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2章 旅行者
    第742章 旅行者
    奇哉怪也,上一章居然被禁了,我也没写啥啊。也不知道是不是遭了举报,按说我这自嗨的书,成绩很惨澹,不会被远程养殖生物看到啊。
    对了,杰克伦敦大家都知道吧——
    就这还是进步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哦。
    打不过怎么办,谈判咯。
    还是那句话,挑起战爭容易,结束战爭就不是你能决定的。
    停战的时候,m国事实上回到了最初的十三州状態。成为了一个区域性国家,不再是独霸美洲的唯一强国。
    用李宇的话来说,就按照这个实际控制区来谈,否则免谈。
    m国求助於欧洲列强,英法普奥俄出面调停,驻伦敦与巴黎的公使態度强硬,口径统一,欧洲介入美洲。
    英法普奥立刻老实了,至少面子上是老实的。
    沙俄嘴最硬,放出话来支持m国捍卫其主权。並表示,必要时可以派兵增援。
    话是上午说的,下午贾蒔就接到了电报,立刻著手准备一场新的战爭。不过现在快入冬了,暂时也仅仅是准备,正好抓紧时间运输武器弹药。
    对於贾蒔而言,冬天还是太长了一点,小半年的时间之后,从国內陆续运抵的物资,总算是抵达了阿拉木图。
    这些物资,足够贾摩下的二十万大军打上一年的。
    贾麾下有没有二十万呢?只能说编制內的朝廷发放军餉的只有十万左右,就这还是朝廷免除了安西地区的税收才能做到。
    现在要扩兵到二十万,自然需要国內的支持。
    实际上內阁並不好战,很多战爭都是外部敌人的威胁强加给我们的。
    尤其是摊上了沙俄这么一个邻居,对於领土的追求毫无尽头,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寻一个不冻港。
    沙俄在美洲问题的態度,导致了皇帝李琬的强烈不满,在內阁会议上表示,美洲之事,与沙俄何干?
    京城和圣彼得堡距离太远了,想通话也不能立刻做到,乾脆就下令安西军区,给沙俄一个教训。
    近代满清以前,中央帝国的疆域概念並不明確,强调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农耕文明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资源充足,汉武帝能干到天边去。汉唐都长期经略西域,所以骨子里李琬认为安西就是本国疆域。我们现在过去是恢復旧制,不是入侵。
    再说了,那片地方一直都没有所谓国家的概念,游牧民族不管谁来了,都是继续过以前的日子。剩下的无非就是上贡嘛,前提是打不过。
    相比之下,对於周边的国家,只要来朝贡,朝廷也不会去派一兵一卒过去。
    爪哇和婆罗洲等地,则是因为外族打断了当地的朝贡行为,后来打过去並驻军,不过是前者的延续。
    法理上是能说的过去的。
    来年春天,贾蒔准备完毕之后,挥师北上,这次战爭意在惩罚,並没有占据地盘的意思,所以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乌拉尔。
    对此毫无准备的沙俄,手忙脚乱的派兵南下应对,等到几十万大军抵达之后才发现,安西军已经撤退了。
    这个时候,来自中央帝国皇帝的告诫才姍姍来迟,由该国驻京城公使派人传递迴来的话,中央帝国皇帝陛下说了,让沙皇管好自己的嘴。当心祸从口出。自家家的事情还一团糟呢,还想管美洲的事情。
    此事给欧洲各国的造成了强烈震慑,中央帝国的皇帝这么有脾气的么?
