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赵科长
    女服务员抬头,终於正眼看了下方堃,不过眼皮子仍旧耷拉著。
    “土里土气的,身上有票有钱么就进来,二两粮票,四分钱,有么,没有就出去!”
    “上四两的,二两不够吃。”
    “四两粮票,八分钱!”
    方堃心里那个气啊,饶是他自詡从业教师几十年,脾气早就练出来了,可看对方那欠揍的样子,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子是来吃饭的,不是看你上眼色的!
    想转身就走,可这服务態度是现在的一大特色,他就是再换一家也一个样儿,只能憋屈的拿出票钱。
    一大早起床,风尘僕僕赶路,到现在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他老娘准备的玉米饼窝窝头,冰凉邦硬,方堃是不会去考虑的。
    上次买了二十斤粮票,只可惜没有换到肉票,不然高低要几个肉菜美美吃一顿。
    女服务员没有上热水,方堃受气也懒得主动去问。
    等了好半天,后面端来一大碗面。
    四两粮票,对应的是四两麵粉,出现在碗里的就是满满一大碗刀削麵。
    拋开別的不说,这量放后世,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根本吃不完。
    呲溜~
    很香,纯麵粉做的麵条,方堃吃出了很浓的麦香。
    刀削麵又很劲道,配上微微有底味的汤底,拿起筷子让人呲溜个不停。
    女服务员听声抬头看了一眼,嘴上嘀咕了句『饿死鬼』,便不再关注。
    方堃哐哐就是造,他馋啊,明明就是一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面,可对他来说却好吃到爆。
    一碗麵呲溜完,前后不过十分钟时间,方堃又要了碗麵汤,再出饭馆门,任它东西南北风,浑身暖洋洋的。
    先去许安雁家,高中现在是两年级制,其实所教內容,跟后世一比差强人意的很。
    许安雁每次都会给方堃准备好学校考过的各科试卷,全是校內各科老师自己出题,老师再亲自人工油墨印刷的。
    一份试卷,如果趴在桌子上做完,会发现两个袖子和手全被染黑,劣质的不行。
    “老师,周叔,我妈知道你们喜欢吃红玉米饼,这是昨晚特意给你们做的,这是一斤羊肉,野山羊,我和我哥在山上套的...”
    方堃把山羊的事儿当故事一说,给城里的老两口听得一脸稀奇。
    “那豹子吃完內臟就走了?”
    “走了,可能饿的不太厉害,”说著,方堃又补充了句:“羊肉羊汤我们当天就吃了,没什么事,这种山羊肉很好吃的。”
    许安雁埋怨道:“你这孩子,这得一斤吧,你们不留著吃,拿给我们干什么。”
    方堃抓了抓头髮,不好意思道:“我每次过来都留下吃饭,再不拿点什么,不光我不好意思来,我爹娘都不能让我再来了。”
    两口子欣然接下,周正堂想到了把羊肉煮熟,再手撕成细条那么一拌,肯定是下酒利器。
    “方堃,能喝酒吧,今天中午陪我喝两杯?”
    “可以周叔,我还没喝过酒呢。”
    招呼打完,周正堂又出门要喊什么老朋友,许安雁在客厅继续带学生复习,只不过已经不是五个,而是从原先的五个变成了七个,生面孔有四个。
    方堃一问,原来原先五个人里,有两个决定今年不报考了,还是受他话的影响,决定好好准备,明年再报名。
    屋里很暖,烧了蜂窝煤炉子,还有一股淡淡的煤球烧完,碾碎了铺地上,再浇水扫起来的味道。
    不难闻,相反配上许安雁教授知识的声音,方堃很享受著这种感觉。
    先把学校这周考过的试题全部抄一遍,单拿数学来说,其实学校数学老师出的题,每次都大差不差。
    同一个题型变了个数字,或者换了种说法,该使用的函数还是那个函数。
    一通百通,只要真会了,怎么做都是对的。
    如果半知半解,这道题错,老师讲解会了,下次碰上相同的多半还是懵逼。
    而文科类的语文,地理歷史,纯纯考脑子里的知识储备量,对方堃来说,难度无限降低。
    今明两年高考都有英语,甚至还有俄语,只不过不会计入总分,学过的可以考,压根没学过的,也可以不考。
    方堃上辈子高考前,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记不全,还是在大学里猛补,最后能到跟老外对答如流的地步。
    只可惜参加工作后,在他们这地方,很难见到洋人,他一个语文老师,几十年下来很少用过这项技能。
    临近中午,许安雁前脚送走学生,周正堂带著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誒,正堂,这是?”
    “给你介绍下,我老婆的学生方堃,准备报名参加明年的高考,这孩子脑子特別灵光,明年一准榜上有名。”
    周正堂又对著方堃介绍道:“方堃,这是赵凯飞,你喊赵叔就行了。”
    “赵叔您好。”
    “你好你好,你们这代年轻人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既然能参加高考,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复习。”
    方堃在一旁笑著,閒聊了几句才知道,赵凯飞是县最大的供销社后勤採购部科长。
    供销社,后勤,还是採购部,妥妥的肥差,方远明走关係原本想进的就是这里。
    许安雁炸了一盘生米,羊肉焯了一遍水,放凉拉成丝,葱姜蒜拌一拌,冬天那股小清新的味儿立马就上来了。
    周正堂拿出一瓶全新未拆封的汾酒,晃了晃,酒漂亮的很。
    “总算捨得拿瓶好酒了,方堃你不知道,这傢伙抠的很,平常好不容易来一次,总拿散酒糊弄人。”
    “扯淡,散酒不是酒啊,也没见你少喝。”
    方堃咂么了咂么嘴,他们这地方最出名的就是汾酒,放现在没有红盖黄盖玻汾,最早也得八十年代初才出现低度红盖。
    现在市场价三块一瓶,相比较本地瓶装酒,九毛一瓶的杏村,六曲香,汾阳王,甚至是六毛一斤的散篓子。
    三块一瓶的汾酒,绝对是上得了牌面的好酒了,当然,跟八块一瓶的茅子比起来现在还是有点差距,而且以后差距会越拉越远。
    方堃得了一白瓷酒盅,抿一口,香的不得了,他是真喜欢这口。
    上菜上饭,算上许安雁,四人推杯换盏,最后周正堂又大出血的拿出来一瓶。
    周正堂让方堃再讲一次那山羊肉的来歷,方堃讲著讲著,把他们村小子上山逮野货的事全说了一遍。
    突然福灵心至,又两眼泛著光看向赵凯飞。
    “赵叔,你们供销社採购部收不收野货,要是可以,把我们的野货收了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