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1章 各大汉末枭雄官职出炉,天子诏令李
    第161章 各大汉末枭雄官职出炉,天子诏令李昭速速离开洛阳?
    张让对李药说话的语气全然没有了往日嚣张跋扈,咄咄逼人,只求李药能够倾尽全力去救治刘宏。
    但是大殿内文武公卿并不感觉多么意外,宦官能够如此有权势,那都是刘宏给的,有刘宏当靠山,但若是刘宏死了,那么,人人喊打的宦官们的地位怕是便有悬念了。
    因此,刘宏若死,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绝对是最先慌乱的。
    当然,一众文武公卿,乃至刘备、丁原、董卓等将领还是对李药获得获封太医令,甚至还被封赐济民侯爵位,食邑达到了惊人的八千户,感觉到浓浓的羡慕,因为这可是一步登天了啊。
    只是,下一刻,李药的反应,让大殿内所有人无不感觉意外。
    李药面色肃然,对刘宏深深一揖,声音清朗,道:
    “陛下厚爱,只是草民万不敢当。草民虽得一些医术,本应该救治病人,认真研究医术,而非贪图虚荣。此次为陛下诊治,实乃医者本分,并不是为了求取陛下多少爵位、食邑乃至金银封赐。”
    说着,李药抬眸直视龙榻上的刘宏,目光澄澈,道:“太医令之职,需统筹太医院上下,掌一国医政,草民年仅十五,实难担此重任。且草民志在收集疑难病症,精进医术,济民侯爵位草民更是不敢担任,万千赏赐,于草民而言更是重担。草民愿以布衣之身,随时为陛下及天下百姓效力,但求能潜心钻研医术,救更多性命,而非沉溺于荣华富贵。”
    殿内众人听着李药的话皆是哗然,惊异,不可置信看向李药,李药竟然拒绝那食邑八千户的侯爵还有大量金银封赐了?
    就连李昭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并没有提前交代李药拒绝刘宏封赐,相反刚刚李药把刘宏救回来,还被一番封赐,那丰厚程度李昭都是一惊,心跳都有些加快。
    毕竟,在这乱世将至的关头,李药若能得此高位厚赏,对李氏家族的势力扩张无疑是有不小的助力。
    然而此刻,李药拒绝,虽让李昭感觉意外。不过,李昭微微思虑,便感觉李药拒绝也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李氏已经有了三个在朝的大将了,他李昭,李辰以及李猛,他李昭封侯拜将自是不必多说,李猛也是这次拿下了贼首之一张宝,也是立下大功,再加上之前功劳积功封侯也够了。再加上有消息传出,李氏将得两门州牧。
    可以说,如今李氏绝对算是大汉最显赫的世家之一了。
    李药再获得如此丰厚赏赐,于李氏而言,确实高调了一点。
    并且,比较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李药可能救不好刘宏!!
    如此,若是李药再得天子丰厚赏赐,这就拿的有点烫手了,若是后面刘宏身死,怕是李药将有大麻烦,乃至会成为朝臣攻击的目标。
    因此,李药拒绝刘宏封赐,李昭倒是也并不感觉是件坏事。
    大殿内,李药拒绝封赐让众臣哗然。
    刘宏靠在龙榻上,眼中满是不解与惊疑,看着李药,虚弱道:
    “李卿,咳咳……刚刚若不是你,刚刚朕怕是挺不过去了。咳咳…如此封赐也是朕一片心意,你该收下!”
    李药闻言,再度行礼,言辞恳切道:
    “陛下之心,草民明白,只是草民所学浅薄,不过以针石之术暂续陛下生机,并未有根治之功。无功受禄,草民愧不敢当。”
    “草民所求,唯愿能遍览天下医典,钻研疑难杂症。陛下龙体康健,便是对草民最大的褒奖。”
    刘宏怔愣片刻,眼中既是感动又是感慨道:“咳咳…李卿难道不知,朕赐下的爵位财宝,足以让你一生无忧?”
