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话本。
    一番交谈,李宜春成功取得周嘉慕的初步信任。在请示过端王以后,周嘉慕开始调派人手营救李宜春的生母。
    不过李宜春之事,对于眼下的常乐县来说,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真正吸引各方关注的大事,还得是行唐关几位高级将领的调换更替——
    原行唐关主将何泰,因疏于榷场管理,导致端王遇刺,被罢免职务。
    原行唐关副将周嘉慕,在端王遇袭一事上表现突出,接替行唐关主将一职。
    原永安县守将,正六品昭武校尉霍世鸣,在平叛一事上屡建功勋,晋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接替行唐关副将一职。
    此外,孙裕成、方建白还有周嘉慕的一众亲信皆有升迁。
    何泰在燕西驻守十几年之久,手底下聚拢了不少中低阶武将。他罢职离任,不仅意味着他本人失
    去了在燕西的经营,也意味着那些投靠他的中低阶武将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一时间,前线暗潮涌动,不少人在私底下搞起了小动作。
    针对霍世鸣的小动作尤其多。
    这就是根基不稳的坏处了。
    像周嘉慕,本来就是行唐关副将,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如今更进一步也是顺理成章。
    而霍世鸣呢,有能力却没有资历,光是弹压那些不满的声音,就够让他焦头烂额的了。
    在和霍翎商量过后,霍世鸣决定从县衙搬回军营,这样既能方便进出,又有利于早点熟悉军中事务和人手。
    “只是我这一走,你就要独自留在县衙了。”霍世鸣头疼道。
    但霍翎也不可能和他一起去军营住。
    霍翎平静道:“我是住在县衙,又不是住在端王府邸,爹爹在担心什么?”
    “若是有人在爹爹面前说起那些无端之言,爹爹只管驳斥。”
    霍世鸣叹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今世道,总是对女子更苛责。”
    霍翎眉心一动:“爹爹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
    她和无墨一直待在县衙里,消息远不如进进出出的霍世鸣灵通。
    霍世鸣满脸尴尬,支支吾吾:“是……是有一些针对你的风言风语……”
    其实何止是一些。
    一个是燕西出了名的美人,一个是位高权重的王爷,这样的风流韵事,谁人不津津乐道。因着天气恶劣,道路难行,流言暂时还没有在整个燕西传开,但常乐县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霍世鸣恨恨骂道:“定是那何泰在暗中搞的鬼。他暂时报复不了我们,就用这种办法来抹黑你的名声。”
    虽然霍世鸣没有明说,但想一想何泰对她的恨意,霍翎也知道不会有什么好话。
    她并不畏惧人言,也不在意流言蜚语。
    但不畏惧,不在意,并不代表放任。
    她需要给自己经营一个好名声。
    就在霍翎垂眸思索之时,大门突然被人敲响。
    来人正是方建白。
    他在得到晋升后,就辞去了端王亲卫的职务,这两日都跟在霍世鸣身边跑来跑去,忙得不可开交。霍翎见到来人是他,还有些诧异。
    霍世鸣也道:“建白,你这会儿不是应该在军营里面吗?”
    方建白扫落肩上的积雪,低咳一声,呼出一口白雾:“我今日路过城中时,听到了一些有关阿翎的流言,觉着不太好,就赶紧折回来,想找你们商量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止住流言。”
    霍世鸣神情一暖:“快来坐,我也正和阿翎讨论这件事。”
    霍翎给方建白让了让位置,又往他手里塞了杯姜茶。
    暖意源源不断地从手掌向身体蔓延,方建白捧着茶杯,紧拧着的眉心舒展了些:“我回来的路上,还抓到了一个正在造谣的混混。他说自己是收了对方的铜板,按照对方的交代传播流言。”
    更具体的情况,那个混混也不清楚。
    方建白将人狠揍了一顿,扭送来县衙。即使造谣坐不了多久的牢,也要让这人长点记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些人收钱办事,抓得了一个两个,但根本抓不完。我们想控制住流言,还是得从源头来。”
    他可以揍服一个混混,将混混扭送来县衙关着,但涉及到何泰那个层面的事情,他就无能为力了。
    这些流言现在只在常乐县流传,谁知道再过几日,会不会在整个燕西都流传开来呢。
    方建白喝了口姜茶,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那么干涩。
    “阿翎,此事关乎你的名声,耽误不得,你要不要去找端王帮忙?”
