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章 百日宴。
    景元帝也很满意这个名字,他所忧虑的,无非还是孩子的身体。
    为了这件事,他还悄悄避着霍翎,召见了钦天监监正和大相国寺住持,让两人算算孩子的生辰八字与名字是否相合。
    钦天监监正和大相国寺住持都是聪明人,虽然景元帝没有明说,但从生辰八字略一推算,两人就已经心中有数。
    而且,这确实是个寓意极好的名字。
    “孩子五行缺土,这名字里恰好有个山字。山体厚重雄浑,口衔山体,足以镇住所有外邪,万不会惊了孩子。”
    景元帝这才放下心来。
    霍翎是在几天后的一场闲聊里,才听说这件事情的。虽有些哭
    笑不得,但霍翎也能理解景元帝的心情。
    霍翎年纪轻,身体底子好,又有嬷嬷悉心照料,太医出手调理,身体恢复起来也很快。
    等她出了月子不久,端王上了一道折子,说王妃身体不适,太医来看过几次都没有起色,找莲花观观主批了命,说是需要亲生儿子在观里住上三个月,就能不药而愈。
    二儿子季渊康年纪还小,不适合久住在观里,大儿子季渊晚在皇宫里叨扰多时,不知陛下能否允许他们将季渊晚接回来。
    次日,季渊晚哭着冲去凤仪宫拜见景元帝,说自己承蒙皇伯父厚爱,接进皇宫里享了几年清福,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在亲生父母面前尽孝。
    如今听闻生母重病,正是需要他尽孝的时候,希望皇伯父能够成全。
    景元帝亲自扶起季渊晚,为他擦干眼泪,准了他的请求,先是给端王府赐下一大堆滋养的补品,又颁下圣旨封赏季渊晚,最后还安抚季渊晚,让他在皇宫里多待一段时间,等到仪仗准备妥当,再送他回家为母祈福。
    朝臣对此都保持了沉默,就连柳国公也没有提出异议。
    大家看得出来,这是端王在配合景元帝做戏,全了两方的面子。
    等内务府那边准备好仪仗,景元帝又让钦天监算了个吉日,这才将季渊晚送回端王府。
    其实端王妃是真的病了。
    自从霍翎怀孕以后,端王妃心中的忧虑彷徨就始终无法排遣,苦苦煎熬了七个月,听到霍翎诞下一子后,端王妃只觉自己等待了七个月的审判终于来临。
    她勉强撑着身体出席了大皇子的洗三礼,回来后就病倒了,找大夫来看过,也只说是郁结于心。
    这会儿看到季渊晚回来,端王妃抱着他狠狠痛哭了一场。
    季渊晚靠在母妃温暖的怀里,强忍着的泪水也终于落下:“母妃,我好害怕。”
    端王妃听到孩子的诉苦,反倒一下子被激起了斗志。
    她努力收起泪意,摸着季渊晚的头道:“不怕,你现在已经回家了。等明天,母妃带着弟弟陪你去莲花观住一段时间,在那里散散心。”
    汇聚在端王府身上的目光,都随着端王妃带着两个孩子住进莲花观里,以及大皇子的百日宴而挪开了。
    这场百日宴办得比洗三礼要隆重盛大。
    除了邀请宗室命妇外,朝中官员的亲眷也在受邀之列。
    许久没有在人前露过面的霍翎,亲自抱着孩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接受众人的恭贺。
    “娘娘,大皇子取好名字了吗?”靖国公夫人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向霍翎打听。
    霍翎也没有瞒着,孩子的百日宴也叫命名礼,之前一直没有声张,这会儿是时候将孩子的名字公布出去了。
    “小名叫安儿,大名是陛下取的,叫季衔山。”
    靖国公夫人惊叹:“这个名字可真好。”
    霍翎笑道:“本宫有六个月身孕的时候,做了一个胎梦,陛下正是因为那个胎梦,才给孩子取了这个名字。”
    季二夫人也跟着捧场:“不知道是什么胎梦?”