    李药拱手道:“若贪图荣华而弃医道,于药而言与行尸走肉无异。如今陛下身体危重,草民虽拒绝陛下封太医令好意,但也愿留居太医院,每日为陛下调理病情,另外若是陛下实在想对药封赐,恳请陛下将金银财帛化为寻医访典之资。”
    “天下尚有无数珍本医书散落民间,亦有万千疑难杂症亟待研习、破解,这才是草民真正想要的‘赏赐’,草民也希望能从这些医书中为陛下寻找治疗之法!”
    殿内骤然寂静,唯有蜡烛滴落在青砖上的细微声响。
    刘宏、张让、赵忠、杨赐等众人皆是被李药的话音所震撼,宁不要万千赏赐,而想寻求古方医书,从疑难杂症中,为刘宏寻求治疗之法。
    李昭不语,脸上却露出了笑容,看着李药表现颇为满意,心中暗自思忖,李药这番说辞,当真竖立了一个无私的医者仁心形象。
    李药把病危的刘宏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并不求封赐,还愿意研究疑难杂症为刘宏治病,若是消息传开后,对于李氏的声望而言,这是一种很强的正向增幅。
    “好,好,能有你为朕治病,是朕的福分!”
    “便依你所言,张让,命各州郡搜罗医书典籍,尽数送往太医院,日后李卿若有需要,全力配合!”
    刘宏虚弱下达着命令,声音中满是激动与欣慰。
    刘宏重赏李药,那也是因为刚刚他差点死了,是李药把他给救了回来,这是救命之恩,而且,李药医术精湛,后面他还指望李药活命,因此再怎么封赐都不为过。
    李药拒绝,刘宏很惊慌,他怕李药不用尽全力,但是,李药如此表现,让刘宏心中担忧尽皆散去,只有欣慰。
    “诺!老奴这便吩咐下去!”一旁张让忙说道。
    这时候,李昭主动上前,对刘宏拱手道:
    “陛下身体病重,当以保重龙体为重。末将这堂弟便让其留在陛下身侧为陛下治疗,末将带领众将退下!”
    听到李昭的话,一旁的皇甫嵩、朱儁、卢植、董卓等将领纷纷反应过来了。今天是要给他们摆庆功宴,但是,如今刘宏病重,自然不能庆祝了,甚至,他们多在这里停留一刻,多耽误刘宏一刻,便是不应该。
    “陛下保重龙体,我等告辞!”
    ……
    一道道呼声响彻,一众将领皆对刘宏请辞道。
    “武睿侯安抚好将领!”刘宏欣慰看了一眼李昭,虚弱道,并没有留众人了,现在刘宏感觉很是难受,保命要紧,哪里顾忌其他。
    “陛下保重龙体,我等告辞!”
    一众文武公卿纷纷对刘宏拱手,也纷纷退出去。
    出宫路上,李昭身边有太尉杨赐、何进、王允等官员一同而行,杨赐唏嘘感慨对李昭道:
    “武睿侯,还真是多亏了令弟啊,若非令弟,今天陛下怕是凶多吉少了。”
    “太尉言重了,药弟医术还是有些浅薄,不能立即根治陛下,不过,陛下身体不佳,于大汉却是一件坏事啊!”李昭摇头说道。
    太尉杨赐闻言,点头叹息道:
    “是啊,如今陛下病重,但是太子还未选定,却是不好,接下来,还需要武睿侯随我等一起,劝谏陛下立下太子啊!”
    杨赐的话,让李昭眼皮顿时一跳,目光看向对方,又不由看向一旁大将军何进。
    果真何进一听杨赐说立太子的事情,顿时来了精神,忙对杨赐拱手道:
    “太尉,陛下身体不好,是该立下太子了,大皇子还需要太尉在陛下面前多提点啊。”
    何进说的有些激动。
    其实在最近几个月,何进感觉到了刘宏身体越来越不好,便想到了让刘宏立下太子,立继承人,把七岁的外甥刘辩推上去。只是,他也不好开口啊,现在刘宏病重,杨赐都说接下来要提出立太子了,显然时机是到了。
    杨赐听着何进如此直白、激动的话,顿时无语,就连一旁的李昭都是无语,忍不住看向一旁的文武百官,果真与他们相距不远的文武官员似乎听到了何进的话,皆齐齐对这边侧目。
    杨赐深吸一口气,对何进拱手,面色严肃道:
    “大将军,大皇子确实是太子人选的最有资格者,不过,此事还需要朝臣的共同推荐!”
