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章 绝望与愤怒,裕王:请陛下称太子!
    不愿意?
    不,愿意,太愿意了!
    可以说是做梦都在想的事情。
    只是裕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突然招自己进宫,不是想要惩罚自己,也不是要让自己为朱由检的行为付出代价……
    而是要封自己为太子!
    什么叫惊喜!
    这个,就叫惊喜!
    一时间,裕王只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几乎要以为自己身处在梦境当中。
    和地打毯上冰凉的触感,还有此刻心跳的感觉都在告诉他这不是梦,而是真的。
    父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真的要封自己为大明仙朝的太子。
    “儿臣愿意!”所有的想法,几乎是在大脑当中瞬间闪过,裕王几乎是半点犹豫都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至于这是否违背了当初和安王的约定,存在背叛的行为,裕王心里却是毫无负担。
    原本很简单!
    因为他并没有主动背叛。
    一切的过错,都是那个不孝子孙,朱由检的错。
    其实在往深了追究,还是要怪张居正。
    此前,朱翊钧已经当着张居正的面说过,如果那幕后之人真的是针对安王府,或者说安王因为张居正提出的废除本命修行体系一事,而被牵联,推到风口浪尖。
    那么若安王府注定要被淘汰,那裕王府便会第一时间吞并安王府的所有势力。
    现在一切已经很明朗了,朱由检就是想要让王府和安王府彻底切割。
    两个王府之间,已经注定了彼此切割,并成为敌人,既然如此,那他便先下手为强。
    再加上,现在父皇要让自己当太子,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不答应是傻子!
    “可是,父皇……”虽然心里想了很多,嘴上也第一时间答应,不过心中的疑问还是让裕王忍不住想要问个明白。
    “儿臣不明白,为什么……”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嘉靖就率先开口,道:“为什么好端端的突然要立你为太子。”
    “是。”裕王看了眼嘉靖,低下了头。
    听着父皇那平静不含任何感情的语气,没来由的,心头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一时间,因为刚才要被父皇赐封为太子的喜悦,也缓缓冷却了下去。
    “既然你如今已是国之储君,那有些事情你也应该知晓了……”
    嘉靖语气平缓的开始对裕王讲述本命实验室,还有本命武器这些,只有他跟吕芳知晓的秘密。
    听着嘉靖的讲述,从最开始的李铭和李宝乐父子,的本命试验,无意中的一次发现,再到李时珍等人提出的“果实”、“养分”、“程序链”理论,最后研发本命武器。
    一直到嘉靖决定向整个修仙世界投放本命武器,以此彻底使修仙世界崩坏。
    裕王的心,也是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当然,朝廷在修仙世界投放诡异瘟疫这件事情他早就已经知晓,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使修仙世界的仙道体系彻底崩塌。
    他之所以心情沉重,是因为此事一旦爆出去,那父皇这个开创了仙朝的仙帝,在世人眼中,可就没有那么神圣无瑕了。
    原本这件事,众人都已经猜测,就是父皇亲自干的,但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可以说破的。
    可是现在父皇却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这让裕王心头,愈发的不安了起来。
    “这是海瑞呈上来的奏本,你也看看。”嘉靖抬手间,海瑞的奏本落在裕王跟前。
    看着面前的奏本,裕王怔了怔,不过还是拿起看了起来,很快他的面色就是一白。
    此时他终于明白,此次裕王府所要承担的代价是什么了!
    缓缓合上奏本,裕王抬头,看向道台上方端坐着面色平静的嘉靖。
    “呵,”突然,他笑了,笑声中充满了悲凉,同时缓缓起身,道:“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这是洪武朝,丞相汪广洋的诗,”说着,裕王凝视着嘉靖,道:“臣现在有个问题想要问陛下,可还记得是何时赐予臣的?”
    陛下,臣。
    此刻的裕王已经知晓自己的结局了,心头对这个父皇,再也没有了半分亲情。
    此时此刻起他与嘉靖,只是君臣。
    “朱载坖……”听到裕王对自己的称呼,嘉靖的目光本能的一凝,声音也沉了下来,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裕王开口打断。
    “请陛下称太子!”
    看着满面愤怒,向来老实的裕王,竟然有如此悍勇的一面,嘉靖眼底有异色闪过。
    “陛下不想回答也无所谓。”裕王语气冷漠而疏远道:“父皇当日为我和四弟赐画题诗,想必对汪广洋很是不屑吧。”
    “虎为百兽尊,王者心思,岂是蝼蚁可以揣测?什么虎毒不食子,什么一步一回顾,不过是蝼蚁美好的一厢情愿罢了!”
