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
晚上,出狱的韩錚俏生生的站在方堃面前,整个人低迷的很。
任你平时有多狂,多少人跟在后面錚哥錚哥的叫著,但凡进过一次橘子,尤其是还在里面住了一个晚上。
这种感受是极其深刻的,出狱后头顶的太阳依旧炙热,可却让人生不起一点烦躁感。
“哥。”
“行了,多大点事,现在知道我让你平时低调点的意义了吧?”
方堃示意他坐下,继续道:“有一句话放在任何时候任何人身上都適用,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真要有人纯心想搞你,你靠防是防不住的。”
郑卫东背景在他们眼里已经够强了,可前提是得认清一个现实。
他们是在京城,正儿八经皇城根地下,在这里除了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外,更讲究一个制衡和平衡。
“如果不是这次沾了祝纯罡的原因,大事没有,可你要想这么利落的出来,不是一件简单事。”
韩錚抬头道:“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寧姚给他端了一碗疙瘩汤,里面打了个碎鸡蛋,一小撮粉条,就是简单的咸香口,这还是跟方堃学的。
“谢谢嫂子。”
“以后在外面多上点心,做生意就做生意,打架斗殴的事不要碰,儘量躲得远远的,要我看,
那些人不是想当那个什么老大么,让就让唄,一个老大的名头有什么用,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惹人嫌的混混。”
方堃接茬道:“你嫂子说的对,要我看也是时候了,现在冀省,天津卫和豫省,都有了贸易通道,那就隱下来专心做生意。在街上混图什么,还不是实在没办法了,那些人才走这条路,你现在就专心做生意,有人想做什么老大,让他做就是,一声老大值几个钱,你要的应该是捏在手里实打实的票子。”
现在一算,的確是个顺势而下的好时机,
再有两年,就按照韩錚现在这个发展进程,不是说想保就能保的。
方堃上辈子又不是没有经歷过,在晋省师范大学,仅是看过的新闻,女生脚踏两只船,都能领一颗生米。
就韩錚这样的混混头子,那是无解的存在,最坏的直接吃生米,好点的橘子坐穿,最好最好的结果,可能也是提前安排他南下跑路了。
方堃苦口婆心,目的就是一个,让韩錚儘可能的做到淡出大眾的视野,让錚哥这个名头,在街面上逐渐消失。
一碗疙瘩汤喝完,韩錚起身道:“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反正经过这事儿我是明白了,枪打出头鸟,想要安稳,就得学会藏,您放心吧。”
送这小子出门离开,方堃才回屋。
谁成想没两天,这廝就把原先那辆惹眼的摩托车给卖了,换了一辆二手自行车。
请韩錚金子他们在家吃了个饭,暖了暖房。
“大兄弟,俺要走了。”
“回东北?”
“不是,三爷让俺先去趟天津卫,然后直接下广州,后面可能还要去那个香江。”
霍三枝的话祝纯罡很听,毕竟出门在外没有比同门的人更值得相信的了。
“三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增长阅歷,京城是必须得来的,但不能一直待在这个地方方堃拍了拍他的肩膀:“三爷是有大智慧的,用老人的话说,就是人家吃过的盐比咱们走过的路都多,既然让你去那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聚!”
“保重大兄弟。”
“保重。”
送走祝纯罡,方堃文迎来了薛建军和肖从南。
肖从南第一次上门,没有机会进二进院,只是瞅了眼那两棵大槐树,便看向薛建军。
“哥,从南说当混混没前途,想,想让我找份正经工作。”
方堃頜首道:“肖警官说的挺对的,做混混的確是一件没前途的行当。”
“哥,多亏了你,我才能在这边安稳下来,不然也认识不了从南,从南她..”
薛建军支支吾吾的,接下来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肖从南见状,直截了当道:“门头沟派出所那边现在有一个閒职,建军现在还不是京城户口,
学歷也是个问题,虽然不能解决编制问题,但好在安稳,这个工作先干著,以后自然会有机会转正。”
薛建军低下了头,总有一种自己背叛了的感觉。
却没想到方堃乐道:“好事啊,肖警官能这么帮他,是我没想到的,都说城里姑娘看不起乡下小子,这话明摆著不適用於肖警官。”
“哥..”
“什么惊讶表情,当初你过来,我是实在没地方安排你,才让你跟著韩錚干,能熟悉京城不说,还能涨涨阅歷,现在有一条更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犹豫什么。”
方堃会生气么?
当然不会!
这软饭薛建军吃的是稀里糊涂的,可人家就是命好,英雄救美,结果美人回过头来愿意以身相许。
现在看样子,这小子的未来老丈人估计也知道了,关键还给安排个工作,在方堃看来,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电视剧里,可不是这么演的啊!
“门头沟离香山也不远,要是没有住的地方,香山那边就继续住著,找韩錚给你弄辆自行车代步。”
方堃这样一说,给薛建军整的更愧疚了,总有一种因为女人,背叛了自己老大的感觉。
可方堃却不给他嘟的机会,留在自己身边现在干倒爷的行当,也不见得就一定比肖从南提供的工作有前途。
士农工商,商人只知道赚钱,等钱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开始想方设法的攀附权贵,通过联姻来获得不属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权势。
在政客眼里,权术才是王道,商人永远是不入流的附属。
当然,现实也的確是这么个情况,能一步到位,为什么还要走弯路。
肖从南一直认真的打量方堃,她调查过方堃的资料,总结出来就是“传奇”!