    霍翎抬头,打断他的话:“你就能帮到我的忙。”
    方建白一愣,立刻追问:“我能帮你做什么,你只管说。”
    霍翎语速并不快,一边说着一边慢慢整理自己的想法:“其实就算我现在去找端王,让端王警告何泰闭嘴,原先传出去的流言也收不回来了。”
    “想要洗清我的名声,最好的办法,是制造一出更热闹的戏码。”
    霍翎捏着杯沿,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何泰想用这个方法摧毁她的名声,她偏要借着这个机会成就自己。
    “方表哥,你去寻一些写话本的文人,让他们为我写一出话本。”
    “这话本主要讲的是,何泰迫害我爹,我为了我爹冒险前来常乐县,却被何泰那好色之徒看上。关键时刻是端王英雄救美,识破忠奸,不仅救下了我,还罢免了何泰的官职,提拔了我爹。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屡次立下功劳,受到朝廷的嘉奖,被册封为县君。”
    何泰想要把她和端王的事情往风流韵事上靠,她就将她和端王的事情定性为英雄救美。
    这样一出故事,几乎囊括了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情节。
    霍世鸣是被迫害冤枉的忠臣良将。
    端王是主持正义的青天大老爷。
    她则是至纯至孝,父女情深,不仅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救下父亲,还因功受封县君。
    唯有何泰,欺上瞒下,迫害忠良,强抢民女。
    “等话本写好了,请说书人在燕西各大酒楼说一身,再多请几个戏班子排这出戏。”
    “过年期间,让戏班子每天都在街面上演两场,正好给咱燕西的老百姓添些热闹。”
    方建白始终注视着她,听到最后,笑着点头:“这并不难,我会尽快落实这些事情。”
    三人又针对话本的细节聊了聊,方建白匆匆离去。
    霍世鸣望着方建白的背影,心下忍不住一叹,扭头对霍翎道:“让戏班子连着演半个月,需要的钱怕是不少,也不知道咱们家那点银子还够不够。”
    霍翎却道:“这笔钱,我们不出。”
    霍世鸣愕然:“那谁出?”
    霍翎指了指县衙主院方向:“让那位惩恶扬善的青天大老爷出啊。”
    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就白白捞到一个好名声吧。
    霍世鸣哈哈一笑:“是我想岔了。”
    这笔钱,想必端王会很乐意出。
    而且有端王襄助,这个故事绝对能在最短时间内风靡整个燕西。
    ***
    翌日上午,霍世鸣和孙裕成向端王请辞,从县衙搬回军营。
    中午,方建白就带着墨迹未干的话本来找霍翎了。
    “这么快?”霍翎都被他的动作惊到了。
    方建白道:“只要钱给得够,一切都好说。”
    霍翎接过话本,快速翻了翻。
    也不知道方建白是从哪里找的人,写出来的话本不仅通俗易懂,还妙趣横生,不时看得人会心一笑。
    要是经由戏班子演出来,效果绝对会更好。
    “写得可真好。”霍翎道。
    “你满意就行。”方建白问,“需不需要我去联系说书人和戏班子?”
    霍翎摇头:“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方建白也没有坚持:“那我就回军营了,姑父那边也离不得人。”
    霍翎找来无墨:“你去厨房拿一碟梅花糕,送去给端王。”
    无墨:“就只送糕点,不用带话吗?”
    霍翎:“不用,他会明白的。”
    前几日在军营里,霍翎亲口对端王说她需要一些时间缓缓,所以这几日端王都没有来找过她,只是每天雷打不动让人送来四箱礼物。
    礼物确实是以箱记的。何泰堆放在榷场的货物,全部都被端王接手了。
    霍翎也没和端王客气,送来多少就收下多少。
    像极品火狐毛这种难得的东西,以前霍翎只能沿着斗篷帽沿缝上一圈,现在已经可以全用火狐毛当材料,给自己和无墨各做一件斗篷。
    端王看到那碟梅花糕,立刻明白了霍翎的意思。他放下手头的事情,快步走进西院时,霍翎正站在窗边题春符。
    题春符用的毛笔,远比一般的毛笔要粗,但她依旧运笔如飞,一气呵成。
    端王放轻步子,站在霍翎身后,一眼就看到了春符的上联:千秋大业千秋颂
    好有气
    魄的上联。
    端王暗赞一声,心下思索着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对下联。
    不等他思索出一个结果,他先看到了霍翎的下联:万里江山万里歌
    “好!对得真好!”
    端王拊掌叫好。
    霍翎放下毛笔:“殿下来得好快。”
    “你好不容易给我递了个台阶,我怎么舍得耽搁。”
    霍翎一笑:“殿下喜欢这副对子就好,这是我特意写给你的。”
    “好,我带回去,等除夕贴春符时,让人贴在我的门前。”端王走到霍翎身边,近距离重新欣赏了一遍春符,又发现一个让他惊喜的地方,“阿翎的字也写得极好。”
    不知是不是因为在题春符,霍翎的字迹并不婉约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