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章 安卿果不负朕望 高炉突破
    第126章 安卿果不负朕望 高炉突破
    “老爷,敘功的文书已经呈递通政司,但朝廷如今精力在北方边境,这个时候可能不会引起什么关注。”
    万泽文来到二堂和安昕匯报工作,却见值房中的桌子上,到处都是一些散落的金银铜铁零件。
    还有一些銼刀、小刀、手锯之类的工具。
    他不知道老爷要做什么,但也早已经习惯了老爷的这些兴趣爱好。
    “关外韃子这两年越来越不消停。”
    安昕將一个均匀缠绕著铜线的线圈,卡在用硬木作支撑的滚轴上。
    將养了半个多月,除了处理一些重要的政事,他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手搓电报机和手摇发电机了。
    万泽文附和道:“是,韃子今年入秋以来,频繁叩边,朝廷的精力也被那边牵扯。”
    说的不好听一点,倭寇虽然凶残,但对於大燕来说,只是疥癣之疾。
    而这几年来,不论是中原腹地、云南广南频繁造反,还是建虏、北虏频繁骚扰边地,这才是真正让朝廷真正担心的,会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好,朝廷大事,自有那些朝廷大员们去应付。这些时日,非必要不要出府衙,出去的时候多带一些人。
    那冯全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对付不了本官,狗急跳墙了就有可能对你们动手,做事要注意自身安全。”
    安昕嘱咐说道。
    “我明白。”
    万泽文说道。
    “去吧。”
    安昕抬起头,目送万泽文出去,並顺手將门带上。
    桌子左手边,原本空空如也的位置,有光闪烁几下,亮著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从空气中凭空浮现了出来。
    他一边看著屏幕上製作手摇发电机的视频和图纸,一边手指灵活的將木架用钉子钉好。拿起缠绕著铜线的钢製滚轴架好,轻轻转动几下。
    將两块用雷电击打过的,打磨光滑的磁铁对称的固定在滚轴两侧。將线圈的接头上的生漆刮开,接入一个简陋的铜片整流器。
    掌起两个咬合精准的齿轮。
    这些齿轮,包括桌上的銼刀、小刀、扳手等工具,拉出来的铜丝、铜片、螺母、垫片、弹簧、
    碳钢轴等材料,都是他叫葛绣给他手工打造的。
    这技术如果放到后世,虽然比不上八级钳工,但也足以评个初级甚至中级了。
    警了一眼电脑,跟著视频一步步的,又埋头调整磁铁与线圈的间距一一太远则电力微弱,太近则摩擦阻力过大。
    他反覆调试几次,终於满意地呼出一口气,握住曲柄快速摇动。
    隨著曲柄带动齿轮组转动,皮筋套传动到滚轴,磁铁飞速掠过线圈,连接的铜线上渐渐传来细微的酥麻感。
    安昕弯腰,將一个同样简陋的电报机从桌子底下端了上来。將导线街上电报机,只听“咔嗒”一声,发报键的电磁铁应声而动一一成了!
