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5章 都来跟我兜风!
    第555章 都来跟我兜风!
    等这边的活收拾妥当,车子再次启动,绕过操场,很快停在教学楼门前。
    几个人合力把最后几块大字报和画板抬下车,靠在楼道口整齐摆好。
    郁夏甩甩冻得发麻的手指头,高兴道:“这下可全齐活了!”
    “陈露阳,亏了今天遇见你了!”
    “这要是全靠我们自己拎,得冻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陈露阳瀟洒一笑:“那还说啥了?回头別忘了请我吃包子!”
    文艺部部长乐了:“行啊!等忙完了请你去食堂,蒸笼刚出的二两大包子,管饱!”
    “行!”陈露阳乐呵呵的冲他们招招手。
    “你们先忙著,走了~”
    隨著李河轰来一脚油门,小汽车稳稳驶离教学楼门口。
    “陈哥,下面去哪?”
    李河在学校里开车开上了癮,忍不住回头问。
    “先送张楠回宿舍,完了送我回宿舍,然后停楼下,带我们宿舍大哥兜风!”陈露阳意气风发的开口。
    “好咧!”
    ……
    隨著小汽车拐过操场小路,逐渐消失在郁夏等人的视线。
    几个学生从教学楼里拿著书走了出来。
    见到文艺部的同学正忙著搬横幅、掛板报,几个人快步走过去,伸手扶了把木板。
    “这次布置的挺快啊!”
    其中一个白白净净,个子不太高的男生笑著开口。
    文艺部部长没好气道:“不布置也不行啊,上半学期因为迎新布置晚了,都被开会呲过一顿了。”
    “总不能这学期还因为这事挨呲吧~”、
    罗天一边帮著忙乎,一边笑道:“誒?上回可不是我故意要骂你们,实在是开学头一周,校领导天天来巡查。”
    “展板空著,首先问的就是学生会。你说我不催你们,能行吗?”
    “你这不能有情绪啊!”
    文艺部部长翻了个白眼:“你是学生会主席,你有理。”
    罗天装作没听见,边干活边道:“从事务楼把东西搬到教学楼挺辛苦哈~”
    没人吱声。
    文艺部部长:懒得搭理你。
    沉默了小一会儿。
    终於,一个女生嘆口气,主动站出来缓解尷尬。
    “还好,亏了有陈露阳。要不是搭了他的车,估计我们得搬到半夜去。”
    罗天手上动作一顿。
    “陈露阳的车?”
    郁夏在旁边接口:“对啊,他正好开车路过,顺手帮忙把东西拉来了,省了我们不少劲。”
    罗天眉毛一挑,似是不经意的问了句:“学校什么时候允许学生开车进校了?”
    文艺部部长马上很自然的把话头接过来:“不是私人的。”
    “是修理厂的车,他说顺路给实验室送设备才进来的。”
    “噢噢噢。”罗天自然的点点头,仿佛刚刚的那句话就是隨口一问。
    “行啊,你们文艺部本事不小,车都调动上了!”
    文艺部部长翻了个白眼,隨口就懟:“是啊,过两天我们把火箭也调上!”
    周围几个文艺部的学生顿时鬨笑起来,笑声里带著解气的味道。
    罗天脸上的笑容没变,慢悠悠开口:“火箭不火箭的我不敢说,不过咱学校可真还没见过哪个学生能把车开进来。”
    气氛沉了沉,文艺部部长咧嘴乾笑一声:“嗨,不就搭个顺风车嘛,又不是我们要显摆。”
    话音一落,谁也没再搭茬。
    郁夏原本还想开口,见气氛不对,也把话咽了回去,只闷头刷浆糊。
    几个女生更是手脚麻利地展开横幅,像是赶工似的,把“勤奋学习,团结进取”的大字板钉到木架上。
    不多一会儿,横幅、板报一块块掛满教学楼的橱窗和门口。
    “走!”
    干完活,文艺部部长衝著罗天打了个招呼,就带著自己的帕特纳们,抱著空顏料桶和剩下的纸卷,几乎是躲瘟神一样,匆匆从教学楼前散开,连头都没回。
    ……
    此时,男生寢室楼里热闹的不行。
    楼道里更是热闹的不行。
    不是挨个屋里窜送家乡土特產的,就是端著暖壶、抱著脸盆往水房跑的。
    走廊两边的门口全是人影,晾衣绳上掛满了刚拆封的床单和厚被。
    几个嗓门大的,乾脆把家里带来的收音机开到最大声,放著流行歌曲,伴著一群小伙子的嚷嚷,整个宿舍楼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嘈杂中,还能听见有人喊:
    “203的!!快出来,刚剥开的生分你们一把!”
