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5章 王擢受缚
    第355章 王擢受缚
    在距离东门不过两条街的一座民宅內,成功策动了一场“背刺”行动的李儼便隱藏於此,开阔的中庭內,侍立著几十名护卫,清晨的微光照出一张张严肃紧张的面孔。
    亲自率领临洮豪杰,深入襄武这座虎穴搞间谍背刺活动,李儼的胆略实在可圈可点。但这不代表他不惜身,在成功打消王擢戒心,並获得一定行动自主权之后,他便开始了放手一搏。
    而遣死土,与城外秦军取得联繫,约定好行动时间后,他便於昨夜,以巡视部曲、安排援应的名义,大大方方地走出刺史府。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紧张而刺激了。也正是在行动前夜,那些来自临洮的豪杰部眾们,方才明白,原来李儼正筹谋著这样一桩大事。
    更醒悟过来,明明可以在临洮结坞依垒自保,护卫乡梓,偏要带著大伙背井离乡,跑到襄武来趟秦军与王擢之间的浑水.....
    当李儼召集儿名主要豪强与首领,通报此情后,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了。眾人惊之余,自然难免迟疑,但最终都在极短的时间內,做下决定,跟著李儼干!
    不是李儼个人的威望真高到了这种程度,什么要命的事情都值得大伙追隨,
    而是,此时此景,他们都被李儼架了起来,不跟著卖命,哪方都討不了好。
    跟著李儼走到底,活命的希望更大,未来甚至还有光明的前途。左右,任务听起来也不是很难,只需要打开城门,再攻上城头,放下吊桥即可.....
    要知道,从王擢將临洮部眾用在后备支援开始,他们距离城门守备就不是很远了,能够在不引发怀疑的情况下,进入到那些威胁与敏感区域。
    更何况,他们还占据突袭之利,还有城外秦军的支援。哪怕是那些没多少见识的临洮豪杰,也能明白,只要秦军能够进入城內,王擢必败!
    这桩生意,可以做!
    东门的杀声已经持续很久了,並有向整个东城扩散的趋势,然而,杀声炽烈,却始终不见回復,不知进展究竟如何,派出去打探的人也没能回来,这让李儼的心中七上八下,难以平静。
    这毕竟是要命的生意,此时此刻,李儼已经亮出所有筹码,並一股脑儿丟了出去,只待结果了。
    庭前廊道间,晨曦天色的笼罩下,李儼始终在那儿徘徊著,不时抬首望向院外,一双眼晴恨不能飞过院墙,去看东门战斗的情况.....,
    而护卫在宅中的几十名扈从,虽然都是愿意捨命保护李儼的义士,但感受到那股几乎瀰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息,都面色沉重。
    终於,在李儼患得患失、直欲疯狂之时,宅院內,那道始终紧闭的院门被冲开了。年轻的身著一套明光鎧的李均带人闯了进来,手执长刀,浑身浴血。
    见是李均,院中的护卫们方才稍微放下警惕,但已经拔出的武器,却乾脆抓在手上了。李均的到来,让本就紧张的气氛,往严峻压抑变化了。
    “伯父!”
    “情况如何?”见李均如此模样归来,李儼心头一个咯瞪,急忙上前问道。
    “出了些意外,东门守卒甚是顽抗,牺牲了不少弟兄,方才衝破阻碍,打开城门,放下吊桥。目下,秦军前部已然入城,正向城內衝杀,王擢军不能挡!”李均答道。
    “进城就好!进城了就好!大事定矣!”闻之,李儼大鬆一口气,嘴里念念有词,紧跟著又抬眼看向李均,注意到他泪泊流血的手臂:
    “你受伤了?”
    提及此,李均满脸愤怒,道:“这非守军所为,而是一名秦卒砍的。我等拼死力战,为秦军打开城门,正欲迎接,结果当先一人,照头便砍,若非躲闪及时,侄儿这条性命便丟了!
    好些弟兄,都因此无畏受伤,被杀!我怒而发声质问,一名秦军军官,竟让我族部靠边,说雍侯有令,进城之后,敢拦路者杀无赦!
