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条件优越的中途岛
    第203章 条件优越的中途岛
    “镇江”远征特遣分编队经历四天三夜的航行,在威克岛附近的海域兜了一天多,海图上反复计算,总算找到了这个小小的珊瑚礁岛。
    威克岛是如此之小,且地势低矮,平均距离海平面只有几米,只是三座伸出海平面的珊瑚沙洲,呈现出清晰的“匚”字形状。
    围拢在中央的就是面积不小的潟湖,这在大洋风暴肆虐时,是途经此处帆船的避风港,或者说是救命的宝地也不为过。
    可是看到这个珊瑚小岛,原本计划定居在这里的180多民兵,却都失声痛哭了起来。
    无它,这地方也忒寒碜了。
    “镇江”远征特遣分编队指挥官钱学通中校也是满脸唏嘘,这三座屁大点的小沙洲虽然相连,可半个小时就能走一圈。
    即便过惯苦日子的华人移民,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也是心生惧意,谁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小岛上?
    可没有办法,上峰的严令不可以讨价还价,违令者必死无疑。
    用了三天功夫,将定居在该岛上的180余名民兵和300土著女人运输上岸,还有堆积像小山一样的物资,粮食,散布到处都是的鸡鸭禽类和10多头猪。
    这些鸡鸭禽类和十多头猪完全就是放养,反正也不可能逃离,倒是省了很多功夫。
    钱学通中校上岛走了一圈,仔细的考察了这个珊瑚小岛,因为地形地貌的缘故,岛上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淡水池塘,供应淡水是没问题的。
    最大的池塘有700多平方米的水面,深达3~4米,主要来源就是太平洋上的降雨,竟然还有一些淡水鱼类生存。
    威克岛上的树木都是歪七扭八的杂树,这些树不成材,砍一些下来,勉强可以搭成窝棚式的居所,剩下的作用只能是烧火了。
    好在“镇江”远征特遣分编队早有准备,随行带来了200顶帐篷,大量木板,木方和修整笔直的原木,还有烧好的砖石,足够食用5个月以上的粮食,以及三台蒸汽机。
    在最大的威克岛上
    一圈的帐篷营地建立了起来,180多位民兵分成10个小队,开始利用木材搭建木屋,短短几天功夫,已经搭建好10多座房屋的框架。
    帐篷营地就建在威克岛三十余米高的山地一侧,今后的住宅区也将密集建设在这里,可以抵挡大部分来自太平洋深处的风暴威力。
    作为海军军官,钱学通中校深知太平洋的风暴有多可怕。
    一旦大型风暴袭来,连续十几天都在狂风暴雨中,这就注定了威克岛粮食难以自己,顶多种一些蔬菜罢了。
    所以他建议
    要在居民区的周围修建一圈至少5米高的挡风墙,留下几个3米宽的缺口,用于天气晴好时通风之用。
    一旦风暴来临
    则用一头削尖的原木锤入地下,连接成木排,挡住风口,并且用斜撑加固才行。
    好在岛上有一些风化岩,落潮的时候也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岩石,可以开采出来用于筑墙,材料问题倒是不大。
    沿着沙滩就可以捡拾到很多贝壳,数量多不胜数。
    若是挡风墙修建的范围大一些,除了居住之外,家前屋后还可以种点菜,能够避免热带风暴的侵袭。
    “多谢长官的宝贵意见,草民等一定遵照执行。希望长官今后途经此处,能够上岛来看看,那就是草民等的荣幸了。”民兵队长黄启祥是个30余岁的敦实汉子,目光中满怀感激的说道。
    钱学通中校闻言笑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说道;
    “楚王陛下臣多次说过,人定胜天。
    这个威克岛虽然自然条件较差,由于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往来的船舶绝不会少,你们也不会感到寂寞。
    所需的各项物资,今后可以通过檀香山的过路货船带来,想要什么都有,你们可以拿淡水和蔬菜与其交换。
    你看这岛上,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海鸟众多,进入到灌木林子里,一会儿就能捡满满一兜子鸟蛋。
    海里面有鱼,有虾,这次给你们带来了不少网具,定时的捕捞肯定有收获。
    所需者,不过是粮食罢了。
    这里的环境需要你们自己建设,建设的好就住的好,建设的差就窝囊的活着。
    这是自己的家园,可一定要上心啊!”