    这台粗糙的手摇发电机,足以支撑短距离的电报通讯。
    安昕往后一躺,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他是想用在各个村落,以及之后设置的站点之中。以应对发现小股倭寇登陆以后,
    迅速传讯之用。
    但真正在製作的过程之中,他发现想要投入使用,目前为止还不太现实。
    无限电报机受限於现在的工业基础,还没法造出来。主要难点就在真空管上面。
    而有线电报机,又需要以铜线架设电报网络。
    但铜在大燕就是钱,光是这些铜线就將成本无限拉高了。
    接近五百里的海岸防线铺设下来根本不现实。
    有这些钱,还不如多招兵,多训练,或作为杀敌的赏格,让他们猛猛杀敌来的更有效果。
    “不过,一些重要位置、机构,即便是成本比较高,也有搭建通讯网络的必要,倒是可以在军中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先培养一些掌握“摩斯密码”等知识的通讯人员。
    还有符篆之中也有传讯符,虽然受制於现在无灵的环境而不能使用,但和手摇发电机能点亮“明光符』一样,能否想办法变通一下,利用適配的机器让“传讯符』也发挥出效果呢。”
    安昕想到就做,將硃砂、紫毫笔、符纸拿了出来。
    小刀剪裁出几张大小合適的符纸,水浸硃砂,安昕的笔尖悬在符纸上空,硃砂顺著紫毫笔尖欲滴未滴。
    灵符术之中,同样有著大量的上古灵纹传承。即便安昕没有学习过各类术法,一些简单的灵符撰写都不在话下。
    但,光是“传讯”符文,就有十数种。
    每一种所能达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其中,“飞鸿符”最为常见,借天地间无形的“气脉”传音,如同鸿雁传书,却要依赖风水地势。
    “同心符”需取双方指尖血为引,让符纸如连理枝般共鸣,但距离有限。
    “照影符”能借日月之光投射字跡,却受天时制约。
    最玄妙的是“青蚨符”,能令相隔千里的两张符纸如母子相唤,却需用上古异虫青蚨的翅粉为料。
    他最终將实验对象放在了“天波符”、“灵犀符”、“雷音符”、“交感符”等符篆上。
    在安昕看来,这几种符篆与飞鸿、同心等符玄之又玄,令人看不懂的形式不同。在仔细拆解其灵纹以后,他就能看出灵纹和之后所能形成的效果,以现代科学来看,施展以后,这几种符篆是以灵力影响灵气,再以灵气捕捉空气中的电荷吸附於符之上,再以电波的形式传递信息,和电话类似。
    如今没有灵气,传统的传讯符早已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效果,但如果能和电报机相互成就的话,
    也就能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可以变废为宝了。
    以他如今的境界,几张符篆没费什么力气,挥毫写就。
    將这些符篆摺叠成三角形放在一边,
    又將电报机一番改造,最终將摺叠好的符篆放置进去,取代“高频震盪器”的作用。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別快,一直到傍晚时分,试验也还没有个结果。
    “老爷,吃饭啦。”
    桃子在外面轻轻喊了一声。
    “喵鸣~”
    警长也在外面叫。
    放下手头的东西,安昕出门一看,警长正用爪子摆弄著一只不知道从哪里抓来的肥鼠。
    桌上四菜一汤,是根据安昕的菜谱做出的药膳,可以补充自身精气。
    厨子是武丽君安排过来的,府衙的小厨房也终於有了烟火。
    这半个多月下来,安昕一直在休养生息,如今不只神魂终於恢復,灌入体內的灵气也恢復了原先的模样。
    “老爷!”
    安昕闻声看去,就看到葛绣手里提著一个包裹,匆匆小跑过来。
    “您要的一套螺丝刀和螺丝。”
    安昕从里面抓出一把螺丝看了看,大小都有,都是手工打出来的,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
    “你来的正好,过来一起吃吧。”
    放下螺丝,安昕招呼她道。
    “好!”
    葛绣见到一桌菜,当即咽著口水凑了过来,从怀里掏出一本书。
    “老爷,这本书我看完了。我在铺子里做了个汽缸,但总是漏气。我明天去找制皮工匠用牛皮试试。”
    葛绣已经盘下了一个合適的铁匠铺。
    接手以后也不知对外营业,她专门研究一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並且抱有极大的兴趣。
    在安昕这里討了一本基础物理学知识以后,就天天在那研究,前些天就开始在那研究起了蒸汽机的原理。
    安昕见她乐此不疲,倒是乐见其成。
    “老爷,还有没有这样的书?”
    葛绣吃过饭,才期待的问出此行目的。
    “你想不想製作一种可以千里传音的奇物?”
    安昕诱惑她道。
    “仙术吗?”
    葛绣顿时激动起来。
    “跟我走。”
    安昕朝著书房走去,葛绣兴奋的跟在他身后。
    从书房里,安昕找到了还是在伍仁县的时候,手抄的《烧玻璃技术详解》拿了出来,递给了葛绣。
    “烧玻璃?”
