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3章 曹轩到场与对谈开始
    第833章 曹轩到场与对谈开始
    据说。
    根据有些上世纪巴黎街头小报的记载。
    尽管外貌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头子,还可怜的早早秃了头,按照顾童祥的审美理论,秃头老头只能算是低级老头。
    但当晚年的克里斯汀·迪奥先生走进任何一个时装秀场的现场,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的时候,所有在场的观众和每一个新闻记者,注意,是每一个时尚新闻记者,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丢下舞台上争奇斗艳的男女时装模特,丢下所有的采访对象,扭头看到喧闹传来的方向。
    有些人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忘记了拍照。
    在这一刻。
    他们不再是追逐新闻卖点的时尚记者,只做为一个普通人,努力的想要目睹这位时尚设计师界的天王巨星,靠着束腰和圆润的胸线两大杀器以“新潮流”风格为名横扫整个欧洲街头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模样。
    纵观整个时尚界的历史。
    仅仅克里斯汀·迪奥、可可·香奈尔、卡尔·拉格斐等少数中的少数,才享有这样的殊荣。
    而做为时尚界隔壁的近邻,艺术行业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只有极少数最受人追捧的顶级艺术家,才能在专业的场合里,享受到非同凡响的关注度。
    比如此刻正走进来的圆脸女人。
    她似乎不想要受人关注,衣着打扮颇为低调,深灰色呢子的宽肩女士夹克衫,即使在室内也戴着硕大的蛤蟆镜和深色的口罩。
    女人侧着头,步履匆匆的从歌剧厅观众席侧方的通道走过。
    但这是徒劳的。
    不提那些评委和组委会的嘉宾,会专门抢票听一场严肃向艺术讲座的游客的群体画像也偏向非常硬核的艺术爱好者。
    不停的有人认出了她,并举起手机,拍照片。
    前排也有媒体记者站起了身,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是唐宁。”
    崔轩祐扶着前面的坐椅的半站起身,脑袋跟随着女人的步伐一起转动。
    他认出了这位过去半年里艺术行业最为风光的女人。
    那是不久前才在香江春季大拍上创造价格奇迹,已经进入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女性艺术家之列的唐宁。
    他抿了唇。
    巧合,都是巧合,不必紧张。
    崔轩祐张开嘴,他觉得自己有很多安慰小明的话能说。
    唐宁似乎在皱眉,她看上去不是很希望自己被拍到的样子。
    再说。
    做为当代最为成功的女性画家,跑来听一听《油画》杂志所主持的关于前代女画家的争议点的采访,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可这一次。
    他最终还是把嘴闭上了。
    不必紧张个屁,怎么可能是巧合。
    什么鬼,他刚刚只是开的玩笑,难道曹轩的弟子们真的组团跑来新加坡团建去了?
    他们总不能是都为了顾为经来的吧。
    why?
    凭什么!
    他也配!
