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交底
“啾啾啾...”
汪!
方堃猛地衝过去给这狗东西摁的肚皮朝天,奶凶奶凶的又变成哼唧唧的状態。
方怡在一旁道:“三哥,小黑胆子可小了,我每次拿棍子靠近它,它就跑。”
方堃哭笑不得,拎著棍子哪条狗不躲,又不是傻狗。
“这学期学习怎么样?期末考了多少分?”
“今年没有考试,”小丫头有些得意:“教我们数学的王老师生病了,好久没来学校了。”
村里的学校其实在方堃的记忆里还挺正式的,虽然是平房,可前后一共有四排,拢共收一到六年级的学生。
再升学,就得去乡里了,初中升高中得去县里,加上现在没有进城打工的说法,所以现在村里的学校学生非常多,非常热闹。
“娘,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清楚,不过听人说老流鼻血,止不住的那种,你说这人好端端的咋流鼻血呢,听著就嚇人。”
怀敏在一旁跟道:“医院的大夫好像说是白血病,这病大家没怎么听说过,听他们传的挺难治的,不过这种八卦信不得。”
王翠芬,名字乍一听很土气,可同样教过方堃数学。
小时候不懂太多的师生感情,只是本能的怕老师,而王翠芬则是最严厉的那个,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完成直接上板子打手。
打完板子,再叫家长,家长过来先不问个一二三,直接揍一遍,然后拎回家去反省。
后世老师不敢打学生,那是因为家长太过宠溺,动了手,饭碗可能也不保了。
可现在完全不讲究这些,孩子放学校就是让老师管教的,皮糙肉厚的打就对了,不打不成才嘛。
方堃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言传身教考出了这个小山村。
正常情况下,村里学生百余名,真正能走进乡,走进县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方堃嘆息一声,如果真是白血病,那真的就是造化弄人了。
“这样下去也不行啊,王老师不回来,咱们村数学老师拢共就三个,公社难不成派不下新的数学老师来?”
“这你得去问问董川了,对了,村长赵仁退下来了。”
“退下来了?”
“退了,反正公社也没说什么原因,现在村长和支书都是董川一个人担著。”
梁英侠说到这里,声音低了低:“你小爸好像是想等远山转业回来,让他去爭一爭。”
“好事儿啊,当兵转业回来,还是去京城当的兵,更有说服力,我看一准儿能行。”
“你爹也是这么说的,哎,你们老方家真是祖坟冒了烟了,先是出大学生,没几年还要出个村长。”
俩人閒的空档,睡觉的大侄子方瑞泽转醒,直接就是一阵哭。
怀敏带他去里间避开餵奶,再出来小眼晴一眨一眨的盯著方堃看。
方堃乐道:“这眼晴真是隨我哥了,来,小爸抱抱。”
怀敏怀里的小子眼睛直溜溜的,对上开双手的方堃,最后还是躲进了自己母亲怀抱里。
“现在还小,怕生,你这刚回来,肯定不敢跟你。”
方堃捏了捏他的小脸,不捏还好,结果一捏直接给捏哭了。
饭口方汉民回家,方堃今年不光买了衣服鞋子,还给梁英侠怀敏两人扯了十尺布。
在她们眼里,的確良上好的成品衣服,远没有这几尺布头来的討喜。
虽然是普通料子,不比的確良和高档的“將军呢”,可胜在可以让她们在缝纫机前隨意发挥。
窄幅布,二尺四宽,这让梁英侠开心的不得了。
“回头把夏天盖的那个被子拆下来,里面的重新弹一下,给大孙子做个小袄。”
“老三,以后回来就回来,別再买这些衣服了,乡下不比城里,一年到头都在跟地打交道,你买再好的衣服也白搭。”
老同志话是实话,可该买方堃还是要买,小妹方怡个头窜了窜,不过还是贪吃的性子,眼巴巴的望著蒸屉上的烤鸭。
乡下这会儿是没方便麵,如果有,调料包都能当小吃一点一点抿著吃,毕竟有个咸淡味儿解解嘴馋,这就是现状。
方堃看著老两口,拿出准备好的八百块钱来,给一大家子嚇了一跳。
“怎么这么多钱?”方汉民后知后觉:“你又写小说了?”
“没有,这就是那本《人生》赚的,有出版社找我出书,这是版权费。”
梁英侠上前接过,瞪著眼:“我的娘矣,这得是多少?”
方堃道:“八百块钱,今年是不行了,明年咱们起个小二层吧。”
梁英侠砸么道:“又出去啊,这钱还没捂热乎呢,再说,起二层是不是太招摇了?”
