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堃见到了那个,在中文系男生宿舍里盛名已久的新闻班。
北大中午的食堂跟方堃后世所带的高中差不多,来得早有饭吃,来的晚了哪怕晚五分钟,只会剩下些汤汤水水的边角料。
方堃原本还没注意,早晨吃了一个鸡蛋一个馒头,这会儿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的眼里现在只有饭。
美女什么的能吃么?不能吃都得往后稍稍。
陈卫东在他身后用胳膊肘鼓捣了一下,低声道:“方子快看,那就是李金龙说的那个寧姚!”
方堃顺著目光看过去,陈卫东没有手指,纯纯就是看向一个方向,可方堃的目光却精准的落在了一个女孩儿身上。
差不多一米六七的个头,放女生堆里绝对不算矮了,甚至现在很多男生的身高也就这个水平。
长发刚好及肩,有点蘑菇头的意思,可比蘑菇头要来的更清纯,拱形一字眉,高鼻樑,皮肤白净的简直不像话,唇红皓齿,气质出眾。
“不怪新闻学宿舍的那帮孙子捂得那么严实,换我我也不乐意讲,瞅著就养眼,看完姑娘,再看食堂的饭都不香了。”陈卫东咂么了句。
方堃乐道:“那你別吃了,凑过去看半个小时试试能不能看饱,请人家姑娘吃个饭,没准儿未来媳妇儿都有著落了。”
陈卫东努著下巴:“哪轮得著我,瞅瞅后面,全是新闻班的男生,我就这么直愣愣过去不得直接撕吧了我。”
方堃看乐了,宿舍三楼都是中文系新生,虽然专业不同,可大家基本上都打过照面,现在看过去,全是熟面孔。
性格含蓄的在后面做护使者,跟著还能闻闻小香风,自己不敢搭訕,可也不允许其他系的人靠近,那眼神就跟非洲大草原上护犊子的老牛似的。
胆子大的,已经凑过去套近乎,聊专业聊文学聊诗歌,撩妹手段丝毫不比后世差。
或者说谈不上手段,现在年轻人,尤其是在校文科大学生,清一色的文青。
只要朝文学方向聊几句摸摸脉路,看看喜欢哪个作家,或者喜欢哪部文学作品,不愁没有共同话题。
由浅到深,聊著聊著可能就成了。
方堃收回目光,找媳妇儿不能找太漂亮的,这是铁的定律。
他现在钻石王老五的身份还没有人知晓,虽说本身身高顏值方面也说得过去,可方堃不打算过去凑那份热闹。
姑娘好看,那就多看两眼,没必要非得发生点什么。
在任何年头,顏值气质太出眾,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麻烦,方堃不想给自己招惹麻烦。
寧姚那边,像是察觉到不远处的目光,也只是朝方堃那边看了两眼。
吃罢饭,回宿舍休息半个小时,下午又开始紧张的学习生活。
一个星期一晃而过,方堃心里第一个感觉就是充实,脑子里前所未有的充实满足。
北大中文系的老教授们,授课不拘一格,由点到面,由横轴到纵轴系统的讲解各个知识点,很难会出现有学生听不进去神游蓬莱。
周日休息,早晨五点天微微亮,李春生和赵勇军便起了个大早。
“方子,起床了。”
“不行,我再睡会儿。”
“那我们先去了,你慢慢来!”
