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8章 :并蒂双娇
    随着消息的进一步发酵,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到了09年春涌现出来的两位年轻少女。
    即便排除掉性别,在这个年纪有如此成绩,亦是惊人的闪耀。
    再排除掉所属院校的话题度,也丝毫不影响她们成果的分量。
    甚至哪怕再排除掉颜值和美貌,也是足够被媒体津津乐道,乃至上新闻的优秀素材。
    而当以上这些都同时存在时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关注的目光。
    陆思文的《东阳往事》,以其细致入微的年代感,敲开了“严肃文学”的门槛,销量上也开始逐渐升温,京大中文学系曾经那些“名宿”校友,都不约而同的为其发声和推荐。
    而卢薇的六页论文,也在国内数学界成为一段佳话,《数学年刊》已经确认插队刊载在下期内容中,而许多知名大学里,数学家们已经先一步进行了讨论和验证,十九岁女孩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个高校的教室里。
    而最先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不是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士,而是媒体。
    不准确的说,是将三人联系在一起
    杭城,网艺新闻总部。
    一位网络记者,拿着新出炉的稿子敲响了审稿编辑的门。
    标题是“京大文学女神:陆思文那不为人知的一面。”
    深谙媒体三要素,先骗进来点击再说。
    其实里面的内容还算中规中矩,当然他们没有真的进行采访,一个电话都没打过,网络记者嘛~
    百度不就行了?最多就是从其他网站上搞“中译中”。
    审稿编辑看了看,主要是审核标题:“这在未来会成为一个热点,记得持续关注,拓展一下”
    翻译成人话:多编点。
    正要再说几句,另一位记者走了进来,也是审稿。
    标题是“哈工大数学天才少女:卢薇,震惊整个数学界,复大教授直言我不如她。”
    嗯也很魔性了,其实只是打电话给一个复大的副教授,对方说自己大一肯定没这么厉害,翻译一下变成了“直言我不如她”。
    但也算尽心了,至少除了百度,还打了电话。
    审稿编辑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看了之后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你俩稿子互相抄的吧?怎么连内容都雷同。”
    两人对视一眼:“啊?”
    比对一番后发现,还真的有许多雷同。
    比如都写了“卢薇/陆思文深受知名作家翟达的影响”其实也是老套路了,拉个名人蹭流量。
    前者的线索来源于卢薇和翟达的高考双状元。
    后者则是陆思文和翟达在微博上的发售预热互动。
    倒都算是事实。
    那位翟达是当下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横扫无数奖项,无论网络上还是出版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知名度比两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天才少女”要高多了。
    但稿子真没互相抄。
    只有那位审稿编辑眼睛一亮:“这是摆在明面上的新闻宝藏啊!”
    “你们名字改一下,然后继续挖!使劲挖!”
    左手一篇新闻,右手一篇新闻,但是只要碰一下!
    “嘭!”
    无数的新闻!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
    “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躺下自己,把忧伤抚摸~”
    说不上什么氛围的音乐中,大概是自动播放到了这一首,一身工装的翟达,正在私人工坊中俯首画图。
    系统命名为【机械核心】的保时捷帕拉梅拉,被举升机顶起在半空中。
    专业的绘图桌上,巨大的图纸上是这辆车的底盘。
    最近小木头有许多自己的事情,而他课业压力又比较小,翟达就将精力放在了【机械核心】这件拖了许久的事情上。
    【机械核心】两大宝藏,一个是领先当下十几年的大量技术,另一个就是可以改变系统规则的“装备融合”。
    原本翟达是想先着手于后者,毕竟“装备融合”更有趣一些,也更容易上手。
    前者难度太大了。
    他是有很高机械水平在身上的,但若说独立研究透一辆车,还是太抽象了些,这是需要群策群力的事情,需要“π”成员乃至更多普通技术人员参与。
    但前天的一次尝试,让他180°掉转方向,决定先研究车子本身。
    原因无他,还是折戟沉沙在“装备弱化”的问题上。
    虽然【机械核心】自己不会因为改造而弱化,但若想将其他【装备】添加在这台车上,避免不了对那些装备本身的改造。
    你不能说把【装备】用双面胶粘在车里,就算两者“融合”了,必须得有机结合才行。
    于是他试探性的,动用了闲置很久的【老汉电视机】,想要拆解下来关键部分,给这台车增加一个后排副屏幕,为此还设置了一整套计划。
    但结果就是【老汉电视机】还没安装在车上,就已经被“弱化”了。
    而【机械核心】得到的,也是一个弱化后的特性。
    目前的系统信息已经变成了如下:
    “蓝色装备【机械核心】”
    “装备效果1:此车如同忒修斯之船,任何现实‘现实改造’都能完美融入整车性能。”
    “装备效果2:此车【装备改造】判定阈值极高,任何【装备改造】都不会使其能量‘弱化’,甚至有可能因不同部件出现‘强化’。”
    “装备效果3:此车主体结构强度+30%,驾驶员在九次交通事故中,都不会出现重伤以上的严重后果,当前剩余机会(9/9)。”