    这一战持续了三个月,因为选择在春天开战,对於沙俄南部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大批牲口被掳走,大批官方建筑被摧毁。
    经此一战,沙皇气急败坏的宣布断绝外交关係,並驱逐我方公使。中央帝国则进行对等处置,同时宣布,对土耳其进行军事援助。
    这次援助的规模不算大,也就是两条巡洋舰,这玩意在欧洲是最新的,在国內是被海军嫌弃的旧款。
    不钱的东西,土耳其帕夏自然是笑纳了。感谢之余,也同意了中央帝国的电讯公司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经安西到波斯,再到伊斯坦堡,拉了一条电报线路。土耳其帕夏第一次与李琬通电报的时候,表情充满了敬畏。中央帝国的先进程度,再次震慑了欧洲。
    因为中央帝国的走向变化,大批欧洲留学生进入中央帝国学习,多数人选择留下,少数人回国,这也造成了欧洲科技水平的发展提速了。
    这个时候英法也搞清楚了电报的原理,他们也在拉电报线路。於是数年之后一条线路將伦敦和巴黎联繫起来,並且联繫上了欧洲各国之后,又联繫上了伊斯坦堡。十九世纪上半叶,世界进入了电报时代。各国之间,有事情也可以电报联繫了。
    美洲的情况是停战,並未划定边界,这次不是m国的想法,而是李宇的想法。这次战爭,李宇的南方收穫的领土更多一些,相比之下,贾芝的北方只是占据了五大湖周边,中部的上去地带,最终採取了羈縻制度,就是说允许他们自治,甚至连税都不用上缴。
    这一招还是挺坑的,本就是一个鬆散的联邦,看到中部几个州的待遇之后,各州的诸侯不禁在想,我也可以的。
    联邦政府的財政出现了天坑,大量的在欧洲发行的债券被迫延期违约。联邦经济一泻千里,政府预算被搁置,出现了停摆。
    苦心准备多年,处心积虑的想要独霸美洲的战爭,走向了相反的结果。
    这场战爭给英国人带去了不小的好处,他们在印度广种,狠狠的赚了一笔。
    至於印度人因为粮食减產出现的饥荒,那没事了。女王看不见,首相也看不见,总督更是看不见。
    这种事情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时代,不翻上几个省,那都是对不起陈胜吴广打的样。
    在印度就一切都没问题,不就是饿死几百万人,哪天不饿死成千上万的,这也值得惊讶?
    就很神奇!
    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来生,然后就贏了。这逻辑完美闭环了!
    可怕吧?这可不是瞎编的,现实中孟加拉地区饿死了上千万,愣是没造反。
    印度教真是牛逼的很!
    搅屎棍在印度的时候,真是名副其实。
    欧洲各国逐步进入工业化,英法作为领先者,全力在非洲经营殖民地,比利时也跟著分了一杯羹,其他国家去的慢了,只能沾点汤汤水水。
    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没法从中央帝国获取足够的市场和利益,伟大的含量降低了不少。
    从贾璉的角度看问题,中央帝国的军队没有抢了白金汉宫,那都是因为太善良的缘故0
    嗯,区別还是不小的,主要还是受限於人口。儘管现在的中央帝国,人口已经很惊人了。
    1841年,对於贾璉说很有意义,对於別人而言,则是另外一个意义,贾璉终於从內阁退出来了。
    比贾璉年轻了十五岁的费云成为了首辅,但是看外表,费云比贾璉还要老。
    至於贾链,七十岁的人了,看上去除了头髮白,依旧是红光满面。
    退休之后的贾链,被京城大学聘请为教授,並且特意开设了一本国际政治的课程。
    这份好意,贾璉婉言谢绝了,表示要开始全国旅行,趁著还能动,到处走走看看,免得將来走不动。
    张柱子比贾璉早走了几年,他儿子张小柱接了他的班,成为贾璉身边的常隨。
    儘管这一家人將军都出了几个,依旧还是霸占著贾璉常隨的位子不放。
    王熙凤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著,自然不能跟著,黛玉和宝釵也不年龄了,没法子跟著贾璉出门去浪了。
    三个老女子凑一起,要求贾璉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写一封信回来,將见闻匯报过来,就当贾璉替她们去看看这锦绣山河了。
    贾璉做了个规划,从京城出发,先到洛阳,然后转车到长安。
    这一趟贾璉身边就带了两个隨从,乘著火车,是个站就下车看看,住上两天。
