了一篇抗战小说。”
    “那刚刚好,给我们《北平文学》唄,最近杂誌社缺少这种优秀稿子。”
    “给出去了!”李有思说道。
    章德灵问道:“给谁了?”
    “《人民文学》。”
    “为啥又给《人民文学》?”
    李有思说道:“每一次写的军事题材的小说都是给的《人民文学》啊!因为给领导们审核后,他们就觉得《人民文学》是向著全国宣传,影响力更加的大,所以就没我同意,人家也要给《人民文学》。”
    老东家这都来了多少次来著?
    李有思不太记得了,但是总觉得老东家这可怜兮兮的劲。每次都不凑巧。
    “—”章德灵上次还没这么无奈,上次听说《我的团长我的团》给《人民文学》的时候,就觉得是政治任务,也就无所谓了,没想到这小说火了,单行本的销量都已经四百万了。
    这一次等著自己来找约稿,还是给《人民文学》了,感觉自己白忙活了一趟,也是气上心头!白气!
    “有时候也不能只注意《人民文学》,咳咳,所有的作家都是全面性发展的,例如陆文夫、张承志这些对吧咳咳。”
    “我知道的。”李有思无奈,不给点实际的就画大饼,你倒是说说有待啊!要不《北平文学》是老东家,不然早不和他们混了。
    门口。
    《人民文学》的刘心武骑著自行车到了门口,还没有准备敲门,就见到旁边走过来一个人。
    同样是背著个小包,戴著个眼镜,穿著列寧装,十分的大气·—
    “哎呀!是你啊,小琳,你怎么来了?”
    这人正是巴金的女儿,李小琳,也是《追风箏的人》在《收穫》的责任编辑。
    李小琳打量了一眼刘心武说道:“有啥事情?你不是不知道?我跟著我父亲来北平的。”
    “那我知道了—”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对面的目的,但是也没有互相拆穿。
    刘心武首先走上前,敲响了大门“咚咚咚。”
    两人一同进了院子,李有思给两人也各自倒了一杯茶:
    “老刘,您是?”
    “我是李小琳,《追风箏的人》的责任编辑就是我。”
    李有思一听也记得了,確实和巴金像。上次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时候,巴金来了,但是她的女儿在《收穫》加紧时间赶李有思的稿子,所以才没时间去现场,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幸会,李编辑。”
    三人对视一眼。
    这里算是齐全了,《收穫》《人民文学》《北平文学》北平文学这几年还不掉档次,算厉害的。
    刘心武朝著章德灵问道:“老章,你又是来干嘛的?瞎掺和啥呢?”
    “就允许你们俩来,我们杂誌社就不能来了?”章德灵撇了刘心武一眼:“再说了,我又不是过来通知的,我是来约稿的。”
    “哈哈,约稿好啊,稿子在《人民文学》呢。”刘心武幸灾乐祸。
    两人爭执了一会儿,李有思听的有点烦了,立马说道:“好了,两位同志別说了,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吧。”
    “我是代表魔都作协和《收穫》杂誌社来通知你,《追风箏的人》被推荐进入了茅盾文学奖的评选。”
    刘心武不落后:“我是代表《人民文学》杂誌社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来通知你,《我的团长我的团》被推荐进入了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的。”
    茅盾文学奖的推荐主要是两个部门,一个是各大出版社,一个就是地方作协组织,唯一有个总政列外,它也是能推荐的。
    所以两人一个是作协、一个是出版社的联合代表人。至於总政治部应该是刘白羽和王传洪就负责推荐了。
    而茅盾文学奖四年一届,第一届是在82年颁奖,这一届是在85年。
    “..”章德灵无奈。
    如果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的话,《落叶归根》是可以进入评选的,因为超过了十万字,那时候对於中长篇的小说界定也模糊,现在是死规定了,十三万字!!