    这一次,竟是崔轩祐也实在都憋不出什么俏皮话来了。
    崔小明心中隐隐的不安。
    他有个比父亲更不好的猜测。
    一个两个是巧合,三个四个呢。
    刘子明是离的近,林涛是学校放暑假,那唐宁?唐宁这样的人,正在职业生涯里程碑一样的节点上,忙的要死。
    她有自己的个人大展要做,传闻还在筹建自己的画廊,这些全部都是一位画家最梦寐以求的事情。
    她哪里会没事跑来一个自己没有参加的双年展?正常来说,就算是双年展的组委会邀请唐宁来做评委或者开讲座,她都未必有时间。
    她会来到这里。
    会来看一个她不喜欢的人举行的讲座,一定有什么奇怪的原因,迫使她不得不来。
    而且。
    这间歌剧院里,曹轩的四位弟子已经出现了三个了,那么最后一个呢,就算魏芸仙也出现在了这里,崔小明都不奇怪。
    甚至……
    年轻人的心猛的被抽紧了。
    他想起了第一天的晚宴上和父亲一起看见的摇晃着小肚腩,像穿蝴蝶一般,在酒宴的现场四处转悠的油乎乎中年人。
    杨德康。
    曹轩本人的私人助理。
    自不必说,晚宴现场有的是人会向老杨询问曹轩最近怎么样,老爷子的身体好么,老爷子难道来看狮城双年展了么……
    可惜。
    老杨实在是太能油。
    曹轩希望低调,所以这些问题全部都被老杨轻描淡写的打着哈哈,随手直接敷衍掉了。
    唐宁又是办画展,又是开画廊,又要冲身价,又要搞营销,还想获大奖,她属于一个艺术家职业生涯里最忙碌,最“入世”的阶段,一年四季全球到处飞。
    再往上。
    顶级艺术家们就有点由“入世”转为“出世”的状态了。
    毕加索晚年呆在南法普罗旺斯的小庄园里,莫奈种着他的小莲,马蒂斯在法国尼斯修着他的小教堂,吴冠中搞了个小餐车大街巷转悠着采风……
    该泡妹子的泡妹子,该养植物的养植物,改行搞土木工程的搞土木,愿意画画的安心画画。
    全世界能拿的荣誉已经都拿遍了,该享受的风光全都享受过了。
    已经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站在山巅之上,他们反而更加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宁与精神世界的富足。
    换句话说。
    有些大艺术家是很“佛”的。
    人世间的红尘扰扰,他们不是很在乎,就过着自己的生活,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很是简单朴素。
    曹轩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几次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经历,老人家就在大学里安心教着书。
    闲杂事情都交给身边人处理。
    再加上曹老没签画廊,没有经纪人。
    杨德康就一定程度上的起到了曹轩经纪人的作用。
    老杨并非一年到头都陪在曹老身边,也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和某个美术馆谈谈展览项目,处理处理拍卖会的事项,谈谈一些艺术品捐赠事宜……再说,杨德康自己也会接到一些行业内的邀请。
    请他做学术嘉宾的情况也有。
    在曹轩、伊莲娜小姐面前,老杨是舔狗。
    在唐宁、刘子明面前,杨德康是拎包小弟。
    换成在外界的场合老杨也是正经名校毕业的高学历高收入的文化人,是堂堂的杨老师好伐!
    圣罗兰的创始人伊夫·圣罗兰,也是给克斯斯汀·迪奥当助理小弟起家的。
    在场的多数嘉宾,包括崔小明父子在内都没有多想,看到刘子明出现的时候,他还在内心中想,杨德康来新加坡,主要目的可能是来找刘子明的。
    随着林涛和唐宁二人的接连出现。
    事情的味道……便不太对劲了起来。
    杨德康、刘子明、林涛以及唐宁,这些名字被连在一起——
    再想想看,世上有几个人,能让唐宁放下那些琐事,来到新加坡的这间歌剧厅,百忙之中看一场讲座。
    尤其,还是在唐宁本人也许不太情愿的情况下。
    答案如何,一点也不难猜不是么。
    崔小明面沉如水,脸色铁青。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做错了一些事情。
    崔小明自觉已然尽可能高估了曹轩对顾为经的看重程度,却没想到,他依然还是判断错误了。
    崔小明已经不太在意魏芸仙会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他开始担心,一些更可怕的事情。
    崔轩祐脑袋前探,脖子越抻越高。
    光头大叔紧紧的盯着前方唐宁的身影,他注意到了cdx画廊亚洲区的艺术顾问起身,拉着画廊的那位自家参展画家,小跑着跑到唐宁身边,正在说着什么话。
    “小明,我过去一下,去问问情况。”
    崔轩祐皱着脸,出声说道。
    他现在不在乎会不会被尴尬的晾在那里了,就算真被晾在那里,他也得过去。
    未知的感觉实在让人不安。
    崔轩祐和cdx画廊有不少的业务往来,他觉得自己也许能够探听出些消息来。
    光头艺术家刚刚从座椅上站起身。
    唰。
    有远远比刚刚热烈的多的嘈杂声和喧闹声从座椅席的后方传来。
    崔小明一瞬间僵住了。
    他没有立刻转过身,而是闭上眼睛。
    “拜托,拜托,拜托……不要是他……”他已几乎是在祈祷了。
    不要这样。
    他宁愿回过头后,看到一头狮子或者长颈鹿摇头摆尾的走进歌剧院,才引发了这样的响动,也比他此刻在心中猜测的那个人要好。
    崔小明在前额、胸部、左右两肩点了一下,画了个十字。
    然后他这才慢慢的侧过头。
    遗憾的是。
    万能的天主这一次没有回应崔小明的呼唤,他一扭头就看见,杨德康和魏芸仙跟个左右护法似的站在两边。
    而他们中间的……不是什么崔小明所祈祷的狮子或者长颈鹿。
    身材枯瘦面容清癯的老先生。
    他不是曹轩。
    又是何人呢?
