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全聚德!
    第121章 全聚德!
    韩少功说道:“那我请你吃饭吧!”
    “去哪里?”
    阿诚说:“全聚德!”
    ?李有思其实很想说,你们两疯了,阿诚没出过单行本,还住十平米杂院,能吃得起全聚德吗?
    “我们俩请你,李拓自己出钱。就这么说定了。”韩少功安排道:
    “而且我马上又要回去湖南了,也许一时半会大家也见不到了,这一顿算是一顿散伙饭吧!”
    “也行。走吧。”
    李拓对於没请自己吃饭很无奈,但是他说道:“是该庆祝庆祝了,毕竟是阿诚和有思的第一次获奖。”
    说走就走,三人从人民大会堂骑著自行车就离开,直接去了前门大街的全聚德店。
    全聚德是同治三年的老店,几乎成为了北平的一种文化符號了。很多小说作品、影视作品里面,讲老北平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五十年代,收归国有之后,全聚德为了让人吃得起,便是把各种用料稍微缩减了一下,但是依旧是供不应求。
    就算是现在也不过时,有钱人去全聚德聚餐,没钱的个几块也能去全聚德吃鸭架,而一只鸭子十块钱咬咬牙就出去了。
    李有思等人想要吃好吃精的话一人十块还是需要的。
    再到二十一世纪很多人说全聚德的味道变了,主要原因是量变引起质变。毕竟越来越多人去北平旅游,去全聚德吃一只鸭子几乎是必须打卡的,人流量大了,全聚德的自然没原本那么精心。
    三人走到了店门口,门口的墙门窗上方有砖雕匾额,正中为“全聚德”、左为“老炉铺”、右为“鸡鸭店”,墙上还有铁製的札幌。
    三人里面,找到一处位置坐下。
    韩少功是这次的“冤大头”,所以最先开始时他先来点菜:
    “两只烤鸭、芥末鸭掌、烩鸭四宝、火燎鸭心、盐水鸭肝。”
    他点的都是比较出名的鸭货招牌菜,然后递给了阿诚。
    “阿诚你看看需要啥?”
    阿诚思考了一会儿,要了一个:
    “宫保鸡丁。”
    接著给了李有思,李有思看鸭子太多了,於是点了海鲜和素菜:“一个葱烧海参,一个凉拌黄瓜。”
    后来李拓又要了一个:“干炸丸子~”
    烤鸭就是十元,两只是二十,剩下的海参也要五块多,其他的鸭杂来回也有十几块哎。这么一看,这一次韩少功两人是真的大出血。
    不过韩少功想来自己马上又要出单行本,至少也有几百上千的收入,似乎不痛不痒了:
    “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的吗?我看这个里脊好像不错?”
    “不用了。”李拓笑著说道。
    很快他们点好的菜慢慢上齐了。
    鸭子丰盈饱满、顏色鲜丽、皮脆肉嫩,虽然平时的李有思装起来的时候人五人六的,但是他和阿诚一样还是第一次来全聚德吃饭!
    四个人互相对视一眼,跟刚刚逃难来的难民一样,疯狂吞噬这些菜品,李有思一口鸭皮一口饭,最后还塞进去一个肉丸!
    全聚德的鸭架上面有很多做法,可以煲汤做菜,也可以自己带走。
    他们吃完饭,把这鸭架也带走了,两人一人打包一只。
    最后,阿诚和韩少功去结帐,这顿饭费36.8元,这年代有钱一点的工人工资大概是六十块。
    不过奖金有一百元,两人都不算是大出血。
    “少功,你什么时候回湖南?”
    “明天就启程了。”
    “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时候能见了。”李拓说道:“下次去湖南的话,记得好好招待大家!”
    “一定,湖南风景很好的,《边城》就是写得湖南,有时间大家可以过来採风!!”
    北平西城区南菜园街12號,红楼梦大观园就是在这里建的。
    这个大观园是在84年剧组开始全国选角的时候,就开始兴建的,后面边建边拍,边拍边建,最后剧组给自己拍没钱了,这个给大观园也没有建好,86年的时候,接受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几十万元的援助之后,才彻底完善,后世成为了旅游景点还有几人的丑的要死的蜡像。
    现在的几人就在大观园拍戏。
    今年开拍的是黛玉进贾府以及后续宝釵进贾府的一系列的剧情。
    “你怎么穿的闪闪的?”