    “別抢別抢,还没分完呢!”
    “你们尝尝我这腊肉……我爸亲手醃的!”
    4楼走廊。
    浑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小汽车差点引起一场小风波的陈露阳,正欢天喜地的带著421的几个大哥,在走廊里挨个串门,跟著同学一顿呜嗷乱喊。
    “先別啃鸡蛋喝茶叶了,走走走,我今天把车开来了。”
    “都跟我下楼坐车去!!!”
    经济系什么最多?!
    牛逼人最多!!!
    一个个不是这个公社社长,就是那个书记的。
    这些人都是买车的潜力股!!
    之前陈露阳就说有机会要带他们坐坐自己的小汽车,这次好不容易车开进校园,可得抓住机会,好好给厂里的小汽车做个宣传。
    听到陈露阳把小汽车开到宿舍楼下了,整个四楼楼道里登时就跟开了锅似的。
    “真的假的?车能开到宿舍楼下?”
    “这可是新鲜事啊!”
    “快点快点,我还没坐过小汽车呢!”
    一帮人呼呼啦啦跑下楼,远远就见宿舍楼下果然停著一辆小汽车。
    流畅的车身在寒风里闪著光,车门口三三两两站著好些学生,正探头探脑地打量。
    似乎还有人在跟司机问些什么。
    只见李河表情僵硬,支支吾吾,满脸求救!
    瞅见陈露阳,李河犹如看见了救星,赶紧大喊:
    “陈哥!”
    陈露阳狐疑的跑过去。
    等问明白情况之后,陈露阳无奈了……
    擦!
    亏他还以为出啥事了呢!
    合计是小汽车停在这,招来了不少学生们的围观。
    其中有几个机械系和力学系的学生,就好奇的过来问问车的基本情况。
    李河哪懂这些啊!
    几下就被问懵逼了。
    但是他不知道,不代表陈露阳不知道啊!!
    这个寒假,他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给厂里最新型號的小汽车编写英文说明。
    这辆车的所有情况都在他脑袋里印著。
    “这车是省机械厂的第四代小汽车,动力总成源自日產老型號,四缸水冷发动机,最大马力七十匹,额定转速四千八百转。”
    “油耗呢,在市区工况下差不多七个半到八个油,郊区路况还能低一点。”
    几个机械系学生顿时瞪大眼睛:“真有这性能?!”
    按照课本和《汽车工程基础》里引用的资料,
    当时国產的海牌、吉普等车型,市区油耗普遍都在一百公里十升到十二升之间,功率也多在五十匹上下。
    眼前这辆车的参数,明显比他们印象里的国產车要先进得多。
    这车要是真能跑到七个半油,这可算国內一等一的先进水平了!
    一个学材料力学的学生忍不住追问:“那这个的发动机腔体是铸铁的还是铝合金的?”
    陈露阳道:“主体还是铸铁缸体。”
    “咱们考虑到北方冬天冷,铸铁的耐久性和保温性更好。国外有的车型已经用铝合金,油耗能再降一升左右,但工艺要求高,材料也紧缺。对咱们现在来说,七个半已经算很不错了。”
    陈露阳说著,手上也没閒著,顺手一拉车门,把驾驶座敞开来。
    “光听我说也没意思,你们自己看看,比翻课本有意思多了。”
    话音一落,几个学生立刻围上来,有人探头往驾驶舱里瞧:“哎,这仪錶盘可真齐全!”
    “还有转速表呢,咱课本上讲过,可国產车上真少见。”
    陈露阳乾脆把副驾驶的门也打开,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咱这车是按义大利设计改造的,內饰也是一套设计下来的。”
    “方向盘小一號,转动起来轻巧;仪錶板是新加的组合表,油量、水温、转速都有,不用光凭耳朵听。”
    几个力学系的学生忍不住蹲下来,伸手摸了摸车门的钢板。
    果然又厚又强!
