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章 休假尾声
    第175章 休假尾声
    “亨利,能载我去图书馆吗?”屋子里的赫本女士打开窗,朝还在圃里整理着的亨利大叫道。
    “好,我收拾一下就来。”踢了还在一旁撒欢的狗子屁股一下,亨利掸掉身上的土尘,就往屋里头走。
    就说自己身上的土,有多少是这条杰克罗素梗犬扬的……嗯,好吧,有五条,所以亨利有可能踢错。但他一点也不在乎,早晚让这五条狗重排一下家中的秩序排行。
    刚走到门前,恰好看到劳勃开门走了出来。他一身轻便的运动服装,手里还拿着狗绳晃呀晃的。
    一看到狗绳,杰克罗素梗犬们比谁都还要兴奋。五条狗都跑到劳勃脚边,又绕又闻的,恨不得把尾巴甩断一样。
    亨利见状,问:“劳勃,你要出门慢跑呀。我要载老板去镇上,要帮你带什么回来吗?”
    “不用了。”劳勃拍着自己微凸的大肚腩,抱怨似的说道:“每次厨房由你来掌勺,都会害我吃过量的食物。不多多运动,我怕我哪天就肥到下不了床了。”
    “可是你每次运动完回来,总说饿了,然后就多吃一碗饭。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会胖,其实是运动害的?”亨利开玩笑似地说道。
    “啊,你小子。凶手明明就是你,还要把罪过推到别人身上。”劳勃一边绑狗绳,一边抗议说道。
    狗绳一系好,他不光拍着自己的脸颊,振奋着精神;就是狗子也跑到最前头,把狗绳绷得紧紧的。五狗齐拉,劳勃不跑也得跑了。
    劳勃回头说道:“我晚餐前会回来,记得做些好吃的。”说罢就跑。
    后头亨利大叫道:“哥儿们,你这胖真不能怪我呀。”
    这位开朗乐观的老演员,朝背后伸起了一根高高的中指,头也不回地跑去。
    刚准备好出门的奥黛丽·赫本,这时也走到玄关处,和亨利打了照面。他看着外头跑步远去的人,问道:“劳勃出门运动了?”
    “是的,老板。请等我一下,我拿个钥匙,收拾一下东西,就去开车过来。”
    “不急,小心点。”
    “好勒。”亨利上到阁楼处,自己的房间,用纸袋装了几摞书。这是借用女士的图书证,从镇上图书馆一起借来的。
    都是些法语书、德语书,内容有别于当初在洛杉矶看过的英语书,对亨利也是有不少启发。只是小镇图书馆的藏书偏文学类型,要说好处的话,就是有各国书籍,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
    将一纸袋的书直接放上车辆副驾驶座,亨利就把车子开到前门,并下车帮忙搬赫本女士手上的书。
    说是搬,其实也只有几本而已,跟亨利的阅读量完全不成比例。所以看到副驾那准备还回去的一纸袋书,奥黛丽·赫本则是惊叹说道:“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啊。动作可真快。”
    打开后座的门,细心地将手挡在车门上缘。亨利边笑着说道:“我读书的速度快嘛。而且这些书也不是什么文学巨作,当成看故事书看过去就好。”
    “你这样对作者可太失礼了。”赫本女士教训地说道。
    “知道了。我有机会看到他们本人的话,肯定会诚心诚意地道歉的。”亨利看似虚心,实则敷衍地说着。老实说,这是看网文看下来的习惯了。
    奥黛丽·赫本也像是摸准了亨利那惫懒的性格,就只是抱怨了一句:“你这孩子。”便也没在说些什么。因为他想起另外一件事,问道:“联合国那边有跟我们联络吗?”
    开着车的亨利边回答道:“儿童基金会的人已经开始进行活动策划了。只是今年非洲各地的内战打得凶,很多地方要去的话,非要有维和部队跟着不可。
    “南美洲与亚洲虽然安全许多,但有不少地点我们才刚参访过。短期内再过去,并不会有很好的效益。所以他们不怎么好安排行程。”
    “有打算要去哪里吗?总有个大概的想法吧。”
    “可能是真的没有,所以他们说也要问问女士您的意见。”
    “问我的意见?”奥黛丽·赫本微微讶异。
    趁着暂时停车的时间,亨利从副驾的公文包上拿出一叠资料,交给了后座的赫本女士。说道:“其实我原本是想在下午茶的时间,才向您报告的。但既然现在问起了,那我就顺便说说。
    “这份资料是我昨晚整理的,关于您从88年开始,投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活动足迹。还有近十年内,儿童基金会的援助行为。
    “第三页开始是各国的稳定情形,这是从联合国提供的资料与报章杂志的新闻消息上,大致做出的判断。
    “后面还有各国对于人权组织援助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该国的贫困人口状态。最后则是他们向联合国是否提出邀请。”
    亨利所说的内容,除了文字上的说明外,他还手绘了非洲、南亚、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图,包含世界上大多数贫穷国家。
    并用彩色铅笔给不同国家做了程度不同的标记,让人可以一目了然。
    这份简报的功力,自然是上辈子锻练起来的。powerpoint软件的雏形自1987年诞生,90年已被微软收购。但这终究不是像一二十年后的烂大街程度,使用者相对较少,功能也略有不足。
    所以亨利干脆用手绘,直接做成自己想要的版面。反正以现在自己的速度来说,用画的还比用计算机排版,再想办法输出成纸本文件还要快上许多。
    赫本女士也习惯了亨利这样的报告内容,也就是尽量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这么做会比单纯的文字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比较。
    又因为数张报告上的地图都是画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奥黛丽·赫本将这几张报告重叠起来,对着车窗外的阳光一照,顿时发现了非洲大地上,有个像是黑洞一样的地方,没有多少标注。
    那是在埃塞俄比亚以南,肯尼亚以北,索马里以西的位置。奥黛丽·赫本指着那块空洞,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亨利抽空瞟了一眼,回答道:“那是瓦坎达,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至今仍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当代的国王叫特查卡。虽然没有跟任何国家建交,但却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以上是由联合国提供的资料,亨利可没有凭自己的记忆妄加猜测与灌水。
    赫本女士问道:“那我们能去这里吗?瓦坎达。”
    亨利直率地回答道:“可能不行吧。因为瓦坎达没有接受任何人权组织的援助,在境内设立人权保护机构,所以我们没有参访的理由。
    “另一方面,他们也从没提出过邀请,我们也不可能当个不速之客。不过老板您倒是可以试着透过儿童基金会,向瓦坎达提出访问的要求。但我不看好他们会同意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