    霍翎将胎梦内容一说,大家对望一眼,也甭管这胎梦是真的还是假的,皇后娘娘亲口说了,陛下也明显深信不疑,大家当然是要好好捧场。
    就连宁信长公主都说:“皇嫂发动的时候,京师突然天降暴雨。但等大皇子一生下来,那雨就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可见是应了这胎梦。”
    霍翎笑着将孩子递给宁信长公主,让她抱一抱孩子,又问一旁正在逗弄孩子的许时渡,成亲的日子定了没有。
    许时渡道:“定在十一月。”
    等许时渡说了具体日期,霍翎道:“到时我让人去给你送添妆礼。要是你成亲那日方便的话,我带大皇子去公主府喝一杯你的喜酒。”
    许时渡眼眸霎时亮了:“只有你和大皇子来吗,皇帝舅舅来不来?要是来的话,我也好将位置提前留出来。”
    霍翎道:“我还没问过陛下。你先将位置留出来吧。”
    与许时渡聊了回她的婚事,霍翎让人抱大皇子回去休息,她留在这里继续招待宾客。
    一直忙到下午,宾客散去,霍翎换了身衣服,就去看大皇子。
    三个多月大的孩子已经慢慢长开了,五官依稀能看出父母的影子,尤其是一双眼睛,生得与霍翎十分相似。
    霍翎摸了摸孩子的脸,叫住过来给孩子请平安脉的小陈太医。
    “本宫不担心别的,只担心这孩子的身体。小陈太医与本宫相交多年,可否留在这个孩子身边,专门看护他,直至他平安长到三岁。”
    在太医院里,医术比小陈太医好的人比比皆是,但找个可靠之人才是最重要的。
    小陈太医只是醉心医术,又不是不通俗务,当然知道这是多大的机缘。只要大皇子平安长大,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
    “臣多谢娘娘厚爱。”
    除了小陈太医这边,霍翎还从太医院调了两位医女过来。
    太医院一直都有培养医女的习惯。不过这些医女大都是为了在诊治时给太医搭把手,帮太医做一些他们不方便做的事情。
    她们在太医院里,更像是跟在太医身边忙前忙后的学徒,没有正式的官职在身。
    霍翎见到两人后,也没说虚的,直接许诺,只要她们照顾好大皇子,等大皇子平安长到三岁,就让她们进入太医院成为正式的太医,宫中所有医书也都会向她们开放。
    “太医院从来没有女子担任太医的先例。能不能成为先例,就看你们能不能照顾好大皇子了。”
    有小陈太医和两位医女日日照看,还有那些有经验的嬷嬷贴身照顾,霍翎才算是稍稍放下心来。
    没过多久,就到了许时渡的添妆礼。
    霍翎在这京中,真正称得上是朋友的,也只有一个许时渡。
    她给许时渡准备了极丰厚的添妆礼,到了许时渡的吉日,还和景元帝一起带着大皇子出宫去喝喜酒。
    许时渡的婚宴办得极盛大,而帝后的亲至,也让这场婚宴的喜庆更上一层楼。
    为了不让宾客太拘谨,霍翎和景元帝没有多待,喝过新郎新娘敬的酒后,就起身离开了。
    陆杭亲自送他们出府。
    霍翎对陆杭笑道:“难怪宁信会选陆尚书的孙子做女婿,果然是一表人才。想必陆尚书年轻时也是这般风采过人。”
    霍翎这一番话,既夸了新郎陆淮,又夸了陆杭,陆杭颇有些受宠若惊:“皇后娘娘过誉了。”
    马车已近在眼前,霍翎道:“陆尚书就送到这里吧。”
    上了马车,景元帝先是和霍翎聊了聊婚宴的热闹,这才说起另一件正事:“就快过年了,你爹上了折子,询问回京述职之事。让你爹他们进京陪你过年如何。”
    霍翎笑应了声好:“也有三年没见他们了,正好让他们来看看安儿。”
    霍翎怀孕以后,每次霍世鸣给霍翎寄家书时,都会顺便让人捎上一些给她的补品,以及给孩子的东西。
    大皇子出生后,霍翎也让人给燕西那边去了信,还收到了霍家人准备的百家被。
    百家被是民间习俗,寓意孩子能在百家的庇护下平安健康长大。霍家人的这份礼物,可以说是直接送到了景元帝的心坎上。
    所以这会儿景元帝的安排很体贴:“那就让他们早点动身进京,再晚一些,雪下大了就不好赶路了。”
    霍世鸣给景元帝上完折子,也没有一味等着景元帝的回复,而是先着手安排起了燕西的事务。
    尤其是燕羽军这边。
    就在这时候,方氏突然找上霍世鸣。
    这大半年时间里,霍世鸣一心扑到了训练骑兵上,方氏也一心扑到了为方建白挑选妻子的事情上。
    在燕西一众命妇中,方氏的身份是最高的,她亲自设了几场宴会,给许多有适龄姑娘的人家下了帖子,大家自然都欣然赴宴。
    宴会途中,方氏还将方建白叫了过来,想让方建白相看相看姑娘。
    刚开始的时候,方建白不明所以,听到方氏有事找他,匆匆前去。结果到了那里,方氏一直拉着他低声介绍姑娘的情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之后几次方氏再派人来寻他,他都推说自己公务在身,不便前往。
    方氏跟霍世鸣抱怨过几次,还让霍世鸣帮她劝一劝方建白。
    霍世鸣劝了,也同样没能劝动。
    这回方氏来找霍世鸣,是想让方建白跟着他们一起进京。
    边境将领回京需要得到天子首肯,但方建白职务不高,只要身为主将的霍世鸣同意,就能以亲卫的身份,一路护送他们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