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8章 367哲通电力大学即将挂牌!
    这事儿言溪可没少忙活,到处联系人搞定了这事儿,倒是林哲额没怎么上心,这要是一般的大老板,估摸着人脉什么的也得挺广。
    但林哲不一样,哲通电力已经是另一个层级的公司了,作为公司的老板,林哲可以不用去在意什么人情世故,别看林哲一官半职都没有。
    但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地方的头头什么的都得以礼相待尊敬的不行。
    一个个都在盼着想着哲通能在他们当地落地一个厂区,落地就意味着当地环保首先能上升一个档次,另外税收方面也能提升不少。
    大家都能看的很清楚,哲通电力将会成为主流,这一块肯定是会取代其他老旧的供电公司的。
    但哲通的模式基本上确定了,最低以地级市为单位,一个市搞一个厂区负责一个市区的供电,另外也可能是在规划合适的地方,一个大厂区负责周边好几个市区的电力供应。
    只要条件许可,哲通都会这样,毕竟一下子少几个厂区,能省下巨大一笔开销,虽然不缺钱,但能避免的支出还是会尽量避免的。
    但这样的话,各个地方上可能就会“争取”一下,都想着把哲通电力的厂区落地在他们当地,留在他们当地。
    一个是大量的工作岗位,另一个就是税收。
    别看哲通电力的发电方式比较“高科技”“黑科技”,成本也低的很,但相比传统的电厂,哲通电力的员工反而更多一些。
    同样规模的电厂,比如年发电量五亿度的电厂,传统规模的电厂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部加起来可能就是两三百人。
    但同样规模的哲通电力厂区,那人数最少也是五百人,甚至更多一点。
    因为哲通高效服务的前提就是人手足够,所以多出来不少,这对于当地来说那就多出两倍多的就业岗位,要是选择自然选择就业岗位更多的。
    另外哲通的福利可是摆在这儿的,一个哲通的工作人员基础工资加各种福利算下来等于是其他厂子工人的两倍,高收入自然意味着更高的纳税,还有各种五险一金什么的,这也是衡量地方经济的一个指标。
    综合算下来,一个同等发电规模的厂子,哲通的厂子就是能比其他厂子多出几倍甚至更高的价值,所以地方上自然都希望哲通能在当地建厂。
    这样一来,每个地方上的负责人什么的在面对哲通电力的时候,一个个都希望交好。
    甭管是什么级别的,见了林哲都得客客气气的喊声林总。
    其他人可能需要巴结,但林哲不需要,所以在这方面一直是不怎么感冒的。
    好在娶妻娶贤这点林哲是做到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点言溪也是妥妥的,对于林哲来说,言溪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完美的。
    在她的联系下,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也即将成为哲通电力大学。
    ……
    两天后,林哲现身滨海文笔区。
    滨海文笔区文思高等技术学院,这牌子挂在门口再过两天就会被摘下,换成哲通电力大学的牌子。
    林哲一行人现身之后直接进了学校里面,刘青莲自然也是全程作陪。
    之前事情确定下来,林哲直接注资从刘青莲手里把文思高等技术学院给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林哲立即注资,接着开始升级学校里面的各种基础设施。
    说起来,作为民办专科,文思高等技术学院的学费可不低,一年最便宜的专业都是一万三四这个价格,高一点的专业甚至能两三万一年。
    这个高学费在基础设施上自然也差不了多少,像是学校的体育场、教学楼、宿舍楼这些东西实际上比一些本科还要好一点,而且比较新,不会特别的老旧。
    当然,数量上可能差一些,学生生源数量没有别的学校多,各种建筑也少了一些。
    像是教学楼这种东西,别的大一点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可能教学楼都得有五六栋,七八栋甚至更多。
    但这里就两栋教学楼,一个一教一个二教。
    另外宿舍楼也就两栋,办公楼一栋,图书馆什么的干脆没有独立的,直接放置在了办公楼的一楼区域。
    数量上确实比较少。
    那在成为哲通电力大学之后一年七八百个生源肯定是少了,至少得翻个几倍几千人,所以这边林哲注资在大半年前就开始了修建。
    建筑物虽然不多,但好在地方够大,所以一栋又一栋的建筑物开始拔地而起。
    林哲的要求是增加五栋宿舍楼,而且宿舍面积也不能很小,保持原有标准四人一间,一间宿舍搭配一个阳台和配套卫生间。
    另外教学楼规划再增加两栋,规模也比之前的大,还有图书馆,一个大学在林哲看来一定是要有一栋规模足够大的图书馆的。
    而且哲通电力大学可不光是作为哲通的人材储备基地而建立的,林哲的目标是建造一个百年大学的。
    所以图书馆的规模一开始就照着顶级的去建造,免得到时候又得扩建什么的,藏书什么的也百万级,在教育这方面林哲自然是舍得钱。
    还有食堂,文思高等技术学院原本就一个食堂,也是简单的二层建筑,一楼一些窗口,二楼一些窗口。
    但林哲又安排扩建了两个食堂出来,规模也比之前的大多了,直接三层,这样可以容纳更多人就餐。
    到时候一旦升本,冲着在哲通的名号学生肯定不少,总不能到时候吃东西都没得地方。
    另外要弄就弄最好,一次弄齐全,所以林哲又让人安排学校内建了一个游泳馆,还有配套的室内羽毛球场等等,包括操场林哲都有意修一个真草坪的足球场。
    还有其他该有的设施一个也不少,这些加起来林哲都注资十几个亿进去了,要打造就打造好一点,后续林哲还打算陆续往里投钱。
    包括各种科研、教学设备等等,都必须水平拉到最高。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们,哪怕不进入哲通,在毕业之后也会成为科技行业的人才,这是林哲的目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