    “裕王!”嘉靖低喝一声,声音冷漠。
    “我说了,请陛下称太子!”裕王的声音也跟着拔高,而后冷笑道:“陛下难不成要因为臣说几句实话,就要斩了臣吗!”
    “不,陛下贯会权衡利弊,这太子留着还有用,这个时候斩了可不符合利益。”说完,裕王将手中的奏本甩下,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尽到太子的职责,不过也请陛下莫要忘了一件事!”
    “恩威并施!”说完,转身就走。
    嘉靖自然知道裕王最后说的这句“莫要忘了恩威并施”的意思。
    裕王的意思很简单。
    事情我接下了,我会以太子的身份扛下所有的事情。
    但是,父皇也不要忘了我之所以会接下此事,是因为我身后王府一脉的儿孙们。
    我可以为了父皇,为了朝廷牺牲,但我的后人,必须要好好的。
    该我的这道恩典,必须要给我!
    “……轰隆隆!”天穹之上,闷雷滚滚,令人心悸,大殿之外,雨势滂沱。
    嘉靖目光怔怔的看着远去的裕王,过了许久,这才被吕芳的惊呼拉回神。
    “主子息怒,主子息怒……”吕芳跪在大殿上,脑袋不断的磕着头。
    那一瞬间,他竟然失神了,也不知道吕芳何时返回到大殿。
    嘉靖只知道,自己方才看着裕王那渐行渐远的背影,那一刻他的心中对“孤家寡人”这四个字的感触,越发的深刻了。
    仙道寂寞,王道孤苦!
    “吕芳,拟旨吧……”听到嘉靖的话,吕芳自然知道,主子说的拟旨是册封太子一事。
    “是。”吕范不敢怠慢,急忙从一旁的书桌拿来执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嗯,立储诏书这种都有着大约的格式的,这点吕芳这个掌印大监自然知道怎么写。
    裕王从玉熙宫出来了。
    几乎是一瞬间,守在西苑之外的神识,再次朝着四面八方而去,落入朝中权贵家中。
    严府,祖庭小院之中。
    “爹,裕王回府了,可是宫里竟然没有半点消息透露出来,这是怎么回事?”严世蕃抬头看向端坐在书桌后的严嵩,满脸不解之色。
    要是以往,这个时候,宫里早就传出了具体的消息。
    这个时候,还没有消息传来,那就只能说明一点,就是宫里封锁了消息。
    这让严世蕃有些不习惯,以往皇上有什么旨意示下,都会明里暗里的让宫里的小太监透露出一些消息,让群臣去猜、去做。
    做好了,那就是臣子的本分做不好了,那自然就是你没有理解到位。
    可以说一直以来,嘉靖和臣子们之间都是保持着这样一种消除模式
    这突然之间改变了模式,别说严世蕃此刻有些不习惯、猜不透,其他人此刻也是一样的心理,全都摸不准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这种猜不透,看不透的感觉,更多的还是源于未知的不安。
    此刻所有人都知道,裕王府触怒了皇上,谁也不知道皇上盛怒之下到底会波及多少人。
    “等着吧,很快应该就有消息了……”严嵩看向儿子严世蕃,难得的安抚了一句。
    裕王府。
    “父王,皇爷爷可是有什么……”
    裕王刚进府院,朱翊钧就和张居正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裕王的面色上却是丝毫看不出喜怒之色,在看到朱翊钧等人后,只是脚步微微一顿,目光在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几人身上停顿片刻后,便一言不发地朝着后院走去。
    “嗡!”