    “特殊效果→机械核心:此车根据‘相性’,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与其他【装备】融合,融合成功后会永久吸收其他装备的念,获得相应效果。”
    “融合效果1:该车后置屏幕播放的内容,导致的沉迷度+200%(弱化)。(融合剩余时间:5天)”
    “备注:融合效果在彻底完成前,若拆除相关改造则进度中止,彻底完成后‘念’与‘效果’会被吸收进【机械核心】主体,无法复原。”
    这个倒计时最初是7天。
    也就是说,若他现在拆了,也能收回【老汉电视机】的弱化版,原本沉迷度是+300%来着,但那样就是纯亏损,还不如留在车上。
    新添的后置屏幕就在副驾驶靠背上,到时候如果拉着唐小葵,给她放动画片。
    一看一个不吱声。
    总之,对现在的翟达来说,给【机械核心】喂装备,损耗成本有些高,而且没有迫在眉睫的需求,于是他选择掉转枪头去研究车子本身,也就有了现如今画图的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翟达疲惫的扭动了一下手腕。
    不愧是人类工业的集大成者之一,一台车上的东西可太多了。
    哪怕只是底盘的整体图,不涉及零件,也是画了一整天没弄完。
    好在他有挂
    【纯金秘密手杖】就放在一旁,翟达轻轻敲动一下,白模视界出现在脑海中。
    控制着“视角”去向需要的位置,而现实世界中翟达右手已经拿起了【留念拍立得】。
    对准自己脑后:“咔嚓”。
    拍立得吐出照片,正是整体图的最后一部分,悬吊系统。
    翟达只需要按照其上的内容,转化成工程制图即可,摸不准就换个角度再拍一张。
    彻底免除了拆卸工作,变成了纯智力工作。
    作为一辆十几年后的插混式新能源汽车,这台帕拉梅拉每个指甲盖都可能藏着超越当下的技术,当然其中最有价值的,大概就是电池、电机、底盘、车机四大样。
    其他的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轮胎等传统部件,比现在领先一些但也不多,因为传统汽车行业的进步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了。
    24年的燃油发动机,并不比09年的强多少,除非本就不是一个排量的。
    翟达终究会将这些东西带出这个工坊,去催动“π”的天才们一项项落地,但在这之前,他得自己先研究出一点脉络来。
    将最后一笔画完,翟达看着眼前的图纸,满意的点点头。
    要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他来说也是在不断的学习。
    看了看时间,距离和小木头的晚饭还有半小时左右,翟达干脆从角落里拉出一张躺椅,休息一会儿刷刷手机。
    结果一打开,发现“π”的群里已经盖了上百层。
    这些天才们其实平时并不怎么水群,偶有聊天也都不会太长,但今日热闹的有些反常了,于是翟达好奇的点了进去。
    往上划拉许久,发现挑起话题的是化学天才孙婷。
    翟达想起她似乎是领了一个电池领域的悬赏题,不知道论文进展如何。
    虽然天赋绝对足够,但以本科生来说,想要在这种重要领域有什么突破还是太难了,但等他自己琢磨出点东西后再引导一二,那就方便多了。
    这辆帕拉梅拉是插混式新能源,里面的电池是“宁得时代”的,放在当下已经算半个黑科技了。
    拥有“透视眼”的翟达已经洞悉了许多信息。
    “草莓糖”:“早上追剧,弹出了这两个新闻,一前一后,@作家,会长你有点厉害呀。”
    翟达一愣,心说还有我的事情?点开两张截图。
    一张:“金童玉女!哈工大数学天才少女,和作家翟达不得不说的故事。”
    另一个是“金童玉女!京大文学女神,和作家翟达不得不说的故事。”
    翟达:
    其实被和卢薇、小鹿联系在一起,翟达并不奇怪,或者说早有心理准备。
    没什么好隐瞒的,一个是女朋友,一个是高中好友+合作伙伴,这就是事实,难道我还要为此避嫌不成?
    而且也控制不了,难道因为怕被联系到一起,阻止卢薇和小鹿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么?
    只是有些反感媒体的这种起标题的格式。
    嘛~其实也不难猜,就这么个德行忍一忍就过去了。
    往好处想,也能助推三人的名气更大。
    翟达继续往下翻,上百层果然都是这个消息炸出来的。
    图灵:“什么京大女神好意思和我们‘木头人’女士并列在一起,沽名钓誉,写了一本破书罢了。”
    猎人:“陆思文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一个学校的。”
    图灵:“呃我是说这位也很优秀,不是,这qq什么时候能增加一个‘撤回’功能,我都想帮企鹅敲代码了”
    飞艇:“我好像在书店看到过这本书,不过有些贵,没买。”
    草莓糖:“老公想要这本书么?我马上去!”
    嗯,除了讨论,有好事者自己也去查了一下。
    “算命先生”:“看!我找到了这个!”
    一张新的截图,也是新闻。
    “并蒂双骄,横空出世!”
    翟达心说这个标题还算合理,因为出现的时间点很接近,又是同乡,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是必然的,虽然领域完全不同。
    其实他觉得还是小木头厉害一些。
    于是翟达回复道:“这报道还算中肯。”
    “算命先生”:“会长你要不要先看看内容。”
    翟达一愣,心说还有幺蛾子?
    点进去细看,果然十行之后就又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并蒂双娇,都和知名作家翟达,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往事”
    翟达撇了撇嘴果然还是一样的德行,不能因为标题就抱有期望。
    “并蒂双娇”你提我干嘛?
    合着我是那个“蒂”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