晋省七八年文科高考状元,一举考入北大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並於去年顺利加入作协。
名下小说《人生》《牧马人》《高山下的环》,一篇比一篇受读者欢迎。
如果只是这样,只能说对方是文学界即將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可现在街面上的錚哥,见了他却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的,人犯事进了橘子,隔天就给弄了出来。
肖从南从同事那里打听了解过,完全没有什么徵求对方的谅解,愣是以她不知道的手段,给人放了出来。
问到她老子,也是模稜两可忌讳莫深的打哈哈给揭了过去。
方堃不是京城本地人,而是从晋省小山村里出来的,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有了现在的光景在肖从南心里,假以时日是完全称得起这个“传奇”称呼的。
没有留他们吃饭,只是在一进院的大树下,坐著喝了杯茶。
寧姚出来看著他:“心里真没什么想法?”
“能有什么想法,”方堃好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再不济,也不能挡人家想进步的道儿吧。”
俩人得空去卉市场,方堃负责掏钱,寧姚负责挑选。
现在的卉市场,种类还是挺丰富的,就是卖家是专业的,价格也就贵的很。
成年人高的平安树,方堃搬了一棵,绿萝、吊兰,放窗台。
富贵竹摆客厅,文竹摆书房,八十五块钱一盆的收藏级黄杨老桩和绒针柏弄前院,方堃甚至还搞了一颗石榴盆栽。
下面用的不是盆,而是一口水缸,不用老板吹,肉眼可见的上面结满了石榴。
石榴树进门,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算上富贵树,平安树,他这羈绊快要叠满了。
四合院一般不进柳树,柳通流,有流財的意思,也不进柏树,柏树一般长在坟头,寓意不好,
更不进杏树,杏树长得太过旺盛,枝头树梢翻过墙根长出外面,又有红杏出墙的说道。
反正家里养些草草,多是奔著观赏和寓意去的。
开学之前,俩人来来回回一趟趟搬,家里该摆的摆了,凉亭周边更是围了一圈,紫嫣红好看的很。
进入九月,京城开始热闹起来,各大高校新生开始进京。
北天文迎来了一批新生,而方堃他们已经是一批大三的老韭菜,跟那些眼里透看光,瞅什么都稀奇的年轻人比起来,真有种老了的感觉。
方堃去中关村找了一趟徐茂忠。
“买断?”
“对,买断,我这边愿意出七百块钱,徐叔,希望您能割爱。”
“爸,七百块钱...”
徐茂忠还在犹豫挣扎,甚至下意识的就想开口拒绝,可一旁的儿子心动啊。
八十年代初还没有下海大潮,甚至现在的个体户还不流行老板之称,更多的是以同志来打招呼可年轻人心思活络,见著那些赚了钱的,心里一阵羡慕,这要是手头有笔宽裕钱,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做个体户。
“爸,那院子给我我肯定是不带去住的,毕竟现在一年到头儿都不回一次,留著也是留著,人家想买,我看价格也合適...”
徐茂忠心里一嘆,老屋承载的只是独属於他们这一代的回忆,爹娘走了,孩子也长大了,自己就像天上飘著的风箏和拉风箏的人手里的那一根线。
这根线,好像也要断了。
徐茂忠架不住劝说,別看方堃赚七百容易,可放现在对普通人家来说七百块钱绝对是一笔巨款。
买郊区一套小院儿,是绰绰有余,甚至还有点溢价,毕竟他二环里二进四合院也才了一千三儿子一阵助攻,方堃最后还是顺利拿下了那套院子。
赵勇军他们开学进京,等人一齐,方堃带他们去新家暖了一次房。
这小院儿的位置和精致程度,完全不是香山半亭可以比较的,可给几人羡慕坏了。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方大作家的每一天!”张伟砸么了句。
“咋还押上韵了。”
rap流行歌有时候听著带感,就是因为押韵,而想要押韵也很简单,一个汉字拼音上面分韵母和韵腹,只要每段话最后一个字的韵腹一样,一准押韵,
寧姚在厨房忙活,对於一个宿舍的同窗弟兄来说,这已经成不宣的事实了,所以张伟说不羡慕是假的。
“你说赵淑琴咋寻思的,咋就不跟我处对象呢。”
方堃乐道:“因为你嘴碎。”
一眾人笑出了声,今年寒假是不行了,毕竟寒假意味著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方堃自己都不会留在京城,指望让他们留下是不可能的。
也只有等明年夏天,让他们留下跟著韩做个暑期工,赚点外快。
一伙人进去打下手,中午吃炒菜喝茅子,晚上又做烧烤配啤酒,
学校正式开学,新生迎新大会,迎新晚会都跟他们这捆老韭菜没什么关係了。
张伟半死不活的给赵淑琴暗送秋波,让人没想到的是吉泽国旗铁树开,有个大一女新生频繁找他,显然是看对眼了。
方堃起鬨找乐子的同时,他终於从预备d员,顺利转正。
他的情况有些例外,班里的预备党员有五名,最后哪怕在学校转正的只有三位,剩下的两位也会把档案转到毕业后分配的所属单位。
问了两届学长,按理来说应该是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才会正式转正。
可方堃这是属於特例,三年之期,考察时间条件也够了,在校表现良好,也就顺理成章转了正。
虽然领导们没有明说,可他还是觉著沾了自己暑假髮表的小说《高山下的环》的影响。
娄靖川还在香山住著,收穫那边先是发电报,后脚又来了封信,最后还专门来人询问了询问情况。
方堃帮著塘塞了塘塞,等拆了线再回沪上,收穫那边还是很好说话的,不停薪,不停职,带薪养伤。
杂誌社现在也阔气了,收穫自復刊以来,销量一直呈上涨趋势。
娄靖川又因为外出公干,跟方堃对接的途中受了伤,杂誌社里是相当大气,没有玩冷血的,更多还是对员工的关怀。
月底,刘生福找到了学校,电影《牧马人》已经顺利杀青,在牧场举办过一次杀青宴,来京也要举办一次,想邀请方堃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