    几乎是在裕王步入后院的一瞬间,一个巨大的法阵出现,将后院包裹住,禁止任何人靠近。
    “……这?”见此,朱翊钧等人对视了一眼后,心中也不由得一沉。
    直觉告诉他们,这次裕王进宫,恐怕没有什么好事。
    只有张居正抬头看着那将整个后院包裹的法阵,再联想到裕王回来的神情,若有所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群臣在焦急中等待,不知不觉已经深夜。当然,此时全天下的群臣,都在关注着京城的动静。
    对于那些各布政使来说,上层的动向,决定了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
    身居官场,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确保自己的神经敏锐。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官途上,越走越远。
    一晃,时间来到了第二日。
    不过这一次,天下群臣,等来的不是玉熙宫宫一些小太监传出的消息,而是一道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乾道运行,圣子神孙继统;坤元载物,元良储贰承祧。仰观昊穹垂象,俯察黎庶舆情,朕三子载坖,日角龙颜,天表奇伟。”
    “自授裕王册宝以来,恪守青宫仪范,晨昏定省无阙,经史讲习有常。”
    “其性仁厚而能下士,其行端谨而克遵礼,实朕诸嗣之冠,堪绍大统之业。”
    “昔我皇祖高皇帝,立储必择贤能;皇考睿皇帝,册嗣尤重嫡长。”
    “朕承列圣之绪,统御寰宇,兹仰承天命,俯顺人心,谨遵《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之制,特告大明世界。”
    “即日起,立朕之皇三子,裕王朱载坖为皇太子,授以金册金宝,择嘉靖一百七十年,十二月吉日,行册封大典于奉天殿。”
    “命,礼部以九宾之仪,具冕服衮龙;命内阁拟诏告太庙,以昭列祖列宗之灵。”
    “望太子日新厥德,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毋忘历代明皇,创业之艰;”
    “尔文武群臣,其协心辅佐,同扶社稷,共保丕基。布告寰宇,咸使闻知。”
    “嘉靖一百七十年十一月晦日……”神情激动的念完最后一行字后,严世蕃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瞪大着双眼,目视前方,愣神良久后这才撇头,看向低眉垂目的老爹严嵩。
    一旁坐着的严绍庭,此刻也是满目呆滞,眼神中全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就这么册封太子了吗?
    为何突然如此?裕王府不是算计皇上,要付出代价的吗?难道代价就是当太子?
    “世蕃,”这时,沉默良久的严嵩忽然开口,看向严世蕃父子二人道:“今日起,告诉我严家一系的所有人,不论是朝堂政见,亦或者是仙族生意,若遇到裕王府必须绕路。”
    “不得有任何的,利益上的冲突!”
    “……爹?!”听到老爹严嵩的话,严世蕃一愣,张口就想要再说些什么。
    在他看,虽然说裕王现如今已经被册封为太子,可他们严家也没必要如此担心吧?
    再者说,仙朝的太子而已。从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数千年、上万年都有可能。
    这期间他严氏仙族,恐怕早已经飞升了无数仙人。
    家族当中所坐镇的散仙估计也有数尊。
    朝堂之上的稳定,未来也需要他们这些仙族的吧?
    裕王就算是太子又如何?
    未来,继承皇位之后,他迟早也是要飞升上界的,到了那个时候,新皇登基,难道就不需要他们这些仙族的扶持?
    所以,裕王被册封为太子,虽然让他惊讶,但要说担心的话,却是半点没有。
    可是让严世蕃没有想到的是,老爹严嵩竟然会反应如此激烈。
    好似,对裕王极为忌惮一般。
    至于吗?以前他们严家支持景王的时候,景王被贬出京城,裕王眼瞅着就要继承大位,那时候,严家依旧和裕王分庭抗礼。
    可以说丝毫没有害怕,万一未来裕王当了皇上,他们严家被秋后算账。
    这个时候,未来比那时可强太多了,没想到
    然而眼看着严世凡还想要说些什么,严肃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重。
    “照我说的去做!”
    眼看着老爹严嵩如此激烈的反应,严世蕃虽然不明白,但也知道,这个时候还是最好不要触老爹的眉头的好。
    于是跟一旁的儿子严绍庭对视了一眼后,父子二人躬身行礼,道:
    “儿子(孙儿)明白。”
    当然,此时可不光是严嵩一家,为这一道册立太子的诏书而震动。
    此时此刻整个天下都是一片哗然。
    没有人能想到,大明仙朝的太子之位,竟然会这么早就定下来。
    更没有人能想到,太子之位竟然会落在裕王的头上。
    这道册立诏书,对于百姓来说,最多的就是看个热闹,议论纷纷,全当做是谈资。
    可是对于大明世界官场上大大小小的官员来说,这意义可就太大了。
    此前,在所有人看来,太子之位在未来的数百年,甚至是数千年,乃至于上万年之内,都不一定能够确定下来。
    毕竟现如今,只要官职达到布政使级别的官员都知道,大明未来是要入侵修仙世界的。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还不知道要多久,而在这期间,皇上很有可能还会有其他子嗣。
    这些子嗣必然会在未来,要经历更为残酷的争斗,才能最终确立储君人选。
    然而,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太子之位竟然就这么水灵灵的确立了下来。
    而且,得到太子之位的人,竟然还是他们此前完全不看好的裕王。
    为何不看好裕王?那原因可太简单了。
    一来,裕王已经决定与安王联手,尤其是裕王一系的官员都知道,裕王是要扶持安王当太子,最终登上大位的。
    因此,许多裕王府一系的官员,其实早就明里暗里的都已经开始默默的朝安王府靠拢。
    甚至对于这一现象,只要不是那些身居要位的心腹官员,裕王府都没有太过干涉。
    而安王府和裕王府之间,更是好到几乎要穿一条裤子。
    两个派系的官员之间更是亲密无间。
    一些地方官府的官员,更是可以彼此互通有无,互相资助。
    二来,那就是更早之前皇上的态度了。
    而早在九个皇子还没有诞下之前,众人都以为未来的储君人选,必然会在裕王朱载坖和景王朱载圳之间,可皇上纳妃,册封诸王后,朝中就流传出了,皇上放弃二王的言论。
    虽然后来也经过一些,模棱两可的行为辟谣了,可那在众臣看来,不过是皇上为了平衡诸王之间的势力,才这么做的。
    实际上,未来的储君人选,绝对不会在景王和裕王之间。
    可谁都没有想到,不过百十来年的功夫,就在这么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日子里,太子之位就定下了,而且定的还是裕王!
