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救天下的功劳,还不如砍个脑袋?
    第116章 救天下的功劳,还不如砍个脑袋?
    乾清殿。
    庆立於殿下,手中拿著厚厚的一帐册:
    “回稟父皇,儿臣奉旨追缴户部亏空,经六月核查,已釐清自自四十二年至五十五年,各部官员共欠库银二百八十六万七千五百两。今已全数追回——”
    康帝面容不变,聆听许久后,脸上才算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老四这事儿办得不错。朕原本还怕你性子太刚硬,这差事中间会有波澜,不曾想此事倒是意外的顺利,更难为你的是,能调节好宗室和那批老勛贵。”
    最重要的是没有让康帝为难。
    甚至原本他都做好了,因这事儿被老臣寻上来的准备,尤其是听说了魏渊亭那两个败家儿子,
    当时康帝都准备好叫人把自己的內帑打开。
    可是结果呢?
    老四还真就把这事儿办得亮亮,明明白白,愣是把追缴欠款这件大难题,给办了七八成。
    如今说起来,虽说国库里还有些亏空欠银,但是康帝自个儿心里也明白,国库中的欠银,有些怕是真要不回来。
    四王八公,勛贵世家的利益,有时候牵一髮而动全身,此事能办成如今的模样,康帝已经极其满意。
    听到康帝的话,殿中太子、老大、老八等人的面色微微一变,但又迅速恢復正常。
    倒是这会儿,礼部给事中上前一步,沉声开口:
    “陛下,此次追缴库银一案中,八爷不忍见各部官员拮据,乃至典当家財,家破业败,便多以私財借给往日同僚。四爷行事果断刚猛,八爷则是宽仁恤下,藉此安百官之心,此一刚一柔,既全了同僚体面,又替陛下办成了事儿。”
    “臣以为此次追缴库银,应当还有八爷的一份功劳。””
    此话一出,眾人微微侧目,倒是庆祺露出一副不敢之色,口中说著推辞的话,康帝的目光中,
    流露出几分若有所思来。
    只是就在这时,刚得了差事的老十四,却突然张口道:
    “父皇,前儿个贾环发现预防天之法·儿子有异议。”
    老十四素来就是个莽撞的性子,且当年被康帝当著小儿子宠著,颇有几分无法无天的性格,旁人不敢说的话,他却直言不讳。
    “儿子以为,天一病,放在过去,那便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存在。贾环发现了预防之法,应当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是能让咱们大乾子民,免遭痘瘟的功德。”
    “儿子说一句大不敬的话,父皇您可別不爱听。这阵前斩敌將都能挣个四品的轻车都尉,难不成救天下的功劳,还不如砍个脑袋值钱?”
    老十四这话说出口,令庆慎有了几分刮目相看,只是庆祺看著不曾言语的康帝,心中却似乎明悟了什么,动了动唇瓣,並未开口说什么。
    倒是老十三,听到老十四都这么说了,於是乾脆也照著这些日子心中所想,拱手道:
    “父皇,儿子心中所想,亦是如此!”
    康帝闻言,挑眉看了这两个儿子一眼,只是挥了挥手,便道:
    “此事朕自有分寸。”
    眼见他们二人张口,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直至眾人离开后,他才缓缓从龙椅上起身,背著手,在殿內来回步,终於將步子定格在龙椅后,且將双手放在椅背上。
    康帝面容带著几分似笑非笑:
    “八贤王?好一个贤王啊,这名声,只怕就连朕也有所不及啊。”
    闻言,殿內侍候在旁的大太监张机承,心中募然一紧,只觉得听到这句话,额头都要沁出冷汗来。
    *
    殿外。
    走在长的宫道上时,老十四口中还有些不服气地嘟著:
    “四哥,你方才怎么不说话?亏贾环平时还对你劳心劳累的,你就这么对他?你还不如我呢...
    话还没说完,那边老十三又开始:
    “老十四,你怎么跟四哥说话呢?”
    庆撇了撇嘴,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也就是现在和庆慎的关係好点了,他才叫声四哥,要不然,放在以往,便是连这一声“四哥”都不一定能叫出口。
    庆祺淡淡扫了老十四一眼,没声,倒是十三这会儿回过味来,琢磨出些门道来,忍不住喃喃道:
    “我倒是觉得,父皇此举,像在给將来铺路子。牛痘之法,活民万千,论理来讲,便是封个二等伯也不为过。父皇此举,怕是想著贾环能更进一步,留下施恩的余地———“
    至於是谁施恩,是父皇,还是—新君,谁也无法知晓。
    闻言,老十四眉头一拧,便陷入了深思中。
    *
    时日接近六月。
    如今的神京,入了夏,却也不知怎地,今年的夏天热得反常,眼下外头的知了便胡乱叫著,但凡有些底蕴的人家,便是早早用上了冰鉴子。
    只是贾府中,隨著夏金桂带著她压箱底的银钱一道回娘家,府里头正是裹乱的时候。
    “太太,府里头的冰又不够使了。老太太昨儿个还说想要吃冰镇的寒瓜和冰饮子,废了好几斤两的冰块。赖大在外找往年冰窖採买冰块的时候,偏生帐面上的银钱不够使———“
    王夫人听著下边人的话,心里头乱糟糟的,加之屋子里的冰块都化了,额头沁出汗水,心中也愈发燥热起来。
    她耐著性子,问了一句:
    “你们璉二奶奶呢?府內如今这样,她那儿又是怎么个安排章程?”
    此话一出,那婆子就一拍大腿,“哎哟”了一声:
    “我的太太矣,昨儿个璉二奶奶还叫了外头的大夫,说是这次头一回怀上,怀像不好,吃什么吐什么,如今正喝著苦汤子修养—
    这早不吐,晚不吐的,偏生这个时候吐了。
    王夫人眉头一皱,少了几分慈眉善目、与世无爭,多了一抹烦躁:
    “那你们夏姨娘呢?还没从娘家回来?”
    “这—”
    婆婆訥訥。
    王夫人眉头紧,似乎迟疑纠结良久,在下了一个决心:
    “差人,去请!”
    只是那厢婆子刚走到门槛边,王夫人眉头修地一动,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