    所有在场的新闻记者和大量观众,不约而同的扭头看向那边的三个人,就算没有反应过来的,也被旁边人拍拍肩膀,示意他看向那边。
    有些人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忘记了拍照。
    在这一刻。
    他们不再是追逐新闻卖点的艺术记者,只做为一个普通人,努力的想要亲眼目睹这位亚洲艺术界的天王巨星,南方画宗的掌门人,和毕加索同代,身价超过十亿的大画家,他到底是什么模样。
    曹轩站在过道上。
    他朝众人微笑。
    曹轩很有孩子气的伸出一根手指,吸引全场的观众的视线以后,轻轻的挡在嘴边,比划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轻轻的指向前方歌剧院的帷幕。
    老先生示意大家安静。
    他并非这场对话采访的主角,和歌剧院大厅里的所有人一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
    于是。
    就像白胡子的魔法师挥舞了法杖。
    整个歌剧院因为顶级大师到场而引起的骚动,竟然真的安静了下来。
    唯一的副作用是,刚刚才站起身的崔轩祐,也仿佛被拨动了开关,无力的坐回了椅子上。
    他不想去找cdx画廊的人了,也不抻着脖子四周看了。
    壮汉艺术家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靠在靠背上,壮硕的身躯仿佛缩在椅背的阴影中。
    因此。
    他那颗在灯光照耀下锃光瓦亮的大光头,也仿佛在一瞬间……
    熄灭掉了。
    “别想这些了,没意义,往后的方面想,场面这么大,到时候……顾为经栽的跟头也就越大。”
    反到是崔小明。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比起年长的父亲他更镇静。
    曹轩已经来了,还能怎么样呢。
    他还能把那些话收回去不成?