    何进闻言大喜,忙点头,激动道:
    “此事,本大将军定然全力推动!”
    一旁李昭闻言,看着激动的何进忍不住摇头了,这何进太没有城府了,刘宏这刚病重,便如此招摇表现,会让刘宏如何想?迫不及待想刘宏死不成?
    就算是急切立大皇子为太子,也不要亲自上阵啊,应该暗中寻找大臣支持,由大臣提出来,何进亲自上,那就是大忌了。
    另外,皇子可不止刘辩一人,同时,还有二皇子刘协,当然,尽管刘协年岁很小,但是也算是皇子之一啊。
    接下来何进都是一副满脸涨红、激动的神色。
    一旁的王允倒是对李昭道:
    “武睿侯,你托允向冀州牧提亲之事,冀州牧已经应允了,只不过之前你领兵在外,并没有在洛阳。而今冀州牧又前往冀州上任去了,又错过了,怕是你与蔡家好事要推后一段时间了。”
    王允告诉李昭这个好消息,李昭听到后,眼睛顿时亮起,脸上露出了笑容。
    蔡邕真的答应了把蔡文姬嫁于他李昭做侧室了!
    “真是多亏了侍御史,此情本侯铭记在心,冀州牧上任也无事,只要亲事定下便好了。另外如今陛下病重,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并不好大张旗鼓的办亲事,不过不论如何说,还是多谢侍御史!”
    李昭对王允一阵感谢,直言记住王允的恩情。
    李昭出宫心情都是大好,出宫后,李昭打发一众将领后,便回武睿侯府了。
    洛阳的武睿侯府并不是没有人,在李昭出征黄巾前,纳的冯夫人便在洛阳,并没有前往太原。
    因为冯夫人的父亲,也就是冯芳便在洛阳护佑,再加上兵荒马乱,冯馨儿并没有立即前往太原。
    武睿侯府。
    “夫君,你回来了!”
    李昭刚进入侯府,一道喜悦、悦耳动听的声音响起。
    便见一个脸庞精致无瑕,眉眼如画,皮肤白皙细腻,并给人一种温婉可人、甜美动人感觉的绝色倾城女子欣喜看着李昭。
    不是她人,正是冯夫人,
    李昭看着绝色倾城的冯馨儿,眼眸顿时一亮,出征数月,再见冯馨儿这等倾国倾城佳人。
    李昭只感觉自己很有感觉。
    “夫人……”
    李昭与冯馨儿简单说了几句,便直接拦腰抱起了如似玉、绝美的冯馨儿,伴随一声娇呼声,向后院而去,
    ……
    李昭在洛阳几日时间,便连日被何进拉过去饮酒。被何进拜托帮助多找同僚,支持立大皇子为太子之事。
    李昭也感觉到了刘宏病重,洛阳气氛的变化,但是因为李氏属于何氏这一方,因此,对于何进请求,李昭并没有拒绝。
    反而李昭还真的出入一些交好的官员府上,为大皇子立为太子进行拉拢官员。
    何进也在每日拜访各大世家大族,尤其与袁氏走的颇近,李智告诉李昭,袁氏已经全面倒向了何进,甚至公开告诉袁氏门生皆要支持大皇子为太子。
    而更让李昭感觉不太好的是,袁氏、王允、马日磾等自诩清流一方,没有丝毫意外,拥护嫡长子继承制度,纷纷拥护大皇子应该为太子,但是,何进获得了清流一方大力支持,就直接卷入了清流一方与宦官一方的冲突中。
    清流一方无不痛斥刘宏便是受了张让等宦官蛊惑,才昏庸荒唐。因此,皆希望大皇子为太子后,能够清除十常侍等宦官,何进自是直接应允了下来。
    消息毫无意外的就被耳目众多的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得知了。
    李昭能够感受到一股暗流在洛阳形成了。
    不过,并不待李昭多观察洛阳的情况。朝廷对有功将士的封赐很快就下来了:
    董卓被封凉州牧!
