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婚事
    “行了,火刚开始猛点,后面小火慢慢烤就行。”
    “坤哥,这么弄能行么?火里叩个桶,没见过啊。”
    相比较其他人关心鸡能不能做好吃,薛建军更担心他家的铁桶被烧坏。
    这可是家里少有的两个铁器,真要烧出问题,被他们玩儿坏,自己回去绝对少不了一顿打。
    可一想到方堃说的铁桶烤鸡,嘴里又疯狂分泌唾液。
    一伙人带著扑克牌消遣,没什么下注的赌注,纯纯就是有个玩的能打发时间。
    铁桶烤鸡正常来讲,里面还应该弄几层锡纸,可惜这玩意儿现在压根找不到,所以火势一定不能太大。
    四十分钟一晃而过,用棍子扒拉开余火,挑著桶边掀起来,一股浓郁的香味儿瞬间钻进眾人鼻口。
    “好香。”
    “这也太好看了!”
    鸡身因为弄了酱油和刷了一层蜂蜜的缘故,现在金黄泛红的不像样子,简直像是一件艺术品。
    薛建军瞪著眼一脸可惜:“都流油了,应该下面放个碗接住的。”
    “桶里面那么高的温度,放个碗进去准炸,应该熟了,等凉一凉再吃。”
    “坤哥,这也是你在书上学的?”
    方堃乐道:“书中自有顏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总之多看书准没坏处。”
    一人跟了句:“可看不进去咋办?”
    “书看不进去,无非就是对看书本身这件事不感兴趣,压根耐不住性子去做,如果书里有什么武林秘籍,或者告诉你发財的路子,你会看不进去?”方堃看向那人。
    “那我睡觉都抱著它睡,跟抱媳妇儿一样。”
    101看书 閒时看书选 101 看书网,101???????????.??????超愜意 全手打无错站
    一群人鬨笑,方堃越表现的肚子里有墨水,越让他们这些人信服崇拜。
    从得知写小说赚了七百多的稿费开始,方堃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已经无限拔高。
    道理谁都懂,可並不是说你懂,就可以做出真正的改变。
    有的人肆意生长的玩了十七年,你让他现在老老实实坐下看那些枯燥乏味的书,是不现实的。
    或者说一个人小时候就本该培养的学习能力,现在已经固化缺失,让他硬学更费劲吃力。
    等了差不多十分钟,一个个眼睛亮的跟黄鼠狼见著鸡一样,薛建军上手,想扯下一个鸡腿,却烫的直吸冷气。
    一伙人吭哧吭哧费了好半天劲,才把这两只鸡吃进肚子里。
    两只鸡,两斤多的土豆吃了个乾乾净净的,连有点烧焦雀黑的土豆皮都没有剩下。
    “明天再进山,逮上野鸡咱们还这么吃。”
    “快得了吧,现在山上哪里还有野鸡,早绝户了,现在逮一只比以前难多了。”
    山上的难搞,可养殖的却容易,村里搞集体养殖,落实下来也是几个队领任务。
    村东头那边有地,可以搭建养殖场。
    西头这边,方汉民带领的一大队,领了三百只的任务,一队一共七十三户,平均下来每家四只左右,只能领回去家里饲养。
    四五只不多不少刚刚好,多了超过十只,真要追究下来全是问题,这年头养鸡也是有明確数量限制的。
    现在还是环境好点了,往前推八年前,那是主张『寧要社的草,不要资的苗』,是绝对不允许私自养家禽的,更別说卖了换钱。
    让董川头疼的是,鸡崽子发下去,没三个月便有人举报在谁谁家墙外闻到了鸡肉香。
    那人狡辩说是山上逮的,可鸡窝一检查,四只任务鸡少了一只。
    更有坏心眼的小子干偷鸡的勾当,一时间搞得鸡界动盪,人心惶惶。
    大队的喇叭隔天提醒警告一次,谁家少一只鸡,年终就拿工分抵扣,这才老实了不少。
    这种散养式的,或者小规模的养殖业,方堃是提不起多大兴趣的,可对於村里的村民而言却宝贝的紧。
    把鸡养熟,年底不用上交公社,而是由供销社直接来收,放在农村绝对是一大生活补贴。
    而且现在也能积攒积攒养殖的经验,等以后条件成熟了,扩大规模正式成立集体股权性质的养殖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
    反正现在乡下的真实环境就是,大家都为了过好日子,很多原则性问题是避重就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揭过去。
    新房里面装修好,需要掏钱装门装玻璃,老方家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才从梁英侠女士那里要了一百块钱出来。
    为此他老娘,嘴边掛了三天的『这日子没法儿过了』,活脱脱守財奴一个。
    方海回家,父子三人又喊了一个木工过来把门窗装上去。
    八月底,方家正式乔迁,锅碗瓢盆,床板被褥全部搬过去,跟洁白的墙面比起来,他们这些老家具黄旧破败的不行,跟新房完全不搭,可一家子却高兴的不得了。
    “总算是搬过来了,”方汉民看向方海方堃:“这房子两大间正好留给你们娶媳妇用,我和你娘住一段时间,就搬回老屋。”
    方堃刚想说不用,二哥率先开口道:“那我不能住这个大间,这房子盖起来我一分钱没拿,盖的时候也没出多少力,弟,咱俩换换。”
    两大间两个门,中间一堵墙分了开来,关键是左边的面积最大,里外两间加起来少说五十多平。
    右侧这屋里外三间,还带了个厨房,可面积却只有可怜的三十多平。
    方海认真了,虽然在公社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很心动,如果能有新家,不管是接触还是相亲上都很有助力,可他並不想占弟弟的便宜。
    方堃听完,无奈道:“爹,娘,真不用这么考虑,我还要去上大学,这一去就是四年,到时候毕业学校可是包分配工作的,总不能我四年不结婚,这屋子就这么空著吧,而且我盖房子的初心就是给你们老两口盖的。”
    “还有二层,上了大学每个月都有补贴,我还可以继续写小说赚稿费,二层小楼明后两年也可以建起来,到时候別说你们老两口了,大姐小妹都有自己的房间。”
    “大学毕了业就回来么,咋听你这话的意思,出去就不回来了,那咋行。”梁英侠不满的嘀咕了一句。
    方汉民突然问道:“对了老三,你那个大学志愿报的都是哪儿?”
    “第一个是bj大学,在首都,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可以考上,娘,我不是说考出去就不回来了,这里是我的家,我当然会回来,我想强调的是不用刻意给我留娶媳妇的屋子,你们舒舒服服的住进来比我娶媳妇要强...”
    “首都啊,那...”梁英侠咂么了两声,彻底没了声音。
    方堃则抱著小妹方怡转移话题,说什么等以后可以接她过去看天安门,看故宫八达岭长城,去看教员爷爷。
    “......”
    这个问题短时间內根本討论不出结果,只能搁置,方堃也没过多强调,上学后每个月往家里寄二十块钱,再时不时来个稿费,小二层明年盖起来完全不是问题。
    老两口到时候的想法自然会发生变化。
    倒是二哥方海,方堃问农机站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女同志,这廝支支吾吾的一看就有情况。
    “哎呀,你瞎打听啥,八竿子还没一撇呢,是有个叫怀敏的,不过我俩现在就是普通的朋友关係。”
    八字没一撇,方堃怪异的看著他,別最后直接八字弄成一个太就行,连下面那个点儿都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