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苟富贵,无相忘
万寿制坊位于应天城北城的神策门附近。
此地紧邻城墙,
又与玄武湖相邻,地广人稀。
大多是一些宫中掌控的工坊坐落于此。
万寿制坊占地规模极大。
从外面粗略看去,足足占据了一个街道。
进入其中,更是宽敞无比,各种作坊混杂分布。
从甘蔗提取浆到最后制成白,
其间工艺多达十几步,都能在坊中完成。
这一点令陆云逸以及一行人大为震惊,没想到竟是全产业链模式。
他清楚,京中一些工坊大多只负责后面的提纯以及售卖环节。
前端的一些工艺则由各个城中小工坊来做,
二者分工明确,养活了不少人。
像万寿制坊这般从上到下大包大揽的工坊,
在整个京城都十分少见。
对此,执掌万寿制坊的太监解释说,
由于是供应宫中用度,
所以无关银钱考量,自然是以安全为主。
陆云逸表示理解。
很快,看完制坊后,
陆云逸带着一行人离开,转而去了北城的一家冰室。
在一间宽敞的内室中,几人相继落座。
陆云逸坐在上首,刘黑鹰坐在旁边,武福六、张玉等人坐在下首。
另外一边还有宋婉儿、邓灵韵、秦晴三位姑娘。
在场众人脸上带着几分感慨,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工坊。
陆云逸坐在上首,微笑着看向众人,淡淡开口:
“今日这万寿制坊,想必诸位都已经见过了。
不瞒各位,万寿制坊本是宫中生意,被陛下赏赐给我。”
“什么?”
在场众人面露震惊。
难怪工坊中那些太监毕恭毕敬,原来掌柜就在眼前。
陆云逸压了压手,脸色有几分古怪:
“此事说来也巧,本来我与黑鹰打算自己开设工坊,生产白。
但没想到宫中知道后,
直接赏赐了一座,倒是给本官省下了一大笔钱。”
刘黑鹰也面露古怪,不停地挠头。
他这几日已经将工坊地点以及工匠都找好了,
突然得到这个消息,
还真有些措手不及,打乱了他不少计划。
“陆大人沐浴皇恩,小女子佩服万分。”
宋婉儿抿嘴一笑,眼中带着几分高兴。
像这等恩荣,整个京城也没有多少。
坐在她身旁的邓灵韵也十分开心,同样笑了起来。
陆云逸看向她们,笑着说道:
“莫要高兴得太早,事实上,
原本工坊开设,是想要拉你们一同进来,
也不用你们出银子,只是占个份子,到时候分些银钱。”
啊?
宋婉儿的笑容僵在原地。
原本还乐呵呵的诸多将领也不笑了,
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可惜,那种银钱在眼前溜走的可惜。
将军赚钱的本事他们可都是见识过的。
那么大的应天商行,
听说参与其中的都是整个大明的顶级权贵,能赚不知多少银子。
一股淡淡哀愁开始在冰室内弥漫。
陆云逸压了压手,宽慰地笑了笑:
“诸位不必着急,虽然事情有了一些变故,
但并不妨碍我等开设工坊。
还是如先前定下的那般,在座的各位每人都有一些份子,
也不用你们出真金白银,只需要年底等着分润钱财即可。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我等相识已久,总要给朋友弟兄捞点好处。
况且,这个钱财就算是你们不赚,
也会被那些坊的奸商赚去,如此还不如众乐乐。”
此话一出,屋内气氛顿时变得雀跃起来。
武福六与诸位将领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
陆云逸挥了挥手,刘黑鹰从随行的包裹中拿出了厚厚的一迭文书,
交给站在身后的胡小五:
“给诸位大人以及姑娘分一分。”
“是!”
胡小五拿着文书分了起来,很快众人手中就有了一份写得满满当当的纸张。
[刘氏应天制坊计划书]
众人将目光投向刘黑鹰,武福六直接开口发问:
“刘大人,您来操持此事?”
刘黑鹰点了点头,扫视在场众人,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坊诸事由我来操持,陆大人并不会参与其中。
不过你们可以放心,
此事是陆大人张罗,并且坊的核心工艺,
是由陆大人提供,诸位可不要小瞧,
这些工艺能让制白的成本骤降八成。”
“什么?”
军中将领猛地坐直身体,脸色凝重。
他们已经听过太多,因为白贵且数量少而导致的无奈情况。
若是有足够白,
有不少弟兄就不会落得身残以及伤口溃脓白白死去的下场。
对面的宋婉儿等人更是吃惊,
她们都出身高门大户,白家中常有,但也知道此物价格昂贵。
若是下降八成,能赚多少银子?