    伯父,若无我等,那些秦军別说进城,连城门都碰不到。如今进了城,却把我们当做拦路的障碍,如此做法,实在让人寒心!
    侄儿一气之下,便收拢部眾返回,前来护卫伯父.....,
    ,
    听其言,李儼面色微沉,眼神深处也闪过一丝恼意,看向其他几名归来的头领,俱是怒火盈面,附和李均之言,对秦军声討。
    李儼见状,赶紧摒弃凝神,出言安抚道:“此事,確是秦军做得过了,待得战后,我必定代我临洮义士向雍侯討个说法。
    不过,战情紧急,容不得莽撞大意,秦军如此处置,倒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伯父!”闻之,李均满脸惊愣,顿时怒声喊了一句。
    李儼伸手打断他:“倒是你这般,率眾撤离,纯属意气用事?你这一撤,我们担惊受怕,流血牺牲,所得功劳,何人见证,如何保全?”
    此言一出,让李均一愣,他倒也非毫无见识之人,否则也不会被李儼带在身边,参谋如此大事,並亲自率眾上阵。
    然而,意识到有所不妥,但人已经撤回来了,一时间,却有些手足无措。
    见状,李儼重重地呼出一口气,脑子飞速转动,外界正向远处扩散的炽烈杀声,就仿佛催促他的警铃。
    只短暂几个呼吸的功夫,李儼修地扭头,看向庭前,门前门后,墙里墙外,
    挤满了建制已然散乱的临逃部曲。
    “你带回了多少人?”李儼肃声问道。
    李均不明何故,但迅速答道:“未曾点检,应有千人上下!余下部眾,不是在夺门战斗中阵亡,便是被衝散走失!”
    “够了!”李儼这么说道,手往外指:“秦军已然进城,各城门、刺史府以及王擢才是他们首要目標!
    我军已得破城首功,那些大目標就不去凑热闹来,立刻整队,隨我去武库、
    马场、仓!”
    此言落,李均等几名头领顿时两眼发亮,其中一人甚至直接道出他们的心思:“秦军的功赏另说,先给弟兄们捞些好处.::::
    李儼虽然未必就真看中这点“小利”,但也没有出言否认他们的说法,而是快速披上一套盔甲,亲自带队,往襄武城的仓场而去。
    隨著秦军大举进城,李儼也敢大模大样,出现在人前,横行无忌了.:::,
    在李儼与临洮豪杰们转变“战术思路与目標”之时,城中战依旧,王擢在陇西,尤其在襄武城,毕竟经营数年,还是有些积累的,以及一些忠心的部卒。
    尤其是几千由秦陇胡部组成的牙兵,平日里享受著高人一等的地位,远超別部的待遇,从陇西地盘搜刮的资源,绝大部分都投入在上头。
    因此,那些胡卒,不论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没那么容易被摧毁。东门被破,那是惨遭背刺,又有苟雄组建的突击雄师作为箭头,迅速刺破王军防御。
    但在其他诸门,以及刺史府,王擢所部却是慌而不乱,很多军官都就地组织防御,抵抗秦军,有些人部队甚至打得相当英勇。
    不过,所有的坚持与奋战,在“大势已去”四个字面前,都显得过於脆弱。
    且不说绝对的兵力弱势,以及李儼这样的內应作乱,王擢有几千忠勇部卒是不假,但秦军精锐,又岂是吃素的?
    更有弓蚝这样的猛將,骑將不做,向苟雄请命下马入城,率步卒打步战!而不管是在马上,还是马下,这就是一个人形战爭机器。
    苟雄派给弓蚝的,只是一支普通的略阳屯防营,但在弓蚝的率领下,硬是打出了精锐的风采。他们入城较晚,但也顺利打散了几支敌卒,一路打到刺史府。
    而隨著襄武南、西两门相继在內外合力下告破,越来越多的秦军开始涌入城中,就是那些僕从部曲,也仿佛从前儿日的惨烈之中回过神,表现得格外英勇。
    在他们最朴素的认知中,就意味著好处,意味著財富,襄武城內,可囤积著王擢数年之积累,以及从整个陇西搜刮的財富,好东西绝对不少....
