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章 冬至 援凉
    第446章 冬至 援凉
    冬至日,长安城內瀰漫著闔家欢乐的氛围,在秦宫,苟政也难得放下繁重的军政事务,將他后宫的一大家子聚集一堂,一起吃顿饺子。
    对苟政来说,比起秦国偌大的基业,以及终日匍匐在脚下的文武臣僚们,这些簇拥在身边的女人与孩子们,才是苟政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繫的纽带。
    这些与苟政有著深入交流的美貌女人们,六名与他血脉相连的子女,让他在经歷了那么多黑暗与残酷之后,苟政的內心依旧还留有一些温度与柔软。
    平心而论,对苟胜、苟雄两位兄长所珍视並为之牺牲、奉献的苟氏家族,苟政並没有太深厚的情感牵绊,这些年对苟氏的重视、提拔、培养,也更多是出於利用与利益。
    不过,对於以自己为核心,“造”出来的苟氏,那感情可就不一样了,这男童、女童六小只,
    才是他血脉延续,是苟秦王室的核心嫡传。
    鑑於此,苟政甚至觉得只四子二女远远不够,他还得继续努力,为苟秦王室开枝散叶,发展壮大。
    姚弋仲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他有四十二个儿子,並且成材率不低,一向是姚羌集团根基所在,哪怕在姚襄带领下,一步步沦落成为燕国附庸、打手,维繫著姚氏部曲实力的,依旧是那些姚氏子弟。
    苟政觉得,自己就算做不到姚弋仲那种程度,生他个十几二十个,总还是有机会的,也不要求个个成才,对秦政权的传承与稳定,都將大有益。
    而实现这样重要意义的目標,除了需要苟政付出更多体力与精力之外,秦宫后宫的大门也得跟著松一鬆了,仅靠郭、邓、柳、赵几女,生育能力是远远不足的。
    毕竟这个时期育养子女,哪怕是王室宫廷的条件,也要把流產率与天折率考虑进去。別看苟政这几年造出了四子二女,但这仅仅是顺利生下来並躲过病祸意外,在序齿之列的。
    大抵是出於这方面的考量,就在冬至日后,苟政下令礼部,与乞伏部那边好生沟通一下,將婚约擬定,让乞伏大寒儘快把那个乞伏部的“明珠”送来长安。
    说起乞伏部,其在姑臧战役前后的表现,可谓真实。
    城破之前,虎视在侧,蠢蠢欲动,若非秦国在河州、陇东地区也做了相应军事准备作为震,
    说不准乞伏部也跟著凑热闹扑上来咬上两口。
    待城破之后,双方边界,尤其是与其部眾广泛接壤杂聚的陇西、南安二郡,顿时恢復寧定,连小的骚乱都消失了,再度回到冬日该有氛围。
    不只如此,闻听秦军取得姑臧大捷之后,乞伏大寒迅速遣使来长安,恭喜苟政的同时,也重提联姻之事,並且希望加速推进,儘快落实下来。
    对当初姜宇出使一趟,给自己谈回一个后妃,苟政是洒然一笑,他当然不排斥。自然不是出於男女之间那点屌事,重点在於乞伏鲜卑。
    湟中大捷之后,惨败的吐谷浑,遭到严重削弱,对陇西的影响,对秦国的威胁大大降低。
    据西平郡来报,吐谷浑国內討秦復仇之声炽烈,但一直没有实际行动,除了吐谷浑王碎妥意愿不强烈之外,其军民畜力损失巨大,无力动兵才是主因。
    吐谷浑人伤痕累累,禿髮鲜卑主动依附,秦陇羌氏则属於“半国人”了,至於他杂胡小部,纵然有事,也属於疥癣之疾。
    所余,也唯有乞伏鲜卑,实力不俗,部落眾多,对秦国具备重大威胁了。论威胁,乞伏鲜卑显然是要排在渭北的破多罗部,乃至与秦国衝突不断的仇池杨氏。
    在姑臧初下,凉州尚未彻底平定,秦国也因西征消耗巨大的情况下,乞伏鲜卑当然是值得拉拢与安抚的,其愿主动修好联姻,苟政不说欣喜若狂,总是乐意之至的..::
    冬至后第一日,太极殿內,左相郭毅携带著一堆公文前来拜见,自姑臧告捷以来,苟政见到郭毅便不禁大感头疼。
    而郭毅则一如往常恭谨,一板一眼地行礼奏道:“大王,这些都是需要大王签署用印下发的政令,还请过目!”
    苟政没有第一时间接话,而是看著由托盘呈至大案上,堆了四层的文简,不由苦笑著冲郭毅道:“大部分都是与凉州事务相关的吧!”
    郭毅頜首,嘴角带著点浅笑应道:“恰如大王所言,欲平凉州,军事征服只是第一步,安民治政,收取民心,致其寧定,则更为重要,眼下才刚刚开始,正当繁忙之时..::.:
    这是用苟政的话堵他的嘴了,苟政也不以为意,简单翻看了两道令文,不是官员委派、建置调整,便是物资徵发调配。
    “援凉物资,筹备如何?”苟政抬眼问道,
    对凉州事务而言,姑臧的攻克並不意味著事情的终结,相反只是新一轮的开始,尤其对长安朝廷来说。
    仍未彻底收取的凉州、沙州郡县城池就不说了,仅就已收取地盘的善后问题,就足以让秦国君臣头疼不已。
    尤其凉州的情况,又远比此前的河州复杂,涉及到凉州各利益阶层及周遭部族势力又多,处理起来就更考验秦国的执政能力了。
    与之相比,军事问题反倒显得简单了。光是战乱之后的满目疮、一片凋,就需要秦国投入大量人物力去收拾。
    而那烂摊子,还不能不管,尤其是几乎遍及凉州全境的饥荒,那十数万眾的藜藿之眾,待哺,亟需援济。
    这些人,仅靠养军之余,是完全不够解决的,除了从当地想办法,只能由於秦国继续发力了。
    因此,凉州大局虽然趋向秦国臣服,但以长安为始发,向西输送粮资的行为,非但没有停罢,
    需求规模反而越大。
    哪怕咬著牙,秦国也得顶上,巩固既得战果,收买人心。在整个关西,凉州士民大抵是除雍州之外,最值得苟政费心思去收买的了。
    无他,那里提供的不只是战略后方的稳定,更增加秦国主体人口,优化秦国族群结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