    一时间所有的官员都一脑袋雾水。
    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偏偏选择裕王当太子。
    当然,此时此刻,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景王、恭王、安王和宁王等诸王。
    尤其是景王!
    从最开始,就是他跟这位三哥竞争太子人选,一直到现在,彼此追赶、互相超越。
    不论是心机城府,又或者是朝中势力。
    再或者是权谋御下手段,景王都不认为自己比裕王差,可是他不明白,明明这一次裕王府的人算计了父皇,把天下搅得沸沸扬扬。
    民间修士,更是怨气冲天!
    结果,裕王不但没有遭到任何的惩罚,反而却被父皇确立为了太子。
    不公平,这太不公平了。
    景王朱载圳对这点无法接受!
    景王府中。
    “嘭!”桌椅、门窗爆裂的瞬间,伴随着的还有几名筑基期的太监被轰飞出来。
    继而就听景王朱载圳愤怒的咆哮声响起,“都给本王滚,全都滚!”
    此时,府院中。
    一袭白衣的世子朱翊瑾静静站定,看着化作一片废墟的大殿,不发一言。
    “世子殿下,这……”
    太监们各个焦急的看向世子朱翊瑾,想要求个主心骨。
    至于王府其他人,此时却都在朱翊瑾的安排下各自呆在院子里。
    跟裕王府一样,景王府的大权,也早就逐渐的从景王手上过渡到了世子朱翊瑾的身上。
    只是不同的是,裕王早就已经对太子之位不抱了期待,同意跟安王合作,也只是为了儿子朱翊钧争一个太孙之位,仅此而已。
    而景王不同,他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争夺大位。
    无心争夺大位的裕王得到了太子之位,而始终立志要当太子的景王却期望落空。
    个种落差感,不足为外人道。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比朱翊瑾更加了解,自己的父王是何等的心情。
    “都退下吧。”朱翊瑾看了眼一众害怕的太监,侍女,轻声说道。
    “是!”得到世子的允许后,太监侍女赶紧退去,院子里只剩下了朱翊瑾一个人。
    心中一动,朱翊瑾上前,步入废墟,朝着那站在中间的景王朱载圳而去。
    “父亲,”朱翊瑾微吸一口气后,语气温吞道:“此事或许并非幸事……”
    “嗯?”听到儿子朱翊瑾的话,原本浑身散发着戾气的景王朱载圳霍然转身,道:
    “什么意思!”
    “只是我的一些合理猜测,”朱翊瑾没有把话说满,顿了顿后这才开始道:“朝廷在修仙世界使用诡异瘟疫,而在大明世界,张居正却又提出了废除本命修行体系一事。”
    “以我对皇上的了解,从‘废除本命修行体系一事’被提出的一刻起,他就已经心动了,只是此事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去做,此事自然可以是张居正,也可以是内阁。”
    “甚至,此事也可以是皇上自己。”
    “对于皇上来说,什么手段是否光彩,又是否会给他这位开创仙朝的,神圣无瑕的仙帝带来污点,都不重要!”
    “皇上从来不是一个在乎这些事情的人。”朱翊瑾说着,在景王逐渐恢复神采的目光注视下,继续道:“但有人在乎!”
    “海瑞?”景王疑问道。
    “不错。”朱翊瑾说着,微微摇头,道:“不过这些根本不足以让皇上在乎。”
    “皇上真正看重的,是‘废除本命修行体系’一事,一旦这条国策确定施行,大明必然会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必须要有人为此而担责!”
    “这个人,身份,地位上,都要足够,所以……”
    “太子?!”景王脱口而出的同时,不由吸了一口凉气,不敢置信的嘶声自语道:
    “父皇要放弃三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