    “多承长官教诲,草民等一定用心建设这个岛,断然不会让朝廷的大人失望。”民兵队长黄启祥倒是开朗的性子,在情知无法改变后,也就随遇而安了。
    他自己先挑了两个胸大屁股大的土著女人,反正没事儿的话,在家生小崽子就行了。
    两人正说着,原本晴朗的天空就阴沉了下来,乌云迅速的堆积,海风也越刮越大了。
    钱学通中校皱着眉头看向远处,他知道短时间内肯定走不了了,这是太平洋深处的又一个热带风暴生成。
    好在货船卸货后,全都停泊在潟湖里,收起了风帆,下了锚,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
    此去最后的目的地中途岛还有一段遥远的航程,差不多近2000公里,顺利的话也要一个星期才能抵达。
    向东距离夏威夷群岛还有3700余公里,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漫长航程。
    这一路上,再没有任何岛屿,有的只是无尽的浩瀚大洋。
    在风暴来临之前
    钱学通中小乘坐小舢板匆匆返回“镇江”号风帆战列舰,作为编队指挥长官,这里就是他的战位,遭遇风暴时更要坚守在岗位上。
    若一旦遇到走锚,搁浅等险情,可以立刻采取措施自救。
    仅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
    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海面上掀起的狂风巨浪越来越爆烈,浪头动辄七八米高,排山倒海的翻涌不停,仿佛要将整个天地搅翻一样。
    见证大自然的无穷威力,船队的水手们也都悚然而惊,纷纷跑到船头点起香火,祭拜了起来。
    即便停在潟湖中,涌动的海潮起伏不停,浪高也有一至二米左右,席卷而过的狂风则达到8级以上,发出呜咽的怪叫声。
    雷暴炸响开来,闪裂的电光连天接地,隆隆雷声仿佛就在心头炸响,倾盆大雨随后而至。
    热带风暴来了,带来了无尽的躁动和狂风暴雨,在天地间疯狂肆虐。
    这场风暴持续了3天3夜,直到第4天的凌晨,这才悄然散去。
    此时再看威克岛上,已经是满目疮痍。
    原本堆放整齐的木板和木料被吹的四散,乱七八糟的散布在灌木丛和岛屿各处,还有一些木板被掀飞到海里,随着浪涌聚集在沙滩边上。
    位于矮山脚下的帐篷营地,狂风中撕碎的帐篷破破烂烂,大约只有2/3完好,剩下的要么不翼而飞,要么变成了破烂布条。
    岛上的村民正在互相救助,风暴中死伤7人,有两个瘦弱的土著妇女被刮的无影无踪,还有两男三女被狂风携带的木头击倒,伤势轻重不一。
    见此情景
    钱学通中校也只能安慰了几句,随即便返回了船队,命令团队一分为二,拔锚起航。
    已经卸载完毕的两艘帆船原路返回马尼拉,路途中不再经停关岛,大约8~9天的航程就可抵达。
    随即将投入到移民航线中,继续执行运输任务。
    镇江号风帆战列舰率领着剩下的两艘风帆货船,运载着140余名官兵和550余名土著妇女,踏上了前往中途岛的航程。
    经历一周的航行
    再度瘦身的“镇江”远征特遣编队顺利抵达中途岛,没有再出现反复寻找不果的情况。
    在距离中途岛数十海里远的天空中,就能见到大量翱翔的信天翁鸟群,这简直就是指路的明灯。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
    纵然是善于飞行的鸟类也无法横渡,有鸟群的地方必然会有岛屿,且距离不会太远。
    当看见中途岛上空飞舞的白色鸟群遮天蔽日,远航的水手和士兵们忍不住爆发出欢呼声,难以掩饰内心激动的心情。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在檀香山西北1200海里处,属波利尼西亚群岛。