    章德灵心中暗道:多写三万字多好。
    剩下的刘心武和李小琳对视一眼,果然都是来为了这个事情的。
    两人早有预料。
    《追风箏的人》和《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有著重大的影响力。
    从文化传播上面来说,《追风箏的人》作为八十年代首例打破了中美文化隔阁,直接出版到美利坚的小说,关键有著一百万册以上的销量,这个传播文化的力度不可谓不大。
    所以文化部和文联很看重。
    再从政治上面来说,《我的团长我的团》作为近几年写得最为真实的长篇抗战题材的小说,它不仅仅是刨析了国民d的腐败,而且也再一次警示了战爭的胜利来之不易。总政那边和宣传部也看重。
    评奖不仅仅看文学价值,影响力也是拋不开的。第一届获奖作品里面的《东方》写得是最可爱的人人家获奖或多或少是有些扶持的原因的,不好多说。
    所以李有思的两个作品谁获奖,真还是有点悬念。
    至於一个作家两部作品获奖,真没这种事情。但是两部作品都入选了,都没获奖,那应该也没这种事情~~~
    “好了,我知道了,老刘和小琳同志都是过来告诉我参选的事情吧—那你们就都帮我报名吧。”
    章德灵说道:“我感觉,要不你自已抉择掉一个?感觉这两个作品对於人家评委会不太友好,评委下掉哪一部都好像不太行这波叫啥?这波就是魔法对轰了。两部小说都有支持的势力在的,就看哪个对波对的过去了。
    “哎哎!这可不行,要是说不定我两部小说都评上了呢?”
    “还真是痴心妄想,最多给你另外一部搞个安慰奖,还真心获选啊!”章德灵吐槽。
    刘心武看了一眼章德灵:“你別瞎指挥,这公平竞爭来著的!!”反正章德灵没推荐小说,站著说话不腰疼。
    “对,明显要公平。”李小琳点头。
    他们是责任编辑,作品获选自然是荣辱与共。
    李有思问道:“老刘,《钟鼓楼》不是也要参加评选?”
    “那不一样了,那是我当作家的事情,不是我当编辑的时候的事情,我拎得清!!!”
    “那不就行了,这是我在《收穫》的小说,这是我在《人民文学》的小说,反正你们只管投,选不选上就看评委会了。”
    “行吧。”
    两人点头,匯报完工作就离开。
    章德灵也离开。
    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是有著全国观眾的参与的,茅盾文学奖就没有观眾参与了。
    因为前者鼓励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短篇创作。后者就是树立长篇小说的艺术標杆。
    虽然茅盾文学奖很多时候確实存在看重资歷、受政治影响—等等各类因素在的,但是八九十年代评选的大多数作品,至少每届有一两部確实是极其具有含金量,但是最差的也是有门槛的。
    李有思上次遇到的那个才女王安忆的《长恨歌》、一届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老刘的《钟鼓楼》、老作家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实力都强大;三届《平凡的世界》也属於八十年代最火的作品;《白鹿原》这部名气实力並存的作品—
    不管怎么来看。
    李有思感觉自己能够获奖都是心里十分的激动和满足的,不做最深奥的作家,做最通俗的路遥也是一件幸事啊!!!
    下午,李有思直接去了信託商店。
    高兴了一会,还是得买点东西降降温。
    茶宠这东西其实是文玩行列,文玩这些商人炒的最机霸贵!
    比如香江这个没有市场控制的地方,人家敢把“时大彬”的紫砂壶拍6.38万港幣!那还是78年,国內才结束不久的时间。
    国內也是在市场放开之后,大概是九十年代才会引来文玩、古董狂潮——李有思对於倒卖没啥兴趣,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学。
    但是茶宠最近看了点资料,还算是了解,这东西当买来玩的。
    茶宠看材料和做工。
    紫砂、陶瓷、玉石这些都是茶宠的材料,最好的自然是紫砂茶宠。
    而做工上面出来的问题是最多的,因为同样的用料,名家的做工自然不一样,也就產生比起来你的好,比你的贵的东西李有思走到信託商店,直接奔著去了各种文玩的柜檯。
    茶宠被放在一排,经典的金蟾、佛陀还有瓜果、小动物,有的是栩栩如生,有的看看就劣质,李有思有些经验了。
    也算是步入捡漏大军了。
    “哎!你这个怎么卖的?
    “十块一只,玉石的。隨便挑。”
    “好嘞。”李有思看了一圈,没发现好货,有紫砂的,但是做工不行,因为近几年没啥新作品出来了。艺术家被打怕了。
    南锣鼓巷附近的信託商店果然不行。
    李有思直接去了东单的信託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