    陈露阳弯下腰,指著车门接口笑道:“这是双层衝压件,中间加了一条加强筋。单层容易抖,双层更结实。”
    说著,他又走到车尾,掀开后备箱,露出里面规整的工具包和备胎。
    “你们看看,这后备箱空间不小吧?”
    “平时跑长途,放行李没问题。备胎、千斤顶全都在这儿。”
    “发动机呢?能看看吗?”有个学生著急道。
    “行啊!”陈露阳爽快地应声,冲李河使了个眼色。
    李河会意,从驾驶室里一拉开关。陈露阳走到车头,“咔噠”一声把机盖掀起来。
    机舱里,黑亮的发动机、粗壮的管路和银白的散热片一览无余。
    “这就是四缸水冷机。”陈露阳得意地拍了拍发动机盖。
    “冷却水走这边的水箱,风扇是皮带带动的,冬天一打火预热快,夏天散热也够。”
    “化油器在这边,我们针对这个做过改良,燃烧效率能提个十来个点,所以油耗才能压得下来。”
    学生们全都挤在车头,伸长脖子看。
    这还是头一回见著实车的发动机,这比课本图纸可直观多了。
    眼见理论小课堂差不多了,陈露阳笑道:
    “光看有啥意思?上车!!!”
    “我带你们兜一圈!”
    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两秒,隨即炸开了锅。
    “真噠?能坐吗?”
    “我还一次小汽车都没坐过呢!”
    “这得多少钱一张票啊?”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陈露阳乐了:“哪来的票啊!这又不是公交车,都是自己人,谁想坐都行!”
    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別看他们问问题的时候,一个赛一个的踊跃。
    但真要往前迈步上车,真是都有点不好意思,脸上红扑扑的,谁也不敢第一个钻车门。
    陈露阳乾脆招呼起来:“都別磨嘰了!一个个都有机会,咱到校门口去兜风,排队上车就行!”
    “大根,你去女生寢室把高小琳她们女生也喊下来,咱们一起坐车去!!”
    於是,眼前出现了一幕稀罕的景象——
    北大校门口,十几號学生老老实实排成一条长队,就跟等公交车似的。
    一个个脸上写满了兴奋,又强忍著矜持。
    “哎,前头快点儿啊!”
    “別挤別挤,反正都有份!”
    “这感觉跟抢座似的,哈哈哈!”
    ……
    此时正是同学返校的高峰。
    眾人瞧见大家都在门口排队,以为有了什么新活动,都好奇的跑过去看。
    陈露阳则是瀟洒的站在旁边,挨个做解释。
    听到能免费坐车,登时大家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一个排一个的都在校门口排队,等著坐小汽车。
    猛一瞅,简直比拉活还热闹!
    正当陈露阳在车门口指挥“排队有序、人人有份”的时候,校门口另一边,两个老师从事务楼出来。
    瞧见校门口乌泱泱的排了一大堆人,两个老师眉头一皱,走过去。
    “怎么回事?校门口排这么一长队?”
    不等其他的学生开口,陈露阳忙不迭挤出笑容,三步並作两步迎上去:
    “老师您好,我们是在做学生实践活动呢。”
    老师皱眉:“学生实践活动?谁批准的?有没有系里盖章?!”
    陈露阳从容回答:“老师,这车本来是修理厂顺路给咱们实验室送设备的,我想著大家平时光在课本里看,不如趁机近距离讲解一下发动机结构,算是临时的学习交流。”
    老师眯了眯眼,显然还是半信半疑。
    但是如今北大確实是倡导“理论联繫实际”。
    不少学生一放开手脚,就干些出乎意料的事。
    上半学期,物理系的学生们还自己拼了个“太阳能热水器”,用黑漆铁皮和玻璃板搭了个大匣子,后头连著一口铁桶,硬是搬到操场正中央晒了一下午,结果全楼的同学都跑去围观,弄得跟庙会似的。
    跟这些比起来,陈露阳开个小汽车进校门,居然还讲起发动机原理,倒也不算太“出格”。
    所以,眼下看见陈露阳扯著同学讲汽车,老师心里虽有怀疑,但也不好当场一口否认。
    陈露阳见老师眉头越皱越紧,赶紧又补了一句:
    “老师,您放心!”
    “油钱、车钱、司机都是修理厂出的。我这边不过是借了个机会,带同学们做个实践交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