    中途岛为珊瑚环礁,周长24公里。陆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桑德岛、东岛和斯皮特岛组成,属于亚热带气候。
    这里虽然同属于珊瑚环礁,也有环抱的潟湖可供过往的舰队避风。但中途岛的历史更为悠久,最高处是距离海平面47米的平缓高地。
    岛上拥有大片的森林,几乎一多半都被森林覆盖,拥有相当充沛的木材资源。
    更难能可贵的是数百上千年以来,这里就是鸟类的天堂,生活着数量惊人的鸟类和海龟,堆积了数米厚的鸟粪。
    这个年代的鸟粪,是最好的肥料,没有之一。
    登陆之后
    用了一个半小时勘察全岛环境,带队的中尉连长胡大福开心的咧开嘴笑了,神情相当满意。
    这人就怕比较,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相对于威克岛上的要啥没啥,中途岛就可谓是资源丰富,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缺,很快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中尉连长胡大福已经计划好了,将在桑德岛上建立码头,所用的材料就地砍伐树木,从岛上森林的中央开始砍伐。
    四周的树林全都保留,这样一来,就是天然的防风林,可以避免内部开垦的农田遭到暴风摧残,保证相当的收获。
    粗略估计下来
    开垦四五百亩田地是没问题,加上充足的鸟类资源,一年三熟的气候条件,胡大福保底估计,每茬亩产能达到350斤。
    一年下来,亩产粮食妥妥的上千斤,几乎没有多大难度。
    中尉连长胡大福计划在斯皮特岛上,紧靠着三四十米高的丘陵,建造5米高的环形围墙,用作防御营寨,修建一些屋子居住,也可以开发出上百亩的良田。
    真正的一物两用,完美解决生存问题。
    亲眼见证了威克岛被暴风摧残的景象,中尉连长胡大福已经不打算修建木屋,而是直接建造石砌房屋。
    石砌房屋更加的结实,若是顺着石墙建造一排,亦可省去许多功夫,房顶还可以巡逻防御,晾晒农作物。
    中途岛周围是大面积的浅滩,范围广达24公里,大型舰船难以驶入。
    斯皮特岛就位于浅滩中央,是一片露出海水的高地,范围大概1.7平方公里左右,与桑德岛通过小船可以往来,距离约一千三百余米。
    在潟湖中,倒不用过于担心被海风吹进大洋深处。
    实在不行
    跳船逃生也可以,这些海边的浅滩深度大多在1~2米左右,浅的地方海水没过小腿肚子,在落潮的时候会露出大片大片的海滩,滩涂上野生海产品极其丰富。
    正是因为丰富的海产,才引来了数10万只信天翁聚集于此。
    成年的信天翁是最大的飞禽之一,展开的翼展可达3.3米宽,能够把10来斤的小孩子叼上天空,攻击成人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退一万步来说
    即便中途岛上不生产任何粮食,仅依靠土著妇女去捡拾鸟蛋,都能保证驻岛官兵衣食无忧,鸟蛋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捕杀鸟肉怎么也吃不完,登岛的官兵紧紧张开了一张大网,两头捆缚于树上,小半天的时间便抓到了四十几只信天翁,剥皮抽筋,去掉内脏还有一千多斤肉。
    根本就抓不完,也吃不完。
    胡大福中尉安排了两个士兵就守在网边上,抓到一只上去用棍子狠狠敲一下,敲死了交给土著妇女开膛拔毛,打理干净后就下锅。
    抵达中途岛的第一天,船上的水手和登岛的官兵就吃上了美味的鸟肉炖木薯,鸟蛋炒野葱,简直不要太惬意哦!