    崔小明的心中涌出了一股不成功就成仁的恨劲儿,他为了这次双年展付出了这么多,顾为经越重要,他就更要赢。
    “别担心,还有油画杂志的采访,还有那位艺术总监女士。”
    崔小明恨恨的握住拳头。
    这是他最后一张底牌。
    曹轩来了又怎么样。
    曹轩又如何了,布朗爵士不牛气,安娜还不是想怎么骂就怎么骂,想指着鼻子骂,就指着鼻子骂。
    她能让有艺术教皇之名的布朗爵士下不来台,就也能让曹轩下不来台,何况只是曹轩看中的年轻人而已。
    怎么。
    骂急眼了,他曹轩能自己拄着拐杖,蹦到舞台上去不成。
    这里可是《油画》杂志的采访,《油画》就喜欢大场面,她不会在意舞台下坐着的是谁的。
    曹轩来了更好。
    连曹轩本人都来到现场,一边是曹轩看中的顾为经,一边是《油画》杂志,到时候采访结束后,两边真的对上,他们互相咬起来,曹轩也就没功夫在乎自己了。
    “伊莲娜小姐,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拿出您真正的战斗力来,给我骂死他。”
    在崔小明默默的祈祷声中里。
    过不多时。
    红色的帷幕向左右分开,其后镜框式舞台经过简单的设计,摆放着宜家风格的极简沙发和茶几,几位男女嘉宾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
    「《油画》·顾为经:印象派女画家卡洛尔的发现与研究」对话采访,正式开始。
    ——
    歌剧院的空气中漂浮着一股火药味。
    不。
    比起火药味……更加贴切的说法,在采访开始后的不久,仅仅短短的十分钟以后,空气中便漂浮着质疑、抗辩、对峙,种种情绪全部被装在一只大锅后煮的滚开后的味道。
    它辛辣而刺激。
    足以脆弱敏感,意志不够坚定的人的眼泪全都一股脑的薰出来。
    正如崔小明开幕前期待的那样。
    《油画》杂志社是一家风格非常强势的媒体,安娜·伊莲娜是一位风格更加强势的艺术总监。
    原定的采访基调,没有因为曹轩和他的弟子们齐齐出现在采访现场的观众席上,而发生任何改变。
    “胡扯,我必须要说,这通通都是胡扯,真的,大家已经忍受这种为了利益而编造出的谎言太久太久了——”
    坐在安娜左手边的沙发上,正在高谈阔论的男人姓罗辛斯,出身英国的切尔西艺术学院。
    他是《油画》杂志邀请到采访现场的嘉宾之一。
    双年展期间普通的艺术讲座,主讲的学者或者参展的艺术家站在多媒体幕布面前,念念ppt,放放幻灯片就完事了。
    顶多在讲座的最后,让主持人随便点两个在台下举手的热心观众,回答两个问题。
    对话类的访谈节目则更加侧重于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交流互动。
    提问是时刻都会发生的。
    根据主持人个人风格的不同。
    有些主持人会温柔些,引导话题的走向,时不时抛出一两个问题为主讲人查漏补缺。
    有些主持人风格会更强硬,更有攻击性。
    他们会选择站在对立面,以质疑者的身份上,指出主讲人话语里的漏洞,希望能找出马脚。
    《油画》杂志亲自操刀举行的采访,又和普通的对话类节目有非常大的不同。
    它们拥有行业里最丰富的艺术资源,旗下也有“《油画》论坛”这种严肃用户数量最多,最活跃的艺术聊天室。
    几乎没有从业者会拒绝《油画》的邀请。
    因此。
    伊莲娜总监她既没有在这场采访里,温柔的引导着话题,也没有似事前无数吃瓜观众想象的那样,充当严厉的质疑者。
    她有更简单,效果更好的做法。
    她直接把油画论坛上有关“卡洛尔身份”的讨论版块里,观点最鲜明,最有影响力,学术背景最硬的几位学者和业内人士全部请来了现场。
    提供一个平台。
    邀请他们亲自和顾为经当面对线。
    罗辛斯先生便是不相信那篇论文真实性的专家,而且态度十分强硬,在采访开始后的不久,就和顾为经产生了激烈的言语交锋。
    “让我们回忆一些类似的故事,某个珠宝商在整理祖母的遗产的时候,发现了一只汉斯·荷尔拜因制作给英格兰王后安妮·博林的项链。美国的仓库猎人画了100美元拍下了一座因为长期无人缴纳管理费而被管理公司拍卖的码头仓库,然后发现了一幅价值2000万美元的浪漫派名画……”
    他耸耸肩膀。
    “市场上人们已经听过了太多这类的故事了,可每当有人抱着质疑精神追本溯源的时候,都会发现它们起源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蜚语,没有人能够考证出这些故事真实的存在。真的能够被考证出来的那部分。人们往往会发现,那根本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骗局。”
    “那么《救世主》呢?”
    有另外一名嘉宾开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