    葛绣看著被塞到手里的书,挠了挠脑袋,不知道这个和千里传音的奇物有何关係。
    “等你学会这个,我再告诉你。”
    安昕拍了拍葛绣的脑袋。
    心里想著,要不要让葛绣帮忙抄书。
    在硬碟里有用的资料、书籍非常多,但一本书抄下来,能累的手酸。
    但笔记本电脑他也不想暴露给別人,这也是事关未来发展的重要宝贝,万一遭到损坏,不论对於他,还是对於这个世界来说,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所以,他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抄书匠。
    武丽君现在管著青云商號,一大摊事要忙桃子文化水平较低,大字不识一箩筐。
    也就葛绣整天精力旺盛,浑身使不完的牛劲儿。
    得了新书,被安昕赶出门外,葛绣有点委屈的揣著书走了。
    安昕回到二堂继续研究传讯符和电报机的时候,张良送来一封京中来信。
    是徐观湘的。
    “安小友如:
    欣悉东阳剿倭大捷,朝廷上下皆为之振奋。
    圣躬虽有违和,然览君奏报,龙顏甚悦,內阁召对时提及,谓“安卿果不负朕望”,此诚殊荣也。
    近日朝务繁剧,北虏屡犯边,滇南土司又生异动,九边军报纷至,枢府昼夜筹画,未湟寧处。
    贤弟在东阳,当知倭患虽暂平,然海疆未靖,又有胡党,尤须谨慎。
    愚意以为,宜趁此良机,整饰防务,抚绥百姓,使地方安堵,则功业自显。
    香料一事,徐家承情匪浅,已遣可靠之人接洽,必不使贤弟为难。
    吴省官场,盘根错节,若有疑难,可密函相告,愚兄当为周旋。
    秋深气肃,伏惟珍摄。书不尽言,惟心照不宣。”
    安昕放下信笺。
    从信中文字、称呼就可以看出,徐观湘对於他的態度,明显更加亲近很多。
    这也是香料生意让渡给了徐家以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与徐家的利益共同体也已经初步建立了下来。
    “此战,还是在皇帝那里掛上號了,这是个好消息。
    不过,景顺帝身体不佳,不知是否严重天下正值多事之秋,如果景顺帝身体再出问题,那这天下走向,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他在此前与徐观湘的通信中就得知,景顺帝信赖道士张清源,常年受用“铅汞大补丸”,这身体再好也禁不住这慢性毒药的侵袭。
    安昕虽身在东阳,但需放眼天下。
    如今之大燕,不论南北,皆有战事,好在江南一片歌舞昇平,粮食可以源源不断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並输送边镇。
    但是,安昕想起圣火教,总觉得这就是一个隨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以其在江南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漕帮之中的影响力,一旦作乱,立即就能大乱南方生產,截断大运河这一条给大燕输送营养的大动脉。
    届时,大燕朝廷又能如何作为呢?
    不论是海运、陆运,都不能取代漕河作用。
    如果陷入这样的局面,那大燕將比他穿越前歷史上的明末还要惨。
    而在这样的衝击下,东阳府又將何去何从?
    思及这些,安昕心里再次滋生出很强的紧迫感。
    搞钱!
    搞粮!
    搞兵!
    不能被眼前的浮华蒙蔽了双眼,站在天下乱局上,必须借著抗击倭寇的这个机会,继续搞更多的钱,攒更多的粮,征更多的兵,备更多的军械。
    军械局也要快速扩张,將枪炮器械的生產规模提升上去,儘快將米涅弹发枪,甚至近代针发枪列装,届时以高维打低维,不论是保大燕江山,在大燕的体制內做一个实权高官,还是寻求另一条道路,都將更有底气。
    “老爷,军械局传来好消息!”
    安昕正在推演天下时局衍变,並思考东阳这个根据地的发展方向时,张良喜滋滋的敲门进来:“钢铁作坊的高炉试製成功了,经过工匠观测判断,炉温已经达到了一千八百度以上。”
    安昕豁然起身。
    张良虽然知道安昕一直在关注钢铁作坊的高炉试製,但並不知道高炉的建成意味著什么。
    这將意味著一系列顛覆性的突破。
    特种钢材、无缝钢管、石英玻璃·:
    各类原先做不到的事情,就都成为了现实比如解决了无缝钢管,枪管就可以做的更薄,可以尝试製作后装枪,士兵就能更快射击,能以跪、臥姿態射击,军事战斗的形势也会隨之改变。
    想到这些,安昕也不管天色已经擦黑,让张良备马。
    不多时,十几骑出城往军械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