一想到这,即便是出身书香世家的宋婉儿,都觉得心脏怦怦直跳。
不过很快,刘黑鹰就给出了解释:
“此法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子,
我等也不是奸商,更不可能用着简单的法子卖着昂贵价钱。
所以,在未来,
白会与红一般无二,价格亲民,而且无穷无尽。”
一向老成持重的钱宏眼中闪过几分疑惑:
“刘将军,如此做的话要怎么赚钱?”
此话也是一些将领的疑问,他们纷纷看了过去。
倒是三名女子,对赚钱一事并不感兴趣,
她们反倒觉得,如此大义之举比赚钱好多了。
刘黑鹰解释道:
“薄利多销也能赚钱,无非是多少的区别。
另外刘氏制坊会进入万寿制坊的供货体系中。
而万寿制坊未来不仅会供应应天商行,还会供应大宁。
总之不愁销路,一旦工坊开动,赚钱还会少吗?”
这么一说,众人都能感受到坊的光明前景。
张玉十分朴实,连连点头,看着身旁几位将领:
“反正也不需要咱们出钱,每年还分钱,这就是白捡钱啊。”
“哈哈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
钱宏还是试探着问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不.咱们都出些钱,将工坊早些建起来?”
陆云逸抬手制止:
“此事休要再提,一同辛苦了这么久,分些钱财是应该的。
至于为何要拉上这三位姑娘,
是因为咱们日后各奔东西,京中工坊无人照料。
而三位姑娘家大业大,能照看着些,也省得旁人打歪心思。”
这么一说,一众将领面露恍然。
陆云逸转而看向三人,面露微笑:
“三位姑娘,日后工坊诸事劳烦你们多照看一些,如此可好?”
秦晴表现得十分豪爽,大手一挥:
“放心吧,保证它长得白白胖胖的。”
宋婉儿掩嘴一笑:
“以陆大人的威名,工坊怎么敢有人觊觎,我等只不过是沾沾光罢了。
不过还请陆大人放心,
若是有人想要打工坊的主意,我们定然是不会放过他。”
陆云逸宽慰地笑了笑。
“既然如此,若是诸位都没有意见,那就将此事定下。
两处工坊也会尽快用新法子来制,
并且尽快进入应天商行的供应链体系之中。”
陆云逸挥了挥手,
身后的冯云方立刻将草拟好的契约以及笔分发众人。
“对了,还要提醒诸位,
此事暂且不要向外透露,
毕竟京中的制坊还是有许多,其中难免会有一些纷争。
事情暴露虽然是早晚的事,
但暴露得越晚,我们就越能抢占先机。”
众人拿着契约,抬头看来,连连点头,这话说得极有道理。
一行人干脆利索地签字画押,并没有什么顾虑。
左右不过是一个制工坊,
为了这点钱让二品大员亲自上阵来骗他们,不值当。
当一切完事后,陆云逸长舒了一口气,而后端起一旁茶杯高举:
“我等相聚一场,本是缘分。
就算日后各奔东西,也不能忘记我等情谊,
本官以茶代酒,敬各位。”
一时间,一盏盏茶被举了起来。
三个姑娘没有经历过这等场面,
有些激动,脸蛋红扑扑的。
就连普通的凉茶,此刻都变得别有一番风味。
时间眨眼就来到了八月底,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商行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
混凝土铺陈的道路已经延伸至京城周边!
前军斥候部军卒已经恢复了操练,并且开始研习新的战法。
而刚刚收获的坊也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地生产,
由于生产周期的原因,前期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银钱。
不过好在,陆云逸卖地的银钱到了,
让他有能力维持这般投入。
而且,与朱锦玉合作的饮品工坊也已经准备就绪,
就等下月中旬的便宜白了。
今日,陆云逸照例在都督府查看大宁有关的文书。
原本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衙房,此刻已经空了一半。
在他的挑灯夜读之下,成果显著!
陆云逸对于大宁近况已经有了很大了解。
对于其中的利益纠葛,也看清了几分。
此刻,他正在看去年大宁都司改名为北平行都司后的一系列政令,
尤其是关于外族以及草原防务的政令。
他发现,对于外族的安置有些太过草率,
导致他们在大明生活得异常艰难,满打满算还不如回草原去放牛。
如此,便有许多人纷纷叛逃,
尤其是一些原本在草原上颇有家资的小部落族长,
又或者北元朝廷的小官,更是留不住。
而北平行都司的处置也极为简单,
能抓的抓,不能抓的就杀,
还会对大宁现有的一些人进行更加严苛的管制,
以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等处置,陆云逸没有意见,
只因这是目前大宁能做到的最好办法。
他所想的是,该如何利用京中出现的新物件,
来改善大宁,至少要让人吃饱饭。
如此,一些草原权贵想要反叛,旁人也不会卖命跟随。
正想着,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响起,
冯云方探头进来,脸色有些凝重:
“大人,宫里来人了。”
陆云逸抬起头来,眼中有些诧异:
“快快请进。”
很快,武定侯长子郭镇出现在陆云逸的衙房之中。
他站在门口,看着屋中满满当当的文书,一时间有些错愕。
“有何事?”