    皇甫嵩被封益州牧!
    孙坚因为李昭推荐,昆阳坚守有功,被封东郡太守!
    袁绍被封北军中候!
    袁遗被封颍川郡守!
    袁术被封洛阳城门校尉!
    曹操因为昆阳之败,从将军之位被贬为北军屯骑校尉,侯爵暂留!
    张飞被封骁勇将军!
    刘备因功被封南阳郡冠军县县令!
    ……
    一众将领或多或少皆有封赏,众将士皆是振作,皆感念李昭毫不吝啬禀报之情,多有来拜访感谢者。
    而随之不久,李氏的封赏也正式下来了,一众宦官登门。
    “臣李昭接旨!”
    李氏府门前,李昭、李猛、冯芳、淳于琼、孙坚、公孙瓒等一众人皆纷纷迎接圣旨。
    宣旨的小黄门左丰尖细的声音响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膺鸿绪,夙夜匪懈,每念社稷安危、苍生困苦,未尝不拊膺长叹。幸天降李氏三杰,挽狂澜于既倒,靖妖氛于宇内,外御胡虏,内靖黄巾,其忠勇之节,足耀千秋;其功业之伟,可动山河。今特颁制书,以彰其烈,以励万民。
    制谕李昭:
    尔智略冠世,谋断如神。昔外族压境,黄巾乱起,尔统铁骑,横扫逆贼,北御鲜卑,使胡马不敢窥边,虏酋闻风丧胆。今擢尔为并州牧,总摄一州军政;授骠骑大将军衔,总镇大汉北疆,以靖胡氛。更敕尔为武睿侯,食邑至八千户,俾尔永镇朔漠,绥靖山河。
    另诏:今北疆烽烟未熄,胡虏蠢动,尔当克日启程,星夜赴任,不得在洛阳盘桓!
    制谕李辰:
    尔骁勇绝伦,气吞万里。幽燕之地,尔屡破乌桓、戍守辽东,拓土开疆,威震朔方。今封尔为幽州牧,兼狄道乡侯,统领幽蓟军民,固守北疆。望尔恪守臣节,勤勉于政,使胡骑不敢南牧,虏帐永息狼烟。
    制谕李猛:
    尔勇冠三军,势若雷霆。黄巾之役,生擒张宝,断贼之胆。今敕尔为陇西乡侯,授镇北将军衔,听任骠骑大将军。望尔再接再厉,为国尽忠,为朕分忧。
    朕闻:
    忠臣义士,国之干城;铁血丹心,民之柱石。尔等披坚执锐,血染征袍,外御强虏,内靖妖氛,使大汉社稷重安,万民再沐太平。此等功勋,非封侯不足以酬其志,非裂土不足以彰其德。
    今朕谕尔:
    当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永葆忠贞,勿负朕望。他日四海清平,朕必再行懋赏,与尔等共饮太平酒,同享万世名!
    钦哉!”
    左丰尖细的声音响彻府门前,众人听着李昭被封骠骑大将军,武睿侯食邑至八千户,兼任并州牧,总镇大汉北方,乃至李辰被封为幽州牧,李猛也被封侯拜将,李氏一门三侯三将,众人无不震动。
    李昭亦是惊喜万分,因为李氏一门三将三侯,再加上连成一片的幽、并二州,这已经是乱世中极佳的开局了。
    只是,随之让众人感到惊疑的是,圣旨上竟然另诏李昭:
    北疆烽烟未熄,胡虏蠢动,尔当克日启程,星夜赴任,不得在洛阳盘桓!
    这是何意?
    让李昭速速离开洛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