    为了高效率的装运鸟粪,“镇江”远征特遣分编队指挥官钱学通中校命令水手登岛,连同登岛官兵一起修建简易栈桥。
    除了值守人员以外,三艘风帆大船上的官兵下来了400余人,再加上登岛的140余名官兵,500余土著妇女一起动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仅仅三天的功夫
    便放倒了1700多棵大树,砍去枝桠,在蒸汽带动的锯床上,切割出了大量木方,木板,顺着潟湖内部开始搭建木质栈桥。
    十几天后
    一座简易的木质栈桥便搭建出来,从岛上顺着潟湖浅滩深入一百七十多米,在陡然加深的地方停止,然后横向建设栈桥,长约76米,整体呈现“t”字形状。
    这样的一个木质栈桥,可以同时供两艘风帆大船装卸货物。
    并头帮靠的话,用缆绳互相捆扎牢靠,停靠七八艘风帆货船都可以。
    在这期间
    镇江号编队的厨师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拿出大网四处抓捕信天翁,每天都能收获几百只,拔毛去除内脏打当干净后,用盐码成咸肉晾晒几天,就可以收到舱中备用。
    这段时间,竟然收集了几十吨咸肉。
    船上水手和岛上士兵吃的都是鲜肉,压根也看不上这些咸肉,新鲜鸟肉味道更香,炖汤也好,红烧也罢,怎么样做都好吃。
    这些咸鸟肉留着一部分在航行途中食用,大部分准备留给威克岛居民,毕竟他们那儿啥都没有。
    简易码头修好以后,装运鸟粪的速度就很快了。
    养在船舱底部的10多头驴子和一些家禽家畜,都留给了中途岛,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用驴车装运鸟粪,往来于码头和风帆大船之间,一天下来可以装运一百几十吨。
    为了给这些驴子补充营养,中尉胡大福每天三顿喂鸟蛋,每次给驴子都喂一盆,加上豆粕这些有营养的饲料,还有岛上的青草嫩叶,喂养的驴子越发精神。
    五天后
    两艘风帆货船满载着上千吨鸟粪,跟随在“镇江”号风帆大船的身后,缓缓离开码头,向着大洋深处驶去。
    中尉胡大福带着所有人向船队挥手告别,直到船帆消失在天际线尽头,依然站在原处双眼湿润。
    有些年轻的小伙忍不住落下泪来,感觉心中丢失了一大块似的。
    人就是这样,虽然中途岛不愁吃不愁穿,可是孤零零的遗落在大洋中间,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仿佛已经被社会抛弃。
    中尉胡大福不愿意让这样的悲伤情绪蔓延,便大声的吆喝骂道;
    “哭什么?没出息的东西。
    今后在这片岛屿上,天老大,地老二,老子就是老三,岛上女人不缺,肉不缺,粮食不缺,自由自在的没人管,这难道不好吗?
    要是有劲儿没处使,就给老子抓紧时间把防风墙垒起来,把屋子盖起来,每人都能分到一间。
    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到了明年就能生小崽子,鸡鸭成群,我们还有驴子和吃不完的鸟肉,有啥可担心的?
    行了,都回去吧。
    中午吃过饭,下午继续劳动,我们要抓紧时间将石墙先垒出来,今后就顺着石墙开始砌房屋。
    下午去50个女人捡鸟蛋,20个女人烧火做饭,30个女人负责捉鸟打当干净,其他的全都去垒石墙工地帮忙。
    咱们五六百号人,每天说什么也要给垒出500米石墙出来,10天就是5千米。
    垒好了石墙,再建好房屋,就有安身的地方待了,再大的风雨也不怕。
    这么好的地方,留在威克岛的那些伙计们能羡慕死,还踏马有啥可哭哭啼啼的,像个娘们儿。”
    他的话让大家轰然笑了起来,引来了年轻小伙子们的热烈回应,悲伤的情绪来的快,去的更快。
    长官说的没错,除了没有酒以外,这里有女人,有吃不完的肉,无忧无虑的无人管束,难道不是好日子吗?
    就说这个酒,等到粮食种起来以后,会酿酒的人可不少,还怕没酒喝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