方堃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今天学校要搞迎新大会,九点开始,俩人起这么早是为了去新华书店买书。
好不容易周日休息一天,方堃肯定选择赖床。
卢新华於今年八月在沪上《文匯报》刊登发行了《伤痕》。
如果说刘昕武的《班主任》只是文学创作新的里程碑,那《伤痕》就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时至今日,只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名头早已经在中文系传开,更是直接被人以书名为准命名了『伤痕文学』思潮。
早一步於去年发行的班主任,发行后虽然爆火,可没有一个准確的文学流派可以接纳,现在两者自然而然成为了伤痕文学的两座基石。
伤痕方堃已经看过,他现在不可能单纯就为了买一本书,去排两个小时的队,只是昨天隨口答应了两人,现在起不来了。
六点多慢悠悠起床,方堃发现宿舍里只剩自己。
陈卫东回家,吉泽国旗饭都快吃不起了,怎么可能买书,只能回头等人看完借过来过过癮。
这廝周日也不肯休息,非要做卷王,九点迎新大会开始之前去教室自主自习去了。
李春生和张伟则是和隔壁几人约好去东操场踢足球,方堃打了个哈欠,先去厕所,再去水房。
出校门已经是六点半,坐公交晃晃悠朝最近的新街口新华书店奔。
王府井是新华书店总店,可离学校太远,七八年的现在,京城新华书店以王府井,西四,新街口为核心商圈,覆盖城六区,承担书籍供应和文化传播职能。
方堃刚下公交,便看见几个年轻人抱著小山高的书籍,喜滋滋的往站台这儿奔。
朝书店赶去,结果距离还有五十多米的时候,便排起了长队。
方堃抬手看了下时间,还早,他在犹豫要不要去哪儿寻落个早点铺填填肚子,刚转头又听见有人喊自己。
“方堃!方堃,这边!”
顺著声音看过去,发现是同班同学赵淑琴朝自己招手。
“你们也是过来买书的?”
“是啊,我想买本《伤痕》和《班主任》,沈悦想买本外语版的《理想国》,谁知道还得排队。”
“早知道就早点来了,听前面的人说五点就有人在这边排,真是疯了,至於么。”
除了赵淑琴,一旁还有同班的沈悦,冯霞,很大可能几人是同寢舍友,可方堃很快便发现了一旁的寧姚还有几个女孩儿,像是一起组团过来的。
赵淑琴笑道:“方堃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古典文献专业的郭蔓蔓,周晴,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吧,新闻学专业的寧姚,这是王小慧。”
“你们好。”
方堃点头示意了一下,什么叫不用介绍了,这话他可不接,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一群女人的嘴,嘚啵嘚起来不得把自己淹了。
“你也是来买书的?一个人?”
“不是一个人,班长和李春生在前面,他们就是你说的五点来排队的那拨人,我赖了会儿床,没起来。”
“好烦啊,这队伍半天不带动的,得排到什么时候,而且那些人怎么一买就买那么多,看的过来么。”
几人吐槽的功夫,新华书店大门走出李春生的身影。
后面还跟著赵勇军和一个陌生人。
“赵勇军班长,这边!”沈悦先一步摆手喊人。
等三人过来,手里都有收穫。
“你们別排了,我们出来的时候书已经差不多快卖完了,肯定轮不到这儿。”
“啊?书还能卖完?”郭蔓蔓发懵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五点过来队伍已经排了十几米,少的买一两本,多的那是一摞一摞往外搬,想买怎么也得五点半过来早点排队。”
方堃看向他手里拿的书。
“你不是买《伤痕》的么,这是什么?”
“伤痕春生买了,到时候咱们轮著看就行,我发现了一套好宝贝,这是最后一套,要不是手快就被人抢了。”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因书封面均为网格状的设计,故被人戏称为网格本。
几人分別接过手看向书名,塞万提斯的《堂吉訶德》,狄更斯《艰难时世》,果戈理的《死魂灵》,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拢共七本,这玩意儿对於学生来讲杀伤力太过强大。
方堃纳闷道:“你把生活费全用来买书了?”
“来之前我把钱全带上了,不过没打算全部掉,可这书实在难得。”
赵勇军说的相当坦然,好像吃饭在看书面前完全不值一提,这廝说著手又指向一旁。
“我带的钱不够,幸好遇见了咱们中文系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刘振云。”
高个子,长刘海,身材消瘦,小眼睛眯著。
关键是再加上嘴角那撮稀疏的鬍子,的確是锅塌豆腐的坚定守护者无疑了,难怪方堃刚才就看著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