陆云逸没有起身,而是坐在桌案后发问。
郭镇回过神来,连忙拱了拱手:
“陆大人,陛下请您进宫。”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看了看时辰,
外面天色大亮,原来已经辰时初了.
他站起身,一边说一边走向不远处的脸盆处:
“等我片刻,洗把脸。”
“大人请。”
郭镇老实地站在门口等着,
视线在这占据大半个房间的文书上扫视,
心中突兀涌起了阵阵佩服。
他听父亲说过,陆大人向来喜欢做万全准备,
整日不是看文书就是看文书。
起先他还有些不以为然,
毕竟都督府的诸多大人同样是看文书。
而现在,他算是陷入了震撼,这未免也太多了些。
陆云逸洗了一把脸,觉得精神了一些。
见郭镇呆愣在原地,伸手拍了拍他的肚子:
“走吧,愣着干什么。”
“奥是,陆大人请。”
陆云逸跟随郭镇进了皇宫,
尽管是早晨,但阳光依旧猛烈。
尤其是皇宫之中尤为开阔,整个青石板地面都变得热气腾腾。
很快,郭镇带着他来到了皇宫墙角,
这里摆放着一整排的自行车,看起来尤为规整。
陆云逸见到这一幕,顿时瞪大眼睛,
宫中居然如此超前!
郭镇将一辆自行车推到陆云逸身前,笑着说道:
“陆大人,近日天气太热了,
从皇宫门口走到诸多大殿,往往大汗淋漓。
是太子殿下觉得朝臣以及我等护卫太过辛苦,
便安置了这自行车,供我们骑乘,
还说要我们感受一二,看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
陆云逸恍然的点了点头,
太子殿下从来都是如此,在大事上严酷,小事上和蔼。
但偏偏朝臣就吃这一套,觉得太子宅心仁厚。
“那你觉得呢,这自行车如何?”
郭镇推出了一辆自行车,挠了挠头:
“别的倒是还好,就是这车座太小了,穿着甲胄坐在上面,感觉有些怪异。”
陆云逸将其记下:“本官知道了。”
很快,二人骑着自行车朝着皇宫深处而去,
不多时就来到了一处让陆云逸眼熟的位置。
他眉头一挑,若是没有记错,
这座大殿后面,应当是安放试验田的地方。
而眼前,大殿所在之地已经被披坚执锐的军卒牢牢守护,
一丈一人,他们手持利器,腰背弓弩,看起来杀气凛然!
二人下了自行车,郭镇歉意一笑:
“大人,事关重大,我等还需要搜身!”
陆云逸点了点头,走上前去,张开肩膀。
郭镇一阵摸索后,挥了挥手,
护卫让开一道缝隙,陆云逸走了进去。
早就等候的太监将他领到了试验田所在。
来到这里,陆云逸被吓了一跳,实在是眼前的阵仗有些太过隆重。
一个明晃晃的观礼台搭建在一旁,
上首坐着陛下与郭宁妃,下首坐着太子殿下,
身旁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的老者,
脑袋上还戴着一个斗笠,不知是谁。
再下方,是滞留京城的一众王爷,
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最后才是六部九卿与都督府的一众都督。
而在试验田上,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大棚子,将整个田地都笼罩在阴影中。
几名农政院的老者不像以往那般吊儿郎当,
转而都穿上了官袍,
一个个手拿锄头站在那里,神情肃穆。
不仅如此,整个试验田周围,也弥漫着严肃的氛围!
陆云逸被带到了观礼台前,他老实地躬身一拜:
“臣陆云逸拜见陛下、太子殿下、宁妃娘娘。”
朱元璋神情肃穆,轻轻点了点头:
“赐座。”
老太监搬来一个椅子,
放在了左都御史詹徽与左军都督耿忠中央。
陆云逸坐了下去,张望四周
周遭一行人要么是正一品,要么是从一品。
他一个从二品的小官坐在文官与武官中间,还真有些古怪。
不过,这等心思陆云逸很快就抛之脑后,
看向前方的试验田,转而有些激动。
若是不出意料,应当是要挖甘薯了!
果不其然,身穿绯袍的大太监手拿拂尘,上前一步:
“敬谢上天,赐我丰年;五谷丰登,仓廪充实;国泰民安,社稷繁荣。”
“敬告天地神灵,今岁首割,五谷盈畴!
此皆神明庇佑,风调雨顺所致。
首割之际,感天地造化,育此良谷。
祈愿此后收割顺利,粮秣丰足,以养万民,以兴邦国,皇恩浩荡,泽被苍生。”
“吉时已到——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