这还是八百,方堃都不敢跟老两口直说,他一本小说的版权卖了八千五百五十块钱,这笔钱现在不管放哪儿都是一笔巨款。
“这有啥招摇的,你儿子我现在已经加入作协了,是名副其实的作家,在京城还是认识几个人的,虽然咱这儿离京城远,可现在也不是別人想捏就能捏咱们的,再说,我看建国家不是也起砖瓦房了么。”
方汉民解释道:“建国娶了个厉害媳妇,肚子刚有动静就晒著要住砖瓦房,他们可是就那一片宅基地,拆了也没地方去,所以老屋没拆,是在外面又砌了一层砖,屋里还是那个环境。”
“这图个什么劲儿。”
“省砖省水泥,什么都省,从外面看上去跟咱的也没什么差別,你真想起二楼?”
“起!房间还是太小了,总不能我一回来,真赶你们两口子回老屋住吧。”
方堃自己也不乐意去,去年那晚差点没给他冻死,说冻不恰当,是差点给阴死。
“行,那就起,等你哥回来一起定一定时间。”
方汉民最后定了调子,他们住的越好,越证明儿子在外面混的有出息。
尤其是一旁的怀敏,看著那八百块钱一阵咂舌,这又是盖房,又是什么作协的,自己这个小叔子未免太厉害了些。
她已经攒合著方海跟老两口摊牌,实现了经济独立,意思就是俩人赚的钱自己拿著,不会上交可吃饭却是一起吃,梁英侠来做,能腾出手来的话,怀敏帮帮忙。
方堃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事儿,婆媳俩人还真闹过不愉快,完全不像现在似的这么和谐。
最后还是方汉民在一旁劝,加上有了大孙子,老方家有了后,梁英侠才勉强同意。
婆媳二人,在儿子小叔子面前,默契的达成了一致,没有把脾气掛在脸上。
现在再一次被方堃的操作震到,怀敏突然觉著,自己可以適当的让一让自己的婆婆,毕竟闹太难看也不好。
方堃知道这事儿,还是第二天方海回来,给他一阵倒苦水。
一边是自己老娘,一边是自己媳妇儿,他才是夹在中间最难做的那个。
方堃憋著笑,事实证明,只要住在一起,婆媳关係永远是不可调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开住,各过各的。
可各过各的,无异於是分家,老屋现在空著,家一分准闹閒话,方海不想搞得这么难看。
“哎,你哥我没本事,现在住的房子都是你钱盖的,你这又要起二楼。”
方海多少有些小埋怨,弟弟太过优秀,只会凸显他这个当哥哥的平庸,什么也没干就捡了大便宜,自己都这么想,更何况別人。
方堃给他甩了包烟:“日子越过越好难道还不乐意,咱们小时候穷日子又不是没过过,你在村里现在还感觉不到什么,在京城,尤其是南方广州那边,搞建设,抓经济,改开不是开玩笑的,你就信你老弟的,再有个几年,准有你能大展拳脚的机会。”
“真有你说的这么夸张?”
“事实上比我嘴里啵说出来的要夸张多了,咱们这边是內地,信息太闭塞不说,不临海交通不发达,经商环境肯定比不上沿海,上面不会重点考虑咱们这边,所以还得等一段时间。”
方堃接过方海拆开递过来的烟,兄弟俩点上,继续道:“我给你交个底,在京城我不光读书,
这笔钱的確是靠小说版权赚来的,不过我还跟人做一些生意,赚了些钱,这个不敢跟咱爹娘说,怕他们担心,现在的情况是日子越往后,赚钱的门路越多。
可说到底,咱们又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还不是想把日子过得好点,不那么紧巴。
明后两年等有时间了,或者大学毕业,我跟我对象结婚的时候,咱们一家子去京城住一段时间,我带你多逛逛,多看看,你肯定会有感触的。”
在京城感触其实谈不上大,不过对於一个乡下小子第一次出远门来说足够了,真想震撼人心,
其实还得去南方。
明年鹏城已经开始计划建设二十层,高六十九米的电子大厦。
就在国人从报纸上阅读后震撼期待的同时,比它还高的国贸大厦,地上五十三层,地下三层,
总高一百六十米的內地第一高楼也会紧隨其后。
要么说改开还得看南方,“三天一层楼”的鹏城速度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只有亲自站在高楼大厦前,抬头仰望试图看到楼顶,才会发现它有多震撼,自己有多渺小。
“你是读过书的,也出去见过了世面,肯定比我知道的多,哥听你的。”
方海吐了口烟:“这个弟妹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