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命二运三风水
交道口南大街,出了胡同往西走就是南锣鼓巷,再走一段距离,上面就是什剎海,下面就是北海。
別的不敢说,起码这块儿地方的四合院,几十年后不会面临拆迁腾退,反而会因为保护四合院文化,得到修保护。
当天下午,方堃带著钱交易,他的钱可以放进空间隨时隨地拿出来使用,不过韩拿过来的大多都是毛票子。
所以方堃会先充值进系统,再拿出来就是整张整张的大团结。
一千三,拢共也就一百三十张大团结,一沓一百张,富裕三十张,
李老头儿点著唾沫来回数了两遍,又用別样的眼神看了眼方堃。
这钱太新了,方堃也白净白净的气质很好,让他下意识以为,自己刚放出来,这房子就被人盯上了。
可李老头细细一想也不对,真要是盯上这房子,也不可能公道的按市场价跟他交易,没直接抢算不错的了。
“您清点好,出了这门儿再有什么问题,可就不能怨我了。”
方堃则是从唐显庭手里接过房契看了两眼。
这套院子的实际占地面积足足有八百平,大门外面还有个墙角豁口,也算在他这里的,足足能停下两辆轿车。
在京城买四合院,尤其得注意房子的產权问题,不然一个闹不好,以后就是一地鸡毛。
李老头儿数了两遍,第三遍数一半,停手道:“行了,咱们去趟街道办,就去房管所吧。”
俩人先去街道办跟这边打声招呼,又一起去房管所,填材料签字摁手印,前后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功夫,方堃拿到了新的房契。
出了房管所,李老头儿没有多逗留,摆摆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利索闪人了。
唐老头儿没有跟过来,毕竟岁数大了没必要跟著他来回折腾,和他又在院子里碰头。
唐显庭坐在凉亭里:“手续办好了?”
“好了,今儿晚上请您吃饭,算是谢礼。”
“你小子就偷著乐吧,这院子的格局很不错,尤其是一进院的风水格局。”
方堃一愣:“您一个学医的,还懂风水?”
“学医的就不能懂风水了?”唐显庭呛了一句。
“这就跟练武跟学医不分家一样,中医里讲脉络,穴窍,很多病症又要对应五行,阴阳来调理,想要一门精,你会发现越学需要掌握的东西越多,什么不都得懂一点。”
“那这院子有什么讲究?”
“一般来讲槐树是不进门的,很多人也忌讳这点,可注意我说的话,是一般,槐树有“升官发財”的寓意,你看二进院的垂门,修的气派程度都快比上大门了。”
方堃有些瞭然道:“门中门,这样就把槐树不进门的说法给抵消掉了?那为什么李老头儿还进了监狱?”
“你这么想也没错,不过没到点上,”唐显庭带他回到前院,继续道:“一命二运三风水,风水这个东西,你可以信,也得信,但是只要命够硬够贵,运够昌隆,它真算不得什么,真要像你说的,那李念佑也不至於到他这一代就家道中落,还落了个牢狱之灾了。”
见方堃瞭然的点头,唐显庭继续道:“命运这个东西也说不准,小了有个人的命运,大了有家国的命运,个人又和家国是紧密联繫的,前轻后重,所以哪怕你命再贵,有时候在国运面前,也是个陪跑炮灰的命...”
唐显庭说的很杂,其实老四合院基本上都有些风水讲究,包括东西南北房顶墙角上的那些瑞兽,鱼缸,影壁,乃至大部分院子都是坐北朝南。
房子为什么坐北朝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阳光照射和阴气潮气,背对阳光盖房子,长时间影响一个人的身体,进而消弱磁场,生病,精神不佳,后面影响的就是事业婚姻了。
“这院子是好院子,关键是得看什么人住,能不能压得住,享得了这个福,你小子是捡大便宜了。”
方堃乐呵呵的给这小老头儿请去了隋三味的饭店。
生意还是那么冷清,这年头下馆子本身就不是寻常老百姓天天干的事儿,关键还是在胡同巷子里藏著。
哪怕再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这就跟粪坑里掏金一样,你是金子没错,可藏在粪坑里谁能发现。
大家来这地方,一蹲一拉,屁股一擦提裤子就走人了,谁会在意下面那坨金闪闪的是金子还是大粪。
方堃是真喜欢这饭店出品的饭菜,味儿正,下饭一绝。
“三味叔,要我看您还是抓紧下定主意,去街上临个门面下来,老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实在不行,我借你点钱。”
隋三味难啊,饭店开在这里,一条胡同的人谁不认识谁,好不容易有个过来吃饭的,吃饱喝足了,结果人来了句今天没带钱,能不能掛帐,
就这掛帐都有小一百了。
“唉,租门面的成本太大,关键是万一..:
方堃打断道:“哪儿有那么多万一,现在老人家对实行改开的態度很坚决,南方经济特区都建立了,电子大厦都开建了,你还担心个什么,不行我掏钱入股,你出技术,咱们合作去外面把饭店开起来。”