    如果给襄武城內的战斗画一幅热点图,那么刺史府绝对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里是襄武城除了城池外守备最严密的地方,堪称城中堡垒。
    但守备再森严,作战再勇猛,物料再充足,终究只是一座府第,又如何挡得住如群狼一般闻著血腥味赶来的秦军各部呢?
    刺史府內,王擢是一边骂,一边指挥防御,一边听取著不断传来的噩耗。骂的,自然是苟雄,是秦军,当然骂得最多的还是李儼。
    王擢收到李儼叛乱、东门告破的消息並不晚,並且顾不得懊恼,顾不得其他思考,以最快的速度,传令魔下各部防御。
    襄武城內的顽强抵御,那多坚持的一个多时辰,也跟王擢传达的军令有直接关係。
    至於王擢自己,当然也不可能歇著,他披掛上阵,紧急之间,亲自点了一千牙兵,快速出动,奔向东门,看能否抢回城门,將秦军从內外隔绝,解决此次危机即便,王擢自己都明白,可能性不高,但这毕竟是襄武,是自己在陇右辛苦经营数年方才打出的基业。
    哪怕无力回天,也要尝试一番,总不能直接放弃。
    最终,自然以失败告终,在援救东门的路上,靠著一股充斥著怒火的悍勇,
    以及魔下精卒效死,王擢接连击溃了两股深入城內的秦军幢队。
    直到与贾虎亲自率领的突击主力撞到一起,论体力,比起在城外理伏了半响的秦军,在局部战场上,王擢军还是要占优的。
    但战斗的比拼,可不是比明面上的数值,还得精神,看环境。至於將与將的对阵,王擢虽久经戎马,也善於指挥,但短兵相接时,个人勇武的作用,是会被放大的。
    王擢那老胳膊老腿,碰上正值盛年,且一肚子杀敌建功欲望的贾虎,哪里是对手,很快就被击败,撤回刺史府。
    而那时的刺史府,已经出现秦军的身影,正是张復所在的那支天水营精锐。
    当然,张復所在这支幢队,也到此为止了,由於冲得太狼、太快,以致孤军深入,在归来的王擢与刺史府留守军队的配合下,迅速被击溃。
    带队的幢长,不幸被王军射杀,张復则与十几名溃卒一起撤退,匯合另外一支攻来的秦军后,再度向刺史府集结,进行下一波攻击..:::
    如果说各部秦军是一头头凶狠的恶狼,那么张復等官兵,就是一颗颗疗牙,
    疯狂地撕咬著王擢的刺史府及其部下。
    王擢及其亲兵,作战意志虽不弱,甚至在战斗中展现出不少闪光的地方,但绝对形势与实力的差距,註定了他们所流鲜血终属白费。
    事实上,当第一支秦军幢队通过步梯,翻墙进入刺史府,打退守卒时,这场襄武巷战中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战斗,也要宣告结束了,也为“襄武之战”正式划上一个结束的句號。
    约摸在已时左右,围绕著刺史府展开的攻防,彻底结束了,就连“收尾工作”都差不多搞定。
    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呕,这个时候的刺史府显得很静,明明充斥著大量秦卒,但与正在清剿残余的城中相比,就仿佛是两个世界。
    府堂中,王擢曾经议事、设宴,曾经得意忘形的地方,只在十几名忠心部卒的护卫下,守在里边。虽然满身狼狈,但仍旧以一种秦州刺史的姿態,坐在那方青铜大案后边。
    哪怕到最后的关头,王擢也没有逃跑,还是因为冀图侥倖,错过了逃跑的最好时机。当然,到了此刻,他选择维护自己秦州刺史、一方诸侯的尊严。
    一群杀气腾腾的秦军衝到堂上,又砍杀了儿名想要抵抗的士卒,堂间很快形成了一副强弱对比鲜明的对峙状態。
    倒地户体身上创口清晰可见,一干拿著武器的亲兵不断后退,直到彻底团结到王擢身前。
    隨著秦军队伍分开,两名將领走上堂来,贾虎与苟涛,他们是此次战斗最主要的指挥官!