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异动?”
    夜临剑眉倏然蹙紧。
    他缓步踱至太师椅前坐下,屈指无意识地敲击著紫檀木扶手,眸底寒光隱现:“细说。”
    殷莲躬身一礼,神色凝重:“回少主,近日天闕周边,屡有不明鸟类盘旋窥探,其中数只已触及阵法,均被当场诛杀。”
    “可查明底细?”夜临语声低沉。
    “已查清。”
    殷莲肯定道:“据密报,大渊朝廷新设『天听监』,网罗了一位能通鸟语的异人,可驱使飞禽为其探查情报。”
    “哦?”
    夜临眉梢微挑,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如此说来,这些扁毛畜生,是林烬派来的耳目?”
    殷莲默然垂首,算是应答。
    短暂的沉寂在殿中瀰漫,唯有指尖叩击扶手的篤篤声,规律地令人心头髮紧。
    数息之后,叩击声戛然而止。
    夜临五指猛地收拢,太师椅扶手应声裂开数道细纹:“好一个林烬,本少倒是小覷你了!既然你执意要探我的底……”
    他略作停顿,眸中杀机如实质般迸射:“传令,即刻启动『燎城计划』!本少要在这潭死水里,狠狠烧上一把烈火!”
    殷莲闻言,身体微微一震,旋即迅速领命:“是!”
    她转身退下,步履匆匆,那摇曳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殿门之外。
    目送那抹倩影远去。
    夜临嘴角扬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眼底幽光闪烁,似有算计深藏。
    “千影。”
    “属下在!”
    阴影之中,一道身影如鬼魅般悄然浮现,恭敬行礼。
    夜临徐徐起身,负手而立:“介质之物,探寻得如何了?”
    千影躬身回稟:“回少主,西荒枯骨渊底的『缠怨秘境』不日即將开启。根据多方情报交叉印证,秘境之中,极有可能存在能够承载转移秘法的合適介质!”
    “很好。”
    夜临双眸微眯,寒芒流转:“严密监控秘境动向,开启之刻,便是本少亲临之时!”
    “属下遵命!”
    千影领命,身形再度融入阴影,好似从未出现。
    夜临踱至殿门,遥望天际。
    夜幕低垂,不见星月,唯有浓云翻墨,压抑得令人窒息。
    “林烬……且好好坐著你的龙椅吧,只怕,时日无多了。”
    ……
    翌日,晨光熹微。
    御书房內,礼部尚书岳涛携本部一眾要员,恭敬跪伏於地。
    “平身。”
    林烬端坐龙椅,视线扫过眾人,並无赘言。
    “谢陛下!”
    眾人谢恩起身,垂手恭立。
    林烬开门见山:“朕將於北域创办『墨香书院』分院。岳爱卿,依你之见,分院选址何处最佳?”
    岳涛心念电转。
    墨香书院名动天下,奈何大渊南北阻隔,北域学子求学艰难。
    若分院能成,於教化、於朝廷,皆是大利。
    他抬首望向壁上悬掛的巨幅疆域图,凝神片刻,伸手指向一点:“回陛下,臣以为,墨照城乃不二之选!”
    林烬顺著他的指向望去:“理由?”
    “启奏陛下,其一,墨照城地处北域腹地,水陆交匯,乃四方通衢,北方学子往来,极为便利。”
    “其二。”
    岳涛语调转为篤定:“此城西侧,有一文澜谷,內有『三奇』,堪称天赐书院之所!”
    “三奇?”
    林烬显出些许兴趣:“细细道来。”
    “所谓三奇,乃奇景、奇泉、奇树!”
    岳涛如数家珍:“奇景名为『墨浪流沙』,白日里,赤色流沙隨风塑形,宛若天然笔走龙蛇,据说天赋卓绝者观之,可助顿悟文心!”
    “奇泉名曰『润笔泉』,以此泉研墨,墨色纯净,书写不晕不染,字跡歷久弥新!”
    “至於奇树,则是『笔桿林』。林中生有一种奇木,树干笔直如椽,树皮色似宣纸,天然便是製作笔桿的上佳之材!”
    一口气陈述完毕。
    岳涛稍缓气息,总结道:“故此,臣確信,墨照城文澜谷,实为分院最佳根基之地!”
    林烬面色不动,心中已然权衡。
    若岳涛所言非虚,此地確是上佳之选。
    “既如此。”
    他当即决断:“岳爱卿,即刻派人前往墨照城,勘定院址,绘製图样,交由工部,以最快速度兴建书院!”
    “臣,领旨!”岳涛肃然应命。
    待此事议定。
    林烬语气平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仪:“在此之前,朕欲在南方墨香书院內开科取士,选拔贤能,充实北域官场。眾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
    反对之声骤起。
    礼部侍郎率先出列,面带忧色:“陛下!北域官员体系盘根错节,若骤然以新进学子大量更替,恐致官员离心,政务停滯,反生祸乱啊!”
    一位勛贵老臣紧隨其后:“王侍郎所言极是!那些书生,徒知纸上谈兵,岂明民间疾苦,政务繁难?陛下若开此例,只怕……要寒了天下官员之心吶!”
    林烬对此早有预料,神情不变:“北域积弊已久,贪腐丛生。此番取士,非为尽数替换,意在补充新血,涤盪风气。至於经验,谁人非从歷练中得来?”
    王侍郎见皇帝態度坚决,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带著哭腔:
    “陛下!您若执意如此,就不怕满朝文武、天下官吏,尽皆心寒吗?!”
    此言一出。
    满殿寂然,空气仿佛凝固。
    这话,已近乎逼宫。
    林烬不怒反笑,只是那笑声冰冷,不带丝毫暖意:“王爱卿,你且告诉朕。你口中这『心寒』,可能冻得死人?”
    王老臣浑身一颤,伏地不敢抬头:“……自,自是不能。”
    “那北域万千百姓,冬日无粮无衣的『身寒』,可是真真切切,会冻死人的!”
    林烬声调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殿宇,“是几个官员的『心寒』重要,还是千万黎庶的『身寒』重要?!尔等饱读圣贤之书,莫非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都忘到九霄云外了吗?!”
    帝威如狱,凛然难犯。
    这一番斥责,宛若洪钟大吕,震得所有心存异议之臣心惊胆战,再无人敢发一言。
    “此事,朕意已决,毋庸再议!”
    林烬斩钉截铁,定下调子:“礼部当务之急,是儘快擬定科考题目。何以从这批璞玉之中,甄选出朕所需之安邦定邑的实干之才?”
    御书房內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很快,便有官员出列建言。
    一位侍郎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考题应关乎国本,譬如如何巩固皇权,维繫天下安定,使我大渊基业永固!”
    另一位官员紧接著道:“臣附议,然需更具体。当下虽无边患大战,然隱患犹存,考题当侧重『抵御外侮』之策,选拔精通军略、有远见之才!”
    又有人道:“『开疆拓土』亦不可偏废!大渊虽疆域辽阔,然四方犹有未服王化之地,考题应能激发学子开拓万里之雄心!”
    林烬静听片刻,却是缓缓摇头:“江山社稷,过於空泛。抵御外侮?开疆拓土?此非当前大渊首要之务。”
    “朕要的,是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的州县之官。而非运筹帷幄之帅才,亦非开疆拓土之猛將。”
    眾人见皇帝接连否定,皆敛声屏气,目光不约而同地匯聚到尚书岳涛身上。
    岳涛凝眉沉思片刻,眼中渐现清明之色。
    他再次整衣拱手,言辞沉稳而清晰:“陛下,臣有一题,或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