    贾链上火车时候,內阁全体到场相送,费云看上去还算精神,一副轻鬆的表情,总算是把贾璉给熬走了。
    其实是贾璉主动要求退休的,皇帝李琬一直留他,年年申请退休,年年被挽留,这次贾璉无论如何都要退休,李琬儘管不捨得,还是同意了。
    说起来,皇帝李琬也五十多了。
    临別之际,费云表达了对贾璉的羡慕,说他这么大的年龄了,还能到处走走看看,別人就算是想走,也走不动了。
    贾璉哈哈大笑,挥手而去。
    这一走,京城的官场有一种天亮的感觉,所有人都觉得轻鬆了很多。就很奇怪,贾璉在位子上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头上总有一尊大神坐著,实在是无法忽视。更何况这位是个不好相与的,你真乱来,他真收拾你。
    內阁方面的感觉最为强烈,轻鬆之余也很紧张。贾璉在任时,儘管具体的事务不负责了,但是大方向抓的很正,国家发展的很快。
    截止去年,算上安西和南洋各地,全国总人口过六个亿。
    这个数字对於整个世界而言,都是非常恐怖的事情。要知道,人口意味著兵源,意味著军事动员能力的基础。
    如果是个农业国倒也算了,偏偏是世界第一大的工业强国,这个就很骇人了。
    欧洲各国现在明面上不说,私下里都在“黄祸论”。尤其是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德国,更是这个论调的吹鼓手。
    英国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也是这个调调,不敢说是怕印度被打,更怕中央帝国进入非洲。
    不过中央帝国的眼光,似乎始终注视著大洋彼岸。也知道哪里有啥好的,唯独內阁大臣们,每次提到这个,都会提起贾璉强调过的话。世界上如果有哪个大国能威胁到中央帝国,那就只有大洋彼岸出现一个异族的大国,以及北方的邻居。
    这个论调深入人心,原因很简单,因为欧洲国家普遍太小了。小,意味著资源少,没有资源,工业再好也是跛脚鸭。
    现在的中央帝国,在大洋彼岸扶持了一个同文同种的藩属国,事实上压制了其中一个威胁,剩下的就是北方了。好在现在的北方帝国还很落后,死死是抱著农奴制度不撒手,工业水准也一直比较低。
    十九世纪上半叶,北方帝国基本一成不变,工业也只是少量的在发展。同时期的欧洲,在中央帝国的刺激下,工业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军工领域,欧洲各国快速的追了上来,如果再打一场战爭,军事装备方面,就无法做到断代领先了。
    在欧洲各国的眼里,中央帝国已经在造铁甲舰了,这发展速度,实在令人绝望。好在这国家比较温和,没有满世界的去抢。但是就工业品而言,欧洲一直被压制,尤其是茶叶、丝绸、瓷器这老三样。其他的產品,欧洲根本无法进入中央帝国的市场,还要防备中央帝国的產品进入。
    中央帝国的工业品还是进入了欧洲市场的,尤其是机器设备。每次欧洲人突破了技术,中央帝国的產品就开始大幅度降价倾销。
    欧洲各国纷纷拿出关税壁垒,阻挡中央帝国的產品进入,保护本国的工业。但是机器设备,真的挡不住,自己造的真不如买。
    贾璉的第一站是保定,下车之后尝了尝火烧,听了一个关於谁家火烧正宗的故事。
    抵达洛阳的时候,贾璉以前也来过,但一直没机会好好看看,这次了几天的时间,看了看洛阳八景。
    在邙山之上,贾璉看著坟头感慨,这得吸引多少洛阳铲光顾啊!
    这国家比较温和,没有满世界的云抢。但是就工业品而言,欧洲一直被压制,尤其是茶叶、丝绸、瓷器这老三样。其他的產品,欧洲根本无法进入中央帝国的市场,还要防备中央帝国的產品进入。
    中央帝国的工业品还是进入了欧洲市场的,尤其是机器设备。每次欧洲人突破了技术,中央帝国的產品就开始大幅度降价倾销。
    欧洲各国纷纷拿出关税壁垒,阻挡中央帝国的產品进入,保护本国的工业。但是机器设备,真的挡不住,自己造的真不如买。
    贾璉的第一站是保定,下车之后尝了尝火烧,听了一个关於谁家火烧正宗的故事。
    抵达洛阳的时候,贾璉以前也来过,但一直没机会好好看看,这次了几天的时间,看了看洛阳八景。
    在邙山之上,贾璉看著坟头感慨,这得吸引多少洛阳铲光顾啊!
    从洛阳到了关中,特意去看看蓝田玉,现在真的不多了,实在想像不出来,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怎么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