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4章 张家的坦白局?
    第394章 张家的坦白局?
    苏澄和卫卿在维也纳相处得还不错。
    当然。
    也可能是因为他和卫卿每天也不说几句话,保持著一定距离的缘故。
    虽然不说话,但两人却一直默契的做同桌。
    某一天。
    苏澄收到了研究所派发的可以调节中文、英文、日文的同声传译器。
    接下来他们要上两节大课。
    课程是训练他们的直觉判断,也就是看认识人的眼力。
    课上。
    负责讲课的教授在ppt上放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老特,一张是老拜。
    教授的问题是:假设在4年后的2020总统大选,两个人pk,谁会胜出。
    问题刚一拋出来,教授便要求大家立刻举手投票,给大家的时间可能也就几秒钟。
    眾人需要立刻做出决策。
    包括苏澄在內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举手投了老拜。
    这个结果让苏澄出乎意料。
    他举手是因为他事先已经知道结果。
    但其他人也跟著举手是干什么哦?
    这帮人的立场和主张难道和老拜是一样的?
    很显然不是。
    但也不排除老头和集团的强大筛选。
    万一就把拥有共同特质的意识都聚在了一起……好吧没有万一。
    因为苏澄观察到,不只是他惊讶和震惊,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覷,面露诧异之色。
    如果要预测或者押宝的话。
    那起码要看2016~2020的表现,是否具备连任的民心和诸多条件,然后再考虑老拜那边出台的民生方案是否获得大眾青睞。
    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条件,还不包括思考各式各样丑闻事件给每个候选人带来的影响。
    教授刚刚提问的时候需要大家立刻表態,满打满算不到三秒钟时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谁的脑子3秒钟能把这些事情都计算一遍啊。
    哪怕把gpt切换到快速模式,那也得思考几分钟。
    直到教授站出来解释,说他们今天的內容就是探討这件事情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会有90%的人都选老拜?
    这个现象也確实勾起了苏澄的好奇心。
    肯定不能是因为老拜比老特长得帅吧?
    教授讲解的结论来自於帝豪集团在普林斯顿建立的第六综合研究所的调查数据。
    苏澄专注地听著教授讲了俩小时。
    结果还真跟自己猜的一样。
    跟长得帅確实有关係。
    因为3秒钟做出二选一的判断,那就只能看长相了,调动不了思考相关的神经元。
    首先是吸引力和光环效应。
    人们下意识地將外貌的优点延伸到其他方面,认为他们同样更聪明、更有能力、更值得信赖。
    其次是成熟度与能力观感。
    面部成熟度与感知到的权力相关。
    拥有成熟面孔特徵,例如下頜较宽、脸型较长的个体,更容易被视为有能力、有领导力。
    在选举中,70%的情况下是那些面部宽高比高,长相看起来更有竞爭力的人获胜。
    与成熟脸相对的是“娃娃脸”,拥有大眼睛、圆脸的人,通常被认为更热情、诚实和值得信赖。
    然而,这种面相也可能被与天真、顺从甚至能力不足联繫起来,在需要展现强势领导力的场合可能不占优势。
    一句话总结底层逻辑就是:能从脸部读出的信息越多,越有能力。
    客观上,不一定谁更好。
    但主观上,拜登的信息当然要比老特信息多,所以大家都选老拜。
    他们今后可以根据这个直觉判断,反过来也要利用这一点避免在今后提拔属下的时候被影响。
    苏澄很好奇的翻了翻手里发的资料,里面有往年的例题。
    第九研究所在80年代就成立了,负责上这堂课的教授们基本上都会拿那些公眾人物作为例子。
    教授提到,他们在1990年用了柯林顿vs老布希,让当时的学生们预测哪位候选人会在1992年胜出。
    当时也有90%的人预判是柯林顿。
    因为柯林顿脸上能展现出的信息更多。
    进修班的东西对於苏澄来说並不难。
    但也不至於是基础,只是对他来说相对简单。
    如果让苏澄客观的排一个难易等级的话,大概中级?
    道理谁都知道,主要是阐述並熟练掌握这个底层逻辑。
    中高级的样子吧。
    也算是k15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
    但也仅限於理论知识。
    这玩意儿有用吗?
    肯定有用。
    否则集团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每年给研究所拨那么多钱了。
    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可能会第一时间/第二时间调动起这个神经元,这对於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进修的目的就达到了。
    甚至他们会想起来自己在维也纳进修学到某个知识的具体这一天中午吃的什么饭都是有可能的。
    其实集团高层有个不成文的共识。
    假设哪个大厂在成立或投资了类似的行为/心理研究所,那就说明这些大厂小厂已经有野心了,今后得上帝豪集团的资本监控名单。
    苏澄先用了几天时间把他丟下的课程复习了一遍,確定自己熟练掌握了以后,便抽出时间忙起了他自己的事情。
    他遥控指挥小陈、赵鹏他们开始配置自己的资產。
    2016年,全球经济復甦。
    所以老头才想著整合stx集团:石油+能源+造船。
    苏澄也要行动赶上这波热潮。
    但他並没有把资產放置在国外,有三分之二的资產配置在了国內,剩余三分之一放在海外跨品类对冲。
    为什么放在国內?
    因为他要儘可能的吃上经济周期红利。
    1986年~1991年全世界公认的岛国经济泡沫。
    老头在二十几年前预判了这次经济泡沫,他带领著帝豪集团深度参与並主导了那次经济泡沫,並且在泡沫破裂之前顺利撤退。
    老头的操盘行为,让集团资產在三年內翻了几十倍,90年代后彻底在全球立足,成为无人可以撼动的超级集团。
    苏澄现在的体量比对帝豪集团还是太小了。
    如果要迅速成长,拥有对抗老头的资本,苏澄需要一次这样的契机。
    2016年~2021年是无可诡辩的经济泡沫。
    不仅仅是房地產经济泡沫。
    还有野蛮生长的个人金融消费贷款。
    这是一场双螺旋的复合型泡沫,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企业到家庭,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受益。
    苏澄在维也纳一边进修,一边和手底下人配置相关资產。
    每天就只需要上四个小时课:上午和下午各两小时。
    如果不是老头把他送来维也纳进修,苏澄可能也挤不出这么多时间。
    之前老头让苏澄指挥的是钢铁、油气、运输的垂直行业整合,是百亿级別的大兵团。
    现在苏澄指挥的则是30亿规模的小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