“这,这能行么,方子,开饭店一不小心就会赔钱的。”
唐显庭看了一眼方堃,跟道:“我看可以,你这饭店老这样半死不活的也不行,还不如风险平摊,搏一搏。”
隋下隋老头儿从外面回来,又听了一遍没直接答应,而是给点时间,让他们再考虑考虑。
方堃也没催,这也不怪他们,经歷过前几年的风雨,犹犹豫豫是正常现象,掏钱他们咬咬牙也能拿出来,就怕凤向有变化,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人还栽上面了。
而方堃也是临时起意,指望他自己肯定开不成饭店的,毕竟没啥手艺,可投资做个股东还是可以的。
隋三味厨艺一顶一的好,只要饭店地段选好,不愁赚不到钱,只是现在提赚钱,明面上多少还有些避讳。
酒足饭饱,方堃送唐老头儿回家,自己才返回香山半亭。
第二天早晨收功,韩錚卡著点,手里拎著包子钻了进来。
“哥,猪肉大葱馅儿的。”
方堃一口咬半个,道:“这几天你看看哪里有装修的老师傅,给我联繫几个。”
韩錚看了眼房子:“哥,你要装修?这房子也没必要啊。”
“昨儿在东城买了套四合院,倒是没什么大地方需要修,不过毕竟老化严重,住进去之前,
得里里外外归置一遍。”
说到这里,方堃看了他一眼:“你不是说钱愁的没地方么,也可以打听打听留意一下市面上谁要卖四合院,买个几套,你就不用藏钱了。”
韩錚抒了抒自己的大背头:“哥,房子够住就行,那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总不能买来放著吃灰吧,我们家这院子住著就挺舒服的。”
“我说的是城里市中心,出门儿就到故宫的那种。”
“在哪儿它也一样啊。”
“得,当我没说。”
方堃大无语,这傢伙真是油盐不进,不过也很现实,这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
现在一套院子,別说二进三进的了,哪怕一进小独门独院儿,可能也就个大几百块钱,
一般情况下,这钱只要是个家里有班儿上的都能咬牙拿出来,
可为什么大家就是不乐意买?
一是捨不得,老祖宗血脉里带著的基因就是手里得有积蓄,有了积蓄过日子才踏实,指望全部梭哈去买个房子,不现实。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在於,拿大杂院举例,现在大家住的都是公房,国家免费提供的,每月需要交的租金低的可怜,就算想搬,等的也是家里老爷子资质到了,排队排上了职工筒子楼的名额。
直愣愣搬进楼房里生活!
说白了还是想占便宜,不想一分冤枉钱,能將就就一直將就著,等实在不能將就了,就会发现房子是真买不起了。
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四合院其实在本地人眼里,是不受待见的。
跟乾净整洁的楼房比起来,四合院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哥,你要搬走了?”
“短时间搬不走,而且又不是离京,你这什么表情,抓紧时间联繫几个靠谱的装修师傅。”
学校这边,要举行夏季运动会,北大还是挺重视学生体育锻链的,关键是学生他也爱运动。
杨玉刚把消息带回教室,乌决决全是跑过去打听报名的。
看著名单上的项目人名,杨玉很满意大家积极配合她的工作,可抬头目光落在方某人身上,又让她一皱。
班里已知最后只有三个入d名额,好在同是班长的赵勇军已经是d员了,少了一个强有力竞爭对手,可方堃在校表现太亮眼,过於优秀了。
写小说,从人贩子手里救儿童,关键是在学校成绩也没落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三个名额里已经有一个明確归属方堃了。
剩下两个,这让同是班长的杨玉压力山大,虽然她是班长,可团支书和学习委员都很强,关键是她成绩排名还不在班级前三。
虽说班干部有优势,可学习成绩也是很重要的,这让她压力山大。
“方堃,大家都报名项目了,你怎么不报?”
“都报了也不差我这一个吧,我终点送水怎么样?”
“不怎么样!”杨玉翻著单子,道:“三千米中跑除了张伟还缺一个人,你领了吧。”
“別啊,有拔河没,我报名拔河怎么样?”
“拔河那是班级团体项目,你们男生都要参加,就三千米了!”
方堃想骂娘,好在现在他跑个三千米跟玩儿一样,就是张伟这货抽哪门子疯。
人从外面钻进来,先去赵淑琴杨玉那边腻歪了一阵,又跑过来惊喜道:
“方子,你也报三千了,这下咱兄弟俩可以並肩作战了。”
“你自愿的?”方堃看著他。
“必须的,我打小跑的老快了,”这廝说著挤眉弄眼道:“赵淑琴也报了女子三千,我当然得表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