    在化妆完毕,陈小旭这才注意到,张丽换上了蜜合色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綾裙,看起来端庄大气十足。
    “哪有你好看~”
    “你好看——”
    两人说罢就伸手打闹,张丽就用手去挠陈小旭的胳肢窝,两人一同在院子里面跑起来。
    玩累了。
    正巧,八卦中心的欧阳奋强连忙从门外跑了进来,以前在郊区山野拍戏的时候,消息都是很缓慢的,今年前面一段时间就在二环。
    文坛上面炒的热热闹闹的事情,他们几乎都能够察觉。
    “哎——·报纸你们看了吗?”
    张丽和陈小旭不约而同回头:“什么事情?”
    “就是李同志获奖了啊?”
    欧阳奋强把《人民日报》和《北平日报》都拿了出来,上面分別刊登了李有思站在领奖台上面演讲,和巴金在座谈会握手,这么几张照片。
    每一张照片都是气场十足,给人一种文坛大宗师的感觉。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陈小旭问道。
    “对呀,你没听过?”
    陈小旭说道:“-我不看奖,我看的书都很俗,张恨水、冰心、张爱玲之类的。都是写情情爱爱的。”
    幸好现在没韩寒、郭敬明,不然该读这些人的情情爱爱的小说了,更没含金量了。
    “很厉害吗?”
    张丽点头:“现在国內的中篇小说奖,就只有全国优秀中篇是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了。”
    陈小旭举著帕子,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后脑勺別著的木簪子:“难怪呢!他平时这么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还是有些实力的。还喜欢教训人。”
    张丽腰间时常是掛著生肖的木雕的,这还是第一次离开北平的时候,李有思送的。
    各自想不一样的心绪。
    邓云乡跟著找了过来,隔老远就出声喊道:
    “薛宝釵呢?贾宝玉呢?林黛玉?”
    贾宝玉应了一声:“邓老,我们在这呢。”
    寻著位置,他走到了院子里面,看了一眼林黛玉、又看了一眼薛宝釵。
    特別是张丽脸上的一丝羞涩和回味,让邓云乡十分的激动:“哎!张丽,你这个感觉很好,待会就要带著这一个样子和贾宝玉见面。”
    他说得是待会的一段戏,贾宝玉和薛宝釵独处,非要扯著薛宝釵看她的玉佩,这一段的宝釵就需要羞涩一点。
    毕竟刚开始的宝釵对於宝玉並没有什么心思,也不是一开始就觉得要结婚的,后世很多感觉把人宝釵索引的太过过分了,比如说进入贾府就是因为选妃落了,盯著宝玉来的,专门针对黛玉。
    曹公竞然刻画了两个女主,而且是共用一首诗句不太可能让宝釵一开始就是这个狠毒心思。
    从总政下班之后李有思回去了屋子里面,跟著老远就看见一个穿著军装的男人在前面走著。
    “朱同志。”李有思过去打了一个招呼。
    这个人正是解放军出版社的朱东生,上次还来和他商量过单行本稿费的事情的。
    朱东生和李有思打了声招呼:“今天刚刚好是过来找你的。”
    跟著他走到了屋子里面去。
    朱东生这一次是来和李有思主动谈及稿费的事情的,这一转眼,《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单行本已经是去年十一月的事情了,那时候首印就是百万册。
    几乎出动了解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这两个杂誌社的所有的印刷机和纸张数量,在一个月时间赶出来了百万册,发行到全国各地。
    七十方册是直接发给订阅了的和该分配的各种军区团体的。国內一共十一个大军区,今年会撤销四个,但是现在不是还没撤销吗?一共是四百多万的战土。
    七十万还没饱满,后续济南、锦城、昆明、魔都、北平等这些在小说当中具有代表人物的军区大规模的订阅书籍。而且是云贵川渝这边小说描写的主要地区订阅的最多。
    最后军內的销量差不多到了两百万。
    几乎是人手一份的程度。一一这並不算离谱,军区对於这些作品具有扶持,《解放军文艺》辉煌时期每一期的订阅量都到达了百万册,何况是李有思这种爆火过的书籍。
    《高山下的环》在北平出版社发行的单行本连续8次印刷,销量达到158万册,一共八家出版社印刷,共一千一百万册。
    “除去两百万册的军內订阅数量,我再来和你说说你的小说在市场上面的销售。”
    “一共也是两百万册!哈哈,我没想到军旅小说体裁比起来军內还要受到欢迎,三十万册的首印,在半个月就销售一空,后续我们加印了十多次了!运往天南海北。”
    “最后停在了两百万的数字上面。最近浮动不大。”
    朱东生微微一笑。
    国有杂誌社不是说不用太过注重盈利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哪一个出版社都喜欢,人都期待有实力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